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遊子

久識文學城,才有時間整理文字。願與諸君共享浪花,慰藉遊子之意
個人資料
正文

小籃球“明星”

(2024-02-26 08:22:44) 下一個

周六,我趕著時間點到達健身房瑜伽課操房門口,結果那裏爆滿(大約十幾十人的位置,滿滿登登塞了二十人),代課老師示意我不要進去了,於是我轉而來到籃球場。那裏正在比賽,於是我加入觀眾席,一邊坐好繼續寫我的文章,一邊看起這場由八九歲小朋友們組成的籃球隊之間的比賽來。

     我並非籃球迷。隻是年輕時在中國上學期間曾作為組織委員組織係裏女生參加學校組織的係級籃球比賽,故對這類比賽興趣。(如那時的我忙前忙後一兩個月,求爺爺告奶奶,央求著學長和學妹們訓練及打比賽。最終,我係女隊以4比16輸了。我是印象深女生們打起比賽來搶球抱成一團,而且一場球下來可能上場隊員胳膊上都是指甲劃得血印子。我意思是我曾負責的那支業餘草台班子打起籃球賽來,缺乏章法,亂成一團。故我後來有點機會,都會觀摩其他各種水平籃球隊的蘭球賽,看點熱鬧,另外看配合,挺有意思的。可惜的是,沒幾次機會。如我在西安四十年,僅在初中時間隨家人在位於南二環的省體育館附設籃球館看過一次陝西省籃球隊和某客隊的友誼比賽。水平挺高,直接觀感是覺得籃球場不大,球一會兒搶過去了,一會兒又搶回來投了。籃球運動員們人高馬大,健碩神勇。後來就沒機會看到正規比賽了。直至移民紐約。在社區大學和州立大學上學進修時,兩三次觀摩過校際籃球比賽。隨後再說。)

       這次比賽是由市府體育館組織的,我分析隊員也是由他們平時訓練的。每隊六到八個孩子(各有一個女生),每次五人上場。一切規製都是按正規比賽來展開的。如裁判是兩個高高大大的壯年黑人裁判,每隊都有一個主教練一個教練助理,有兩個工作人員管分數器及急救包等。

       孩子們,很難看出是否一個年級,都是八到十歲是肯定的。如同年齡的黑人孩子,瘦高頎長有接近五尺高,而亞裔孩子可能才四尺多一點。於是場上打起來黑孩子靠身高力氣,亞裔歐裔孩子靠腦子靠站位靠投球基本功。也沒那麽絕對了。我感覺幹啥幹得好都要頭腦清楚,會在動態形勢中分析自己怎麽站位怎麽進攻怎麽帶球。有個拉丁裔女孩又壯又高還有頭腦,有兩個個子不大的黑孩子身手很靈活,經常從中路或側路突破。總體上來說,我似乎看到一個“具體而微的雁蕩山”。玩笑了。我似乎看到了一個微小版的NBA籃球比賽。NBA成年球員怎麽梳髒辮小黑人籃球手怎麽梳髒辮,NBA球員彼此怎麽打招呼,他們也那麽打招呼(開始和結束全部隊員擊掌啥的,一樣不少啊)。他們中有很非洲黑臉孔的,有淺棕色的較英俊模樣的,有一個白人男孩個子小小,有一個亞裔男孩個子小小。。。看著他們的小模樣,我不禁笑了。基因物種影響得孩子們很小就是他們那一族裔基本的模樣的。即大黑人是從小黑人成長起來的——成年職業籃球運動員是從幼小年紀就進行正規籃球訓練及正規籃球比賽配合訓練的小運動員培養出來的。

看賽場上孩子們認真熱切地打配合,我真為他們的教練及家庭驕傲,這麽小的孩子領會起籃球戰術配合來也是心領神會的,執行起來也是毫不含糊地。孩子們的潛力真是無窮的。此比賽唯一於成人比賽不同的是分四小節,每節六分鍾。比賽時長較成人短一半兒。

賽場下,家長們組成的觀摩隊伍就更熱鬧了。家長們大多正值壯年,三十五歲左右。場邊的爸爸們好幾位是非裔及拉丁裔男性,自身像是很懂籃球似的,評說起籃球來振振有詞,頭頭是道。他們也大多身型緊湊,肌肉結實。比如,某高個黑人爸爸一身紅色運動衣庫帶紅色SNEAKER。某個黑人媽媽身高五尺九寸,身材好(腰是腰,屁股是屁股,五官有型),穿一身黑色修身運動套裝,戴著那種裹頭布似的黑人頭巾。要是再戴一副大大金色圓圈型耳環,活脫脫一個表演亞非拉舞蹈的東方歌舞劇團的舞導演員模樣——即美麗的能歌善舞的黑人年輕女性形象。某拉丁媽媽也是正當好年華,衣著時髦,化妝精致,舉止有禮,加油聲挺適情應景。

我最印象深是那位像大號女模特般的黑人媽媽,她一臉嚴肅,像場外指導般地喊著她兒子。一會兒是“YOU WORK AS A TEAM”“Hand Up” “REFILL”。。。總歸,讓我看來她管得太多,嚷嚷太多,讓她那個子不高的兒子在場上在某時顯得有點兒無所適從——到底該聽他媽的還是聽教練的。但她直率的大嗓門,漂亮的淡黑麵孔,都讓我憶起了八九年前我在老人院工作時的一位來自海地的黑人女同事。那女同事跟我同齡,老是一個班次,不管她來得早晚,總是要她挑過病員組後剩給我難弄的一組,而且她身高馬大(她除了做老醫院一份工,40小時之外還做學校校車服務人員),人員熟(老人院護工組多近十幾年移民的海地人傑美卡人多米尼加人,護士們的ORIGINALFROM也是這樣,於是她們自行相互有照應。我這居於少數不啃聲的亞裔也是小小的被邊緣化的隻幹活沒聲音沒脾氣的人)。我那同事女護工也是這般五官有型,身材壯碩,五尺八樣子,體重有170LBS多。她大兒子那時十九歲了,能大清早開車送他媽來上班,小小孩剛幾個月。用她話說,是上帝賞賜給她家的禮物。她有時身型稍臃腫,有時有腰有胸。我彼時有次納悶問她,她撩起衣襟給我看她的五寸腰封。。。都是同齡人,我跟她,偶爾還有說有笑,大多時她們同族裔人自己說笑相互幫忙。我這日看見籃球場邊的黑人媽媽,覺得那麽熟悉還有些親近。依我的觀察,這媽媽語言更流利工作也更好一些,故衣著時髦一些,能大聲喊叫著英文加油及籃球步驟指揮等字眼兒。擱我是喊不出來的。

另一個較突出的是一身紅運動衣的黑人爸爸。他也是使勁喊,意見賊多,顯得旁邊的拉丁胖媽媽和黑人大嬸像是背景板不存在似的。但某時,他兒子衝鋒時運動鞋掉了一隻,顯見得鞋子有點大不跟腳,他拿出預備的另一雙運動鞋俯身給中場休息的兒子換上並係好鞋帶,看著還是很NICE很心細的父親.雖然我聽他喊叫時覺得他受教育程度不高。那不可能,人家去MADISON SQUARE看NBA籃球比賽也是這麽喊。看自己家八歲多孩子打比賽,感情更投入不是!

總歸,身處這群非裔拉丁裔年輕父母群當中,我還真憶起以前看籃球賽坐在觀眾席,觀眾不帶真麽喊的。

有一次是我在社區大學,課餘看本社大籃球隊與客隊比賽。也是挺精彩。觀眾不多,約四五十個,運動員有壯的,有普通身量的。居然其中一位看著是替補有時上場的中等個黑人男孩是跟我一個班上某門課的,我才反應出他來此學校是拿的運動員GRAND。我在那一次,第一次聽邊上一個亞裔中年人用英文喊球加油!半懂不懂。

等我到州大修課時,我特意去看了本校籃球隊男子組和女子組的某場比賽。當我看到某個一米九高的亞裔男生表現較出色時,我特意到校網查了他的情況,原來他是本校校隊特意從伊利諾斯州挖來的隊員。由此我也理解了美國大學生籃球賽各隊隊員,好苗子大多是從各地用獎學金形式招致麾下效力的。

一葉知秋!美國國內整體籃球運動普及度高,整體運動水平高真不是蓋的!一是,你看,小小孩子就參加籃球運動籃球比賽; 二是至少紐約市,每個社區公園都有籃球場,且很多愛好者,很多男孩兒,特別是非裔家庭從小就培養男孩子進行籃球運動,成為NBA球員是他們的理想!

我從這些孩子眼中,從這些家長的呼喊聲中,體會出他們對於籃球運動真正的熱愛!我多希望我們華裔的孩子也這麽愛運動,成為體魄強健全麵發展的下一代。拭目以待吧。華二代裏愛運動的比中國同齡孩子的”小鎮做題家“們要好很多了。

僅以此記!



tut上圖是非裔一家,帥帥的年輕爸爸,帶著八歲的小球員,四歲及兩歲的漂亮的兒子們離開球館的情形。這家長得太漂亮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