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的修理終於完工啦!基於以往的工作經驗,我隻注意部門的工作成果,對於工作過程,留給操作者自己做決定,因此這次同樣,對裝修過程不聞不問,完全由裝修師傅做主。師傅還是很享受我這樣的管理方式的,體現了對他的信任。
由於我自己不喜歡微觀管理的上司 (micro-manager),所以有意識地不對下司管頭管腳。人都需要一點空間,是吧?有了空間,便有了自由的感覺,還容易看到自我,因為有自我做主的權利啊,心情也會愉悅起來。
盡管裝修我相對省心,但是家裏有人整日叮叮咚咚的,難免心神不寧。等師傅走了,還有點恍惚,真的可以重回安靜的生活了嗎?
身體比我更了解自己,裝修完了睡得特別安寧。經過了一夜八九個小時的沉睡,待我睜開雙眼,天已亮了,看看時間,居然過了七點,而我十點不到就睡著了。平時早上五點多就會醒來,好久沒睡那麽長的時間了。
起床後先做“功課”—— 拉伸腿腳。前幾個月在葡萄牙旅行時,每日行走近兩萬步,還經常上下山,可能太累了,又在火車上一個姿勢坐得太久了,有一天下火車前,膝蓋突然僵住,一時站立不起來,後來膝部發出了哢嚓的響聲,像是開了鎖,又能行走了。幾個月來,雖未妨礙我行動,隻是膝蓋總有點不舒服,我老怕它自說自話鎖起來,不讓我用。
前幾天去體檢,家庭醫生建議我去理療所。進門先要填張表,陳述自己哪兒壞了,疼痛到了何種程度。我左膝時而僵硬,疼痛在1-10之間選了3。理療師測試了一下,看到我行動無大礙,邊先給按摩一下。這一按摩,問題馬上明顯了,原來最痛的點,不是在膝蓋,而是大腿外側的肌肉。所以,替我布置了一些鍛煉腿部肌肉的“功課”,一日兩次。
做完功課,去UPS退貨。家裏的車庫自動開關有點兒年頭了,裝修師傅說要換一個彎形門臂,因是個舊型號,家得寶之類的建材店都不賣了,隻能去亞馬遜訂貨,說好兩天交貨,結果說延遲了,還要再等兩天。我總不能讓師傅為此幹等吧,提議等貨物到了麻煩他再來一次,可是他住得挺遠的。到底是工程師出身,他就地取材,用鋼架自製了門臂。遇到這樣會動腦筋,手又巧的師傅,實在是福氣。
現在UPS退貨,自掃二維碼,打印回郵單,把貨物放在塑料袋裏,用回郵單黏住,放進桶裏就好了。幾個月前,這一切還都是店員操作的。當然,該店現在也剩下一名店員了。也難怪有人說,人類不願意繁衍也是有道理的,要那麽多人幹嘛,以後什麽都有機器人代勞,人呆在那裏幹什麽呢?
之所以用機器、機器人、AI來取代人類勞動,都是出於一個目的:提高效率。或者就是以前我們學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時說的“提高生產力”。老馬說,當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產生矛盾時,會引發一場社會革命。現在小馬(馬斯克)似乎正在開展如此一場革命。
效率真的有那麽重要嗎?必須坦白,我曾是個效率狂,最好大家都多快好省地幹活,成果累累,別一會兒聊天一會兒遊蕩,有事沒事還搞些人事矛盾。現在遠離職場,感到自己思想簡單。人是複雜的動物,有許多需求和情感,比起機器來,相處要麻煩得多。但是如果為了效率而去人化,是不是有點讓人們辜負了人生?
在專製社會裏,人都成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擰在哪裏,就在哪裏發光,不思想,不麻煩,不反抗,成為專製者的忠實工具。正是這種去人化,不把人當人看待,導致我等潤到海外來追求自由,發現自我價值。所以啊,回頭去看看自己的經曆,最刻骨銘心的不是我比常人早兩天完成了一個項目,而是喜怒哀樂,尤其是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愛恨情仇。這才是人生的寶藏。
雖然意識到不該一味追求所謂的效率,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退完貨回到家,決定把去年的收入稅報了,而且還給自己定了最後期限 (deadline),要在一天內做完。退休了,不該有最後期限了吧,可是多年形成的習慣,一時也改不了。
當然,講究效率也有好處,平時對出租房有記賬的習慣,而且根據稅單分欄目記賬,如修理、保險、管理費、公用事業費等等,這樣報稅相對容易,果然在一天內完成了任務,大喜。
由於裝修,產生了許多垃圾,請垃圾公司上門來收垃圾,順帶斷舍離了不少東西。自從發現斷舍離應該從上至下 (top down),而不是從下至上 (bottom up),即從森林著眼,先決定哪些樹是必須留的,而不是一棵樹一棵樹左看右看,猶豫不決該留還是該丟,斷舍離變得相當容易。看看,還是擺脫不了提高效率的思維方式。
花了一天時間,又理出了一車東西,決定去捐給慈善機構。其中有不少我們曾經的寶貝,如外國友人從亞洲買回來的木雕。越戰期間,他在衝繩空軍基地,時而被派往泰國出差,買了一堆菩薩、水牛、獅子、壽星之類的木雕。欣賞了一陣,之後放在那裏難得看一眼,還是讓喜歡它們的別人去欣賞吧。
原創圖片
這篇博文,我給自己的最後期限是今天中午,因為下午還有許多雜事要幹。我很清楚,早發晚發對任何人沒有任何意義,就像所謂的效率,有時候也是可有可無的。
祝海風姐春安!
現在為身體健康而步行。有時看到路有個直角,仍舊下意識地走斜線,抄近道。
然後一琢磨,不對呀,我的目的是走得盡量長,抄近道不是抵消了這個目的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