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麥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致命誘惑,金光閃閃的迷人之吻

(2025-08-24 06:37:37) 下一個

沿著鐵軌,遇見歐洲 (23)

致命誘惑,金光閃閃的迷人之吻

提起維也納,許多人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或許是每年元旦在金色大廳舉行的新年音樂會,那悠揚的《藍色多瑙河》與《拉德茨基進行曲》,早已成為全球樂迷心中的經典。

記得龍兒上小學的時候,差一步就能有幸登上金色大廳的舞台。當時學校的合唱團已經辦好了去歐洲的簽證,準備赴維也納參加在金色大廳舉行的國際青少年音樂節,結果因為冰島火山突然爆發,歐洲大部分地區的航班被迫取消,為安全起見,學校隻好忍痛取消了行程和參演計劃。

維也納是無可爭議的音樂之都,這不僅是因為它擁有世界著名的金色大廳、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等世界一流的音樂場所,更是因為這裏孕育了如莫紮特、貝多芬、舒伯特、約翰·施特勞斯父子等音樂大師,是許多世界著名音樂作品的誕生地。

在我心中,維也納除了有音樂,還有哈布斯堡王朝和茜茜公主,更有一位世界文學史上重要的奧地利作家 --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當然還有那著名的金色畫作《The kiss》。

有人說:“維也納承載了半個世紀的歐洲史”。其實,遠不止於此,自127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奠基人魯道夫一世被推舉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定都於此,維也納便逐漸走向興盛。1815年拿破侖戰敗後的維也納會議確立了 “維也納體係” ,在哈布斯堡家族的主導下,歐洲迎來近一個世紀的相對和平。隨著神聖羅馬帝國於1806年正式解體,維也納先後成為奧地利帝國(1804-1867)和奧匈帝國(1867-1918)的首都。在此期間,它既是哈布斯堡王朝的權力中樞,也是歐洲政治與文化交匯的核心舞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克裏姆特的鎏金畫作、馬勒的宏大交響樂在此交織碰撞,共同譜寫著一曲強盛帝國的華彩樂章。

直到1914年薩拉熱窩街頭恐怖分子的一聲槍響,奧匈帝國的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被殺身亡,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8年,在一戰即將結束之際,奧匈帝國因民族獨立運動的浪潮而解體,這片帝國領土上成立了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多個獨立國家。

自此老歐洲謝幕,維也納也從輝煌的帝國中樞降級為一國之都,這座城市命運的起伏恰似歐洲近代史的縮影。但建築、音樂、藝術、文學從未離開,即使經曆了戰火的衝擊,莊重雄偉的建築、寬敞氣派的街道、世界一流的美術館和音樂殿堂等等依舊矗立在這座擁有兩千年曆史的名城。

昔日帝國的榮光與文學藝術的不朽,都是我們所期待的,讓我們開啟維也納之旅吧。

我在《慕尼黑遊記(上)》一文中提到從蘇黎世到慕尼黑的火車上,人特別多,一等座車廂幾乎滿員,沒想到這不是最糟糕的情形。從慕尼黑到奧地利維也納的火車上,幾乎徹底滿員。因為有上一趟火車的經曆,我們本來是想訂座的,但沒訂到,還幻想著可能現場情況不一定會那麽嚴重。

火車一開動,我們就發現一等座的過道上也全是人,怎麽有中國春運的感覺。我們這些沒有訂座的,隻要列車一到站,新乘客上來,就會被趕得四處亂竄。隊友說俺們是買了一等座票的無座遊民。但隊友運氣不錯,他坐的座位一直沒人來。他那天已經開始有了不舒服的症狀(後來才知道是重度感冒,而且時好時壞,影響了中間一部分旅程的體驗),但總算一路能安穩坐著。上帝眷顧他,我們也照顧他,讓他不用當流竄犯。

我和龍兒就沒那麽幸運了,被趕了兩回。後來龍兒幹脆坐在車廂門口,我就擠在旁邊,給他憶苦思甜,講起我平生坐過的最擠的那趟綠皮火車:六四期間從北京的學校逃難到西安轉車回蘭州,車廂裏人擠人,當時我們四個女生占據了過道洗手池的一方小地,大家輪流在洗手台上坐著歇息,詳情見博文《回國的意外收獲,患難與共的友情》。龍兒笑說這麽一比,我們現在真是很幸福,沒什麽可抱怨的了。

後來看到博友水星兄寫的2015年布達佩斯前往維也納的火車,人頭攢動的擁擠場景讓我們就更感到知足了。

列車員查票時說這趟車一向很滿,一般都得訂座。唉,吃一塹長一智,下次要早點訂座,但不知還有沒有下次了。但從此之後,後麵的旅程我們全都訂了座,結果後麵的列車其實都挺寬鬆的。

從維也納中央火車站出來,現代氣息撲麵而來。

我們訂的酒店就在中央火車站附近,離美景宮不遠。適逢這天美景宮有每月一次的“Free Friday Night“活動,龍兒提前在網上搶到了免費參觀票,這也算是旅途中的小確幸吧。

美景宮(Belvedere Palace)最初是奧地利的英雄、哈布斯堡王朝的將領歐根親王(Prince Eugene of Savoy)的夏宮,1752年,奧地利國母、哈布斯堡王朝唯一的女性統治者瑪麗亞·特蕾西亞(Maria Theresia )購得美景宮,用於收藏和展示王室收藏。

美景宮是典型的巴洛克建築群,分為上宮(Upper Belvedere)和下宮(Lower Belvedere),上宮作為奧地利國家美術館,收藏了奧地利最重要的藝術作品;下宮原本是親王的私人居所,現在經常舉辦臨時藝術展覽。兩宮中間有一座精心設計的法式花園相連,軸線對稱,層層階梯、噴泉、雕像點綴其中。1781年,上宮向公眾開放首個畫作展廳,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博物館之一。免費票隻能參觀上宮,好在感興趣的畫作都保存在上宮。

奧地利的國寶畫作《吻》(The Kiss)就收藏在上美景宮。當地有句宣傳語:“離開維也納時,務必帶走一個吻”(Never leave Vienna without a kiss)。在維也納,《吻》幾乎無處不在,巴士車身上、商店櫥窗裏、旅遊紀念品,都能看到金色之吻的身影。

該畫創作於1907-1908年,畫麵上,一對戀人緊緊相擁在金色的光輝裏。有人說畫中呈現的是畫家本人古斯塔夫 ·克裏姆特(Gustav Klimt)和他的繆斯女神 -- 時裝設計師艾米莉·弗洛格(Emilie Flöge),但也有人認為這更多是一種浪漫的想象。Klimt在傳統的油畫上覆蓋了金箔,效果有些像彩繪馬賽克,絢爛迷人中透出神秘與沉醉的氣息。

19世紀末,學院派藝術仍在主流中占據統治地位,Klimt卻選擇了一條離經叛道的道路。他與一批誌趣相投的藝術家共同創立了“維也納分離派”,並提出口號:“給時代它的藝術,給藝術它的自由”,在他們看來,藝術不僅要與時代同呼吸,更應堅守獨立與自由的精神。自此,Klimt成為那個時代最具反叛精神與獨特魅力的藝術先鋒之一。

美景宮裏現收藏了24幅Klimt 的畫作,是世界上擁有 Klimt 作品最多的美術館。本來它還保存有Klimt的女性肖像畫中最有標誌性的一幅 --《阿黛爾·布洛赫·鮑爾肖像一號》 (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I,1907),該畫作被稱為“奧地利的蒙娜麗莎”,是Klimt受當時的猶太富商布洛赫·鮑爾委托為其夫人阿黛爾所畫。

二戰期間,納粹掠走這幅畫。戰後這幅畫歸入奧地利國家美術館(即美景宮)的收藏。1998年,已移居美國、鮑爾先生的侄女瑪麗亞·阿爾特曼(Maria Altmann)與奧地利政府對簿公堂,要求歸還家族被掠奪的財產。經過7年的官司,她最終贏得訴訟,抱得原畫歸。這個一波三折的公案故事被拍成了電影《金衣女人》(Woman in Gold),主演是英國著名演員海倫·米蘭(Helen Mirren)和加拿大演員萊恩·雷諾(Ryan Reynolds)。2006年11月該畫以1.35億美元的高價賣給了雅詩蘭黛家族的長子、美國收藏家羅納德·勞德(Ronald Lauder),這幅畫現在收藏於紐約新畫廊(Neue Galerie New York)。

博友laopika皮卡兄就電影《金衣女人》寫過觀後感,非常精彩,俺就不贅述了。

(劇照來自皮卡兄影評博文,感謝!)

多說一句,皮卡兄的女婿在美國馬裏蘭的一家博物館當策展人,曾經幫助慕尼黑博物館找回一幅被盜走57年的畫作,皮卡兄為此寫了博文《一幅名畫驚動了FBI。沒想到,讓藝術品回家的真實故事就發生在咱文學城博主的家人身上,當時網友們留評都說可以拍電影了。

阿黛爾是Klimt一生中唯一被繪製過兩幅正式肖像畫的女性。除了聞名全球的《肖像一號》,Klimt在 1912 年又為她創作了《阿黛爾·布洛赫·鮑爾肖像二號》。

左圖是《肖像一號》,右圖是《肖像二號》,均為網圖。

電影《金衣女人》聚焦於《肖像一號》,並未涉及這幅同樣在二戰後歸入美景宮收藏的《肖像二號》。該畫作與《肖像一號》畫作同時被瑪麗亞索回。2006年,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以8790萬美元價格拍下此畫。2017年3月,一位匿名中國買家又以1.5億美元從奧普拉手中買走這幅畫作。

Klimt的畫作辨識度比較高,而且他生前畫得不多,保存完好的更是少之又少,名家再加上稀缺性,自然讓他的作品在藝術市場上成為搶手貨,價格蹭蹭往上飆。

再放一些美景宮裏收藏的名作。

左1是《朱迪斯I》(Judith I ,1901),及Klimt的其他畫作。

《奧弗斯平原》(The Plain of Auvers,1890),Vincent van Gogh梵高

《廚師》(The Chef,1882),Claude Monet 莫奈

《擁抱》 (The Embrace,1917),Egon Schiele 席勒

美景宮裏還有一個頗為特別的展廳,陳列著一屋子“表情雕塑”。這些雕塑出自18世紀奧地利雕塑家 Franz Xaver Messerschmidt 之手。人物表情或驚訝、或撇嘴、或偷笑……,細膩的線條捕捉了轉瞬即逝的情緒,讓人仿佛能讀到他們的內心。

寫了美景宮,自然要提到維也納另一座同姓“美”且常被遊客混淆的宮殿-- 美泉宮(Schloss Schönbrunn)。美景宮和美泉宮堪稱‘宮殿雙子’,各有千秋,各自風華。

美泉宮的前身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室的狩獵行宮,在18世紀初逐漸建成。1740年女王瑪麗婭·特蕾西亞即位後,這座宏偉的巴洛克宮殿被正式定為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宮。宮殿內最為人熟知的是弗朗茨·約瑟夫一世與妻子茜茜公主的起居室,他們的傳奇故事一直是奧地利的話題之一。網飛新拍的電視劇《茜茜皇後》(The Empress)中有不少宮殿場景就設定在美景宮,但實際取景不在這裏,隻是營造了美泉宮的氛圍。

維也納的景點非常多,取舍之後,我們沒去參觀距離市中心約五公裏的美泉宮。博友canhe荷姐姐寫了《維也納印象記》係列,她在《維也納印象記-厚重輝煌的曆史》一文中關於美景宮寫了一段非常有畫麵感的生動語句:“穿過美泉宮開放的每一個房間,猶如走過奧匈帝國的曆史,每一條長廊裏、每一座瓷爐旁都留有哈布斯堡皇室成員們談論國政家事的痕跡;看著牆上皇室家族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精美肖像畫像,讓你感受到昔日哈布斯堡皇室子孫滿堂的和諧,皇帝新政的勤勉,甚至政見相左的爭執和婆媳不合的敵視。展室裏還有很多中國風格的裝飾,紫檀畫框、漆畫、青花瓷瓶等,數量之多讓人吃驚。據說瑪麗婭·特蕾西亞女皇鍾愛收藏中國瓷器、古董。”

也把水星兄在博文《2015 歐洲之旅 (9)維也納中介紹瑪麗婭·特蕾西亞女王的文字搬過來,作為補充:“歐洲最有權勢的女皇,統治奧匈帝國數十年。在美泉宮生下16個孩子,其中11個女兒。大多數嫁給歐洲其他國家的國王。因此也是世界上擁有最多國王女婿的人物。”

謝謝荷姐姐和水星兄的精彩介紹,再借用你們的兩幅照片給俺撐撐門麵。

(美泉宮,攝影 by 文學城博主 水星98

(美泉宮凱旋門, 攝影 by 文學城博主canhe

既然美泉宮是哈布斯堡王朝的避暑夏宮,那麽冬宮自然就是位於城中心大名鼎鼎的霍夫堡皇宮(Hofburg),如今這裏是奧地利總統的官邸。冬宮和夏宮一起見證了哈布斯堡王朝的鼎盛與衰落。

霍夫堡皇宮規模龐大,可謂是城中之城,經過多次修建、重建,曆經七個世紀,才最終塑造出今天這座由18棟翼樓、19座庭院和2500間房間組成的龐大迷宮。正因如此,它的建築風格也層次豐富:哥特的古樸、巴洛克的華麗、文藝複興的優雅、新古典的莊重,都能在這部厚重的立體建築教科書中找到蹤跡。

在這些恢弘的曆史建築中,還藏有不少驚喜:奧地利國家圖書館的恢弘大廳和古老藏書、新霍夫堡的雄偉穹頂和現代展覽,西班牙騎術學校優雅的古典馬術秀、皇家珍寶館裏熠熠閃耀的帝國皇冠、以及茜茜公主博物館帶來的時尚風韻及其背後的故事。

(此拚圖中部分照片來自網圖)

於繁文縟節中叛逆成長的茜茜公主還是一位文藝女青年,熱愛閱讀與寫作,在皇室的冬宮和夏宮都專門設有她的閱讀寫作室。她是德國詩人海涅的粉絲,曾一度模仿他的筆調寫作。獨子去世後,在頻繁的旅行期間,茜茜公主以“Titania”為筆名寫了不少詩歌。

下麵詩句摘自茜茜公主的詩作《北海之歌第七首》,原文是德語。順便說一下,奧地利的官方語言是德語。

英譯:

I am a seagull of no land,

I call no shore my home,

I am bound to no place,

I fly from wave to wave.

Deepseek的中文翻譯,頗有古風:

我乃孤鷗不係洲,

無心岸畔認鄉愁。

浮生一羽何須寄,

唯逐碧濤萬古流。

 

(待續,謝謝閱讀)

 

《遇見歐洲 20- 慕尼黑(上)視覺衝擊,跨越八個世紀的魅力》

《遇見歐洲 21- 慕尼黑(中)內心震撼,飄落空中的白玫瑰》

《遇見歐洲 (22)- 慕尼黑(下)毅力驚人,鍥而不舍的九年追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3)
評論
黑貝王妃 回複 悄悄話 麥子這一趟也算是藝術之旅,建築,雕塑,繪畫無所不包,太爽了!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越live越精彩' 的評論 : 謝謝精彩姐點讚鼓勵。姐夫每年必看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看來是專業樂迷,也為他點讚。祝精彩姐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tillthere' 的評論 : 謝謝stillthere臨帖留評,昔日帝國確實輝煌。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傅江歌' 的評論 : 艾瑪,江歌親,讓你好好照顧帥大寶,你還來讀文,還來冒泡,感人!
你的總結很精彩,金光熠熠,俺就照抄下來:“覆蓋金箔的‘kiss’的確超凡脫俗,金燦燦的’吻‘很迷人。懷抱貓咪的畫家的表情和服飾也挺超凡。阿黛爾肖像的故事很著名,電影沒看過,得空找來看看。有錢人真愛藝術的不多見,但願這位華裔富豪珍愛‘阿黛爾’。兩幅相比,我更喜歡一號,俺秒變拜金女。" 你有木有覺得第二幅融入了日本元素?華麗外袍有和服的樣式,花卉和裝飾圖案,也帶著日本風。
那擁擠的車廂裏,龍兒能有地板坐很知足了,帥大寶來了,哥倆一起擠擠,咱娘倆隻能去擠洗手台了,哈哈。
謝謝江歌親總是海誇鼓勵俺,學渣一定好好努力,希望有朝一日終能脫胎換骨,成為你眼中的學霸。祝帥大寶早日全麵康複,祝傅家人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謝謝蔥蔥姐,“那副著名的《吻》咱不能收藏畫,但是有個那幅畫的杯子。” 哈哈,看來都喜歡這幅畫作呀。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謝謝亮媽,本來還準備回頭去你家翻箱倒櫃呢,太貼心了,晚些時候去賞讀。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碼農學寫字' 的評論 : 謝謝碼農,看到你,就想起了你的奶茶妹和兔兔係列,龍兒要是有他倆那麽聰慧,就厲害了。
“加入了荷姐姐與水星兄的博文片段,更增加了層次性。”嗯,俺底氣不足,未經同意,就拉了幾位大博主們給俺撐腰。祝碼農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沫' 的評論 : 謝謝沫沫鼓勵,“麥子遊記的標題每次都取得很藝術、很抓人眼球”,哈哈,沫學霸看出我的小心思了,最近著迷於這種類型的標題。
“龍兒真是明星風範”,代龍兒謝謝沫姨誇獎,希望他保持。:)祝沫沫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yflower98' 的評論 : 謝謝花花,我們去趟歐洲不容易,所以去一次就走了好多地方,這些知識都是現學現賣,不像你的才情,那是自帶光環。祝花花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謝謝暖冬特意告知,太暖心了,看到你的回複了,佩服你堅持提高英語,我總是得過且過,要向你學習。祝新周愉快!
越live越精彩 回複 悄悄話 小小麥篇篇遊記都是佳作,寫得太好了,點讚。我喜歡看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不過不像我丈夫那麽入迷,每年必看,夠得上音樂迷了。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馮墟' 的評論 : 謝謝馮兄分享,還真是,印象派成了“抱團取暖派”,誰能想到當年無人問津的作品後來都成了無價之寶呢。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悉采心' 的評論 : 謝謝采心,你這一說,我想起來了,當時我剛跟上你寫黎錦揚的傳記,艾瑪,罰自己去麵壁,什麽記性,如果早想起來,就直接引用大作家的生花妙筆:“兩人愛得熾熱無比,流金鑠石,拿‘新藝術派’繪畫大師克林姆特的《吻》來說事,一點不為過。在那幅足夠熔化一切成見、詆毀和指控的鎏金畫麵中,沒有帽子,沒有罪名,隻有把兩人裹在一起的、上麵綴滿唯美圖案的‘金花袍’”。
“我看過你看過的畫,這算不算神交;我寫過你寫過的《吻》,這算不算共情”,采心就是靈動,這下好了,畫前神交,文字共情,風也吹過,路也走過,原來我們早就並肩作戰啦!:)
"沒坐也無礙,小帥哥往哪一待,都是一道風景",哈哈,誇得是龍兒,為娘心裏美出天際線了。替龍兒謝謝采心姨,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謝謝暖冬,你們都覺得龍兒的發型好看時尚,看來俺這個親娘落伍了。:)
“麥子的遊記寫得真好,用心認真,把我一個對奧地利/維也納曆史一無所知的人用文字用畫帶了進來”,謝謝暖冬讀出我的心思,我也是花了些時間縷清了哈布斯堡王朝的曆史,盡量用簡潔的語言敘述清楚,我們一起學習。
“The Kiss這副畫真是創意無限,兩個人被金色被花朵簇擁,真是光芒萬丈”,我也很喜歡這幅畫,具有衝擊力。
“1.5億,中國人太牛了,眼洞大開”,中國富豪真是無處不在,可惜他把畫作隻是作為私家收藏,沒有放在藝術館裏開放給公眾,有些遺憾。
謝謝暖冬的鼓勵,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藍山清風' 的評論 : 謝謝藍山兄,哈哈,看來當無座遊民的感覺也很爽。母子倆擠坐車廂門口,俺應該學梧桐兄,也讓AI畫一幅圖片。
“在維也納的曆史文化中,我最熟悉的還是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的作品,他太擅長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了,尤其是女性心理,他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把女性刻畫得入木三分。” 握手藍山兄,我們同好,下篇你就看到了,不過,我會介紹他的另一部感人的作品。
謝謝藍山兄一如既往的鼓勵,祝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棗泥' 的評論 : 謝謝棗泥姐傾情鼓勵,這個《吻》很popular,有可能被借出去展出過。你們都喜歡龍兒的發型呀,看來隻有親媽不待見他的發型,慚愧。二美宮值得一去,俺也隻去了其中的一美。:)
stillthere 回複 悄悄話 輝煌。
傅江歌 回複 悄悄話 冒泡問候麥親。俺忙裏偷閑跟著麥親移步換景來到美麗浪漫的音樂之都。覆蓋金箔的‘kiss’的確超凡脫俗,金燦燦的’吻‘很迷人。懷抱貓咪的畫家的表情和服飾也挺超凡。阿黛爾肖像的故事很著名,電影沒看過,得空找來看看。有錢人真愛藝術的不多見,但願這位華裔富豪珍愛‘阿黛爾’。兩幅相比,我更喜歡一號,俺秒變拜金女。
喜歡龍兒的小發型,好帥啊。儂就地給兒子上憶苦思甜課,挺奏效,小帥靜靜滴坐在那裏刷手機,要擱俺大寶,哎瑪。。。
拜讀了這麽多豪麥遊記,篇篇精彩紛呈,章章值得收藏。儂是當之無愧的學霸!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anhe' 的評論 : 謝謝荷姐姐長評留言。姐姐謙虛,跟著你的維也納遊記係列,我又重走了維也納,學渣俺抄你們幾位好博友的作業,立刻有了底氣。
冬天的多瑙河確實沒什麽景致,取消了也好,否則可能是白花錢。姐姐買了《吻》的明信片,我買了冰箱帖,都是價廉物美且容易攜帶的紀念品。
“我們在維也納坐車沒有擁擠的感覺,也許那時旅遊熱還沒興起,我倒是對他們寬鬆的檢票製度(幾乎沒有)印象深刻,覺得維也納人待客之道很誠懇信任。” 我看到你寫維也納的地鐵,我們沒坐地鐵,坐了公交,也很方便。
“龍兒與在金色大廳演唱失之交臂,有點遺憾,維也納金色大廳是是全世界音樂人向往和崇敬的音樂聖殿,都把能在金色大廳裏演奏視為無上榮光。龍兒的發型很有藝術家的範兒。” 哈哈,姐姐看出了龍兒有藝術家的情節,可惜他幾乎已經放棄了自己的音樂愛好。
再次感謝姐姐的精彩博文和照片,祝荷姐姐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評論 : 謝謝蘑菇,你不能喝咖啡,給你來杯六堡茶。
“坐地上的帥龍兒很有範,音樂才華也從小就出眾。”謝謝誇獎龍兒,不過,這時候就想到碼農說:小時了了,龍兒的音樂天分正好應了後半句:大未必佳。哈哈。

“維也納是我和教練獨自去的第一個歐洲城市,趁著上小學的水兒去參加school trip的時候。”住在歐洲的好處就顯現了,可以說走就走。維也納的景點很多,我也希望將來有機會再去一次。

“那幅金色之吻很美,那種能看得癡迷的美”,確實讓人心醉,我買了冰箱帖留作紀念。祝蘑菇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幑寧' 的評論 : 謝謝幑寧,你們多年前就去了,我們也是趕巧了,正好碰到免費周五夜,還搶到了票,也是幸運。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謝謝領導誇龍兒,讓他美一會。“咱們過去公交車要掛著走幾站的”,這個我還真沒看見過,但“火車從窗戶爬進去”,我是經曆過,六四的時候也這樣。印度人的火車我見過照片和視頻,那真是蔚為壯觀。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可能成功的P' 的評論 : 謝謝可可大作家/藝術家美言鼓勵:“麥姐的遊記從地區、建築、交通、藝術家、名畫到曆史、人文、電影,豐富得讓人目不暇給。” 讓俺有信心繼續努力。
茜茜公主詩歌的原文是德語,不知道如何,英文翻譯比較簡潔,AI翻譯詩歌的水平有時候很讓人驚豔。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可能成功的P' 的評論 : 謝謝可可,他還曾經留過半長發呢,是不是能入你這個藝術家的法眼?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那副著名的《吻》咱不能收藏畫,但是有個那幅畫的杯子。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謝謝麥姐。我們是2018年去的。當時也寫了一個係列。這是其中的一篇。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72/201807/33080.html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林向田' 的評論 : 謝謝林兄分享,確實,從外觀看,金色大廳並不是特別起眼,售票處就更是狹窄,服務態度也不好,讓人有些失望。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鼓勵。我們這次出遊就這趟火車人最多,其他感覺都還行,瑞士的火車最空蕩。有些畫家會就同一個主題畫好幾幅同樣的作品,但Klimt的《The kiss》應該隻有這一幅原作,Klimt作品太有特色了,也容易讓人心醉神迷。
感謝荷姐、水星兄和皮卡兄為俺壯膽。:)祝菲兒新周愉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QQ' 的評論 : 謝謝巧巧,那個“表情雕塑”我後來專門又轉回去拍了照片,感覺太好玩了。“有時候大餐吃多了,就渴望一碟清爽小菜。”,可不是,別樣的藝術立刻就抓住了人們的眼球。祝巧巧新周愉快!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麥子的遊記越來越充滿驚喜,終於看見龍兒酷帥的側影,麥子有心,加入了荷姐姐與水星兄的博文片段,更增加了層次性。表情雕塑讓人會心一笑,DeepSeek的翻譯讓人驚豔。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謝謝亮媽誇獎龍兒,龍兒的頭發確實是又多又黑,但他的發型總是讓俺一言難盡,這個發型後麵看著不錯,前麵看我總開玩笑說他是特務頭,哈哈,我感覺他短發更好看,但人家的發型人家做主,俺就隻能撇撇嘴。
訂座是要額外付費,我們之前的旅程基本沒有專門訂座,但自從坐了這一趟慕尼黑到維也納的火車後,就不敢不訂座了。這趟火車沒有綠燈,隻在行李架上有一行特別小的字,不仔細看都注意不到,我看沒訂座的人都瞎坐,有人來了再讓開。
看來我錯過了你維也納遊記,回頭去補讀,跟你雲遊我們沒去過的地方。你的婚禮係列大帖太感人了,喜歡!祝新周愉快!
水沫 回複 悄悄話 麥子遊記的標題每次都取得很藝術、很抓人眼球~~~

龍兒真是明星風範~~~真實內容極其豐富的一篇遊記,麥子的文章很紮實~~~
mayflower98 回複 悄悄話 羨慕麥姐去了歐洲這麽多名城遊玩,更佩服麥姐曆史知識豐富!表情雕塑看一眼就想笑:)謝謝麥姐分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謝謝亮媽,和菲兒一起坐沙發喝維也納咖啡。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給菲兒、亮媽和朋友們上維也納咖啡。
暖冬cool夏 回複 悄悄話 剛剛看到麥子7/1在我5月博文的留言,missed掉了,致歉!謝麥子!
馮墟 回複 悄悄話 印象派畫家生前基本上沒有發財的,畫賣不出去,隻有抱團取暖,沒落畫家一起舉行畫展。
悉采心 回複 悄悄話
奧匈帝國解體,——原來是捷克和南斯拉夫是這麽來的,謝謝麥子把曆史掰開揉碎了講,這回忘不了了。驚喜地看到麥子涉筆Klimit的《吻》。記得俺兩年前寫黎錦揚傳記時,其中一章走筆很掙紮,因為他被有夫之婦追求並最後娶她為妻(她從此成為他的黎太太),這與俺從小到大的價值觀非常相悖。羝羊觸藩之際,用得正是麥子說的“反叛精神的藝術先鋒klimit”的這幅《吻》,來給自己仗膽兒。我剛去查了查,當時是這樣描述的:兩人愛得熾熱無比,流金鑠石,拿“新藝術派”繪畫大師克林姆特的《吻》來說事,一點不為過。在那幅足夠熔化一切成見、詆毀和指控的鎏金畫麵中,沒有帽子,沒有罪名,隻有把兩人裹在一起的、上麵綴滿唯美圖案的“金花袍”。。。

時序雖異,心緒卻在同一幅畫前匯集,讓我又想起了那首詞:我吹過你吹過的風. 這算不算相擁. 我走過你走過的路. 這算不算相逢.。。鬥膽加上咱們的兩句:我看過你看過的畫,這算不算神交;我寫過你寫過的《吻》,這算不算共情。。。哈哈,開心借此跟麥子一嗨~~

看到麥子的公子龍兒了,光看頭型就帥得不行了。沒坐也無礙,小帥哥往哪一待,都是一道風景:))

暖冬cool夏 回複 悄悄話 龍兒坐地上的側麵照片好帥,發型就很時尚!麥子趁機憶苦思甜,好:)
麥子的遊記寫得真好,用心認真,把我一個對奧地利/維也納曆史一無所知的人用文字用畫帶了進來。The Kiss這副畫真是創意無限,兩個人被金色被花朵簇擁,真是光芒萬丈,另外一副”一位匿名中國買家又以1.5億美元從奧普拉手中買走這幅畫作”,1.5億,中國人太牛了,眼洞大開:)
謝謝麥子這麽全麵的好分享!
藍山清風 回複 悄悄話 跟著麥子這趟"春運"火車,從慕尼黑來到了維也納。在麥子生動的筆觸下,我似乎也在車廂裏當了一回"無座遊民"。龍兒真帥氣,跟她媽媽擠在車廂門口,一幅多麽溫馨動人的畫麵。在維也納的曆史文化中,我最熟悉的還是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的作品,他太擅長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了,尤其是女性心理,他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把女性刻畫得入木三分。謝謝麥子的分享!圖文並茂,受益匪淺。祝新周快樂!
棗泥 回複 悄悄話 麥子麥子,你的遊記實在精彩!和菲兒一樣,好像在別處看過《吻》。和亮媽感覺一樣:龍兒的頭發和發型太帥啦!希望我有朝一日能去“二美宮”瞧瞧。
canhe 回複 悄悄話 麥姐好!前晚看到你來我家摸冷大門了,趕緊過來看更博了沒?今晨想回複你的留評,沒想到你給我逐一留評了,幹脆先去聽教會講道,回來再說吧。回來就在城頭看到你更博了,很榮幸我又被點名了,慚愧我的小學生流水賬遊記被學霸麥姐幸寵了。
我2008年三月去的維也納,屈指算來17個多年頭了,維也納的許多景點如金色大廳,美泉宮冬季都要在四月才開放,加上維也納冬季確實冷,陰雨天多,多瑙河船遊也被取消了,有點掃興。
麥姐的遊記一如既往地集曆史,文藝,知識,風土人情於一體地,圖文並茂地精彩富有情趣。我不能免俗地也帶回了Gustav Klimt著名的“吻”是一組他作品的明信片,明信片是我外出旅最喜歡買的紀念品,價廉物美易於攜帶。我們在維也納坐車沒有擁擠的感覺,也許那時旅遊熱還沒興起,我倒是對他們寬鬆的檢票製度(幾乎沒有)印象深刻,覺得維也納人待客之道很誠懇信任。
龍兒與在金色大廳演唱失之交臂,有點遺憾,維也納金色大廳是是全世界音樂人向往和崇敬的音樂聖殿,都把能在金色大廳裏演奏視為無上榮光。龍兒的發型很有藝術家的範兒。
謝謝麥姐好分享!麥姐寫博愉快!
爬樓到底看到菲兒搶占的沙發上還大度地給我留了位,謝謝菲兒!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複 悄悄話 今天趕上前排了:)坐地上的帥龍兒很有範,音樂才華也從小就出眾。維也納是我和教練獨自去的第一個歐洲城市,趁著上小學的水兒去參加school trip的時候。我對霍夫堡皇宮和美泉宮比較有印象,卻不太記得美景宮了,正好跟著麥子網上遊。
麥子的遊記總是豐富多彩,謝謝你介紹Klimt,那幅金色之吻很美,那種能看得癡迷的美。問好麥子,你們該跨入新的一周了,祝新周愉快!
幑寧 回複 悄悄話 行程計劃得好!住美景宮附近,還搶到每月一次的“Free Friday Night“免費參觀票。我們多年前參觀過美景宮,但未玩得如此細致。大讚麥子好遊記!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遊記好看,照片拍得真好。龍兒好帥!咱們過去公交車要掛著走幾站的,火車從窗戶爬進去,看見現在印度人坐火車嗎:-)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麥姐的遊記從地區、建築、交通、藝術家、名畫到曆史、人文、電影,豐富得讓人目不暇給。很喜歡那些表情雕塑。茜茜公主的詩句原本一般,沒想到AI翻譯得出彩了:)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我也讚歎龍兒帥哥的頭發呢:)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十年前我去過維也納,所謂的金色大廳就是一個黃色的建築,與想象中的金色完全不一樣。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QQ' 的評論 : +1

哈哈哈,同意。麥記者又一篇精美,文藝範的遊記。寫得真好,真漲知識。我們在歐洲,火車倒是都挺空的,不過這裏還沒去呢。The Kiss好熟悉,怎麽好像在別的博物館也見到過似的,我見的一點是仿作。老皮卡的文印象深刻。麥子太有心了,收集,會合了皮卡老鄉,水星兄,荷姐的大作。這篇我我收藏。
XQQ 回複 悄悄話 “表情雕塑”特別有趣,讓我們忍俊不禁,輕鬆一笑。有時候大餐吃多了,就渴望一碟清爽小菜。問好麥姐。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龍兒的頭發真好啊,又黑又亮,發型也好看。火車人多就有這個問題。我這次旅遊從牛津坐回來時有一段路沒找到一等車廂,索性站著到終點站。好在路程短,站著也挺好。你們訂座還要加錢吧?我這次建議訂座的都沒訂。上車找座位有綠燈的地方,說明沒有人訂座,有紅燈的不要坐。我們感覺一等車廂最擠的一次是從布魯塞爾到科隆。車廂幾乎滿員。
熟悉的維也納。麥姐寫得好。你們進去的地方我們都沒有進到裏麵去。美景宮就在我們旅館邊上,我們隻是在外麵轉,還去了禮品店,就沒有到裏麵參觀。問好麥姐,新周快樂!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菲兒占座,我來啦!小板凳也行呢。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給水星兄,老皮卡,荷姐和大家占座,龍兒太有範了!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