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天寒風呼呼,上午氣溫雖有47度,感覺溫度卻隻有40度。又到了報稅季節,幹脆躲在室內,把稅給做了。
這是退休後第一次報稅。去年退休後收入大減,主要收入來自社安金和退休金,還有些出租房的租金、銀行利息、稿費等。收入低,稅收也低,當發現可以比去年少交近一萬塊聯邦稅,我樂不可支。全然不看“入”,而隻看“出”,如此以偏概全,思維實在有點兒問題。
之所以不注意“入”,主要因為沒有入不敷出的感覺。退休後,因不能像疫情前放心地周遊列國,支出變得很有限。平時過日子,絲毫感覺不到收入減少給生活帶來任何不同,可能這也是因為我一直過著相對簡樸的生活。
我向來不愛珠寶,不追名牌,不迷豪車豪宅,也就是說,非常滿足於過一般的日子,沒有“富貴命”。這樣的生活習慣延續至今,開支本來就有限。退休後,斷舍離,發現了許多尚未用過的物品,自然先把這些消費了再說,因此,不再需要買衣服鞋子包包之類的“行頭”。日常開支無非是稅、保險金、公共事業費、食物、油費,以及時而去外邊遊玩吃飯的小花費,“退休工資”綽綽有餘。
退休後有了時間,自己動手,過上了愈加簡樸的生活。這樣的生活充滿樂趣,拉近了跟大自然的距離,享受到創造帶來的滿足感。比如自己打理花園,培植插枝植物,看著植物長出根係、發芽、生出嫩葉...... 帶來的是滿滿的快樂和成就感。
從油管上學習到旁人是如何健康生活的,發現可以自製環保又省錢的清潔劑。洗衣服告別了商店的洗衣液,改用肥皂、洗滌蘇打粉 (washing soda) 和硼砂(borax)。洗碗機也用自製的洗滌粉(蘇打、鹽、檸檬酸),既環保又實惠。二三十塊的原料可以用一年。
櫥櫃的角落裏藏著一些新布料,決定舍棄一次性餐巾,換用布餐巾,用縫紉機做餐巾時,像似回到多年前的上海,那時候的上海女人幾乎都會踩縫紉機,業餘時間低頭縫製,做出一家大小的衣服。由縫紉機聯想到走到哪兒都在織毛線的上海女人,如四十年代黑白電影《烏鴉與麻雀》中的黃宗英,說著話還打著毛線。我重拿起了毛線針,跟著油管裏的編織行家,編織出不同針法的帽子。或許人都享受“創造”的過程,織毛線的創作成果可是“立竿見影”啊。
至於出遊,有幸生活在旅遊景點,成千上萬的遊客不辭辛苦,遠道而來,我何不近水樓台先得月?散步就去附近的景點走走看看,享受大自然和人工製造之美。免費旅遊,何樂不為?
家裏到處是書,也是一種資源浪費,不少書隻值得看一遍,完了一直立在書櫃裏,這樣的書我捐走了不少。現在基本去圖書館或電子圖書館借書看,實在喜歡的,再去買回來。
不久前,遇到以前的上司,他退休八九年了,脫下了西裝皮鞋,迷上了花園的“水土工程”。改變了“以車代步”,步行或騎自行車代替了汽車。他的感覺是,退休後收入少,稅收少,實際收入跟工作時相差並不太多。但若是從生活質量說,退休太好了,輕鬆愉快,自由自在。美中不足是:一般人要到老了才能退休。
依我看,退休最大的優點是有了屬於自己的時間,愛怎麽過怎麽過。遠離了忙忙碌碌的職場和紅塵滾滾的俗世,回到了簡單質樸、清靜無為的生活和心態,這會兒才發現,原來生活中有那麽多細小的美好,要不是因為清閑,或許就錯過了。人生,究竟什麽是最重要的?對我來說,不是珠寶,不是名牌,不是豪宅,而是有時間細細經曆生活,品味生活,反省人生。
真羨慕海風,溜溜達達就到了罐頭廠街了。也開心你也提到斯坦貝克,一直想到他所寫的“罐頭廠街”上看看,原來就剩那點兒遺骸了,還值得去嗎?
喜歡你文中的自由舒展。從你對退休的詮釋中(無論文字還是身體力行),能感到你心中的自信坦然:))
一直工作,不肯退休的人,就會缺失人生的這個階段,是人生的遺憾。海風姐還會縫紉機呀,好能幹啊。
完全讚同!
特別喜歡你住的地方!
退休後的生活品質與豪車豪宅、錦衣玉食無關,跟身體是否健康和精神世界是否豐盈有關。
好夢海風!
也特別喜歡您的簡樸生活。這樣看來, 我可以早點退休啦。 一直猶豫要不要多幹幾年,擔心退休後收入銳減自己不適應。 讀了這篇文, 我得重新考慮一下。
很讚的原創片片,生活理念也很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