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人間

跨躍中美文化,勾通雙項信息探討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正文

牧歌與心跳

(2020-11-20 12:56:55) 下一個
牧歌與心跳
一首" 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唱遍大江南北。這淒美婉轉的歌聲,催人淚下的故事攪動了億萬人原本平和的心,有評論說這首歌唱得靈魂出竅。感人之深難以言表,隻好藉用眼淚表達了。白居易寫過一首「琵琶行」,聽完琵琶女如訴如怨的演唱後詩人己是淚流滿麵,便自問自答道,"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他若有幸聽到這首牧羊人的戀歌會不會又一次青衫濕呢?
音樂有多方麵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傳播情緒、調動和影響人的情緒。例如當我們工作累了,或在緊張焦慮的時後,聽上一首輕鬆愉快的樂曲,心情會慢慢平靜舒緩下來。一首歌承載的情緒無論是喜怒哀樂還是愛都會引起人們類似情緒的波動和回憶。所以有評論說那首牧羊人的戀曲唱出了人們傷心往事和風流小歷史。從另一方麵講,我們在某些??情境中聽歌,會將情境中的許多資訊壓縮,打包到正在聽的歌曲中,隔了許多年,當我們再次聽到這首熟悉的歌曲,其中壓縮的那個情境的資訊便又會回到人的腦海中,使舊景重現。所以當我們再次聽到童年時常聽的歌時會感到懷念和溫馨,聽到失戀時常聽的情歌會流下眼淚,文革中受過衝擊的人一聽到某些紅歌依然會渾身發抖。原因很簡單:之前凝聚在歌曲中的情緒使的這首歌變成一種線索,當再次聆聽,便會延著線索挖掘出當時的情緒,甚至會引發某些感染性很強的視覺想像,這時後,當下的情緒就會發生變化,喜怒哀樂一時湧上心頭。有時我們批評某些人小資產階級思想嚴重、多愁善感,動不動就落淚是沒有道理的,那原來都是音樂惹的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