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跟平等開玩笑說,我以後寫什麽都叫“跟著平等說XX”,因為他選的題目總能給我一些思路。這次他聊到AI,我真的是在書架一抬眼眼就發現了這本書。
忍不住笑出來。
學術界喜歡把Brave New World和1984放在一起比較——兩本都是生活在20世紀前期的人想象幾十年以後人們日子的書,不過在我印象裏,好像中文輿論下的Brave New World沒有1984聲譽那麽高。因此,這本書的作者Aldous Huxley,似乎遠沒有George Orwell那麽廣為人知。
實際上,Aldous Huxley來自英國著名的Huxley 家族,屬於絕對的上層社會。
祖父Thomas Henry Huxley,是生物學和考古方麵的專家,達爾文理論最初的最強有力的支持者,在幾乎完全自學的條件下,成為是19世紀後期最好的比較解剖學家之一。到今天仍舊被承認的關於鳥類是從恐龍演化來的結論,就來自他的一篇論文。Aldous Huxley的哥哥Sir Julian Huxley是生物學家(這個Sir可不是想冠就冠的,要女王親自封才算),UNESCO的第一屆主任,而另一個有一半血緣關係的弟弟Andrew Huxley,則是1963年的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不是隻有小李探花才一門三進士的哦。
(英女王封Sir的一個鏡頭,我能想起來的獲封的還有Elton John, David Beckham,etc.)
Brave New World和1984一樣算是小說類,不過不是常規意義上講故事的那種(我自己覺得也不應該屬於純科幻)。標題來自莎士比亞的The Tempest中Miranda的獨白,
O wonder!
How many goodly creatures are there here!
How beauteous mankind is! O brave new world,
that has such people in’t.
----William Shapespeare, The Tempest Act V, Scence I,II.
這段獨白被引用,是因為小說裏的一個人物,John,超級喜歡莎士比亞,對他的東西倒背如流,尤其是這一段(John在書的結尾死於因抑鬱自殺)。
以倫敦的Hatchery and Conditioning Center開篇。這個Hatchery可不是孵小雞,是——孵人。科技進步了,生孩子的工作可以交給機器,One egg, one embro, one adult-normality。然後變成什麽呢,Standard men and women。並且,還在試管裏的嬰兒胚胎,即已經被決定了各自屬於哪個Level——社會最上層的統治者,或者最下層的服務人員——每個人隻要穿著自己的製服,走自己的專用通道。書裏用不同顏色代表不同階層,比如白色是ALPHA,而橘黃是Gamma。
我看到有分析說,Huxley的這個聯想來自於Eton College的黑校服。
(黑校服)
Standard的第一要義是,等級分明,從A+(Alpha+)到Epsilon,各司其職,完全不能越界——包括作息,行為,情感,保證在自己的class做到perfect。有衝動的時候怎麽辦?吃一種叫soma的神藥。書中的主人公Bernard理論上屬於A+類,由於事故導致在被製造的初期血液中混入酒精(被汙染),多了普通人的情感,包括憤怒,失望,嫉妒。當他愛上屬於B類的Lenina時,非常不想見到Lenina同其他男性一起外出度假——在他們在的世界裏,因為女性不必生育,作為B級的Lenina,是可以隨時被任何一個A級的男性挑選並發生性行為的(Everybody has everybody)。Lenina被刻畫成美麗單純智力有點遲鈍,因此對自己的階層很滿意對現狀很滿意的群體代表。
好像奇怪的是,中文輿論裏到今天一直對弱智有種特殊的變態審美?特別是對女性?
Aldous Huxley和George Orwell曾經有一段師生關係。二人相識於1917年距倫敦城40公裏一所為上層社會孩子服務的Eton College(以皇室特供聞名,出過20位英國的PM)。不過,Huxley是作為法語老師助理出現,而Orwell僅是普通學生,所以在那個時期,二人屬於典型的生活裏有交集的陌生人。當時還在用原名Eric Blare的George Orwell,從家庭情況來講並不屬於上層社會,隻是因為拿到獎學金而有機會坐到Aldous Huxley負責的教室裏(據說成績相當差)。
在任教期間,Huxley被認為是最不合格的老師之一,完全沒有權威,拿到這份工作隻是因為父親對學校有捐款。但是他對學生最大的貢獻是讓學生們愛上閱讀和寫作。Orwell的養子在後來被采訪的時候說,Orwell對寫作的興趣,很可能是來自於Eton College。
後人的記載裏,Huxley很少提及自己的家庭背景,因此被認為是“有現代意識”,努力擺脫家族帶來的影響。193X年,比較流行的話題有兩個,一個是優生學(已經聊過啦),一個是sleeping-teaching,即在睡眠中掌握各種知識。
這兩點,都被Aldous Huxley用作這本書的背景故事賣點。
另一個試過(向往)睡覺就能學習的是誰?機器貓叮當啊——他替康夫做了記憶麵包,吃下去睡一覺,就可以應付第二天的考試了!
Brave new world長什麽樣?
'Old books are prohibited. Particularly when they are beautiful. Beautify is attractive, and we don't want people to be attracted by old things. We want them to like the new ones. Peopla are happy. They get what they want. And they never want what they can't get. They are well off. They are safe. They are never ill. They are not afraid of death. Thea are blissfully ignorant of passion and old age. They are plagued with no mothers or fathers. They’v got no wives, or children, or lovers to feel strongly about. They are so conditioned that they practically can’t help behaving as they ought to behave'.
一句話,完美,秩序,井井有條。因此,對普通人的世界厭惡,排斥,充滿恐懼。
書裏有一個情節,Bernard同Lenina一起外出度假,見到被年老體衰折磨的普通人,哭鬧的孩子,和哄不好孩子的煩躁的媽媽,Lenina嚇到要嘔吐,Bernard卻說,難道你不想像她們一樣,懷裏抱著自己的孩子嗎?
不可以。因為Lenina is not freemartins,designed。同時任何一個在B級之上的男性,都可以要求和Lenina發生性關係。Brave New World的規矩是,everyone belongs to everyone else。後來Bernard甚至在John的影響下,幾乎變成性癮症,公開宣稱,我上星期和六個女孩發生了關係...如果我想,再加一打也沒問題。
而在之前,Bernard是有普通人的情感的,曾經堅持和深愛的Lenina在月夜星空下多流連片刻,理由是和集中駐地比起來,here we are more together。他會告訴Lenina,我最大的理想是,be free, in my own way, not in everybody else's way。
不幸的是(當然),Bernard最後沒能逃脫被流放的命運。
同1984一樣,這本書很薄,認真的話,幾乎一個下午可以翻完,文字也屬於經典簡練優美款。比如當John看到媽媽Linda被迫和Pope睡在一起時,書裏的原話是,His heart seemed to have disappeared and left a hole. He was empty,empty, and cold, and rather sick, and giddy. Remorseless, treacherous,lecherous…
想起上次聊到Ben Hur,Brave new world的用詞用句,既不同於早100年的Ben Hur,也不是晚100年的現在流行的很花哨的寫法,有點象老電影,舊是舊了一點慢是慢了一點,但是並不讓人覺得拖遝——如同人生。
還有一點比較有趣的是,Brave new world和1984問世的時間差不多,但是境遇大不相同。1984出版及轟動,Winston Churchill公開宣稱,我看了兩遍!而Brave new world發表之後,罵聲一片不說,後來發展到在愛爾蘭和澳大利亞有地區destroyed by burning。
世事,又有誰敢料?
Aldous Huxley於1963年11月22日去世,和肯尼迪遇刺的是同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