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麥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多麽痛的領悟,祖國是一種錯覺

(2025-09-15 06:39:39) 下一個

沿著鐵軌,遇見歐洲 (26)

多麽痛的領悟,祖國是一種錯覺

據傳尼采曾說過這麽一句話:“當我想以另一個詞來表達音樂時,我隻找到了維也納;而當我想以另一個詞來表達神秘時,我隻想到了布拉格”。

在維也納住了四晚後,我們前往捷克首都布拉格(Prague)。遭遇了坐車廂地板之囧後,不敢不訂座了,沒想到車上乘客卻並不多。從維也納到布拉格中央火車站, 隻需四個小時。

到酒店太早,還不能入住。隊友的感冒本來好轉了,結果到了布拉格,反複了,開始渾身無力,本來打算寄存了行李出去玩的,看到隊友的慘狀,我們就決定坐在大堂的沙發上等房間。酒店前台的小哥非常熱情,和龍兒聊了好久,送了瓶紅酒,又送了大堂吧的飲料券給我們。等辦理了入住手續,到了房間,發現房間裏又擺著一瓶紅酒,我們怕是送重了,下樓的時候問小哥,小哥說都是送給我們的。

順便說一句,盡管捷克加入了歐盟,但貨幣用的是捷克法郎,官方語言是捷克語,大部分人的英語不差,前台小哥的英語就非常流利。

這家酒店在booking上是五星,位置便利,評分也高,就訂了。前台服務不錯,但我們對房間挺失望的,不僅老舊,還有點小,好在隻住兩個晚上,也不吐槽了。房間如此,對早餐我們也沒什麽期待,出人意料的是自助早餐非常豐盛。我曾在羅馬篇中提到歐洲的可頌多麽好吃,但此次旅行中吃過的最美味的可頌竟然不是在法國,而是在這家布拉格的酒店。

美好的一天,從早餐開始。餐廳入口處,擺放著三種不同口味的可頌,散發著誘人的香氣,看一眼就被吸引,擋不住的新月形焦黃誘惑。輕輕咬下一口,伴隨著清脆的“哢嚓”聲,層層酥皮如花瓣般次第綻開。先是表皮的微脆,繼而是內裏的綿軟,黃油的醇香在舌尖蔓延開來,濃鬱卻不膩人,恰到好處地喚醒沉睡的味蕾。

對美味可頌的期待,成為我們在布拉格早晨的儀式,就連病怏怏、毫無食欲的隊友,也會每天早晨必吃兩個可頌。可頌有三種夾心:奶油的柔滑、黃油的純粹、巧克力的濃厚,我們試了不同的搭配,每一款都香甜可口,令人心滿意足。

酒店位於高堡(Vyšehrad)附近,到達的當天下午隊友在房間裏休息,我和龍兒散步走到高堡,這是一座建立於10世紀的古老城堡,坐落在伏爾塔瓦河東岸的山丘上,是最初的捷克統治者們居住的地方,也是捷克前身 -- 波西米亞王國的發源地,布拉格便是以此為核心逐漸形成的城市。

城堡裏有雙塔聳立的聖彼得與保羅教堂,還有高堡公墓,長眠著捷克曆史上600多位知名人物,如作家卡雷爾·恰佩克、畫家阿爾豐斯·慕夏、作曲家安東寧·德沃夏克與貝德裏赫·斯美塔那等。

從高堡的城牆上可以眺望布拉格全城,盡管是陰雨天,不掩布拉格迷人風采。

從1306到1918年,現今捷克地區的主體被稱為波西米亞王國,先後歸屬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布拉格作為波西米亞的首都,因地處歐洲南北商路要衝而成為重要的貿易中心,也因此吸引了大批猶太人聚居於此。

1918年隨著奧匈帝國的瓦解,捷克人與斯洛伐克人聯合建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下麵簡稱捷克),波西米亞一詞逐漸被棄用;1938年,《慕尼黑協定》使納粹德國吞並蘇台德地區,次年德軍占領布拉格,捷克淪為德國的保護國;二戰結束後,捷克得以複國;1948年,在蘇聯支持下,捷共通過“二月政變”掌握政權,國家轉向社會主義體製;1960年正式更名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在此期間,布拉格一直是捷克的首都。有部電影叫《布拉格之戀》,拍攝於1988年,根據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改編,背景是發生在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通俗點就是中國的“六四”,當然六四是發生在31年以後。共同點是民主運動都失敗了,不同點:捷克是蘇聯的坦克碾壓入城,總書記杜布切克被抓到莫斯科,雖隨後獲釋返回,但改革已流產;而中國是自己的軍隊開槍鎮壓本國民眾,總書記餘生被軟禁在帝都。

(布拉格之春,蘇聯坦克入城,網圖)

時空穿越的相似曆史很令人唏噓, 1989年是魔幻的一年,也是撼動曆史格局的一年。1989年六四之後,東歐劇變,11月9日柏林牆倒塌;11月17日布拉格學生走上街頭,引發“天鵝絨革命”,捷克共產黨在幾周內下台,政權和平更替,捷克作家瓦茨拉夫·哈維爾成為鐵幕落下後國家的第一任民選總統,民主化進程自此開啟。

1992年12月31日,捷克與斯洛伐克和平分手,各自成為獨立的國家。捷克此後定名為捷克共和國,實行多黨議會民主製,並成功躋身發達國家之列。

讓我們說回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 -2023),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後不久,由於對蘇聯入侵的批評,他的作品全部被禁, 1975年他和家人被迫流亡法國,從此再也沒有回到捷克定居。他在一次訪談中說:“祖國是一種錯覺,我早已選擇成為歐洲人。”昆德拉理想中的“歐洲”是一個自由精神空間,在那裏藝術不必為政治服務。

對昆德拉的最初印象是在大學時代,當時校園裏流行薩特、尼采,還有昆德拉,前兩位是哲學家,個人覺得昆德拉也像一位用故事寫作的哲學家,而不是單純的小說家。他的作品始終洋溢著思辨,連書名都帶著濃重的哲學意味,比如《生活在別處》,比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還有他的那句經典名言:“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那時的同學們都喜歡引用兩句以示高深,盡管我們多數人當時還未參透其中的深意。

1984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出版讓昆德拉奠定了其作為世界級文學大師的地位,但他和村上春樹一樣,多年陪跑諾獎,2023年以94歲高齡在巴黎去世。

昆德拉在八十年代的中國粉絲眾多,因為整個中國剛從宏大敘事的桎梏中掙脫出來,尤其年輕人都如饑似渴地追求個體的自由與獨立,而昆德拉恰好以思想與文字回應了這種渴望。

昆德拉本人所崇敬的前輩之一 ,則是生活於奧匈帝國時代的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 -1924),另一位捷克著名文學巨匠。走在布拉格街頭,你會發現,這座城市以卡夫卡為榮:街頭的雕塑、紀念品上的頭像、故居博物館,卡夫卡的名字無處不在。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昆德拉的缺席,布拉格幾乎沒有昆德拉的任何蹤跡,捷克拋棄了他,許多捷克人認為昆德拉拋棄了自己的同胞,選擇了一條輕鬆的出路;他也背離了捷克, 2019年捷克恢複了他的祖國國籍,但昆德拉後來一直以法國作家的身份自居。

有趣的是,卡夫卡(下圖左)作為捷克猶太人,一生始終用德語寫作。盡管他精通德語與捷克語,卻從未用捷克語創作任何小說;反倒是昆德拉(下圖右)在晚年重新以捷克語執筆。

(網圖)

卡夫卡熱愛寫作,白天他是保險公司的職員,晚上伏案寫作,但他從未以成為“名作家”為目的,因此他生前發表的作品並不多,且以短篇為主,其中最出名的是1915年發表的《變形記》,開篇就令人心悸:“一天清晨,當格裏高爾·薩姆沙從煩躁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蟲。” 這也是我大學時期讀過的作品,感覺我大部分的文學養分都來自大學,現在也隨著青春的逝去,彷佛一並都還給那個芳華年代了。

卡夫卡的重要長篇作品,如《城堡》、《審判》和《失蹤的人》,都是在他去世後,由好友馬克斯·布洛德整理出版。卡夫卡在遺囑中要求將這些手稿銷毀,但作為卡夫卡鐵杆迷弟的好友違背了他的遺願,結果這些作品的問世轟動了文壇,卡夫卡由此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以至於卡夫卡風格成為一種特定的文化符號:既象征官僚體製的荒謬無理,也形容夢魘般的存在體驗。博友甫田曾寫過關於《城堡》的精彩書評 ,她的博文標題《碎片,荒謬,似曾相識》,精確地揭示了這位荒誕大師所著力表現的現代人的困境,菲兒的留評說:“卡夫卡的作品像一麵雙麵鏡,一方麵深刻揭露了荒誕冷酷的官僚製度,另一方麵又直擊現代人孤獨、無力抗爭的內心世界。”

卡夫卡和昆德拉的作品看似不同,實則都在表達同一個主題:個體在曆史重壓下的生存狀態。卡夫卡的人物被無形的官僚係統困住,昆德拉的人物被暴力的曆史洪流碾壓。

如同這兩位大家的作品令世界著迷,布拉格本身也是一座令人沉醉的城市。無論是恢宏壯觀的建築,還是街角流動的藝術,都展示著它獨一無二的魅力。尤為幸運的是,在二戰期間,布拉格沒有遭受大規模轟炸或毀滅性的地麵戰鬥,使得曆史建築遺產幾近完整地保存了下來。1992年,“千塔之城”的布拉格曆史中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整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歐洲文化長河中最耀眼的明珠之一。

又犯了東拉西扯的毛病,言歸正題,讓我們來看看布拉格遊記中的主角們吧。

查理大橋 - 露天巴洛克美術館

身兼波西米亞國王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查理四世(Charles IV,1316-1378)是讓布拉格登上歐洲曆史舞台C位的關鍵人物。在他的治理下,波希米亞崛起為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成為中歐強國,而布拉格也躍升為帝國的首都。查理四世在布拉格推動了一係列前所未有的文化、教育與城市建設,其中包括創立中歐最古老的查理大學,以及名垂青世的查理大橋。

查理大橋橫跨伏爾塔瓦河,始建於1357年,正值查理四世統治下捷克曆史上的黃金時期。這座雄偉的石橋全長520米,寬10米,依靠16座橋墩支撐,未使用一釘一木,全部以石材砌築,異常堅固。

(網圖)

據傳,查理四世當時特意請占星師選定了大橋奠基的黃道吉時:1357年7月9日5時31分,這一時刻的背後是雙重加持:作為捷克王室象征的獅子座正居天頂,而代表力量與戰神的火星也在天空中清晰可見。更巧妙有趣的是,按照當時的書寫習慣,這串數字形成了一組完美的回文數字,即 1-3-5-7-9-7-5-3-1。

大橋東端入口處聳立著查理四世的全身雕像,兩側配以飾有巴洛克浮雕的哥特式門樓,氣派非凡。從17世紀末起,橋上逐漸豎立起30尊聖徒與守護神的精美雕塑,均出自捷克的巴洛克藝術大師之手。數百年來,查理大橋不僅是連接老城與城堡的交通樞紐,更被譽為“露天的巴洛克美術館”。

友人回憶說:“卡夫卡非常鍾情查理大橋,他從3歲時便開始在橋上遊蕩,他不但能說出大橋上所有雕像的典故,有好多次我甚至發現他竟在夜晚借著路燈的光亮在數著橋上的石子。”甚至有個說法,卡夫卡在臨終前曾說:“我的生命和靈感全部來自於偉大的查理大橋”。

橋上匯集了形形色色的街頭藝術家,繪畫雕塑、手工飾品、音樂演奏,包羅萬象,熱熱鬧鬧。

在橋上可以欣賞到遠處雄偉壯麗的布拉格城堡景色。

布拉格城堡 -世界上最大的古城堡群

全城的製高點,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堡建築群,占地七萬平方米,曆代波希米亞國王以及曆任捷克總統都在此辦公,現在仍是捷克總統府所在地,也是舉行國事儀式、接待外國元首、接受各國大使遞交國書的重要場所。

城堡公共區域免費進入,內部包括三處庭院、數條古老街巷、畫廊與花園,還有捷克最大、最重要的教堂 -- 聖維特大教堂,這座哥特式教堂始建於1344年,除了舉行宗教儀式之外,這裏也是捷克國王與王後加冕之地,捷克的主保聖人、君主、貴族和大主教都長眠於此。

正好碰到電視台的美女主持人在現場錄製節目。

城堡區裏有一家星巴克,開在一棟老房子的底層,外表不起眼,但它擁有一個能遠眺布拉格全景的室外露台,吸引了不少遊客打卡。買咖啡要排長隊,我們就放棄了。

站在外麵的高處也可以擁有無敵風景:一望無際的紅色屋頂,教堂的綠色尖頂點綴其間,還能看到伏爾塔瓦河和對岸的老城。

老城廣場與天文鍾 -中世紀的奇跡

宏偉壯觀的老城廣場是捷克千年曆史的見證,從胡斯戰爭(捷克宗教抗爭)的風雷、神聖羅馬帝國的慶典,到納粹德國占領的陰霾、布拉格之春的覺醒與天鵝絨革命的集會,無數改變國家命運的曆史事件都曾在此上演。

廣場上匯集了不同時代的標誌性建築。

上圖左:哥特式的泰恩教堂;上圖右:巴洛克風格的聖尼古拉教堂

布拉格的天文鍾大名鼎鼎。到了廣場,一眼就能看到這座著名的鍾懸掛在舊市政廳牆上。1410年便開始運行的這座鍾集科學、藝術與哲學於一身:上方的天文表盤猶如一個微縮的宇宙模型,金色指針和星符揭示著太陽、月亮的位置與多種古老的計時方式 (說人話:它不僅能告訴你現在幾點,還能告訴你太陽月亮在哪,今天白天有多長);下方的日曆盤是19世紀添加的,由著名畫家約瑟夫·馬內斯創作,他以瑰麗的筆觸呈現出波西米亞鄉村四季的流轉,外圈則飾以精致的黃道十二宮符號,將宇宙循環與人間勞作巧妙相連。表盤上的刻度與銘文更細致地標注月份、日期及對應的聖徒紀念日,時間、信仰與自然生命周期被完美地融合在一個精美的圓盤之上。

每逢整點,報時表演開啟,廣場眾多遊客駐足仰望:骷髏(死神)搖鈴、木窗開啟,耶穌十二門徒依次在窗口現身,同時,幾個代表“人性弱點”的雕像也開始活動:土耳其人(欲望)搖頭;虛榮者對鏡自照;吝嗇鬼搖晃錢袋。最後,金雞啼鳴,鍾聲敲響,窗戶關閉,表演結束。

看出什麽了?這場簡短的表演彷佛在提醒世人:時間無情流逝,死亡終會降臨,虛榮、貪婪與欲望皆是虛幻。

卡夫卡旋轉頭像 變形記

這座高科技雕像是搞怪大師、捷克藝術家大衛·切爾尼(David Cerny) 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位於布拉格市中心的Quadrio 購物中心的外麵,由42層鍍鉻板堆疊而成?,各層板麵一會兒同向移動、一會兒反向移動,卡夫卡的臉部分解又重組,永無止境地扭曲變形,在每15分鍾的時間周期裏會完成一個完整的旋轉。

頭像設計太精妙了,既反映了卡夫卡筆下 《變形記》中掙紮的小人物,也反映了卡夫卡對世界“理性與荒誕交織”的看法。更意味深長的是這座雕像正對著布拉格新市政廳,也就是市政府大樓,人們從官僚機構出來,看到被扭曲的卡夫卡大頭,心裏該是憤怒還是共情?

切爾尼是藝術界的卡夫卡,在布拉格的街頭創作了很多有趣且充滿爭議的街頭藝術作品。他喜歡把雕塑放在意想不到的角落,讓人們在日常的行走中遇見一個荒誕的瞬間,生出一絲思考。下圖也是他的作品。

上圖左:《撐傘的人 》(Hanging Man with Umbrella),位於市中心 Mosaic House Hotel 附近,天空中一位身穿西裝的男子,單手撐著一把傘,懸浮在兩棟樓之間,好像被風吹起,努力抓住最後一絲平衡。周圍是華燈初上的街道與溫暖的櫥窗,一個孤單的身影飄在半空,表現了現代人在生活中漂泊無依的處境。

上圖右:《懸掛的人》((Man Hanging Out),懸掛在老城廣場Husova 街,精神分析學之父弗洛伊德單手緊抓橫杆,身體無助地懸在半空,仿佛隨時可能墜落。有人說,它代表弗洛伊德生前對衰老與死亡的恐懼;也有人覺得,它更像是現代人掙紮求生的隱喻。

跳舞的房子 -- 荷蘭國民人壽保險公司大樓

位於布拉格伏爾塔瓦河畔,建築由兩棟主體塔樓組成:右側是玻璃材質的塔樓,曲線靈動婀娜,宛如一位穿著玻璃長裙、翩翩起舞的女郎;左側是混凝土材質的塔樓,線條相對筆直堅挺,猶如穿著西裝、姿態挺拔的男舞伴。兩棟樓仿佛一對正在跳著優雅華爾茲的舞者。建築師米盧尼奇和蓋裏表示:這個建築的動態和靜態概念與“陰陽”有關,象征著捷克從社會主義政權向議會民主製度的過渡。

-------

這次在布拉格隻待了兩個晚上,完全是蜻蜓點水。本來這趟歐遊不包括布拉格,計劃以後要專門走一趟匈牙利和捷克的,但隊友堅持把布拉格加進來,說要涉足下東歐。結果呢,出主意的隊友基本就在布拉格的酒店房間裏養病,真是同情這個可憐的人兒。

布拉格是一座美麗而古老的山城,穿城而過的伏爾塔瓦河水靜靜流淌,帶走了時光,卻帶不走這座城市綿長的記憶和厚重的曆史。卡夫卡曾說:“布拉格不會放開我們,這位母親長著一雙利爪。”這句話的真實性無法考證,但準確地道出了他對布拉格愛恨交織的情感。布拉格是卡夫卡的精神搖籃和文化母體,他熟悉這裏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座建築。這座城市以她的曆史與氛圍滋養了他,但帝國官僚體製的壓抑、父親帶來的沉重陰影、以及作為德語猶太人的疏離感,又讓他覺得自己始終像一隻“籠中鳥”。溫柔地孕育了他的布拉格,也用尖爪牢牢地抓住他,讓他無法徹底逃離。

走在古老的查理大橋上,不僅會看到絢麗的風景,嗅到波西米亞氤氳的氣息,想到那個英年早逝、終生屈服於“布拉格母親利爪”的卡夫卡,也會想起那些如米蘭·昆德拉一樣背井離鄉、卻始終與這片土地藕斷絲連的靈魂,耳畔仿佛傳來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陸》,那是身處他鄉的旅人對家園的深情回望;還有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國》,用優美的旋律將奔湧不息的伏爾塔瓦河化作捷克民族的象征。

作為旅人的我們,或許就像卡夫卡小說《城堡》中的土地測量員K,總在靠近,卻從未真正抵達城堡。正是這份未竟的探尋本身,給布拉格蒙上了一種神秘與魅力,仿佛在邀請我們再度返回,去發現她更多的故事。

 

《遇見歐洲 23- 維也納(上)致命誘惑,金光閃閃的迷人之吻》

《遇見歐洲 24- 維也納(中)悲愴歎息,昨日世界已然遠去》

《遇見歐洲 (25)- 維也納(下)萍水相逢,兩個話癆的浪漫一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7)
評論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雅佳園' 的評論 : 謝謝佳園,看來你不久也要去布拉格了,祝旅途順利,祝中秋快樂!
雅佳園 回複 悄悄話 你筆下的布拉格太精彩了,先在你這兒好好預習,回來給你匯報:)提前預祝中秋快樂!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碼農學寫字' 的評論 : 謝謝碼農,“這一次壯遊,你有沒有遇見自己最喜歡的國家?”,這些國家各有千秋,似乎都很愛,如果說最喜歡,可能要數瑞士和奧地利。祝周中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謝謝皮卡兄,抱歉回複晚了。“我沒去過捷克,但看過一部徐靜蕾主演的電影,《有一個地方隻有我們知道》,演繹的是在布拉格發生的愛情故事,所以知道這是一座美麗且有文化底蘊的城市”,捷克確實美麗有深度,還真不知道這部電影,謝謝推薦,要找來看一看。祝周中愉快!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再一次跟著麥子看見歐洲。這一次壯遊,你有沒有遇見自己最喜歡的國家?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麥子的遊記一如既往地精彩,我沒去過捷克,但看過一部徐靜蕾主演的電影,《有一個地方隻有我們知道》,演繹的是在布拉格發生的愛情故事,所以知道這是一座美麗且有文化底蘊的城市,麥子能去那裏玩,開心!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音來小提琴' 的評論 : 謝謝音來姐美言鼓勵,你用簡煉的語言寫出有趣的故事,是俺學習的榜樣。剛發現你補讀了我之前的歐洲遊記還留了不少評論,謝謝音來姐,感動!祝周末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謝謝還記得隊友的醬牛肉和包子。“祖國對於在變革中離開的青中年人來說, 確實常常是‘錯覺’。 經曆過的和記住的,常常和如今的現實相差甚遠, 雖然有重疊,但變化是主流。 關注於進步的方麵, 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 如果隻專注於陰暗點, 感覺會越來越錯。 捷克/斯洛伐克和海外華人畢竟都帶著祖國所有的印記,這一點是無法洗脫的。 單向思維和極端認知,隻能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擰巴。 兩位捷克作家, 對政治和人性有很深的認識, 心底對自己的祖國和人民終歸是熱愛的。” 謝謝分享你的看法。有人把祖國當作情感的寄托,有人則視之為曆史的烙印。每個人的經曆不同,認知不同,則眼中所見、心中所感也就各不相同。祝周末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亦緣' 的評論 : 謝謝亦緣,抱歉回複晚了。“米蘭·昆德拉是我喜歡的作家。卡夫卡呢,我讀了他很多書,不是我喜歡的風格,讀了那麽多都沒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一部印象之深。這兩個如雷貫耳的作家,原來都來自捷克,而且頗有連接。”,我也是到了布拉格,才意識到這兩個大作家原來都是捷克作家。卡夫卡的作品比較荒誕,讀的時候會容易不舒服。
“多少年之後,中國是否也會發生如捷克的“天鵝絨革命”呢?” 同問?也許N多年以後。祝周末愉快
音來小提琴 回複 悄悄話 蜻蜓點水之遊,也能寫出內容如此豐富的美文,再次被麥子的才華傾倒,佩服。看了這篇文,我好想馬上就去布拉格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問好麥子! 並祝你的隊友安好,記得他的醬牛肉和包子哦。
點讚麥子的遊記。文章標題好,我是被其吸引進來的,想你一定是到了中/東歐。 寫得真好。 點到為止, 讓讀者自己去思考。 一些留評也很精彩。
遊記中貫穿的兩位作家及他們的生平、作品和異同, 整體提升了‘遊記’的思想深度;城市文化和景觀、人群的描述,又拓廣了讀者的旅遊見聞。
祖國對於在變革中離開的青中年人來說, 確實常常是‘錯覺’。 經曆過的和記住的,常常和如今的現實相差甚遠, 雖然有重疊,但變化是主流。 關注於進步的方麵, 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 如果隻專注於陰暗點, 感覺會越來越錯。 捷克/斯洛伐克和海外華人畢竟都帶著祖國所有的印記,這一點是無法洗脫的。 單向思維和極端認知,隻能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擰巴。 兩位捷克作家, 對政治和人性有很深的認識, 心底對自己的祖國和人民終歸是熱愛的。
亦緣 回複 悄悄話 讀麥姐的這一篇遊記好享受!涉及了我喜愛的文學和旅遊兩大主題。
米蘭·昆德拉是我喜歡的作家。卡夫卡呢,我讀了他很多書,不是我喜歡的風格,讀了那麽多都沒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一部印象之深。這兩個如雷貫耳的作家,原來都來自捷克,而且頗有連接。
布拉格這個城市太美麗太深厚了,我每次看到它的照片都怦然心動。
麥姐的這篇文章,讓我驚歎布拉格之春和六四如此相似。多少年之後,中國是否也會發生如捷克的“天鵝絨革命”呢?拭目以待。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棗泥' 的評論 : 謝謝棗泥姐鼓勵,雄文不敢當呢,隻是借著遊記寫點曆史人文,發點小感慨。“可能原來麥子更厲害”,哈哈,棗泥姐高抬俺了,原來的麥子比較天真。:)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謝謝二郎好分享,“捷克女星唱的捷克版Hey Jude是當年反抗老毛子斧頭幫的標誌性歌曲,激勵了整整一代人,1968是個狂飆年份”。這首歌在《布拉格之戀》中好像出現過,布拉格之春後,這首標誌著不服強權的自由之歌在捷克被禁唱了,到了1989年天鵝絨革命之後,才重新流行在布拉格街頭。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還有伏契克的絞架下的報告也影響了簡中圈一代人,電影好兵帥克的苦澀笑料也是風靡一時。”謝謝二郎補充,想到了好兵帥克,但實在覺得這篇寫得太長了,隻好割愛了。
“捷克與斯洛伐克命運多舛,一直夾在強權中聽人擺布,老百姓見多識廣對美俄英德法列強有著自己獨特超然的觀感,最刻骨銘心的依然是那年夏末蘇軍坦克碾壓布拉格,提到老毛子斧頭幫至今餘怒未消。” 分析到位,是呀,捷克民眾的民主意識早就成型,所以才會有後來的反抗和順利的權力交接。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馮墟' 的評論 : 謝謝馮兄。“祖國是還沒有消失的記憶”,無論是錯覺還是記憶,都給我們帶來了長遠的影響。“布拉格遊人少的地方講英語的人不多。”,謝謝補充,我們主要在旅遊區,感受不夠多,餐廳裏的服務員英語還都不錯。“我不喜歡用現金,所以對貨幣差異不敏感。” 現在出門旅行都很少用現金,在一些小店買冰箱貼,他們要收現金,不過,可以用歐元支付。
“捷克瓷器最好,但是貴,買了怕舍不得用,沒舍得買。”,哈哈,馮兄風趣,捷克瓷器有曆史,買瓷器還有個問題是旅途中帶著它們麻煩。
棗泥 回複 悄悄話 麥子你太厲害,本應普普通通的遊記讓你寫成一篇篇雄文。還謙虛 “ 感覺我大部分的文學養分都來自大學,現在也隨著青春的逝去,彷佛一並都還給那個芳華年代了。” 現在的麥子已經讓我仰望,可能原來麥子更厲害!謝謝麥子好文!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TyN7-XQbxc

捷克女星唱的捷克版Hey Jude是當年反抗老毛子斧頭幫的標誌性歌曲,激勵了整整一代人,1968是個狂飆年份。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還有伏契克的絞架下的報告也影響了簡中圈一代人,電影好兵帥克的苦澀笑料也是風靡一時。捷克與斯洛伐克命運多舛,一直夾在強權中聽人擺布,老百姓見多識廣對美俄英德法列強有著自己獨特超然的觀感,最刻骨銘心的依然是那年夏末蘇軍坦克碾壓布拉格,提到老毛子斧頭幫至今餘怒未消。
馮墟 回複 悄悄話 對於我來講,祖國是還沒有消失的記憶。布拉格遊人少的地方講英語的人不多。我不喜歡用現金,所以對貨幣差異不敏感。捷克瓷器最好,但是貴,買了怕舍不得用,沒舍得買。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越live越精彩' 的評論 : 謝謝精彩姐鼓勵。我沒有姐姐想得那麽博覽群書,有些內容完全是現學現賣,寫篇遊記,俺自個先漲了知識。:)祝精彩姐和姐夫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uiling-LA美國' 的評論 : 謝謝慧玲,你是不是還在國內?“今夏跟團去了捷克斯洛伐克 隻是浮光掠影”,你這一說,我想起來了,你寫過東歐遊記,記得你先生走一路,畫一路,還有在匈牙利信用卡完璧歸趙的故事。曆史和人文,有些內容我也是寫遊記現學現賣的,你喜歡讀,俺就太開心了。祝周二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twadk' 的評論 : 謝謝ytwadk臨帖留評,“正準備去布拉格看台灣故宮博物院100件展品在捷克的國家博物館的展覽”,專門去布拉格看台灣故宮展品,看來你是住在歐洲呀,令人羨慕,太方便了。知道俺的小文對你有幫助,好高興。祝布拉格之旅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yflower98' 的評論 : 謝謝花花,你筆下的蘭兒讓人心疼。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明了的土垚' 的評論 : 謝謝土垚,偶遇就是緣分,歡迎來俺的麥田做客。看到你剛開博不久,祝賀開博,以後多多交流。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侃-侃' 的評論 : “走世界,看風景;觀異國,思故鄉。第一代華人移民自然而然的心理曆程,麥子表露得一覽無遺,真性情,真感情,要誇一誇!”哈哈,謝謝侃侃誇獎。你侃替俺總結了,也替俺表達了,這是海華們的共同心聲。:)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侃-侃' 的評論 : 謝謝侃侃,又看到你的深邃留評了,真好!
”自由根植於每個人的內心,國家則是‘想象中的共同體’。夫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春秋時的古風吹拂著彼時還能直立行走的華夏人。‘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即使存在地位階層的差別,那也隻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而非奴才與主子間人身及精神的依附關係。” 是呀,自由本是人與生俱來的權利。曆史上那些用鐵絲網和高牆禁錮民眾的政權,終將被自由的腳步跨越或者飛越。
“哪裏有自由,哪裏就是我的祖國”,想起那首歌曲《藍蓮花》:“沒有什麽能夠阻擋你對自由地向往”,也許,這句可以作為我下篇的標題,謝謝侃侃,每次想標題都是頭疼的事情,這下有了現成的標題。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黑貝王妃' 的評論 : 謝謝娘娘。”宏大的一篇!布拉格我非常向往,布拉格的春天非常向往!我現在的生活有點不能承受之輕“,我這篇不想分成兩篇發了,所以有些長,希望不是承受之重。:)祝周二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藍山清風' 的評論 : 謝謝藍山兄。“吃可頌都能寫得如此完美,真叫人佩服不已,以後每當我吃可頌時,我會情不自禁想起麥子這段充滿詩意的文字。” 哈哈,俺們村沒有美味的歐洲可頌,你在悉尼好好挖掘挖掘,等俺和娘娘去了,請我們喝藍山咖啡吃歐洲可頌。:)
“麥子筆下的布拉格從喚醒我們沉睡的記憶開始,從布拉格之春,到昆德拉和卡夫卡,再切換到這座令人沉醉的城市——查理大橋、布拉格城堡、老城廣場與天文鍾、跳舞的房子、卡夫卡旋轉頭像,娓娓道來,讓我們隨著麥子優美的文字在這座千年古城裏徜徉,時而讚歎不絕,時而低徊不已。”謝謝藍山兄替俺的長文做了精煉總結和美言鼓勵。
“‘祖國’一詞有時會被人用於綁架情感的工具,對我們來說‘此心安處是吾鄉’"藍山兄說得好,內心安定與自在的地方就是我們歸屬所在。
你可別跟著菲兒忽悠俺了,你們一直都是俺學習的榜樣。祝藍山兄和藍山嫂周二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yz66' 的評論 : 謝謝xyz,感覺你一來,俺的麥田就開爬梯了,你的留評比俺的遊記精彩百倍,字字珠璣,句句生花,俺就再抄一遍吧,以表達我的感激之情。
“麥子這篇長文太美了,閃耀著對捷克曆史人文人性思辨的光輝,啟迪心靈,照亮無數仍處黑暗中掙紮的生命。。。在捷克這塊承載著千年厚重文明曆史的土地上,生命有時是如此之輕,之脆弱。坦克碾壓過去,有些人熱血反抗而喪生,有些人灰心出走自由西歐,一如米蘭-昆德拉, declaring ‘祖國是一種錯覺,我早已選擇成為歐洲人。’但是,正如樓下Diaoerlang網友指出‘(那裏的)國民心理成熟堪稱文明世界典範’,我由衷佩服那裏人們的睿智與創新特質,反映在麥子筆下和鏡頭裏處處閃光的哲思,以及出其不意的街頭藝術和夕陽點金的恢弘建築,令人歎為觀止!”

“麥子自謙‘東拉西扯’行文style, 其實我們仔細讀文就那發現麥大記者在很多景點‘埋了許多彩蛋/精神財富’:) ,最後輕輕‘收網’,留下一串瑩瑩發光的pearls of thoughts”,艾瑪,俺的小心思被你讀出來了,熊抱,愛你沒商量。

“對於無數海外華人來說,這一段總結特別能夠引起共鳴,” 是呀,誰讓我們都與那片土地藕斷絲連呢,有時候,不知該哭還是該笑。

再次感謝xyz用心閱讀,細致留評,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anhe' 的評論 : 謝謝荷姐姐。“我08年去維也納時,與到捷克的船遊擦肩而過,因為早春三月,多瑙河上雲霧彌漫,旅行社暫停了去東歐的行程。雖然剛出國時在飛機上遭遇“七個死了八個”(小時候學地理時調皮學生給捷克起的綽號)油膩大叔鹹豬手,但對東歐的許多國家,悠久深厚的文化曆史底蘊,伏爾塔瓦河畔的美麗自然風光,豐富璀璨,影響深遠的文學音樂作品,名人輩出,人傑地靈的地方一直很向往。”
因為天氣原因,姐姐與捷克擦肩而過,有些遺憾。“七個死了八個”,我這兒反應了一會,才明白是“捷克斯洛伐克”的說法,哈哈,你說到鹹豬手,我好像有些印象,你是不是在文裏提到過?一個壞人不能壞了這個城市的名聲,捷克值得一去,姐姐將來有機會和姐夫再遊歐洲,可以把布拉格列進去。姐姐眼睛不舒服,還留長評,謝謝姐姐,祝新周愉快,眼睛早日康複!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謝謝居士,好巧,你剛讀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也許可以寫寫書評?下一部,你可以讀讀卡夫卡的短篇《變形記》。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整篇金句多的摘不完,尤其喜歡你對兩位作家的描述,卡夫卡的作品聽大家一次次提,有機會要來讀一讀。”謝謝暖冬海誇,金句都是大作家們的,暖冬如果寫卡夫卡書評,也一定非常精彩。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俺的理解就是人類有時候太自以為是了,以為自己思考後得出的結論就是真理。它不是否定思考本身,而是說不要過於自信,應該對自己的結論保持謹慎的態度。俺的解讀不知道是不是靠譜,供暖冬參考。
捷克斯洛伐克算是和平分手了,如網友二郎說的,絲滑分手。
“麥子的遊記都是用心之作,加上你的功底,無懈可擊。”謝謝暖冬的傾情鼓勵,因為有你們的陪伴,我才能堅持寫下去。祝暖冬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你把一個對遊記望而卻步的人帶進裏麵,你的文字就像一支畫筆,這裏一抹那裏一塗,勾勒出一個畫麵,並注入你的情感,撥動讀者的心。” 暖冬的優美文字,撥動了我的心,暖暖的,謝謝暖冬!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可能成功的P' 的評論 : 謝謝可可,“如今海外華語作者,無端端失去了擁有世界上最廣大讀者的市場。”你這句話,太令人唏噓了,這是我們的悲哀。
“讚麥姐‘蜻蜓點水’,卻每次都能呈現風景背後的風格,建築背後的曆史,文明腳下的黑暗和悲哀。”謝謝可可大作家鼓勵,通過寫遊記,我自己也漲知識。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謝謝亮媽,“那個可頌看著饞了,麥姐的描述讓我想馬上會歐洲去享用那些甜點和咖啡。”記得亮媽也愛吃可頌呢,咱倆是同好。:)
“將來去的話一定去參觀那裏的網球中心。捷克培養出太多優秀的女網運動員。參加大賽一抓一大把。” 亮媽不愧是體育達人,到哪裏都忘不了體育,期待你去了,介紹布拉格的另一麵。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謝謝曉青的鼓勵和陪伴。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謝謝蔥蔥姐喜歡俺的東拉西扯,那俺就不改正了,下次繼續。:)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謝謝蘑菇,“布拉格啊,又一座可以用腳步量的美麗小城,耳邊好像又響起了箱子拖在石板路上的噠噠聲(我不穿高跟鞋,否則那聲音就更有意境了)”,你的描述又讓我想念布拉格了,我也不穿高跟鞋。是呀,石板路上的聲音非常有意境,隻是拖著箱子走有些費勁。:)
“卡夫卡和昆德拉穿插在各樣景色中,遊刃有餘的賦予了美景文化和曆史的厚重”,謝謝蘑菇鼓勵,把我的天馬行空點評為"遊刃有餘“,那我就不為我的東拉西扯去麵壁了。
“麥子對可頌的描述寫成了情書範文,讀得好動心,哈哈哈,可我不受誘惑:自從知道那份酥脆是得用一層層的黃油堆出來的後,我就敬而遠之了,我更喜歡的還是老土的全麥麵包。”艾瑪,蘑菇,回到澳洲的村裏,我就尋找歐洲可頌,可惜到現在也沒找到和歐洲一樣的美味可頌。我也怕黃油呀,但偶爾為之還是可以的,全麥麵包也是俺的日常早餐。隊友愛吃可頌,也愛吃醋,哈哈。祝蘑菇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謝謝海風姐,菲兒的留評被你們都抄來了,感謝鼓勵!我們待了兩天,也是匆匆忙忙,下次要多待幾天,好好享受下這座被歌德稱為歐洲最美的城市。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謝謝二郎,“捷克與斯洛伐克好聚好散,分手絲滑如天鵝絨,國民心理成熟堪稱文明世界典範。”,點評到位,確實,如此順利地和平分手,證明國民非常理性和成熟。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anhe' 的評論 : 謝謝荷姐姐,一起吃可頌。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謝謝土豆老師,好久不見,先問好!“以後別帶隊友啦,自己一個人旅遊去”,哈哈,大小隊友總得帶一個,否則俺自個就迷失在布拉格的街頭了。
“捷克的國湯Cesnecka(garlic soup),還有塗滿garlic的麵包,嚐試過嗎…真佩服他們對garlic的熱愛,而且是配啤酒。”謝謝土豆老師補充,聽說過這個國湯,據說有治療宿醉的功效。我們沒機會試,因為隊友胃口不好,所以我們兩天吃的都是亞洲餐。下次去聽你的,試試他們的國湯。塗滿garlic的麵包,是不是蒜蓉麵包?對garlic如此熱愛,和咱的東北人和山東人有一拚呀。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謝謝水星兄鼓勵,我去讀了你的布拉格遊記,看到人山人海,太壯觀了,你們還去看了《天鵝湖》,羨慕,我們完全沒有時間用心享受布拉格之美。
“現在交響樂伏爾塔瓦河是我鬧鍾的標配”,艾瑪,你和雲台兄一樣,是斯美塔那的鐵粉呀。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謝謝暖冬特地先來打卡,感動!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untai' 的評論 : 謝謝雲台兄美言鼓勵。“斯美塔那的《伏爾塔瓦河》是我最喜歡的古典樂曲之一。”哇,那你應該去布拉格,邊聽樂曲,邊眺望伏爾塔瓦河,一定要多待幾天,我們這次完全是浮光掠影。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傾情鼓勵。“這篇布拉格遊記融入了豐富的曆史、文學與個人體驗,視角深刻,語言細膩,文筆一如既往的極具感染力,太卡夫卡與昆德拉的穿插為旅行賦予了麥記者的思想深度,查理大橋與天文鍾的描寫也充滿畫麵感,愛極了。” 謝謝菲兒的共鳴,不是俺寫得好,是布拉格太精彩,就是遺憾待得時間太短。我也喜歡卡夫卡旋轉頭像,現場看更有感覺。

“出去遊最怕生病”,可不是,隊友的感冒反複了幾次,龍兒後麵也被傳染了,但他好得快。這篇寫得有些長,謝謝菲兒細致的閱讀和用心的留評。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林向田' 的評論 : 謝謝林兄分享,“布拉格是我最喜歡的歐洲城市”,握手,非常值得一去。
越live越精彩 回複 悄悄話 小小麥的歐洲遊記寫得太棒了,每次讀你的博文都獲益匪淺,謝謝你了。從你的文字中發現你博覽群書,寫起文章引經據典,太有才了,佩服。
huiling-LA美國 回複 悄悄話 慚愧呀!今夏跟團去了捷克斯洛伐克 隻是浮光掠影,真正了解曆史和人文,卻是在麥姐文中,寫得太好了,比我從遊記深刻得多!謝謝你費時間發此內容豐富佳文!
ytwadk 回複 悄悄話 正準備去布拉格看台灣故宮博物院100件展品在捷克的國家博物館的展覽,看到這篇的確長了很多知識,謝謝分享。
mayflower98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麥姐筆下的布拉格讓人向往,多謝麥姐分享!
明了的土垚 回複 悄悄話 偶遇,大作拜讀,果然是名博主
侃-侃 回複 悄悄話 走世界,看風景;觀異國,思故鄉。第一代華人移民自然而然的心理曆程,麥子表露得一覽無遺,真性情,真感情,要誇一誇!
侃-侃 回複 悄悄話 自由根植於每個人的內心,國家則是“想象中的共同體”。夫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春秋時的古風吹拂著彼時還能直立行走的華夏人。“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即使存在地位階層的差別,那也隻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而非奴才與主子間人身及精神的依附關係。

德意誌民主共和國和其它幾個臭名昭著的人民共和國、民主主義共和國、社會主義共和國,都曾經或者仍舊現行地把國民圈禁在高牆和鐵絲網裏,能夠跳過牆、潤出來,是珍惜和追求自由的人們最好的選擇。““哪裏有自由,哪裏就是我的祖國“。“哪個國家有我的公民權,我就為哪個國家服務”,這樣做就是海華們對華夏光輝文化傳統的最好發揚光大。
黑貝王妃 回複 悄悄話 宏大的一篇!布拉格我非常向往,布拉格的春天非常向往!我現在的生活有點不能承受之輕:)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先請林兄、菲兒、xyz和朋友們吃可頌,晚些時候來回複,祝朋友們新周愉快!
藍山清風 回複 悄悄話 "伴隨著清脆的“哢嚓”聲,層層酥皮如花瓣般次第綻開。先是表皮的微脆,繼而是內裏的綿軟,黃油的醇香在舌尖蔓延開來,濃鬱卻不膩人,恰到好處地喚醒沉睡的味蕾。"吃可頌都能寫得如此完美,真叫人佩服不已,以後每當我吃可頌時,我會情不自禁想起麥子這段充滿詩意的文字。
麥子筆下的布拉格從喚醒我們沉睡的記憶開始,從布拉格之春,到昆德拉和卡夫卡,再切換到這座令人沉醉的城市——查理大橋、布拉格城堡、老城廣場與天文鍾、跳舞的房子、卡夫卡旋轉頭像,娓娓道來,讓我們隨著麥子優美的文字在這座千年古城裏徜徉,時而讚歎不絕,時而低徊不已。或許昆德拉是對的,"祖國"一詞有時會被人用於綁架情感的工具,對我們來說"此心安處是吾鄉"。謝謝麥子的精彩分享!圖文並茂,菲兒說得對,"麥子的一篇頂我的好多篇,讚讚讚!"+100。祝麥子新周快樂!
xyz66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 100,俺緊趕慢趕來了,一起共襄盛舉:)

Wow, wow, I’m in awe! :)

麥子這篇長文太美了,閃耀著對捷克曆史人文人性思辨的光輝,啟迪心靈,照亮無數仍處黑暗中掙紮的生命。。。

在捷克這塊承載著千年厚重文明曆史的土地上,生命有時是如此之輕,之脆弱。坦克碾壓過去,有些人熱血反抗而喪生,有些人灰心出走自由西歐,一如米蘭-昆德拉, declaring “祖國是一種錯覺,我早已選擇成為歐洲人。”

但是,正如樓下Diaoerlang網友指出“(那裏的)國民心理成熟堪稱文明世界典範“,我由衷佩服那裏人們的睿智與創新特質,反映在麥子筆下和鏡頭裏處處閃光的哲思,以及出其不意的街頭藝術和夕陽點金的恢弘建築,令人歎為觀止!

麥子自謙“東拉西扯“行文style, 其實我們仔細讀文就那發現麥大記者在很多景點“埋了許多彩蛋/精神財富“:) ,最後輕輕“收網“,留下一串瑩瑩發光的pearls of thoughts:

“走在古老的查理大橋上,不僅會看到絢麗的風景,嗅到波西米亞氤氳的氣息,想到那個英年早逝、終生屈服於“布拉格母親利爪”的卡夫卡,也會想起那些如米蘭·昆德拉一樣背井離鄉、卻始終與這片土地藕斷絲連的靈魂,耳畔仿佛傳來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陸》,那是身處他鄉的旅人對家園的深情回望;還有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國》,用優美的旋律將奔湧不息的伏爾塔瓦河化作捷克民族的象征。“

對於無數海外華人來說,這一段總結特別能夠引起共鳴。。。
canh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再加100!我08年去維也納時,與到捷克的船遊擦肩而過,因為早春三月,多瑙河上雲霧彌漫,旅行社暫停了去東歐的行程。雖然剛出國時在飛機上遭遇“七個死了八個”(小時候學地理時調皮學生給捷克起的綽號)油膩大叔鹹豬手,但對東歐的許多國家,悠久深厚的文化曆史底蘊,伏爾塔瓦河畔的美麗自然風光,豐富璀璨,影響深遠的文學音樂作品,名人輩出,人傑地靈的地方一直很向往。謝謝麥姐帶我們雲遊捷克布拉格,圖文並茂的遊記了了我的心願。布拉格老城廣場的天文鍾,卡夫卡旋轉頭像,街上懸掛的人,會跳舞的建築。。。大開眼界,令人印象深刻。問好麥姐!謝謝麥姐好分享!

===========================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給XYZ和大家占座,哇塞,太服氣了,麥記者把歐洲城市一網打盡,並且篇篇精彩文藝,讓人目不暇接。這篇布拉格遊記融入了豐富的曆史、文學與個人體驗,視角深刻,語言細膩,文筆一如既往的極具感染力,太卡夫卡與昆德拉的穿插為旅行賦予了麥記者的思想深度,查理大橋與天文鍾的描寫也充滿畫麵感,愛極了。片片照得好,編輯精心,排版專業,最愛卡夫卡旋轉頭像這部分。 @+100! 麥子寫的太好了!
矽穀居士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最近才剛剛讀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卡夫卡的作品,我還從來沒有讀過;下次找來看看。
暖冬cool夏 回複 悄悄話 整篇金句多的摘不完,尤其喜歡你對兩位作家的描述,卡夫卡的作品聽大家一次次提,有機會要來讀一讀。
喜歡你對這幾個雕像的描述,變形計,還有那兩個空中懸人,你的敘述讓人共情!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我不懂其中意思:)
另外我一直以為捷克斯洛伐克是一個國家,還分裂了(這個詞不知合適與否:)
麥子的遊記都是用心之作,加上你的功底,無懈可擊!
暖冬cool夏 回複 悄悄話 布拉格是一座美麗而古老的山城,穿城而過的伏爾塔瓦河水靜靜流淌,帶走了時光,卻帶不走這座城市綿長的記憶和厚重的曆史。卡夫卡曾說:“布拉格不會放開我們,這位母親長著一雙利爪。”這句話的真實性無法考證,但準確地道出了他對布拉格愛恨交織的情感。布拉格是卡夫卡的精神搖籃和文化母體,他熟悉這裏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座建築。這座城市以她的曆史與氛圍滋養了他,但帝國官僚體製的壓抑、父親帶來的沉重陰影、以及作為德語猶太人的疏離感,又讓他覺得自己始終像一隻“籠中鳥”。溫柔地孕育了他的布拉格,也用尖爪牢牢地抓住他,讓他無法徹底逃離。
--麥子寫得真好啊!你把一個對遊記望而卻步的人帶進裏麵,你的文字就像一支畫筆,這裏一抹那裏一塗,勾勒出一個畫麵,並注入你的情感,撥動讀者的心。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昆德拉和卡夫卡,一個稱自己是法國作家,一個用德語寫作,莫名感歎,如今海外華語作者,無端端失去了擁有世界上最廣大讀者的市場。
讚麥姐“蜻蜓點水”,卻每次都能呈現風景背後的風格,建築背後的曆史,文明腳下的黑暗和悲哀。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那個可頌看著饞了,麥姐的描述讓我想馬上會歐洲去享用那些甜點和咖啡。謝謝麥姐介紹布拉格。我還沒有去過呢,將來去的話一定去參觀那裏的網球中心。捷克培養出太多優秀的女網運動員。參加大賽一抓一大把。跳舞的房子很別致,夜景照片好看。謝謝好遊記。問好麥姐,新周快樂!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麥子的美文美照帶著大家一起旅遊!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喜歡麥姐的東拉西扯,美麗布拉格也被坦克蹂躪啊。。。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複 悄悄話 布拉格啊,又一座可以用腳步量的美麗小城,耳邊好像又響起了箱子拖在石板路上的噠噠聲(我不穿高跟鞋,否則那聲音就更有意境了)。麥子的介紹真棒,卡夫卡和昆德拉穿插在各樣景色中,遊刃有餘的賦予了美景文化和曆史的厚重,佩服!
麥子對可頌的描述寫成了情書範文,讀得好動心,哈哈哈,可我不受誘惑:自從知道那份酥脆是得用一層層的黃油堆出來的後,我就敬而遠之了,我更喜歡的還是老土的全麥麵包。同情一下你家那位隊友,好在他還能享受可頌,要不就隻剩吃醋了:)問好麥子,新周愉快!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麥記者把歐洲城市一網打盡,並且篇篇精彩文藝,讓人目不暇接。這篇布拉格遊記融入了豐富的曆史、文學與個人體驗,視角深刻,語言細膩,文筆一如既往的極具感染力”,麥子寫得好,水星兄的留言也寫得好。布拉格真該再去一下,我有次跟團去過,蜻蜓點水,隻呆了一天,看了什麽早忘得差不多了。下次去就跟著麥子的腳步走。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捷克與斯洛伐克好聚好散,分手絲滑如天鵝絨,國民心理成熟堪稱文明世界典範。
canhe 回複 悄悄話 麥姐更新了!我先來報個到,問麥姐好!等下再來細讀欣賞。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以後別帶隊友啦,自己一個人旅遊去… :))。捷克的國湯Cesnecka(garlic soup),還有塗滿garlic的麵包,嚐試過嗎…真佩服他們對garlic的熱愛,而且是配啤酒。
水星98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給XYZ和大家占座,哇塞,太服氣了,麥記者把歐洲城市一網打盡,並且篇篇精彩文藝,讓人目不暇接。這篇布拉格遊記融入了豐富的曆史、文學與個人體驗,視角深刻,語言細膩,文筆一如既往的極具感染力,太卡夫卡與昆德拉的穿插為旅行賦予了麥記者的思想深度,查理大橋與天文鍾的描寫也充滿畫麵感,愛極了。片片照得好,編輯精心,排版專業,最愛卡夫卡旋轉頭像這部分。 @+100! 麥子寫的太好了!我也去過兩次布拉格,超級喜歡,現在交響樂伏爾塔瓦河是我鬧鍾的標配。
暖冬cool夏 回複 悄悄話 先打卡,有空再來靜下心來讀。
yuntai 回複 悄悄話 麥子的布拉格寫得太棒了!優美的文筆把這座城市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化以及眾多享譽古今的捷克文學獎,藝術家,音樂家係統全麵地介紹給我們,很漲知識!斯美塔那的《伏爾塔瓦河》是我最喜歡的古典樂曲之一。布拉格令人向往,我家隻有一個人去過,希望將來跟著麥子的腳步去看看。祝新周快樂!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給XYZ和大家占座,哇塞,太服氣了,麥記者把歐洲城市一網打盡,並且篇篇精彩文藝,讓人目不暇接。這篇布拉格遊記融入了豐富的曆史、文學與個人體驗,視角深刻,語言細膩,文筆一如既往的極具感染力,太卡夫卡與昆德拉的穿插為旅行賦予了麥記者的思想深度,查理大橋與天文鍾的描寫也充滿畫麵感,愛極了。片片照得好,編輯精心,排版專業,最愛卡夫卡旋轉頭像這部分。

酒店的美食漂亮誘人,我也喜歡歐洲的可頌,對巴黎的可頌和硬棍,還有一種鬆軟的麵包印象深刻。電視台的美女記者真是顏值高。我們在迪拜也看到帥哥在拍電視。出去遊最拍病,你們又這麽久。好在沒太耽誤玩。

麥子的一篇頂我的好多篇,讚讚讚!:)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布拉格是我最喜歡的歐洲城市。
[1]
[2]
[3]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