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麥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沒有什麽,能夠阻擋對自由的向往

(2025-09-24 15:04:43) 下一個

沿著鐵軌,遇見歐洲 (27)

沒有什麽,能夠阻擋對自由的向往

從捷克布拉格到德國柏林 (Berlin),火車運行4小時15分,預定火車座位的時候發現一等座車廂竟然售罄,隻好訂了二等座,有趣的是二等座車廂都是六人包廂。

感覺進出德國的火車,乘客都比較多。隊友說柏林是德國的首都,必須去,所以就包括在此次歐遊行程裏,但隻計劃了兩晚。

中午到達柏林,一下火車,首先被震撼到的就是現代化的柏林中央火車站(Berlin Hauptbahnhof),感覺德國人的嚴謹和高效都體現在這座歐洲規模最大的高架火車站中了。玻璃與鋼結構的通透穹頂如水晶棱鏡般懸於上空,日光透過交織的桁架灑落在候車大廳和月台上。

到酒店辦理入住後,下午先去市中心參觀位於波茨坦廣場(Potsdamer Platz)的一小段柏林牆遺址

二戰結束後,德國在 1945年被盟軍占領,分為四個占領區,由美、英、法、蘇分別管理。隨著東西方意識形態對立加劇,德國於1949年正式分裂為兩個國家:西部的 德意誌聯邦共和國(西德,首都波恩),實行資本主義製度,融入西方;東部的德意誌民主共和國(東德,首都東柏林),實行社會主義製度,受蘇聯控製。

由於西德經濟繁榮、生活水平顯著高於東德,1949 至 1961 年間,約有 300 萬東德居民通過各種途徑逃往西德和其他歐洲國家。為了阻止大規模人口外流,東德政府於 1961 年 8 月 13 日開始沿西柏林邊界修築封鎖設施,即後來舉世聞名的柏林牆,最初僅是鐵絲網與臨時障礙物,之後不斷加固升級,最終形成一條長約160公裏,由混凝土牆、電網、壕溝和瞭望塔構成的“死亡地帶”。

(網圖)

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的轟然倒塌,宣告了冷戰走向終結,並直接推動了1990年的德國統一。如今,柏林牆的大部分已被拆除,隻在少數地點保留下來作為曆史的見證和教育的場所。

站在柏林牆遺址前,看著紀念牆上的圖文,情不自禁就會想起那段冷戰歲月。高牆、鐵絲網和巡邏的探照燈,不僅割裂了一座城市,也隔斷了無數家庭的團聚與希望。然而,渴望自由的心總會找到突破口。越過柏林牆的方法,千奇百怪無所不有:徒手翻牆、開車衝關、挖掘地道、動用潛水艇、還有乘坐熱氣球,等等。各種驚心動魄的逃亡方式,記錄著人類追求自由的勇氣與創造力。

上篇遊記寫到米蘭·昆德拉說過“祖國是一種錯覺”,網友侃侃兄留言說:“哪裏有自由,哪裏就是我的祖國。”這讓我想起歌曲《藍蓮花》中的歌詞:“沒有什麽,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向往。”在德國的一個小鎮,曾經發生過一段絕命逃亡的真實故事,就是對這句歌詞的最好詮釋。

1979年,兩戶普通的東德家庭因無法忍受鐵幕下的監視與禁錮,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孩子,秘密策劃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出逃。

他們買來幾十米尼龍布料,用縫紉機一針一線縫製成巨大的熱氣球,又用丙烷煤氣罐改造成噴火裝置,準備借風力飛越東西德邊境。第一次嚐試時,氣球因破損迫降在離邊境不遠的田野裏。東德秘密警察很快察覺到異常,開始地毯式搜捕。為了搶在被發現之前,兩家人與時間賽跑,再次趕製出第二個氣球。

終於,在 9 月的一個夜晚,暴風雨交加,兩家八口人登上新氣球升空。風聲呼嘯,黑暗中追捕他們的探照燈在背後掃過。經過約 28 分鍾的飛行,熱氣球降落在西德境內的一片田野。他們成功越過邊境,擁抱自由,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史上最厲害的翻牆?

三十九年後的 2018 年,這段傳奇被德國導演Michael Herbig改編為電影《氣球》(Ballon)。影片不僅再現了那次驚心動魄的大逃亡,也讓人看到,在高牆與鐵絲網的陰影下,普通人如何鼓起勇氣,拚盡全力去追尋自由。

(網圖)

據統計,柏林牆時代有約5000人成功逃往西德,但代價是200多人死亡、6萬多人被捕入獄。真實的傷亡規模可能遠超官方統計。每一次成功的逃亡背後,都伴隨著數倍失敗的嚐試與犧牲。

華燈初上,雄偉的柏林地標 -- 勃蘭登堡門(Brandenburger Tor)映入眼簾。這座高26米的砂岩建築仿若凱旋門,門樓之巔矗立著著名的四馬戰車與勝利女神銅像。看它的風格,是不是有幾分眼熟?沒錯,設計者正是參考了希臘雅典衛城的城門。該城門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修建,1788年至1791年建造,見證了柏林數百年的風雲變幻。

說到普魯士,它又是怎麽回事?和現代德國什麽關係?

勃蘭登堡選帝侯(霍亨索倫家族)當年通過政治聯姻獲得了普魯士公國的繼承權。 1701年,勃蘭登堡選帝侯在原普魯士公國的土地上建立了普魯士王國;?1871年普魯士在普法戰爭勝利後主導統一了除奧地利以外的大部分德意誌地區,成立了德意誌帝國,普魯士國王兼任德意誌皇帝。普魯士的軍國主義、紀律嚴明和高效官僚體係等傳統,深刻塑造了現代德國的國家性格。

一戰後,德意誌帝國瓦解,普魯士王國改製為普魯士自由邦,成為魏瑪共和國(1919-1933間的德國)的一部分。二戰後,同盟國和蘇聯一致認為,普魯士是德國軍國主義與侵略性的根源,必須斬草除根。1947年,普魯士建製被正式廢除,其領土被並入德國各州以及波蘭、蘇聯。至此,“普魯士”這個名字徹底退出了德國的政治地圖。

遊客們在城門下合影、歡笑。見證過普魯士的崛起、拿破侖的征服、德意誌帝國的慶典、納粹第三帝國的瘋狂的勃蘭登堡門,一度是冷戰時的軍事禁區,如今,它成為了德國統一與和平自由的象征。強烈的對比令人產生一絲恍惚:同一座城門,隨著時代的變遷,承載著截然相反的時代印記。

(新聞照片:柏林牆倒塌的狂歡盛況。我買了同款冰箱貼)

距離勃蘭登堡門不遠處的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Holocaust Memorial),則是另一種肅穆的氛圍。2711塊大小不一的灰色水泥石碑,以錯落起伏的方式排列,中間可以穿行。狹窄的通道、越來越高的石柱,讓人感受到壓抑與孤立,仿佛隨時會被巨石吞沒,這一切在提醒世人:對於大屠殺的記憶,絕不能僅停留在曆史課本上,而是要在心靈深處一次又一次追問:我們究竟要走向怎樣的未來?

德國人勇於麵對曆史、自我反省的態度特別令人肅然起敬,他們對這一段黑曆史從不回避或者掩飾,而且在各處為二戰期間遭受迫害的猶太人設立紀念碑與博物館,以此表達他們真誠的反省與紀念。

暗夜中,莊嚴的德國國會大廈非常顯眼。免費參觀,但要預約,現場有人排隊,我們隻好在外麵望一望。這座建築也曾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1933 年 2 月 27 日夜晚,國會大廈突發大火。熊熊火焰吞噬的不僅是宏偉的建築,還毀滅了德國正在蹣跚學步的共和憲政政體(當時被稱為魏瑪共和國)。

荷蘭籍的年輕共產黨人馬裏努斯·範·德·盧貝(Marinus van der Lubbe)被指控縱火,但也有觀點認為這場大火實為納粹黨自導自演的陰謀。無論真相如何,時任總理希特勒都借機掀起白色恐怖,將自己塑造為“國家和人民的拯救者”,迫使興登堡總統簽署緊急法令,廢止多項公民自由,並將當時國會第二大政黨共產黨定為非法,大肆逮捕共產黨員,在一個月時間內取締了所有非納粹黨派,為獨裁統治鋪平了道路。

據說希特勒在火災後冷冷說出一句話:“從今以後,不再有憐憫;任何阻擋我們的人,都將被清除。”從 1933 到 1945 年,他確實以最殘酷的方式實踐了這句話。

在國會大廈南側入口的地麵上,靜靜安放著“被納粹殺害的國會議員紀念碑”:96塊深灰色的鑄鐵板依次排開,每一塊上都刻著一位遇難者的姓名與生卒年份。這些魏瑪共和國的議員,因政治立場或猶太血統,在納粹掌權前後被迫害致死。俯身細看,仿佛能感受到民主曾在鐵血碾壓下的掙紮,也讓人更能理解今日德國為何如此執著於記憶、反省與警醒。

第二天一整天,我們基本是City walk。

藍天白雲下再次欣賞勃蘭登堡門,看起來猶太社區有活動。

1.5公裏長的菩提樹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其實沿街是整排的椴樹,不知道為什麽中文被翻譯成菩提樹,可惜是冬天,大樹光禿禿,秋天應該很美吧。這條大道始建於17世紀,原本是普魯士選帝侯通往狩獵場的林蔭道,如今成為柏林最著名的文化中軸線,連接著勃蘭登堡門、洪堡大學和博物館島一帶,曆史與現代氣息在此交織。

沿著大街走,看到氣派的洪堡大學,校門口有書攤,一眼看到寫紅太陽的書。

進到校園的主樓逛了逛。

繼續往前走到倍倍爾廣場,廣場上搭建了聖誕集市,我們來此尋找1933年納粹焚書事件紀念處

集市尚未開始營業,不能進入。龍兒向保安說明來意,詢問是否可前往焚書地點一看,他善意地點頭應允,並親自領我們走向那個隱藏於廣場深處的地下紀念空間。

1933年5月10日,納粹為清除異見、打壓思想、摧毀一切非納粹文化,在這裏公開焚燒了兩萬多本“非德意誌”書籍,書籍的作者包括弗洛伊德、茨威格、愛因斯坦、馬克思等數百名哲學家、科學家、作家和記者等等。

如今的紀念地是一片地下空間,約五米深、五十平方米見方,我們隻能透過地麵的玻璃板向下探視,地洞的四周擺著一排排書架,書架一直頂到地麵,上麵卻沒有放一本書。據說一共32個空置的書架,正好容納當年被焚毀的兩萬餘冊書籍。

地麵上樹立的銅牌上刻有德國詩人海涅的名言:“這隻是前奏,有人放火燒書,最終也會放火燒人”。

書籍的受難史在曆史上並不少見,15世紀發生在佛羅倫薩的“焚毀虛榮之火”,秦朝的“焚書坑儒”,文革的“破四舊”……。其實,至今我們也並沒有脫離焚書的時代:書籍被查禁,影視作品被下架,電視節目被封殺,自媒體被和諧。

保安耐心等我們靜靜看完,又一路將我們護送出去,也可能擔心我們會為省2歐門票(柏林的大部分聖誕集市需購票入場)借機滯留在集市裏(俺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菩提樹下大街東端的盡頭,便是已有二百年曆史的博物館島,這裏匯集了五座各具特色的博物館:老博物館(1830年)、新博物館(1859年)、老國家美術館(1876年)、博德博物館(1904年)和佩加蒙博物館(1930年)。這些宏偉的建築毗鄰而立,共同組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博物館群,收藏了跨越六千年的人類藝術與文明瑰寶。1999年,博物館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柏林最重要的文化地標之一。

島上還有氣勢恢宏、裝飾華麗的柏林大教堂

離博物館島僅一街之隔,是馬克思-恩格斯廣場。這片廣場位於昔日的東柏林地界,龍兒強烈要求來此“拜謁”,我們也很高興看到他以自己的視角觀察世界。廣場中央,馬克思與恩格斯的銅像一坐一立,神情凝重,仿佛正靜靜注視著這片經曆劇變的土地。倘若他們地下有知,定會五味雜陳:資本主義的確創造了空前的財富,同時也伴隨著新的不平等與動蕩;而某些打著“社會主義”旗號的政權,卻走向了專製與獨裁,完全背離了他們當初描繪的理想世界。

雕像背後是一麵浮雕牆,展示著德國社會主義運動的曆史脈絡。德國統一後,這片廣場是否該被保留一度引發爭議,但柏林人最終選擇沒有徹底抹去這段曆史,而是以一種坦然和包容的姿態麵對它。

柏林牆遺址中最著名的一段位於施普雷河畔奧伯鮑姆橋附近,被稱為“東邊畫廊”(East Side Gallery)。顧名思義,這裏早已從冷戰的象征轉化為藝術的舞台。沿牆而行,色彩斑斕的壁畫撲麵而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在這段長達1.3公裏的牆體上創作了100多幅作品,慶祝自由、呼喚和平,使它成為世界最長的露天畫廊。

著名的《兄弟之吻》很顯眼:前蘇聯總書記勃列日涅夫與東德領導人昂納克緊緊擁吻,素材來源於一張新聞照片。看似熱烈的奇葩畫麵,揭示了意識形態與權力荒誕的強製與束縛。該畫的創作者俄羅斯畫家德米特裏·弗魯貝爾,不幸於2022年8月因新冠去世。

不遠處的查理檢查哨(Checkpoint Charlie),則是冷戰記憶的另一處符號。作為東西柏林最著名的邊境口岸,它在當時主要供盟軍人員和外交官通行。如今,檢查站旁豎立的標誌牌上的兩張麵孔成為經典的曆史畫麵:一麵是美軍士兵,象征通往自由的西柏林;另一麵蘇軍士兵,代表被鐵幕籠罩的東柏林。簡潔而直觀地提醒著每一位遊客,這裏曾是世界分裂的最前沿。

1990年統一後的柏林,很長時間被認為是 “窮城市”的代名詞:財政捉襟見肘,經濟不如慕尼黑與法蘭克福。然而,它卻擁有一種獨特的魅力。2003年,時任市長克勞斯·沃韋雷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過一句話:“柏林雖窮,卻性感”,傳神地定義了這座城市,後來成為柏林的最佳宣傳語。這份“性感”源於柏林牆倒塌後留下的大片閑置空地和低廉的生活成本,它們像磁石般吸引了全球的藝術家、音樂家、作家以及新興的科技與互聯網創業者。正因如此,柏林得以蛻變為歐洲乃至全球矚目的創意與創新溫床。

龍兒感慨道:“最沒期待的城市,常常會有意外的驚喜,比如柏林。” 他原以為柏林一定很沉悶無聊,卻沒想到這是個時尚有趣的地方。他尤其癡迷於柏林的Vintage store (原以為中文翻譯是古董店,後來又特意查了下,中文叫“古著店”),興致勃勃地拉著我們連逛了好幾家。我開玩笑說:“難道我們大老遠飛來,就是來逛二手店的嗎?”結果遭到了這位新生代的鄙視,說俺不懂時尚,說現在的年輕人最推崇的就是穿二手衣,不是普通的舊衣服,而是要有年代感、剪裁和質地都上乘的服裝。

俺不明白:談到時尚,難道不應該首推巴黎、米蘭嗎?為什麽是柏林呢?龍兒指著柏林街頭的行人,解釋說:“巴黎、米蘭的時尚屬於那些奢侈大牌,而柏林注重小眾和獨立設計的品牌,普通人的日常穿著就很潮,也就是街頭時尚。你看,他們的打扮是不是挺有個性,都有一種鬆弛感?”隊友回答:“上下身都肥肥大大唄。”哈哈,兒子眼裏的時尚老爸不懂。

(柏林街頭,圖片來自網絡,下圖黑白照片來自20年代的柏林,看來柏林的時尚之風由來已久)

在一家小店,年輕漂亮的女店員誇龍兒:“我喜歡你這一身裝束,太酷了。” 龍兒頓時得意洋洋,我打趣說:“看來柏林沒白來,得到時尚之都女孩的認證,還不得自信心爆棚。”

柏林,一個飽經風霜的城市,一個曾被高牆一分為二的城市,一個背負了沉重曆史的城市,如今正以開放與活力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而今,柏林不再那麽貧窮,但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性感,更富有激情。舊廠房變身畫廊與工作室,廢墟成為靈感的溫床;街頭塗鴉、夜店文化、獨立設計、創意工坊在城市的每個角落蓬勃生長。難怪有人說,如今的柏林,是年輕一代心目中的時尚與創意之都!

《遇見歐洲 23- 維也納(上)致命誘惑,金光閃閃的迷人之吻》

《遇見歐洲 24- 維也納(中)悲愴歎息,昨日世界已然遠去》

《遇見歐洲 25- 維也納(下)萍水相逢,兩個話癆的浪漫一夜》

《遇見歐洲 26- 布拉格 - 多麽痛的領悟,祖國是一種錯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6)
評論
南山烏鴉 回複 悄悄話 問麥姐好。

沒有什麽,能夠阻擋對自由的向往。 有時候問自己離開鄉土最大的收獲是什麽,麥姐的標題很好的詮釋對很多人來說自由是一生的追求。

德國出現馬克思,希特勒這些魔鬼是有種種原因的。要警惕強調集體意識和服從的國家,全民意誌被綁架就是國際災難的開端。
音來小提琴 回複 悄悄話 算算我上次去柏林有十二年了,女兒那年在洪堡大學當了一年交換生,我們決定去玩一趟,順便接她回家,所以看到麥子這篇文,照片感到非常親切。
再次讚揚麥子的文筆,每篇都是高水平。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axi' 的評論 : 謝謝西西,見你回城很開心。你平時忙,不用特意來讀文,知道你一切都好就是最好。祝闔家中秋快樂!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anhe' 的評論 : 謝謝荷姐姐專門來告知,不知電腦上文城的問題搞定沒有?姐夫去打吊瓶,是生病了嗎?希望不是大問題。祝荷姐姐和姐夫中秋快樂!
xiaxi 回複 悄悄話 幾個月沒進城,麥姐大作連連!先讚後讀。
xiaxi 回複 悄悄話 問好麥姐!
canhe 回複 悄悄話 麥姐好!我被文城關在大門外兩天了,現在laptop還是進不了城,但手機可以。在請教文城管理員解決中,有方案了,但我在醫院陪先生打吊針呢。先過來問個好,謝謝你忙裏偷閑到我敝舍讀帖留評問候!祝麥姐及全家人中秋佳節團圓快樂!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梧桐之丘' 的評論 : 謝謝梧桐兄,問好!梧桐物語寫得精彩,在你家問你怎麽不更《西雅圖的淚》?
梧桐之丘 回複 悄悄話 沒有什麽,能夠阻擋對自由的向往!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efang' 的評論 : 謝謝yefang,看得出您是位喜歡文學的理工生,文學功底比我這個文科生深厚多了,學渣俺要努力。謝謝喜歡我的博文,也很高興文城相遇,看你在寫文革的故事,回頭有空去拜讀。隔空握手並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等等看看' 的評論 : 謝謝等等,問好!“許多時候,隻有在你到達那裏,才能撫摸到書裏沒法感受到的真實,這不但是一個簡單的旅行更是對曆史的理解和升華之旅”。等等說得真好,讀書與行路缺一不可,身臨其境的感覺還是很不一樣,站在那裏,對曆史對當下都會有更深的感悟。
“謝謝麥子把那些鮮為人知的細節一一用文字呈現出來,這對讀者也是一大幸事,而麥子穿插其間的影評讓我想到了麥子曾經的影評 The zone of interest,謝謝麥子的介紹,氣球這部電影一定也會去找來看。”,謝謝等等鼓勵,我比較喜歡了解背後的故事,正好通過寫遊記讓我自己也深入學習下。電影好緊張,值得一看。
“在這樣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日,Michigan又發生了大規模槍擊縱火,了解和銘記曆史避免錯誤更顯得尤為重要”,我也看到新聞了,每當這時候,總是很痛心,悲劇一再重演,生命很脆弱,RIP!

祝等等新周愉快,感覺你關博很久了,期待你回來!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謝謝亮媽。“坐熱氣球飛越柏林牆也是奇思妙想,可見人們對自由的向往。”,是呀,偷偷縫製如此大的氣球,真是太不容易了。
“龍兒小帥的照片也特別棒,他頭發是真好,而且還有點自來卷。不像亮,小時候有自來卷,長大就特別直還硬。”謝謝誇獎龍兒的頭發,他的頭發比較多,感覺也有點硬,但如果幾天不洗頭,就會變軟。亮亮是不是天天洗頭?龍兒常常犯懶。祝亮媽新周愉快!
yef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杜甫的詩歌都是圍繞社會百態和人間疾苦,感時傷事,擔憂國運。” 是的,他寫過許多這方麵的詩作,比如《三吏》《三別》《北征》,還有像“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樣的詩句。
很喜歡讀您的文章,很高興能和您在文學城交流。致禮!
等等看看 回複 悄悄話 剛剛讀了神清氣爽的藍山的新西蘭旅行文,就讀到了麥子這篇深沉曆史的旅行文,再次理解讀萬卷書 行萬裏路的重要性,許多時候,隻有在你到達那裏,才能撫摸到書裏沒法感受到的真實,這不但是一個簡單的旅行更是對曆史的理解和升華之旅,謝謝麥子把那些鮮為人知的細節一一用文字呈現出來,這對讀者也是一大幸事,而麥子穿插其間的影評讓我想到了麥子曾經的影評 The zone of interest,謝謝麥子的介紹,氣球這部電影一定也會去找來看。
在這樣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日,Michigan又發生了大規模槍擊縱火,了解和銘記曆史避免錯誤更顯得尤為重要。問好麥子!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讚麥姐又一篇旅遊大作!坐熱氣球飛越柏林牆也是奇思妙想,可見人們對自由的向往。龍兒小帥的照片也特別棒,他頭發是真好,而且還有點自來卷。不像亮,小時候有自來卷,長大就特別直還硬。問好麥姐,新周快樂。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oerlang' ‘'侃-侃' 的評論 : 謝謝二郎和侃侃的分享,“各家自有各家福” +1。世事紛紜,但求日子照過,飯菜照香,靜觀門前花開花落,窗外雲卷雲舒。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efang' 的評論 : 謝謝yefang,攀本家是和您逗樂。:)還真不知道杜甫這首詩,一直覺得杜甫的詩歌都是圍繞社會百態和人間疾苦,感時傷事,擔憂國運。這首詩歌應該是夢碎後的表達吧,“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好唯美,感覺很適合我們這些海外遊子的心境,謝謝好分享!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侃-侃' 的評論 : 各家自有各家福,侃爺說得精準:)對政客也隻能用兩害相較取其輕的角度來看待,像阻擋洶湧險惡的難民走線潮,刹住男子變性參加女子比賽等等等等,這些髒活也隻有老川這樣的混不吝政壇外來戶才能堂而皇之幹得下去,換上老彭黑莉這樣顧及個人榮辱的傳統老派思維政客還真的難以為繼,其實也不用太擔心他為所欲為,畢竟先賢設計的體製製約自我修複還在,更有全民參與的強大輿論製約監督,甚至maga陣營也沒事事定於一尊,譬如在epstein案上,班農tucker carlson和megyn kelly這些網紅大咖,還有眾院鐵杆馬大姐就公開與老川唱反調,在俄烏戰爭上,像lindsey graham這些傳統建製派大員名流一直默默站隊民主黨,終於迎來老川怒懟普京侵烏的根本性轉肽,距離上次阿拉斯加峰會也就個把月時間。
yef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回複 'yefang' 的評論 : 謝謝yefang再次留評解釋,明白了,因為有這種特定的名稱,所以不是本族語的人容易忽略其中的差別。去了你家後院,知道你在德國留學工作,又看到博客名:圓荷細麥。哇,都有“麥”字,俺高攀下你這個本家。:)祝周末愉快!”
-------------------
您客氣了。“圓荷細麥” 出自杜甫的詩五言律詩《為農》:“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遠離朝廷的紛爭、選擇在農村終老的意願。祝周末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侃侃兄,聽上去太麻煩了,我就是好奇下,別找了。好好享受周末好時光。:)
侃-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剛才到微信短視頻裏找了一下,還沒找出來。等我試試不同的搜索碰碰運氣。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侃侃兄,等你方便的時候,能分享下視頻嗎?感覺像小粉紅們的意淫,當然,也可能是真錘子,可以砸醒俺。:)
侃-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我個人的觀察和預測:川介於精準診斷蔡桓公病症的扁鵲和亂用虎狼藥的胡太醫之間。屬於能幹些事情的蒙古大夫,但不是最理想的總統人選。

說起來,也要感謝美國特殊的政治體製,川雖然權力極大,但依舊受國會和法院有效牽製。假如換成英澳加新任何一個其它五眼國家,一黨獨大的一院體製裏,還不是黨首可以為所欲為。小土豆治下一日不如一日時的加拿大就是個現成的榜樣。英式體製裏,參議院就是個樣子貨,而法院的反射弧太長,無法及時製止總理轄下行政機構的現管動作。

各家自有各家福。也是沒轍。
侃-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謝謝麥子首肯我的車軲轆話。:)

愛國小粉紅興高采烈貼的微信短視頻,欣慰地表示祖國終於把土澳整服了。“表示澳洲將不再積極推動它國的民主自由事業,而隻將自言自語‘民主自由好’”,是我對視頻中阿總理講話的翻譯總結,意思是不差的。“以期不觸怒有錢的土壕,有利於做生意”是我的小人之心。

但是這些年來西方民主自由國家的政客表達此類政治態度不要太多,並不隻是阿總理一人,所以咱們也不用多責怪他。當然作為希望祖國向好的海華,希望民主自由國家能出力推動牆國變強國也是自然的心理,看見這樣的表態難免失望。鐵桶裏的人要完全靠自己救自己,不是不可能,但也會代價太大了。

回到現實生活中,祝麥子周末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亦緣' 的評論 : 謝謝亦緣鼓勵。“坐自製的熱氣球穿越邊境,這兩家人太勇敢了!”,可不是,自由的動力讓他們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壯舉。

“很欣賞德國人勇於反思和坦然麵對曆史錯誤的處世方式。日本真該學學德國,不要去試圖淡化南京大屠殺,試圖掩蓋二戰中對東亞人民的罪行。認錯和得到諒解是為了更好的前行。”,說得好,德國選擇保留這些記憶,既是對錯誤的反思,也是提醒後人避免重蹈覆轍。相比之下,日本在二戰問題上的態度確實讓人遺憾。祝亦緣周末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所以出了個川爺來較較路子”,嗯,按侃侃的話說:自由民主下,公民的選擇。拭目以待吧。祝二郎周末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侃-侃' 的評論 : 謝謝侃侃分享。“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最近發表視頻講話,表示澳洲將不再積極推動它國的民主自由事業,而隻將自言自語‘民主自由好’,以期不觸怒有錢的土壕,有利於做生意。” 上網沒找到這段視頻,而且覺得不太像阿爾巴尼斯的風格,不會是AI搗亂吧?個人覺得,土澳土點,但政府一向都能在多元和包容中守住底線,在世界事務上也一直有擔當。

“同樣的招數,在西方未必就不好使,關鍵看烏泱泱去投票的選民是不是真正理解了自由與責任的現代公民。”,點讚,精辟!祝周末愉快!
亦緣 回複 悄悄話 麥姐的柏林遊記一如既往地精彩紛呈!
坐自製的熱氣球穿越邊境,這兩家人太勇敢了!也可見當時的東德多麽禁錮人民的自由。
焚書地點紀念地很有深意。難得德國用一係列方式讓世界記住納粹的罪行。
“雕像背後是一麵浮雕牆,展示著德國社會主義運動的曆史脈絡。德國統一後,這片廣場是否該被保留一度引發爭議,但柏林人最終選擇沒有徹底抹去這段曆史,而是以一種坦然和包容的姿態麵對它。” - 很欣賞德國人勇於反思和坦然麵對曆史錯誤的處世方式。日本真該學學德國,不要去試圖淡化南京大屠殺,試圖掩蓋二戰中對東亞人民的罪行。認錯和得到諒解是為了更好的前行。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謝謝二郎,讚同,隻有經曆過更多不同社會製度的優劣之後,才能真正體會丘吉爾這句話的分量。“民主不是最好的社會製度,但可以防止最壞的事情發生”,希望現在的混亂隻是暫時的,民主製度能夠自我修複、改進和完善。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侃-侃' 的評論 : “不是自由的錯,是享有自由但不能珍惜自由、不能維護自由的人的錯。”說得太好了,人的自由需要個人的自律和對社會的責任感來支撐,難就難在清醒的人似乎越來越少了。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侃-侃' 的評論 : 謝謝侃侃補充,艾瑪,你們全是學霸,原來英語裏也有相似的用法,學渣俺這個周末好好麵壁。

“肯尼迪的臨時抱佛腳學的德語,說出‘Ich bin ein Berliner’毫不奇怪,除非他的德語秘書特意提醒改正。而顯然那一次演講。秘書有失職,忘了提醒通商寬的是‘農’而不是‘衣’”。據說肯尼迪是臨時想出這句話的,好像還請教了翻譯,翻譯估計也來不及好好教他。:)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efang' 的評論 : 謝謝yefang再次留評解釋,明白了,因為有這種特定的名稱,所以不是本族語的人容易忽略其中的差別。去了你家後院,知道你在德國留學工作,又看到博客名:圓荷細麥。哇,都有“麥”字,俺高攀下你這個本家。:)祝周末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老幺六六' 的評論 : 謝謝六六。“很喜歡柏林。七年前去過,還想去。柏林的時尚、藝術、精工細作、柏林對上帝的虔誠、柏林的友善、柏林的懺悔等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六六的這段話是對柏林和柏林人的總結,柏林是個有溫度的城市。

“圍繞柏林牆發生的故事很多,“熱氣球”算幸運的了,我記得有一個人已經看到西柏林的旗幟了卻被發現了。。。。為了自由而冒著生命危險偷渡,文革時期在中國大陸沿海時有發生。昨天有個朋友的先生向我們訴說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四次偷渡的境遇。是的,哪裏有自由,哪裏就是祖國。”,是的,能夠偷渡、翻牆成功的都是少數,是幸運兒。為了自由,奮不顧身,這樣的事情現在也還有,人生不易,勇氣可嘉。祝六六周末愉快!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侃-侃' 的評論 : 所以出了個川爺來較較路子:)
侃-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最近發表視頻講話,表示澳洲將不再積極推動它國的民主自由事業,而隻將自言自語“民主自由好",以期不觸怒有錢的土壕,有利於做生意。

看完之後的感覺就是:當你自己把民主自由製度用“民主自由”的名義玩壞了之後,你自然就沒有了底氣來批評指責極權和集權勢力的野蠻與謬誤。無原則的經濟利益至上就可以打著“反思殖民曆史、不幹預別國內政、尊重各民族選擇”的美麗旗號大行其事。而這種貪婪與放任發展到民主自由國家內部,就可以用“多元化”的口號藏汙納垢、破壞原則。在卓有成效的民主共和體製內培養出不許批評、不接受改變的特殊人群。剜到籃裏就是菜,不加遴選、無論好壞的大規模移民中也不缺乏進入文明國家來享受公民自由權利和現代物質文明,卻同時心心念念把已經建立起現代政治製度的移民目的地國家蛻變成愚昧來源地那個樣子的背“井”離鄉族。設想一下阿Q移居倫敦,卻要把英國議會變成未莊的趙家祠堂,那該會是多麽滑稽的現象?

土包子們進京,不聽梁思成的苦諫,把大好古都幾近拆成一片白地,那是桶掉到井裏,秀才的理說不過丘八的槍,沒辦法的事。本來應該是挾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現代成果充滿自信的西方民主自由,卻是在自殘式的政治操弄之下,自我貶低、挑起內鬥,屬於不作不死。“痞子運動好得很”那位,終於成功利用暴民政治上了台。同樣的招數,在西方未必就不好使,關鍵看烏泱泱去投票的選民是不是真正理解了自由與責任的現代公民。

自由民主既強大也脆弱。槍杆威脅下的奴民沒有選擇,自由民主下的公民有機會,就看他們怎麽選。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侃-侃' 的評論 : 年輕人對西方文明感到迷惘也很正常,等他們把一圈五花八門的文明都轉下來,與斧頭幫駱駝幫酋長幫都打過幾番交道,再到亞非拉老少邊窮地區有過扶貧支教啟蒙經曆之後,肯定會對西方文明有個新的認識,邱爺說過西方民主是矮子當中拔長子,民主不是最好的社會製度,但可以防止最壞的事情發生:)
侃-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迪兒' 的評論 :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又在麥子的雅苑遇見迪兒,問好!

年輕人的迷茫可以理解,“原本對西方文明有一種優越感,現在也迷惘了。”我的愚見是:伴隨著自由而來的,是責任和原則。尊重被曆史證明是有效正確的原則,對自己負責和對社會責任。假如破壞了這些原則並放棄了個人責任和社會責任,人的自由也就墮落成猴的自由。如果以猴類的自由來對比人類的不自由,那就真沒什麽可說的了。

《阿Q正傳》裏阿Q向往的自由是這樣的:
“和尚動得,我動不得?”
“造反了!造反了!”
“好,……我要什麽就是什麽,我歡喜誰就是誰。
……
我手執鋼鞭將你打……”

假如西方文明退化成未莊都不如的樣子,那麽也就應了奧威爾的預言,“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

不是自由的錯,是享有自由但不能珍惜自由、不能維護自由的人的錯。
侃-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英語裏類似,I am American(Canadian). 而不說 I am an American (a Canadian). “我是美國人/加拿大人”而不必強調“我是(一個)美國人/加拿大人”。咱們在中國學校裏學的語法是通用規則,常常會漏掉一些習慣用法。在其它一些情況下,冠詞a/an就是必須的了。比如"A Canadian invented basketball"是 正確的表達方式。沒有"a"就不對了。比較湊巧的是,有一個啤酒品牌叫Molson Canadian,所以你要是去酒吧的話,“Give me a Canadian",就是要一瓶這個啤酒而不是找個大老爺兒們來倒酒。

這跟柏林甜甜圈、漢堡肉夾饃,也許還有許多西方國家和城市的某個特產情況類似。

肯尼迪的臨時抱佛腳學的德語,說出“Ich bin ein Berliner”毫不奇怪,除非他的德語秘書特意提醒改正。而顯然那一次演講。秘書有失職,忘了提醒“通商寬的是‘農’而不是‘衣’”。lol
yef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甜甜圈”是一種甜點的名稱,用穀歌搜“Berliner”或者“Berliner Pfannkuchen”, 可以找到一些照片。有一個類似的德語例子:Hamburger 可以是“漢堡人”,也可以是“漢堡包”, 如果說“Ich bin Hamburger”,意思是“我是漢堡人”,但如果說"Ich bin ein Hamburger",意思變成了“我是個漢堡包”。這是一個外國人容易犯的德語錯誤。
老幺六六 回複 悄悄話 跟著麥姐重遊柏林很過癮。很喜歡柏林。七年前去過,還想去。柏林的時尚、藝術、精工細作、柏林對上帝的虔誠、柏林的友善、柏林的懺悔等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圍繞柏林牆發生的故事很多,“熱氣球”算幸運的了,我記得有一個人已經看到西柏林的旗幟了卻被發現了。。。。為了自由而冒著生命危險偷渡,文革時期在中國大陸沿海時有發生。昨天有個朋友的先生向我們訴說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他四次偷渡的境遇。是的,哪裏有自由,哪裏就是祖國。多謝麥姐分享。問好!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迪兒' 的評論 : 謝謝親愛的迪兒,是的,照片中是龍兒,“這個溫暖有思想的年輕人”,龍兒聽到迪兒姨對他的評價,該是喜上眉梢,一定轉達你對他的問候。

“從你放的地圖看,整個柏林都在東德的版圖裏。這樣的話,柏林牆似乎沒有意義呀,越過柏林牆,不是還在東德嗎”,迪兒仔細,沒錯,西柏林確實完全被東德領土包圍,是一座“飛地”。但隻要成功越過柏林牆進入西柏林,就等於進入了西方盟軍管轄的西德領土。從那裏,人們可以通過盟軍控製的空中走廊或公路、鐵路通道前往西德其他地區。

“我女兒這一代人,原本對西方文明有一種優越感,現在也迷惘了。”,握手迪兒,同感,年輕一代現在對世界現狀有自己的觀察和看法,和他們的交流,也能讓我們更開放更包容。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侃-侃' 的評論 : 謝謝侃侃在上篇的留評啟發了我這篇的標題。你這長留評引經據典,氣勢恢宏,把富蘭克林、孔子、戈爾巴喬夫、托馬斯·曼、餘英時先生的思想串聯在一起,展現了自由在東西方曆史中的同一價值。俺先膜拜下!

“牆國曆史上缺失了那一天時,家姐正在聯邦德國留學。她後來轉述德國友人的反應是:‘政府怎麽可以向學生開槍?’相信是我們同齡人的抗爭和鮮血驚醒了尚未完全喪失人性的戈爾巴喬夫和當時的其它東歐鐵幕內掌權者,讓他們不敢也不願對人民的抗議示威痛下殺手,從而導致了柏林牆的倒塌和赤俄聯邦的瓦解。假如修現代世界史的話,中國人民對人類進步的這個貢獻是無可否認的。”

原來侃侃的家姐當時就在西德,也算是見證了曆史。確實,1989年的鮮血與抗爭,不僅留下了沉重的記憶,更對世界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正如你所說,“對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是跨越時空、連接古今的共同價值,能夠在你的留評中重溫這些思想火花,本身就是一種幸運。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伽子羅衿' 的評論 : 謝謝伽子臨帖留評,也謝謝點讚。“重新聽了幾遍這首自己極喜愛的歌。” 握爪同好,我這幾天也盡聽《藍蓮花》了,其實我應該在文末放這首歌就好了。剛才去你家後院望了望,發現你在連載專利權大戰的經曆,等有空去拜讀。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yflower98' 的評論 : 謝謝花花喜歡龍兒。“我認識的德國人幹活非常嚴謹和認真。”,是的,德國人有很多值得大家學習的品質。“第一次聽說兩家自製熱氣球的的故事”,在那種高壓的環境下,兩家人自製熱氣球,都感覺是mission impossible,沒想到最後成功了,太驚人了!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雲霞姐姐' 的評論 : 謝謝雲兒,我們一起漲知識。你們那兒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讓俺羨慕。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謝謝居士,“滿滿的曆史滄桑感!”,是的,柏林經曆了太多。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untai' 的評論 : 謝謝雲台兄鼓勵,俺繼續努力。“在聯合國總部看過一塊柏林牆殘片,好像在別的地方也看到過,但想不起來了。全球各主要國家都獲贈柏林牆殘片並展示出來,唯獨中國沒有,不知道是獲贈了但沒展示,還是對方想贈送但被拒,或是沒有贈送。” 謝謝雲台兄分享,柏林牆碎片分贈各國,也是希望民主和自由之花開遍全球,現在看來任重而道遠,而且越來越艱難了。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謝謝蔥蔥姐。“我去柏林的時候,還是東西柏林,火車站的見聞至今難忘,就是沒有感到車站建築多麽好。麥姐描述的一定是統一後的新車站,應該再去對比一下。”知道你去過歐洲,但沒想到你那麽早就去了德國,還是東西柏林,算是見證了曆史。現在的柏林火車站很氣派。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efang' 的評論 : 艾瑪,“我是個甜甜圈”,這德語少了一個冠詞,竟然意思相差萬裏。不是本族語,有時候很難了解到這種細微的區別,何況俺們這些不懂德語的學渣。謝謝高人解釋,我當年還想留學德國呢,但一想到還要學德語,就嚇跑了。:)
---------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Ich bin ein Berliner” 是肯尼迪總統的一句名言。從語法角度來看, “我是個柏林人“的標準德語應該是 “Ich bin Berliner”, 如果在 “柏林人” 之前加冠詞 “ein” , 意思變成了 “我是個甜甜圈”。那句名言 “Ich bin ein Berliner” 是一句英語式的德語。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efang' 的評論 : 謝謝yefang臨帖留評,一看就知道你的德語和文學素養都很厲害。俺是根據英語意思直白翻譯的,你這個翻譯信達雅:“那不過是序幕;焚書之處,終將焚人。” 現在俺連出處都了解到了,感謝分享!
迪兒 回複 悄悄話 博物館中那個身形挺拔的帥哥應該是龍兒吧。在麥子的文中,我漸漸認識了這個溫暖有思想的年輕人,替我問他好。
從你放的地圖看,整個柏林都在東德的版圖裏。這樣的話,柏林牆似乎沒有意義呀,越過柏林牆,不是還在東德嗎?

廣場中央,馬克思與恩格斯的銅像一坐一立,神情凝重,仿佛正靜靜注視著這片經曆劇變的土地。倘若他們地下有知,定會五味雜陳:資本主義的確創造了空前的財富,同時也伴隨著新的不平等與動蕩;而某些打著“社會主義”旗號的政權,卻走向了專製與獨裁,完全背離了他們當初描繪的理想世界。

你說的太對了,上次和女兒通話,也聊到類似的話題。我女兒這一代人,原本對西方文明有一種優越感,現在也迷惘了。
侃-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終於等到麥子發表大作。

“哪裏有自由,哪裏就是我的祖國。”原話出自本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美國政治家、科學家、印刷商和出版商、作家、發明家,以及外交官,美國開國元勳之一。

作為華夏文化的後人,海華們最值得自豪的也許是我們的先祖,也有類似的精神和追求。孔夫子就曾經說:“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周遊列國而未能得到舒展政治理想的機會,不是孔子的錯,而是當權者的人性沒有達到實現夫子理想所需要的高度。故而夫子感慨:“道不行,乘桴浮於海!”這是屬於“道不同,不相為謀”,寧願清貧落魄也不同流合汙、為虎作倀的人格自守。

牆國曆史上缺失了那一天時,家姐正在聯邦德國留學。她後來轉述德國友人的反應是:“政府怎麽可以向學生開槍?”相信是我們同齡人的抗爭和鮮血驚醒了尚未完全喪失人性的戈爾巴喬夫和當時的其它東歐鐵幕內掌權者,讓他們不敢也不願對人民的抗議示威痛下殺手,從而導致了柏林牆的倒塌和赤俄聯邦的瓦解。假如修現代世界史的話,中國人民對人類進步的這個貢獻是無可否認的。

印象中麥子和王妃的經曆與選擇都體現出可媲美先賢的人格清高,正如:“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 也許可以說這就是你們繼承的故國燦爛文明的“印記”吧。同樣的,1989年夏天過後,餘英時先生說:“我在哪裏,哪裏就是中國。 那個叫中國的地方已經不是中國”。據考據,“這句話應源自德國作家托馬斯·曼。1938年初,曼流亡美國,對記者說:‘這(流亡)令人難以忍受。不過這更容易使我認識到在德國彌漫著荼毒。之所以容易,是因為我其實什麽都沒有損失。我在哪裏,哪裏就是德國。我帶著德意誌文化。我與世界保持聯係,我並沒有把自己當作失敗者。’以一身而擔當道統,正是士之本位。”獨立自尊的人格油然而現。

可見“吾道不孤”,對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是世界上所有脫去了猴氣,發展到精神文明階段的人類的共同價值,無論古今、不分西東。
伽子羅衿 回複 悄悄話 標題是《藍蓮花》歌詞。閱讀博主該文,重新聽了幾遍這首自己急喜愛的歌。給個讚!
mayflower98 回複 悄悄話 很開心的看到麥姐家又帥氣又時尚的龍兒!
我認識的德國人幹活非常嚴謹和認真。第一次聽說兩家自製熱氣球的的故事,多謝麥姐分享好文!
雲霞姐姐 回複 悄悄話 跟麥子,遊柏林,長知識,好文!
矽穀居士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雄文!滿滿的曆史滄桑感!
yuntai 回複 悄悄話 麥子的遇見歐洲每一篇都寫得精彩,古今融匯貫通,很漲知識!已想到會有這樣一篇寫柏林的,果然讀到了。在聯合國總部看過一塊柏林牆殘片,好像在別的地方也看到過,但想不起來了。全球各主要國家都獲贈柏林牆殘片並展示出來,唯獨中國沒有,不知道是獲贈了但沒展示,還是對方想贈送但被拒,或是沒有贈送。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我去柏林的時候,還是東西柏林,火車站的見聞至今難忘,就是沒有感到車站建築多麽好。麥姐描述的一定是統一後的新車站,應該再去對比一下。
yef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Ich bin ein Berliner” 是肯尼迪總統的一句名言。從語法角度來看, “我是個柏林人“的標準德語應該是 “Ich bin Berliner”, 如果在 “柏林人” 之前加冠詞 “ein” , 意思變成了 “我是個甜甜圈”。那句名言 “Ich bin ein Berliner” 是一句英語式的德語。
yefang 回複 悄悄話 好文!謝謝分享。
“這隻是前奏,有人放火燒書,最終也會放火燒人”-- 這句話出自德國詩人海涅(Heinrich Heine,1979-1856)的戲劇《阿爾曼索爾》(Almansor, 1821),是一句極為著名的警句。原文是:“Das war ein Vorspiel nur, dort wo man Buecher verbrennt, verbrennt man am Ende auch Menschen”,中文的譯文是:“那不過是序幕;焚書之處,終將焚人。”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思想迫害的警告:摧毀思想和文化的行為,最終會發展為對人類自身的毀滅。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謝謝二郎精彩分享。“東德老百姓搏命潤去西柏林是當年斧頭幫陣營民眾向往自由世界的一個經典縮影,前一篇寫的維也納在冷戰年代也是捷克匈牙利老百姓潤途中的一個重要集散地,從那裏再各奔前程去到歐美各國。說到潤途向往自由就想到簡中圈的高考誌願大師張雪峰,前些天他豪言槍一響就捐五千萬,結果沒幾天就被禁言關進小黑屋,如今愛國賽道大領風騷的周期越來越短前後才不過三五天時間。” 我也看到張雪峰豪言捐款的新聞了,但不知道為什麽又被禁言了?這風向轉得好快,令人眼花繚亂。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雅佳園' 的評論 : 謝謝佳園,你多次去歐洲,感覺你已經遊遍歐洲了。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黑貝王妃' 的評論 : 謝謝娘娘,你去過柏林,回頭看看你寫遊記沒。“世界在我們一代人眼前的變化足以讓我們的人生值得擁有。”確實,我們這一代經曆了時代的各種變化,尤其這幾年,紛至遝來,有些眼暈。:)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謝謝蘑菇親。“看見酷酷的龍兒了,我妹妹的女兒時不時會給一些小品牌代言,也是愛極這些Vintage小店,年輕人的時尚”,哈哈,看來現在的年輕人都是一個潮流,妹妹的女兒可以做代言,一定很漂亮,多好,青春無敵!

“二十幾年前去過柏林,印象模糊了但記得很喜歡,還有勃蘭登堡門、柏林牆和菩提樹下大街的舊照片,跟麥子遊很親切。柏林人直麵曆史的包容和勇氣都讓人動容,那些被納粹殺害的國會議員紀念碑我沒印象見過,很震撼。從曆史到時尚,謝謝麥子精彩解讀柏林”,記得你說去過柏林,我也是覺得如果不寫點,以後就忘光了。我再想柏林應該再去一次,這次時間短,很多地方都沒去看。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藍山清風' 的評論 : 謝謝藍山兄,你的哲思總是很精彩:“一個不知恥的民族肯定缺乏自省和糾錯的能力,也就永遠無法走出曆史的輪回。追求自由從來都是有代價的,保留柏林牆部分遺址,就是為了警示後人自由的可貴,正因為其可貴,也就更讓人珍惜眼前的民主和自由的生活方式。” 非常讚同,柏林牆的遺址提醒人們自由並不是理所當然,而是需要代價與守護的。

“麥子的遊記寫得好,城市風光,名人軼事,曆史掌故,都能信手拈來,並從獨特的視角解讀那段我們所熟悉的曆史,更是引人深思。”謝謝藍山兄傾情鼓勵,隻是慚愧,俺哪裏能做到信手拈來,學渣都是現學現賣,一會就去麵壁。:)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anhe' 的評論 : 謝謝荷姐姐,你讀文特別認真,每次的留評都是對遊記的高度總結,我就直接抄作業吧:“遊柏林,回往曆史,認識德國人的認真,精益求精,體現德國人嚴謹高效的柏林中央火車站,見證德國走向統一的轟然倒塌的柏林牆遺址,為追求自由自製巨型熱氣球翻牆的勇敢的東德人,象征德國統一自由和平雄偉的勃蘭登堡門,德國人勇於麵對曆史,表達真誠,反省和紀念的歐洲猶太人紀念碑,莊嚴的國會大廈和大廈前麵“被納粹殺害的國會議員紀念碑”,氣派的洪堡大學門口的有MAO書的書攤,倍倍爾廣場納粹分述事件紀念處,二百年曆史的博物館島,柏林大教堂,馬恩廣場,世界上最長的露天畫廊“東邊畫廊”。。。沒看出柏林的窮,但看到柏林的深沉和魅力。跟著英俊瀟灑的帥哥龍兒學習了現時今年輕人的時尚穿戴就是穿二手貨!”哈哈,姐姐最後一句點睛,就是穿二手貨,環保又省錢,俺慚愧,還做不到這一點。再次感謝荷姐姐,祝眼睛早日康複!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謝謝皮卡兄,你們十幾年前就去了,應該是女婿在慕尼黑工作的時候去的吧?“印象中,柏林的中餐也不錯。”,我們在柏林沒吃中餐,吃了越南餐,也非常不錯。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越live越精彩' 的評論 : 謝謝精彩姐,兒子都快大學畢業了,你總叫俺小小麥,俺嗦被你叫年輕了,叫俺麥子就行。
“真羨慕你們一家人一起遊歐洲,有太多太多的美好的回憶,這個安排太棒了。可惜我們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因為女兒嫁人了,有了自己的小家,他們一家人要去旅遊。” 精彩姐這麽一說,俺得好好珍惜龍兒和我們一起旅行的時光,估計也沒幾年了,一旦工作,即使不成家,也沒這麽多時間陪我們旅了。
“謝謝小小麥寫的內容翔實而豐富有趣的文字,讓我獲益匪淺。我深深地欽佩文中那兩家人追求自由的勇氣,願明天不再有牆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謝謝精彩姐一如既往的鼓勵,說得特別好,同“願明天不再有牆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東德老百姓搏命潤去西柏林是當年斧頭幫陣營民眾向往自由世界的一個經典縮影,前一篇寫的維也納在冷戰年代也是捷克匈牙利老百姓潤途中的一個重要集散地,從那裏再各奔前程去到歐美各國。說到潤途向往自由就想到簡中圈的高考誌願大師張雪峰,前些天他豪言槍一響就捐五千萬,結果沒幾天就被禁言關進小黑屋,如今愛國賽道大領風騷的周期越來越短前後才不過三五天時間。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娜佳85' 的評論 : 歡迎新朋友娜佳來俺的麥田做客。謝謝鼓勵,俺寫得比較枯燥,你的遊記更具有可讀性和實用性。
“說到德國民族的嚴謹、自律和自省,真是我們大大咧咧美國人學習的榜樣。我的鄰居就是一名德國老太太,當年嫁了美國黑人大兵來的美國。後來離了婚,一個人把女兒拉扯大,在IBM做工程師直到70多歲才退休,女兒一家和她住一起啃老,但打理花園的從來就隻有她一人。退休後回德國了,說還是祖國好,在這兒實在看不慣女兒一家人的懶散樣。” 艾瑪,我還得和你握爪,咱倆太有緣了,俺的鄰居也是德國人,原來是一對夫妻,我還寫過他們,但去年德國老公去世了,就剩下85歲的德國老太太了,不過,她是要終老在俺村了,孩子們都在附近,但不住在一起。確實,像你說的,德國人都非常自律且做事嚴謹,一絲不苟,也特別有時間觀念。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yz66' 的評論 : 謝謝親愛的xyz,每次讀到你的長留評,都特別感動,熊抱下。
“隨著激越的吉他前奏,許巍滄桑決絕的聲音撲麵而來:‘沒有什麽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向往!’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仿佛青春之歌再次響起!感謝麥子和侃侃讓我們重溫舊夢:)” 這首歌我也特別喜歡,我們同好,你的“撲麵而來”,讓我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這是青春之歌,也是自由之歌!
“一牆隔斷東西,簡直就是‘專製’與‘自由’製度的陰陽對照實驗”,讚你,比喻太形象了。
“麥子時尚又環保的cool cool 龍兒,完美展現移二代的優美紳士風格:崇尚自由,愛好藝術,充滿無窮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時還那麽貼心關照身邊的親人。實在是很可愛”,艾瑪,這番海誇,等我轉告龍兒,他該喜得找不到北了,先替他收下了,讓他就朝著xyz阿姨給打造的方向好好努力。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謝謝海風姐。“我工作過的大學也在校園裏豎立了一塊柏林牆的殘骸,象征著為自由而奮鬥。” 是呀,柏林牆的殘骸和碎片代表了對自由的追求。“曆史很有意思,以為造牆過時了,可現在又時尚了。” 海風姐一語中的,有形的無形的,這牆那牆,感覺越來越多呢。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棗泥' 的評論 : 謝謝棗泥姐,主要龍兒還沒畢業,等他工作了也就沒空搭理我們了。“熱氣球的故事太好了。當年一些勇敢的國人也曾冒著生命危險‘偷渡',那也是一種衝向自由的舉動啊。” 是呢,現在不讓偷渡了,也不讓走線了,衝向自由的道理更艱難了。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林向田' 的評論 : 謝謝林兄精彩分享!
“萊比錫大遊行對柏林牆的坍塌和東德政權的最終崩潰有著舉足輕重的重大影響。萊比錫大遊行的最大意義在於萊比錫人民徹底突破了東德政權的暴力恐懼,為東德人民樹立起了一個“人民不再恐懼”的榜樣,這使得東德這個依靠軍警鎮壓和恐怖治國的暴力機器由於失去恐嚇作用而在瞬間土崩瓦解。
1989年在天安門廣場上發生的那場轟轟烈烈的民主運動,雖然在6月4日被殘酷的血腥鎮壓了下去,但這場壯烈的民主運動對東歐人民的民主化進程的影響和作用卻是巨大的,這個影響和作用在萊比錫大遊行中尤其清晰地反映了出來。”
非常讚同,受六四影響,1989年10月9日的萊比錫大遊行,東德政府沒有出警派兵鎮壓,這決定了一個月後柏林牆的倒塌,布拉格也是類似,最終政權和平交接。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謝謝曉青,我們跟著你吃美食賞美花看電視劇。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碼農學寫字' 的評論 : 謝謝碼農,“不但有曆史、文化、時尚,還有帥龍兒。”你這一句話就都總結了,厲害!“自媒體被和諧”,很形象吧?國內都寫“河蟹”。:)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謝謝水星兄,正努力向你們這些高手學習。
“當年的普魯士軍隊進行曲的曲調,傳到了中國被袁世凱大帥當成了檢閱曲,然後成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曲調。”這俺可是第一次知道,謝謝水星兄分享,漲知識了,這首曲調從歐洲的軍營一路傳到中國的戰場,想想就有趣。
“國會大廈麥子其實可以不通過預約進去,我們當家年就是這樣,樓頂有一個穹頂非常好玩。”謝謝水星兄分享,你們當年去得早,現在應該不可以了,我們問了工作人員,他們說必須預約,而且當時已經滿員了。柏林待得時間有些短,很多都沒看,大博物館都沒進,去了猶太人博物館,也很不錯,但這篇遊記寫得太長了,就沒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小紅梅”,一下子讓我想起了紅燈記中的“鐵梅”,哈哈。
“在美國博物館中見過多次柏林牆的殘片,我看過氣球那部逃離東柏林的電影。 最著名的裏根講演中的句子就是“Mr. Gorbachev, tear down this wall!" 而肯尼迪的名言是“Ich bin ein Berliner”。”。”謝謝菲兒特別有意義的補充,這兩句名言成為冷戰史上的象征,當今世界缺乏的就是這種同仇敵愾的聲援氣勢和激動人心的團結一致。
謝謝對龍兒的誇獎,替他收下了,收獲了這麽多的讚,他該洋洋自得了。:)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九曲紅梅是杭州的茶,你一定喜歡。“這個自己做熱氣球太偉大了,可見向往自由的心之切!” 是呀,我是看了電影,才知道原來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第一次失敗了,感覺特別緊張,最後能逃脫成功,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五湖以北' 的評論 : 謝謝五湖兄。“柏林見證了政治上,民主對專製的勝利,而今天經濟上又是一場民主與集權的對抗,希望能重複上一場的結果。” 冷戰的結束確實是一種象征,民主戰勝專製的勝利,也是經濟實力的勝出。當今的競爭與博弈,最後結果如何,還要看民主製度能不能繼續展現出韌性、人性和創造力。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謝謝暖冬溫暖的鼓勵!
“德國人確實很難得,能正視曆史,自我反省!據說德國人是世界上最認真也最古板的,他們曾經在高精尖科技領域獨占鼇頭。” 讚同,德國人在很多方麵讓人敬佩,工匠精神也是其中之一。
“龍兒這張側影照片拍得好,畫中畫,還有投影,很有味道!”謝謝暖冬點評,這是誇俺這個攝影師呢,偷樂!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可能成功的P' 的評論 : 謝謝可可,大作家厲害,一眼看出是龍兒了,“帥帥又時尚”,藝術達人可可阿姨這麽誇,龍兒一定很開心。
“對自由的追求的渴望和行動也是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東西。很多時候,因為終於‘吃飽了’、‘米缸裏有米了’,就模糊了自由的可貴,妥協了自由的被剝奪。甚至還會嘲諷:看看你們自由唄,有啥好?” 可可精辟,自由確實不是人人都想奮不顧身追求的,尤其滿足溫飽之後更容易自我陶醉,但失去自由的代價卻是無法用“米缸裏的米”來彌補的。
“柏林自帶的凝重感,和她的曆史不可分割啊。看到燒書的一段,想起來我和女兒都很喜歡的小說《The Book Thief》。” 《The Book Thief》,我隻知道這本書是澳洲作家寫的,還沒讀過,慚愧,謝謝可可推薦,收藏了。
雅佳園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的精彩遊記, 帶我們去柏林重溫曆史!
黑貝王妃 回複 悄悄話 對柏林牆的記憶猶新,那是柏林最令我感動的地方!世界在我們一代人眼前的變化足以讓我們的人生值得擁有。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複 悄悄話 看見酷酷的龍兒了,我妹妹的女兒時不時會給一些小品牌代言,也是愛極這些Vintage小店,年輕人的時尚:)
二十幾年前去過柏林,印象模糊了但記得很喜歡,還有勃蘭登堡門、柏林牆和菩提樹下大街的舊照片,跟麥子遊很親切。柏林人直麵曆史的包容和勇氣都讓人動容,那些被納粹殺害的國會議員紀念碑我沒印象見過,很震撼。從曆史到時尚,謝謝麥子精彩解讀柏林
藍山清風 回複 悄悄話 "知恥近乎勇"德意誌民族能從二戰廢墟中鳳凰涅槃般的掘起,充分印證了這句話。一個不知恥的民族肯定缺乏自省和糾錯的能力,也就永遠無法走出曆史的輪回。追求自由從來都是有代價的,保留柏林牆部分遺址,就是為了警示後人自由的可貴,正因為其可貴,也就更讓人珍惜眼前的民主和自由的生活方式。麥子的遊記寫得好,城市風光,名人軼事,曆史掌故,都能信手拈來,並從獨特的視角解讀那段我們所熟悉的曆史,更是引人深思。讚麥子的精彩大片!尤其喜歡那句話——沒有什麽,能夠阻擋對自由的向往。
canhe 回複 悄悄話 跟著麥姐凝練生動的文字筆觸,賞心悅目的精美照片遊柏林,回往曆史,認識德國人的認真,精益求精,體現德國人嚴謹高效的柏林中央火車站,見證德國走向統一的轟然倒塌的柏林牆遺址,為追求自由自製巨型熱氣球翻牆的勇敢的東德人,象征德國統一自由和平雄偉的勃蘭登堡門,德國人勇於麵對曆史,表達真誠,反省和紀念的歐洲猶太人紀念碑,莊嚴的國會大廈和大廈前麵“被納粹殺害的國會議員紀念碑”,氣派的洪堡大學門口的有MAO書的書攤,倍倍爾廣場納粹分述事件紀念處,二百年曆史的博物館島,柏林大教堂,馬恩廣場,世界上最長的露天畫廊“東邊畫廊”。。。沒看出柏林的窮,但看到柏林的深沉和魅力。跟著英俊瀟灑的帥哥龍兒學習了現時今年輕人的時尚穿戴就是穿二手貨!謝謝麥姐和盤托出了柏林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張知識,長見識了!謝謝麥姐!麥姐寫博愉快!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麥子的遊記就是精彩,柏林牆遺址照片非常出彩,那也是十幾年前我們全家在那裏徘徊的去處,自由真是太可貴了!印象中,柏林的中餐也不錯。
越live越精彩 回複 悄悄話 問好小小麥:)你家兒子都這麽大了呀,一看就是個帥小夥。兒子像媽,你一定也是個美麗又有才華的女子。真羨慕你們一家人一起遊歐洲,有太多太多的美好的回憶,這個安排太棒了。可惜我們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因為女兒嫁人了,有了自己的小家,他們一家人要去旅遊。
謝謝小小麥寫的內容翔實而豐富有趣的文字,讓我獲益匪淺。我深深地欽佩文中那兩家人追求自由的勇氣,願明天不再有牆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
娜佳85 回複 悄悄話 麥姐的柏林遊記寫得真好!曆史和景點並重,讀起來滿滿都是幹貨,適合慢慢咀嚼:)

說到德國民族的嚴謹、自律和自省,真是我們大大咧咧美國人學習的榜樣。我的鄰居就是一名德國老太太,當年嫁了美國黑人大兵來的美國。後來離了婚,一個人把女兒拉扯大,在IBM做工程師直到70多歲才退休,女兒一家和她住一起啃老,但打理花園的從來就隻有她一人。退休後回德國了,說還是祖國好,在這兒實在看不慣女兒一家人的懶散樣,哈哈!
xyz66 回複 悄悄話 當我看到麥子這篇博文題目,心想:“終於來了,我心心念念的藍蓮花。” :)

隨著激越的吉他前奏,許巍滄桑決絕的聲音撲麵而來:“沒有什麽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向往!“ 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仿佛青春之歌再次響起!感謝麥子和侃侃讓我們重溫舊夢:)

麥子帶我們去柏林重溫曆史,一牆隔斷東西,簡直就是“專製“與“自由“製度的陰陽對照實驗:

“渴望自由的心總會找到突破口。越過柏林牆的方法,千奇百怪無所不有:徒手翻牆、開車衝關、挖掘地道、動用潛水艇、還有乘坐熱氣球,等等。各種驚心動魄的逃亡方式,記錄著人類追求自由的勇氣與創造力。”

最後的勝負結果已成曆史。。。正如麥子拍到的柏林牆上一幅塗鴉:“Escape is a mighty method to destabilise dominion”.

同敬佩二戰後德國勇於反省,洗心革麵,保留了重要的曆史遺跡,包括很多自己的“羞恥黑材料”,讓無數後人參觀,反思,防止那樣黑暗的曆史重演。

BTW, 麥子時尚又環保的cool cool 龍兒,完美展現移二代的優美紳士風格:崇尚自由,愛好藝術,充滿無窮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時還那麽貼心關照身邊的親人。實在是很可愛:)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跟著麥子的精彩遊記看柏林,學曆史,收獲多多。我工作過的大學也在校園裏豎立了一塊柏林牆的殘骸,象征著為自由而奮鬥。曆史很有意思,以為造牆過時了,可現在又時尚了。
棗泥 回複 悄悄話 龍兒還和父母同遊,而且還能一起討論問題,麥子來子多幸福啊。熱氣球的故事太好了。當年一些勇敢的國人也曾冒著生命危險”偷渡”,那也是一種衝向自由的舉動啊。麥子繼續!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萊比錫大遊行對柏林牆的坍塌和東德政權的最終崩潰有著舉足輕重的重大影響。萊比錫大遊行的最大意義在於萊比錫人民徹底突破了東德政權的暴力恐懼,為東德人民樹立起了一個“人民不再恐懼”的榜樣,這使得東德這個依靠軍警鎮壓和恐怖治國的暴力機器由於失去恐嚇作用而在瞬間土崩瓦解。
1989年在天安門廣場上發生的那場轟轟烈烈的民主運動,雖然在6月4日被殘酷的血腥鎮壓了下去,但這場壯烈的民主運動對東歐人民的民主化進程的影響和作用卻是巨大的,這個影響和作用在萊比錫大遊行中尤其清晰地反映了出來。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跟著你們追求自由的人經常說走就走的旅行,不但欣賞風景還學知識!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看麥子的遊記是一大享受。不但有曆史、文化、時尚,還有帥龍兒。“自媒體被和諧。”真是太傳神了。:)
水星98 回複 悄悄話 看麥子的遊記就是過癮,又有現實又有曆史,總是讓我感到有很大的收獲。麥子提到的普魯士共和國,我想起來一個趣事:當年的普魯士軍隊進行曲的曲調,傳到了中國被袁世凱大帥當成了檢閱曲,然後成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曲調。柏林牆和查理檢查站當年是我們最先去拜訪的地方,那個和昂納克接吻的畫像,我還記得很清楚。國會大廈麥子其實可以不通過預約進去,我們當家年就是這樣,樓頂有一個穹頂非常好玩。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哈哈哈,把麥子寫的看成了給暖冬上小紅梅。:)

在美國博物館中見過多次柏林牆的殘片,我看過氣球那部逃離東柏林的電影。 最著名的裏根講演中的句子就是“Mr. Gorbachev, tear down this wall!" 而肯尼迪的名言是“Ich bin ein Berliner”。

和可可一樣,被又帥又自信的龍兒背影吸引住了!

“被納粹殺害的國會議員紀念碑”令人震撼,那種沉默卻有力的紀念方式發人深省。克思-恩格斯廣場的那張照片也特別打動我!

讚麥記者又一篇精彩大作!
暖冬cool夏 回複 悄悄話 謝謝麥子的紅梅!
忘了提了,這個自己做熱氣球太偉大了,可見向往自由的心之切!
五湖以北 回複 悄悄話 麥子寫得好,柏林見證了政治上,民主對專製的勝利,而今天經濟上又是一場民主與集權的對抗,希望能重複上一場的結果
暖冬cool夏 回複 悄悄話 但柏林人最終選擇沒有徹底抹去這段曆史,而是以一種坦然和包容的姿態麵對它。
柏林,一個飽經風霜的城市,一個曾被高牆一分為二的城市,一個背負了沉重曆史的城市,如今正以開放與活力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
+1,麥子寫得真好!
德國人確實很難得,能正視曆史,自我反省!
據說德國人是世界上最認真也最古板的,他們曾經在高精尖科技領域獨占鼇頭。
龍兒這張側影照片拍得好,畫中畫,還有投影,很有味道!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開心看到帥帥又時尚的龍兒:)
對自由的追求的渴望和行動也是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東西。很多時候,因為終於“吃飽了”、“米缸裏有米了”,就模糊了自由的可貴,妥協了自由的被剝奪。甚至還會嘲諷:看看你們自由唄,有啥好?
柏林自帶的凝重感,和她的曆史不可分割啊。看到燒書的一段,想起來我和女兒都很喜歡的小說《The Book Thief》。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碼農學寫字' 的評論 : 請碼農喝九曲紅梅,剛才回複你給我上篇的留評,就宕機了,網頁轉呀轉。:)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暖冬好快,小編也好神速,本來還正想修改一句話,結果改不了了,然後網頁還宕機了一小回。給暖冬上杯九曲紅梅。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擠擠,太開心了。
暖冬cool夏 回複 悄悄話 沙發沙發!
[1]
[2]
[3]
[4]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