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寫一篇文章,從書櫃裏找出《北京塵埃》(Peking Dust)。這是一本自傳,作者是Margaret Zee,記錄了她一家人1919至1942年在中國的生活經曆。
作者瑪格麗特(簡稱M)曾經是我的英文老師。1980年我在上海的一所大學教書,放完暑假回到學校,係主任非常興奮地告訴大家,學校請到了一位“外國專家”,要來校工作兩年。全校上下都很激動,正宗的美國專家要來了。我趕緊找係主任磨嘴皮,要求參加教師進修班,被恩準之後,跟著M脫產學習了一年。事實上,M就是一名普通的英語老師,談不上專家,但是當年來上海教書的美國人少之又少,因此,這些外國人都被稱為專家。
學校非常重視她,在錦江飯店替她包了大套間,配備給她一輛專用轎車,司機每天接送她上下班。與此同時,還為她安排了一名翻譯。翻譯熱情過度,成了她的私人助理,每天像個勤務兵似的,為她開門關門,拎包背包,一會兒打開水,一會兒泡茶。
一般的老師,特別是獨立慣了的美國人,或許會不適應車前馬後司機勤務兵的專門伺候,而M對此卻倍感親切,這與她的早年經曆有關。言歸正傳,說說她的自傳吧。
瑪格麗特1923年出生在北京,父母是美國駐華大使館的工作人員,母親是會計,父親原來在海軍陸戰隊服役,退伍後因使館人手短缺,便留下當了出納。父母1919年在北京相識相愛結婚,之後有了三個孩子,瑪格麗特最小,上有一兄一姐,姐姐和她都出生在北京。
M家跟當時駐京的外國人一樣,為每個孩子請了一個保姆,都是有豐富育兒經驗的中年婦女,孩子們稱保姆為奶奶。三個保姆之外,還雇了管家、廚子、人力車夫、園丁、洗衣工、打雜工等十幾個仆人。M的父母不過是普通職員,工資不高,然而在當時的北京,有那麽一大幫人伺候他們,活得猶如貴族。生活如此舒適,也無怪許多民國時期來過中國的美國人,把中國的生活描寫得如詩如畫。
M的母親來中國就職的時候,已經是三十五六的“大齡女”了。不料,到了使館竟遇到了比她年輕好幾歲,英俊能幹的小夥子,三下五除二,一個五口之家就建立起來了。於是,她想到了自己三十多歲的妹妹(M的小姨),妹妹在堪薩斯州的紅十字會工作,因患乳腺癌,手術後的殘體斷了結婚的前程。M媽媽想,與其讓妹妹在堪薩斯孤苦伶仃,不如來北京一起生活。M的小姨就此也漂洋過海到北京來了。畢竟那是一個世紀以前,美國老百姓對中國沒什麽興趣,太遙遠太神秘太貧窮了。M的小姨來到北京後,成了使館的秘書。
M家住在一個大四合院裏,關上門就是自己的小世界,跟周圍的中國居民沒多少來往。院子裏,仆人前後忙碌,進出坐人力車或轎子,夏天全家去北戴河避暑,周末去西山打獵,父母還請了清朝的遺老遺少教孩子學習棋琴書畫。一家人在中國生活得樂而忘返。
可是在M四歲的時候,她依稀記得,跟著小姨坐了很久的船,回到美國。之後M一家人,曾住在華盛頓附近一排簡易狹小的房子裏,周圍的鄰居家也是兒女成群,孩子們成天聚集在房子旁邊的一塊空地上玩耍。從M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那個社區的居民都不太富有。M一家的生活不再象在中國時那麽奢侈了,偶爾的大餐不過是父親做的BBQ。母親早出晚歸,甚至幾天不回家;父親倒是基本在家,樂嗬嗬地帶著一個街區的孩子做遊戲。
她家的客廳成了禁區,孩子不能進入,那裏是中國古董文物的展示廳。M的母親回到美國後,轉行做古董買賣,她往返於中美兩國,或在美國各地奔波。M的小姨仍在使館工作,常幫著把古老的物件,一大木箱一大木箱地托運到美國。
M記憶中的家庭生活是和睦快樂的。她六歲的一個上午,全家在火車站邊的餐館裏吃早餐,母親毫無胃口。之後帶著孩子上了火車,父親獨自立在站台上,向他們揮手道別,這時候,M注意到了母親眼裏的淚花。
長途跋涉了一個多月後,M一家回到了北京,小姨帶著管家去車站接他們,幾輛人力車把他們拉回到大四合院裏,三個孩子見到了兩年不見的“奶奶”。M回到北京,一踏進四合院,竟有遊子回家的感覺。
這一次回到北京後,M的母親常去民間收購各種古董,她鑒別古董的能力非常高,有些文物,最後出售給了美國一些著名的博物館,如她搜集到的完整明清官階標誌被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收藏。
她們一家在北京一住就是十二三年。M和兄姊在北京美國學校上學,從小學念到高中畢業。兄姊高中畢業後,回美國上了大學,M一直在中國念書,直到她18歲那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她才跟著美使館所有的工作人員和家屬,受命撤離北京。M回美後,在芝加哥大學念了學士和碩士,學的是英美文學。
M來我校工作的時候,學校常在節假日組織茶話會,M會用地道的北京話跟我們交談。她多次提到自己在中國的經曆,她的母親,還有她的小姨,可是難得提起父親。
自傳讓人看到了她家“壁櫥裏的骷髏”。原來,她父親在做出納員的時候,卷走了三萬多美元,逃到上海,他的計劃是就此脫離使館,去冒險家的樂園闖蕩江湖。三萬多美元在二十年代是一筆巨款,簡直就跟搶銀行的匪徒差不多了。虧得M的母親及時發現,趕到上海,把他勸回使館。她父親在上海才呆了兩三天,貪汙的錢基本沒動,那筆款子最後如數還給了使館,使他免遭起訴和牢獄。但如此靠不住的人,立馬被使館解雇了,並在政府備案,永遠不能回政府供職。為了一家團聚,母親也辭去駐華使館的工作,帶著三個孩子回到美國居住。
可是,M的父親回到美國後,高不成低不就,當她的母親四處奔波,靠販賣古董養家的時候,父親在家跟鄰家小孩做做遊戲,偶爾寫幾篇豆腐幹小文章發給報社。可惜小文的微薄稿酬,對一家人的生計,無濟於事。
如此這般過了兩年,小姨體惜姐姐的辛苦,讓她帶著孩子去北京跟自己一起生活。母親痛下決心,離開父親,希望如此一舉,能逼著他獨立,從頭開始,再重新站起來。自從在火車站一別,M再也沒見過她的父親,不過她的兄姊回美上大學的一個暑假,曾去訪問過住在愛達荷州的父親,他終於站起來了,在山裏有了自己的小木屋。
《北京塵埃》訴說的是1919-1942年,北京千家萬戶之中,一個家庭的故事。宇宙中一粒小到不能再小的塵埃,卻寄托了一個人一生最豐富最飽滿的思念。
謹以此文祝福我98歲的良師益友Margaret 健康長壽。她很厲害,94歲還出版了一本書《我所有的愛》(All My Loves)。
這是中國計算機“算盤”的加法口訣,
三下五去二——比如算盤上有4,加3時,
上排代表5的珠子下來,下排代表1的珠子移下2個
一個普通美國政府雇員竟然雇的起10多個傭人。
現在恐怕做不到了吧?
寫得好,讚。
“ 三下五除二,一個五口之家就建立起來了。” 海風姐,這是什麽算法?哈哈
https://johnevollmer.com/dealers-collectors/tracking-sources-chinese-dress-fabrics-museum-collections-part-2/
也很感謝你分享你這位出生在北京的美國英語老師的故事和她的書。原來還真不知道!在網上查了一下,還有一位美國人也寫了世界一戰時的《Peking Dust》。讀了你生動細膩的描述,有如讀過Margaret Zee的《北京塵埃》。也在網上看到介紹她的母親Julia Krenz收集明清古董,賣給美國各大博物館收藏的文和圖片“Tracking sources of Chinese dress and fabrics in museum collections: Part 2” 大開眼界。感慨她的母親作了一件大好事,保存了不少中國國寶免受戰爭,文革等破壞。
我在網上根據自己的精力,和網友互動隨意,不見得在心儀網友的每篇佳作都留言互動。好文章是不會漏讀,你的文章還會細細再讀,但也會很長時間不冒泡留言,因為是個懶人,當然也有身體原因。這個留言太長,不會嚇到你吧,以後當然不會太長。
這是老美1948年拍的武兆發教授家居生活短片,有少女時的向梅,原汁原味經典傳統老北京風情,剛好配你這篇懷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