在杜布羅夫尼克(杜城,Dubrovnik)的第二天上午,我們在老城區旁邊的老碼頭搭乘輪渡去了洛克魯姆島(洛島,Lokrum Island)。下圖是前一天在杜城城牆上看到的洛島,看似離杜城很近。
到了碼頭一問,果不其然,坐輪渡去洛島隻要15分鍾左右。買了票之後,在碼頭等了一陣,輪渡是根據遊客多少,30-60分鍾開一班,來回票30歐。
洛島如今是自然保護區,擁有茂盛的原始植被,該島輪渡碼頭附近的海景迷人。


據說這個島嶼史前就有人類活動,1023年天主教在島上建立了本篤會修道院 (Benedictine Monastery)。 當時,本篤會修道院不僅是宗教中心,也兼具醫院和設施所的功能。羅馬教廷曾非常重視這一修道院,授予修道院院長主教冠冕。然而18世紀末,拿破侖的軍隊占領了杜城附近的亞得裏亞海沿岸地區。法國推行世俗化政策,沒收了修道院財產,島上的修士們在1798年被迫離開。
傳說修士們在離島前舉行了午夜彌撒,詛咒任何試圖擁有洛島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據說後來擁有過該島的個人都遭遇了不幸,有的被處決,有的早逝,有的家道敗落。詛咒“應驗”的傳說無疑給洛島增添了幾分神秘。
目前,修道院遺跡是洛島最熱門的景點。我們沿著森林步道走了10分鍾左右,到達了位於島中央的修道院遺跡。那裏有中世紀遺留下來的斑駁石牆和拱頂結構;陽光灑落在斷壁殘垣上,牆上藤曼纏繞,無聲講述著曆史滄桑(見下圖)。



19世紀中期,奧地利大公馬克西米連購下洛島,並修建了別墅和植物園。該大公曾被拿破侖加冕為“墨西哥第二帝國”的皇帝。不幸修士的詛咒應驗,在墨西哥僅僅當了三年皇帝,就被墨西哥共和國的軍隊槍決了。陽光下,修道院附近植物園裏的仙人掌依舊茁壯生長,而花園的主人卻已灰飛煙滅幾百年了。
修道院周邊是孔雀棲息地,孔雀在修道院遺址自由行走,在附近的綠地上覓食休憩(見下圖)。


修道院內部的部分區域經過改建,成了介紹洛島的曆史與文化的展覽空間。展區中的另一參觀亮點跟《權力的遊戲》有關。HBO在劇集完結後,把劇中的“鐵王座”作為紀念品贈送給了克羅地亞。這把“鐵王座”現在安放在洛島本篤會修道院的大廳內,成為劇迷朝聖的熱門景點。不少人坐上鐵王座,擺出各種姿勢,拍照留念。
離開修道院後,在海邊看了會兒海景,不覺已近中午12點了,考慮到隻剩下半天時間逛杜城老城區,便趕緊坐輪渡回杜城了。
昨天,看到博友水星兄的留言:“洛克普姆島 FKK Beach 背麵是一個大型天體海灘,可以花5歐元坐船到那裏去看一眼。”很遺憾啊,由於沒走遍全島,錯過了這道風景。下圖是洛島海邊和從輪渡上遙望杜城的景色。





下了輪渡,我倆決定在老城隨意瞎逛,撞到啥是啥。實話說,在歐洲看了許多中世紀的教堂、宮殿、城堡和有名建築,除了個別極有特色的,多數都在記憶中像漿糊一樣混作一團。為此,我倆達到共識,旅遊不是急急忙忙,處處打卡,而是定下心來,隨心所欲看看,能體會並欣賞到當地的一丁點兒風情就好。
我們匯入了老城斯特拉頓大街(Stradun) 上的滾滾人流。斯特拉頓大街全長約 300米,貫穿老城。從東邊老碼頭附近的盧紮廣場 (Luza Square)一直延伸到西邊的皮勒城門(Pile Gate)。
大街上的石頭路麵發著暗光,開始以為是濕的,走路小心翼翼;後來發現,走上去並不滑。特此去查了一下,路麵用的是哪種奇異的石頭。結果發現是石灰石,經過700多年的風吹雨打和無數人的行走,磨得很光滑了。左圖是清淨的上午,右圖是熱鬧的下午,無論光線的明暗,路麵都是亮亮的。

下圖是總督府 (Rector’s Palace)。

我們還去參觀了聖布雷瑟教堂(Church of St. Blaise),建於1715年,巴洛克風格,是杜城守護神聖布雷瑟的主教堂,教堂正麵頂部雕像即為聖布雷瑟。教堂內部裝飾華麗,祭壇為金色雕刻(見下圖)。


在老城耶穌會階梯的旁邊,有個熱鬧的市集,出售水果、果幹、果仁和各種當地手工藝品,見下圖,圖4是幾名小學生。


去山頂上的聖依納爵教堂(Church of St. Ignatius of Loyola),需要攀登耶穌會階梯(Jesuit Stairs),那是《權力的遊戲》中“贖罪之路”的取景地。
《權力的遊戲》第五季結尾時,劇中人物瑟曦因與弟弟亂倫、權力鬥爭中的謊言和陰謀而被迫剃去頭發、脫去衣物,在君臨城的街道上赤裸行走,接受民眾的嘲笑與羞辱。
據說這是借鑒了歐洲中世紀對通奸或政治罪人的懲罰儀式,剝去罪人所有的偽裝與驕傲,赤裸地麵對公眾和神明。
於遊客而言,階梯則是一條“歡樂之道”,階梯上擠滿了歡聲笑語、精神十足的遊客。階梯兩邊有不少小禮品店和咖啡店。下圖二是從階梯上方的小廣場回望階梯。
聖依納爵教堂建於17世紀末,模仿了羅馬耶穌會教堂的設計。內部的壁畫描繪了聖依納爵的生平,最後是聖依納爵的榮耀升華,表現他被托舉升入天堂(見下圖)。


以下是一些在杜城大街小巷的隨怕。圖1是大噴水池 (Onofrio Fountain),建於1438年,是全城供水係統的終點,當時城市的用水來自約12公裏處的 Sumet 地區。大噴水池不僅是實用的水源設施,也是城市工程的紀念碑。



下圖為大噴水池旁邊的方濟各教堂與修道院(Franciscan Church and Monastery),建於1317年,是杜城最古老的宗教建築之一。圖1是教堂祭壇。修道院回廊是哥特式風格,雕刻精美。這裏擁有歐洲最古老的藥房之一,並收藏了大量宗教文物與古籍。





圖片均為原創
上一篇:克羅地亞自由行(一)杜布羅夫尼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