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不啃的南瓜

不管雨下了多久,雨後都將會有彩虹。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個人資料
正文

我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14

(2019-12-03 10:52:59) 下一個

我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我們下鄉後,傳達了一個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六由毛主席簽署“有一點修改,付討論”的文件《關於對敵鬥爭中應該注意掌握政策的通知》。在通知中,提出應當把《黑五類》的子女“正確對待”,並簡稱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似乎這樣對我們才比較公平和準確。

聽到這份文件,我大為驚訝。毛主席怎麽會同意發布這種文件?這就是說:“黑五類”的子女首先就被定性為壞人!隻不過和他們的父輩不同,是可以教育好的壞人。而且僅僅是“可以”教育好(雖然也說其中多數或大多數能教育好),但是“現在”還沒有教育好!也就是說,以前所說的:“有成分論,不唯成分論,重在表現”的那一套都是假的?騙人的?我不知道毛主席和周總理算不算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他們一個出身富農,一個出身資本家,又怎樣被大家認可為已經被教育好了?從此以後,我又被無產階級踢開了一些,我也很自覺地和“黨組織”保持了更加遠一些的距離。

十月中的一天,我正在自己的菜地裏栽大蒜瓣,婦女隊長劉桂蘭來看我。她很關心地問了我們的生活,最後告訴我:荊門縣要在煙墩區的周集召開縣上山下鄉知識青年政治工作會議,各個公社要派知青代表參加。公社領導覺得我的表現不錯,決定派我作為公社的知青代表去參加會議。我聽後楞了好半天。公社裏三十個知青,恐怕我的成分是最差的,父母的問題也是最嚴重的,怎麽選中我去了?看來公社領導真的認為我是個“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或者是還不知道我的出身和家庭成分?

大隊黨支部書記馮家賓聽說了,淡淡一笑。從嘴裏拿出旱煙袋,使勁地在鞋幫上磕了磕,不緊不慢地說:“其實嘛,成績是總結出來的,缺點是找出來的,榜樣是樹起來的。小江啊,這些事情不要看得太重。”我真的很佩服家賓那清醒的頭腦。隨便哪個人,把他做的好事和成績放在一起,都會變成模範。而把所做的錯事和壞事集中起來,都能給你戴上一頂黑帽子。就看別人出於什麽目的,會怎麽利用你,會怎麽對待你,絕對不是自己努力的結果。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十月二十五號,我打起背包,到縣知青辦報到。和各公社來的知青一起坐大卡車到了周集公社,開了三天會。縣革委會的軍代表做了個長長的報告,然後是知識青年代表們分組討論。這幾天是知青們大交流的日子,我又認識了很多知青。那時我才搞清楚,下放到荊門縣的知青除了二附中的同學外,還有三十八中和中北路中學的學生。那些學校的風氣是很差的,有很多流氓團夥。下鄉後也多不好好勞動,像老油條一樣。這些人喜歡打架鬧事,但也一樣地被派代表來參加會議。看來,知青也不是鐵板一塊,知青中也有敗類,“代表”也不過就是那麽回事而已。我又想起了家賓的話……。

最後一天是各個代表發言。那才真的是五花八門。有的人在高唱“一輩子紮根農村”;有的人夢遊般地大談當地的發展規劃;也有的人表示要大抓階級鬥爭。等到我代表子陵區發言時,在高呼“毛主席萬壽無疆”和“林副統帥永遠健康”以後,隻講了三句話,不到五分鍾就下去了。我實在不想說那些沒有意思的空話和大話。

但曆史卻總是在給人們開各種玩笑。下放到子陵公社的小流氓成天不出工,天天白天躲在屋裏睡懶覺,晚上打牌到下半夜。一天半夜打牌打累了,要出去拉尿。當時正逢大旱,各級領導都帶隊到處抗旱。縣委書記帶的隊伍正好在知青們的家門口排成一列,用臉盆端水澆地。他興致大發,順便就站在隊伍裏也端了幾盆,不料剛好站在書記旁邊。縣委書記看到半夜居然還有個年輕人來助戰,一問才知道是知識青年,並記下了他的名字。後來國家準備召開四屆人大,給荊門縣分配了一個知青代表的名額。這位書記大人馬上就想到那天晚上遇到的知青。不由分說,就把這個小流氓作為代表知青的人大代表報了上去。

本來這事到此也就算了。誰知道後來發生了林彪事件,四屆人大被推遲了好幾年。而大招工已經開始。小流氓著急了,再三要求去招工,並聲明寧可不當人大代表。但名單已經報到中央是不能隨便改動的,既然代表知青就不能被招工。於是小流氓天天暴跳如雷,知青辦則頭疼不已。知青們就在一旁偷笑:這種人要到人大去代表我們?真的是瞎了眼!

這年秋天,有個下放到沙洋的武漢女知青在秋收送糧的時候不幸中暑死了。當地政府把她樹為先進知青的典型,“小車不倒隻管推”的英雄,到處宣傳。聽說她的父母來後,母親隻喊了一聲“我的兒啊!”就昏倒了。據說父親代表家屬在追悼會上發言時,結結巴巴地講了幾句,突然從口袋裏拿出錢來:“我代我的女兒交黨費!”於是,這個女孩被追認為中共優秀黨員。她父親是否這樣做了我隻是聽說,但那女知青被追認為黨員是千真萬確的。

知青們看到關於她的宣傳材料後百思不得其解:這算是英雄行為嗎?送糧食就那樣重要,以至於需要有人用生命來換嗎?休息一下,第二天送更多的糧食不好嗎?後來從中央的黨報上,我們也看到類似的“英雄”。如下放到黑龍江的知青金訓華,為了撈出衝到河裏的一根“公家”的木料而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在這個年代,“公家”的東西是無價的,個人則是及其渺小的,渺小到連生命都不值錢了。因此發生了很多後來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動人事跡”:為從失火的房子裏搶出一張毛主席像而“獻身”,或者什麽都沒有搶出來,隻來得及拿出掛在牆上的毛主席像,就一定會被稱之為“英雄”。

那一年,即從一九六八年十月到一九六九年十月,僅老三屆就有三千零七人從武漢下放到荊門縣。分布在十二個區,六十五個公社三百四十二個大隊八百六十七個生產隊。據說幾年後到最高峰時達九千多人。至於死了多少,有多少在荊門安了家,那就不得而知了。

我們在周集一直呆到十月二十九號才互相告別,各自返回了生產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欲千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林向田' 的評論 : 當然是騙人的,讓幾個成分不好的上大學當點綴,就說重在表現,可從來不說占成分不好的人的百分之幾。
hotpepper 回複 悄悄話 “也就是說,以前所說的:“有成分論,不唯成分論,重在表現”的那一套都是假的?騙人的?”
我們這一代親身體驗過“成分不好”才知道老毛有多可惡, 可恥!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也就是說,以前所說的:“有成分論,不唯成分論,重在表現”的那一套都是假的?騙人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