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Michelin)是一家法國的輪胎公司。全球的輪胎巨頭。
米其林也是世界上餐廳評級最權威的機構之一 -- 紅色的《米其林指南》(Le Guide Rouge)簡直就是世上的美食聖經。
米其林指南(網絡圖片)
輪胎和美食?這兩者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啊,怎麽會攪和在一塊呢?
故事要從19世紀末開始講起。
安德烈和愛德華·米其林兩兄弟在1889年創立了一家輪胎公司,生產自行車和馬車用輪胎。在德國人卡爾·奔馳發明汽車發動機以後,米其林兄弟對汽車輪胎產生了興趣,於是開始生產汽車輪胎,並參加了1895年舉行的公路汽車比賽,很快成為歐洲一家主要輪胎廠家。1946年,米其林首創鋼絲子午線輪胎,很快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輪胎公司。
這兩兄弟的腦子靈光,不但是頭腦敏銳的實業家,更是眼光獨到的營銷大師。他們在1894年設計了公司的商標和吉祥物叫“必比登(Bibendum)”,也叫“米其林先生”(Michelin Man)。這是全世界最早的商標之一。必比登是一個用汽車輪胎堆積起來的白色輪胎人。原文是拉丁文,來自古羅馬詩人賀拉思的一句頌歌,意思是“現在是舉杯慶賀的時候了”,其寓意是米其林輪胎能夠克服障礙,征服一切。
米其林輪胎先生:必比登(網絡圖片)
在19世紀末,公路不多,汽車也不多。他們的直覺認為,如果幫助有車的人多開車到處走動,他們就可以多賣些輪胎。於是他們心生一計,在1900年設計出版了一本藍色小書《米其林指南》(1931年,小書封麵改為更為醒目的紅色),這本袖珍書是最早的法國旅遊指南,提供各個地方地圖,標出旅館、飯店和名勝等信息,用自創的標準等級星號列出旅館和飯店的水平和價位,方便司機挑選。這本小書免費贈送,大受歡迎。
從1904年開始,《米其林指南》走出法國,逐漸進入其他歐洲、北美和南美等國家,知名度越來越高。2006年以後,進軍亞洲。米其林指南叢書中除紅皮指南最受歡迎外,還有綠皮的《米其林指南》,綠皮小書為旅遊者提供有關博物館、自然奇觀、名勝古跡等詳盡的信息。米其林還出版大量資料齊全的地圖。
“無心插柳柳成蔭”。本來想通過小紅書間接助力一下推銷汽車輪胎,沒想到小紅書竟然歪打正著,大受歡迎。於是米其林公司幹脆一不做二不休,順水推舟,把餐廳和酒店評級當作一項專門的業務來做,製定了餐廳評級的標準和結果,派生出一門新的生意。
米其林的評級簡單明了,用1-3顆星來評定。最早的評判標準十分簡潔:
一星:表示這家餐廳美味可口,不妨路過時停車一試。
二星: 表示這家餐廳廚藝高明,值得開車繞道前去嚐試。
三星:表示這家餐廳美味超群,出類拔萃,值得專程開車去品嚐。
隨著小紅書在全球的知名度越來越大,評級標準也隨之更為具體。新的評級標準包括食材品質,廚師的烹調技巧,美食中是否展現出獨特的美感,是否物有所值和服務水平等等具體的因素。評級以城市為單位。例如,米其林紐約,米其林洛杉磯,米其林上海等等。
米其林星隻授予餐廳,每年評定一次。不授予廚師。如果聽到有人說某個大廚是米其林三星大廚,大可一笑置之。
米其林星級的評定,先由米其林公司派出的美食偵探秘密造訪當地的餐廳,每年在每個城市大約會去240家餐廳,做800次造訪調查,然後提交報告,最後由一個80人的內部評審團評定,每年公布一次。評審員身份必須保密,不得向外界透露。至今為止,紅色的米其林指南已經涵蓋25個國家。
米其林星的標準極為嚴苛,能被評上星級的餐廳寥若晨星,三星級的餐廳更似鳳毛麟角。過去100多年來,全世界隻有106家餐廳拿到米其林三星。 2020年,巴黎有10家三星,東京有11家,紐約5家,三藩市3家,上海1家。美國最出名的米其林餐廳是紐約的Per Se (拿過3次米其林三星)和北加州的French Laundry(拿過3次米其林三星)。最牛的廚師是Thomas Keller,因為這兩家餐廳都是他開的,並同時在2006年獲得米其林三星。
《米其林指南》已經進入歐、亞、美洲的25個國家和地區。但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飲食習慣。做營銷時稍微不小心,就會踩上“文化地雷”。
2016年,《米其林指南》進入中國市場,首先在上海發行。其開幕的口號是:“米到上海“,凸顯米其林名字的米字,而上海話“米到”的讀音很像“味道”。所以米其林引以為得意之作。到2018年在廣州發行時,也照搬“米到廣州”,結果弄巧成拙,踩中“文化地雷”,招來廣州人一片善意的噓聲。因為“米到”在粵語中的讀音是“不要到”的意思 --“不要到羊城”,多悲催啊!最後米其林隻好改為“羊城有米”。雖說中文還是怪怪的,但勉強把米字給鑲嵌了進去。
(網絡圖片)
100多年來,《米其林指南》深受餐廳和旅遊城市的歡迎。為什麽呢?道理很簡單:隻要評上星級,餐廳馬上如鯉魚躍龍門,身價大漲,生意大增。根據研究,被評為米其林星級的餐廳,生意額起碼會增加30%。這就是品牌效應。 正如《時代》周刊曾經說過:“這是法國的美食聖經。從巴黎到比利牛斯山脈,各個飯店的名聲都得由指南來確定。”
正如所有的生意一樣,一旦有人成功,便有無數的模仿者和競爭者出現。他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自有自己的招數和路數,也有不少做出名氣。下麵幾家都是最近幾十年湧現出來到飲食界評級新權威:
1. “全球50佳餐廳” (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由英國《餐廳》雜誌主辦的美食評鑒,被稱為美食界的奧斯卡。2002年開辦,已經成為了和米其林指南分庭抗禮的美食界獎項。
2. “名單”(La Liste):這是法國政府力挺的另一個餐廳評鑒機構。2015年開始嶄露頭角,已經為餐飲業評鑒的後起之秀。
3. “紮蓋特”(Zagat):這是一對律師夫婦在1979年創立的,結合大眾點評與專業餐評,發展神速,已經進入100多個國家。
4. “美食記錄”(Tabelog):介紹和點評日本的餐廳和旅遊點。
雖然麵臨越來越多的競爭,《米其林指南》仍然是一棵不倒的常青樹,曆久彌堅,獨樹一幟。迄今為止,米其林星仍是金光燦爛 -- 哪個餐廳能得到米其林星,馬上就身價大漲,財源廣進。
一個做輪胎的米其林公司,竟無意中成為全球餐飲和旅遊界評鑒的翹首。真是“有心插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