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閑聊,問起她公子的近況。朋友喜形於色:吉米有女朋友了。
朋友的兒子,洋名吉米,長得一表人才,從小卻被父母稱為“聰明麵孔笨肚腸”,主要原因是學習成績不好。那時候還在國內上小學,老師三天兩頭打電話給家長,羅列吉米的不是:上課隨便講話,手腳不停,別的學生在讀課文,他卻把課本頂在頭上……老師總結說:這孩子猴子屁股坐不住,你們趕緊帶他去醫院看看,是不是得了多動症。朋友嚇壞了,立馬帶著孩子跑醫院,遇到的醫生,也不知是幹什麽的,說多動症需要治療,可以紮針灸,也可以吃鎮靜劑。虧得孩子的父親堅決反對,男孩子哪有不皮的?不動的孩子才是真的有病。
移民來美國後,父母為吉米傷透了腦筋,依舊不愛學習,成績在C和D之間遊走,難得有個B。父母苦口婆心,規勸他要向這阿姨那叔叔家的學霸看齊,吉米卻不以為然,振振有詞:我門門課都pass了,你們應該說good job 。
更令父母頭疼的是,吉米迷上了打遊戲,成績單上出現了F。經過艱苦的拉鋸戰,疲勞不堪,最終雙方妥協,達成了停火協議,成績能保證不低於C,十點半之前一定上床,吉米可以自由自在玩遊戲。之後雖然小摩擦不斷,停火協議基本管用,幾年後,吉米終於從高中畢業了。
平均成績(GPA)才剛過2,進大學也難,隻好先去社區大學。不想吉米進了社區大學,遇到的數學老師諄諄善誘,他竟喜歡上了數學和其他注重邏輯的學科,成績慢慢好了起來。之後驚喜一個連一個,吉米進了普通的州立大學,學電腦專業,拿到學士後,在灣區一個公立學區管理電腦係統,工作壓力不很大,收入不很高,普通平凡的勞動者。父母心滿意足,吉米能自食其力就好。
除了跑跑步,吉米在家的時間挺多,二十五歲了,一如既往,愛打遊戲。聽他成天宅在家裏,父母私下議論,這孩子也不出去跟人接觸接觸。父母哪知道,打遊戲,也是要跟人接觸的,雖然是在虛擬空間。吉米打遊戲,經常組隊,隊裏各行各業男女老少都有,他曾經跟一位老鱷魚大叔多次組隊,後來隊裏來了反應靈敏、手腳伶俐的小鱷魚,倆鱷魚來自佛州,父女一齊上陣,百戰不殆。
前幾個星期國慶節,父母問吉米是不是回家來,吉米這才稟告父母,國慶要去看女朋友。朋友一聽心中暗喜,問長問短,打聽下來,女朋友在舊金山一個診所處理醫療保險事務,結算索討保險公司該付的那部分診費。女孩是幼年移民來美的,在美國上的學,相當佛係,念完社區大學,就不高興念了,至今已工作十年了,借房貸買了個小condo,搬出了父母家。父母也在舊金山,做著不顯眼的工作,過著平淡而平安的生活。
朋友一聽,工作了十年?原來,女孩比吉米大五歲,今年要30了。朋友有點兒好奇,吉米是怎麽認識這位的。網戀嗎?也算是吧。談了多久了?兩年多。合得來嗎?這還用問,當然合得來,現在每禮拜見麵。有照片嗎?吉米傳來了照片,女孩高個子,挺清秀。朋友抓緊時間,指導吉米:你們要多接觸接觸,進一步了解。吉米說:我們互相很了解,我都認識她十多年了。
什麽?朋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十多年前,吉米剛上初中,一上網組隊打遊戲,就結識了這位高中小姐姐。從《星際爭霸》到《穿越火線》《刀塔》《英雄聯盟》等,兩人在虛擬世界裏,屢次相遇,鐵杆隊友,“浴血奮戰”,並肩打了多次戰役,就像咱文學城裏的文友,未曾謀麵,卻心靈相知。
(照片來自網絡)
朋友猛然想起來,吉米在高中時,有一天收到過快遞送來的一箱零食,薯片、花生、巧克力、牛肉幹什麽的。她非常緊張:誰寄給你的?千萬不能在網上亂交朋友,網上的騙子太多了。吉米淡定地說:隊友送來的,大學生,不是騙子。如此說來,這二人的友誼也確實有些年頭了。
他倆決定見麵是在吉米工作之後,周末,他要去舊金山逛逛,想起了這位隊友,問她要不要出來見個麵,喝個咖啡。男孩女孩,“出生入死”的戰友,就這樣見麵了,成了真實世界裏的朋友和情侶。
朋友夫婦樂不可支,正翹首盼望見見這位兒子打遊戲打來的準媳婦呢。
我有一個朋友的女兒就是通過網絡認識的男朋友,現在結婚生子,過的很不錯呢~~~
興趣愛好一樣挺不錯的,年齡不是問題(當然,差50的話,還是有問題的)
很有意思的故事,現在孩子們找戀人還真是出人意料!
謝謝分享了。祝有情人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