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科大瞬間》與您分享中國科大校友和教師校園內外真實、親切的回憶以及多視覺、多維度的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正文

7.10 大師的風範

(2024-06-06 15:03:22) 下一個

大師的風範

常庚哲(中國科技大學數學係)

華老在上課

1958 年春,國家決定創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隨後,全國各大報紙上相繼刊登介紹這所大學各個係科的資料。兼任數學 係主任的是大名鼎鼎的華羅庚教授。對於一個學習數學、即將走 向工作崗位的青年學生,這一消息真是令人神往。當時,說實在 的,一提起中國科大,我首先就想起就是“華羅庚”這三個大 字。

1958 年 10 月,我從南開大學被分配到中國科大,我的神 往竟成了現實,真是喜出望外。到了科大之後,在教室裏和校 園裏,見到華先生的身影是經常的事。那時他還不到 50 歲,風 采照人,一派大學者的風度。當時我給關肇直先生當助教,華先 生上數學係學生的高等數學,但隻要課不衝突,我就去旁聽華先 生的課。

華先生上課十分生動,不拘形式。他一邊思考,一邊推導, 有時寫了一大黑板,居然會推倒重來,再換一種他認為更好的證 法。唯其如此,我感到更有啟發。隻有大師級的人物,才能有膽 識、有能力這樣做。

我這裏隻講一個關於“綜合討論班”的故事,因為我印象特 別深刻。1964 年,在華先生的指導和主持下,成立了“綜合 討論班”,每周舉行一次,事先發出通知寄給有關單位。“綜 合”二字體現了不限學科,隻要是有興趣、有意義的數學問題都 可以拿來討論。

我記得,參加討論班的,除了我校師生之外,還有從科學 院數學所、從北京大學等高校來的專家,濟濟一堂。安徽大學的 青年教師、如今安大的李世雄教授,還遠道從合肥前往參加。隻 有華先生這樣的數學大師,才能有這麽大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我的一本經曆過 37 年風霜、已經褪了色的筆記本裏,記 載著這樣一個故事:在 64 年 7 月 23 日《綜合討論班》上,討 論“拉 夫 倫 捷 夫 方 程”,用 到 以 下 結 果:設 為 實 數 且 求 證:.......

事隔一周,在 7 月 30 日的討論班上,北京大學閔嗣鶴先 生給出了一個證明。受到他的啟發,我突然想起另一個證明,舉 手之後便走上黑板,結果在推演中,算不下去。我滿臉通紅,十 分尷尬,第一是當眾出醜,第二是生怕華先生訓斥。但我的第二 種擔心是多餘的,華先生沒有罵我,我走下黑板,他繼續平靜地 點評這個題目。

我很是難受,中午飯都不想吃。受教務處處長王榆的派遣, 我當天夜裏要到安徽招生。中午,我極力來修補我的證明,最後 總算成功了,我寫了一封信給華先生,裝上了我的證明,從華先 生辦公室的門縫裏塞了進去。晚上,我就愉快地登上了南下的火 車。

等我從外地回來,我看到了華先生的回信。這是他當天 (7 月 30 日)回複我的,又提出了一個比我的辦法更簡潔的證 明,隻有四行。在信的最後,他寫道:“……可見開始的想法是 迂回曲折的,事後類多‘先見之明’,能不怕曲折搞出東西來, 再求直道,研究之道在焉。”

華老對我的細心嗬護、諄諄教導使我終生難忘。

謹以此回憶紀念一代宗師、數學泰鬥、我們崇敬和景仰的 老師華羅庚教授誕辰 90 周年。

作於 2000 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