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了本書,(長島的曆史與變遷)。其中片首一篇是個久居長島的中年歌詞作者所學的,他的開篇語寫得聲情並茂,寫盡他對長島島嶼生活的熱愛。它令我感懷,不僅想寫寫鍾愛島嶼的人們。


話說我挑這書來看,其實源自我對長島的喜愛。居紐約這些年,閑暇時總會去長島走走,也因之走過十幾個鎮子。這些鎮子大多落座在北岸,即“鍍金時代黃金海岸”上。那些鎮子裏,總會臨水區或沙灘區,有船塢,有一二“豪宅”改建的博物館,也有分布不密集的居民房舍,有美麗的圖書館,顯出一種“倉廩實知禮節”的慢慢的生活氛圍,其居民生活質量挺高,確實令人向往。
另我看過Facebook上有一張圖,畫的是長島上值得去遊覽的鎮子鏈條,其實是環布北岸和南岸的有名鎮子。底下有人說,不要去少數族裔占比多的鎮子啊!我便明白他在說,白人居多的鎮子才是好鎮子。覺得他們略有點勢利,沒表達他們自己對長島的感情,隻是生長居住於斯,折射出他們的自豪喜愛罷了。
這回看了此填詞人的文章,發現他確實寫出了長島人對這片生養他的土地人文的熱愛。很少見白人寫這麽感性溫暖的文章。讚!
我意思是,原先我介紹過加勒比裔美籍黑人歌手唱的”I love the island in the sun”,那是黑人歌手對他家鄉的熱愛與留戀。而今,一個白人歌詞作家寫他對長島各鎮的愛戀,對長島自然資源豐厚環境優美的禮讚,也自然真實,頗多人文聯想(他想起長島成長起來的畫家和文學家),雖然他不是窮人或體力勞動者,他不在長島耕種或漁獵,但他發出的文人感懷還是感情真摯,暗合了我對長島的喜愛。雖然我不住長島,也可能住不起那裏,但美好的自然環境總是眾人喜歡和向往的。咱不酸葡萄。有啥說啥。
作者的這篇,及後續我讀長島故事集和照片集的結果,就是我覺得和這片土地及曆史上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有了更多的鏈接,真是美好的書中之旅。我愛這些鍾愛島嶼的人們,由著他們的努力,長島各鎮才一步步發展到如今的樣子。
僅以此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