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比醫生的分享

健康&健美的探索和體驗分享
個人資料
burpeejump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你的生活習慣健康嗎-如何量化?

(2022-01-22 19:59:20) 下一個

生活習慣學(lifestyle medicine)是一門新興的醫學分支,幫助我們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延長有質量的壽命。今天分享一些學習筆記。

生活習慣好壞是可以量化的。我們經常收到一些推送的文章、視頻,標題是:”每天做/吃XXX(蘋果,大棗,做什麽動作), 保證你XXX(不腰疼,不得老年癡呆,瘦腰等等)。這些其實都是希望你用建立某種生活習慣來掌控健康。都有道理,但是如何把各方麵的信息都全麵掌握,然後做出係統的,有效的改善,優化我們的健康,就是科學了。

生活習慣學量化有幾個大的方麵:生命指征,風險因素,體檢,化驗,診斷,治療,多學科合作。生活習慣學裏的生命指征包括:運動,煙和酒, BMI, 飲食,壓力管理,情緒。這裏要提到的前三個,我認為我都掌握了。飲食,我感覺自己做得不錯,但是如何量化,我還需要學習,比如經常說的serving size, 在涉及到蔬菜,水果的時候,我還要再查一下,以後單獨開篇。

在情緒健康方麵有兩個簡單的問題:
--多數時候,我的生活接近理想
--我滿意我的生活
選1-5 (5-最理想,最滿意)
年長,收入高,教育水平高的人情感滿足感相對高。

壓力管理方麵的問卷,一共10個方麵:
能夠控製煩躁易怒的情緒:從不,幾乎從不,有時,相當經常,經常
對自己的事情有信心
感覺事情挺順的
感覺事情都在你的掌控之內 (on top of things)
因為意外的事情感覺不爽
感到對生活中重要的事情無法掌控
對身邊那些無法控製的事情感到惱怒
感覺緊張,有壓力
無法應付你必須做的所有事情
感覺困難堆積如山,無法克服

BMI;亞洲人,超重:23-24.9 (並發症風險增加), 肥胖 >=25 (中度風險)

血壓:正常:<120/<80,超標 120-129/<80, stage I: 130-139/80-89, stage II: >140/>90

血糖:空腹<100, 糖化血紅蛋白<5.7

CRP的測試在生活習慣學中被用來衡量炎症反應和於此相關的心血管疾病,現在我感覺用得不多。

有數據說明實踐健康生活方式的醫生,更有可能提供谘詢並改善患者預後。可惜醫生群體的健康情況也不樂觀:
2009年加州醫生問卷, 763個醫生答複,41%的收到問卷的醫生回答了問題:
53% 有中度到重度的壓力, 35%不運動或者很少運動,34%的每天睡6個小時以下,7%的有抑鬱, 13%的服用鎮靜劑。 2012的問卷,53%的家庭醫生肥胖。也有好的消息:2000年的一個數據,醫生比其他專業人士,和非專業人士長壽。 所以醫生群體開始更好地關注自己的健康,生活習慣,就可以更長壽啦。LOL. 健康的醫生更容易帶出健康的病人: 一個薈萃性文章說明,一個醫生有運動習慣,就會更多地給病人提供運動方麵的谘詢, 可以達到1.5-5.7 倍。希望有更多的醫生開始關注生活習慣醫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hine21 回複 悄悄話 不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