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41)
2022 (436)
2023 (328)
2024 (325)
讀《Super Agers》的時候,Dr. Eric Topol 明確表達了他對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的質疑。作為心血管領域的醫生,他的理由主要是——生酮飲食雖然在短期減重中有效,但長期可能帶來代謝與心血管風險。
一、Topol 的論點
Topol 引用了一篇發表在《Science》(《科學》)雜誌的文章——“Dietary Fat: From Foe to Friend?”,作者 David Ludwig 等人。 這篇論文強調:脂肪是否有害,取決於它的質量,而不是含量。 也就是說,高質量的脂肪(如橄欖油、堅果、魚油)可能有益健康,但並不代表“越多越好”。 他還引用了一項小鼠實驗:高脂飲食導致線粒體功能障礙,而這種改變可通過線粒體RNA經精子傳遞給後代。這讓他認為高脂飲食對代謝健康的影響可能超越一代人。我同意,飲食對人的影響可以跨越多代人。
我同意他的一部分觀點,但也覺得他引用動物實驗來製造“遺傳恐慌”,有些小題大做。反正這些新興的飲食結構都不如老輩人的智慧可靠。 我自己嚐試過輕度生酮飲食,那更像是一種理念練習。 大多數人其實做不到真正的嚴格生酮,但在這個過程中:我降低了對精製碳水的依賴, 增加了整全蔬菜的比例, 提高了對優質脂肪的認知與使用. 這些改變對我來說都是好事。
三、我的新方向:地中海式飲食
我現在更喜歡地中海式飲食(Mediterranean Diet),尤其是在美國這樣的環境中。它靈活、愉快、容易落地。出門吃飯時,餐館、超市都能輕鬆找到合適的食物。
對我來說,這是一種 Asian-style 地中海飲食: 融合中國和日本元素,比如:豆漿、豆腐、納豆、天貝、味噌;刺身、泡菜、海藻;堅果、橄欖油、全穀蔬菜。 我稱它為 Green-MED diet:以植物為主,加入核桃、綠茶、Mankai植物蛋白飲品,魚肉類和禽類適量、不過度。 這樣的飲食讓我感覺:輕盈、可持續、快樂。
四、我為什麽放棄 Whole Food Plant-Based Diet
Whole Food Plant-Based Diet(全食物植物性飲食)理念很好,但在現實生活裏——它對我來說太嚴格、太單調。 它限製過多,不易外食;準備時間長,對經常出差、臨床忙碌的生活節奏不友好;嚴格植物食時,血糖反而更不穩定;要吃得美味、吃得夠量,往往得投入很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