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澳夢子

澳洲早期華人的故事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年年災 年年哀

(2024-08-28 00:53:51) 下一個

這幾天看新聞,太平洋的水溫超過30℃,也就是說太平洋的水蒸發到天空的會更多,當與北方的冷氣流相遇,強降雨及冰雹的機會更高;換言之,國內防洪的日子從“七下八上”到“七中八中”的說法在今年沒有效用了,直接變成“六中九上”,或許會更長。老百姓現在的苦日子還沒到頭,恐怕連吃白菜都是一種奢侈。

地球的溫度在升高,是不容置疑的事實。科學家們早就一直在警告,“減炭少排”在國際會議上經常扯皮;但不少國家暗地裏一直做著研究和預警,雖然作用不會很大(局部地區改變不了整體),卻起碼能盡量減少本國國民的生命財產損失。

回過頭去看國內現在,老百姓多是埋怨老天爺不長眼,大概能看到的不算是真心話,偶然的插話才是本質所在。

“以糧為綱”,假如連食的東西都保不了,那該回到上世紀60年代初的日子了。當年還可以逃荒,未來又該逃到那裏去?

2009年中南大學一位名為孫錫良的寫了篇文章是“中國農村調查 八大突出問題”中說了這麽一句:“從總體上看,中國的江﹑河﹑湖﹑泊﹑港﹑澤的水利設施情況隻接近於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水平”,是因為“中央下撥到縣市級的水利建設資金,真正用到工程建設上的不到20%”。難怪乎本年無論江﹑河﹑湖﹑泊﹑港﹑澤及城市都出現看海的日子,遠至新疆也不必到遙遠的海邊都能享受到了。

10年後的2019年,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司長田以堂在國務院舉行的例行吹風會中介紹“中國9.8萬多座水庫大壩,6.6萬多座水庫大壩曾經是病險水庫大壩,另外1.6萬多座是現行的病險水庫大壩,急需盡快除險加固”。5年過去了,這1.6萬多座加固了多少?而曾加固的有有多少重新回到“急需盡快除險加固”的狀態?不知道。

從今年的情況看,無論東南西北的洪水有不少的上遊水庫緊急排洪而導致的,個別城市甚至出動到防空警報來提醒洪水即將來臨,可見水頭的猛烈。

9.8萬多座水庫大壩大多建在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按正常的正式使用年限是50年的話,已多是臨界或超期使用,更不要說標準或質量不可能是正式使用年限了。

可怕的是,各地方政府分別在河流的上遊分段建的大小水庫,在數十年間讓中下遊本該是泄洪的地方建起房子或種上不同的莊稼或植物,上遊泄洪則中下遊汪洋一片,損失慘重。

例如近日山東壽光,彌河上遊分別有大型的治源水庫及黑虎山水庫﹑嵩山水庫兩個中型水庫,分別在1997年及2011年兩次除險加固,那有如何?一樣的損失慘重。至於原因,田以堂有說明,不多說了(見“從中國病險水庫的主要原因看水庫大壩的使用壽命”,http://hx.cnd.org/?p=172254)。

許多病險水庫大壩的今天已不具備防洪抗旱功能,相當部份移作養魚來增加效益被利用起來,水儲得越多,能養的自然也多了;一旦泄洪,則魚又放跑了,這影響到地方的方方麵麵利益,非到真的頂不住了,則按最高排洪來泄水,下遊想安生就難了。

田以堂也提到三峽大壩,水庫在每年6月10日的汛限水位是145米,今年在後來是4孔泄洪到最後是12孔全方位泄洪,也就是“為了防止汛期出現問題,甚至潰壩,可能做成滅頂之災”,可見今年情況的嚴重。

中國並不缺有識之士,“修建三峽時反對意見非常強烈”, “三峽工程中在最後報告上簽字的那些專家們,最後都成了工程院和科學院的院士,得了這個獎那個獎”(見“〝南水北調〞或比三峽工程更可怕”- http://hx.cnd.org/?p=172003n)。“南水北調工程決策在前,可行性研究在後,工程即將完工才發現基礎數據沒有做好,程序顛倒”, “南水北調工程幾乎沒有專家反對,順利開工建成”。專家們怕的是像黃萬裏一樣,“很可能連一個科研的題目﹑科研經費都拿不到”。

城市建設就不多說了,相關的文章下載的不少,不是不能說,而是說不過來。

 “18億畝耕地紅線”,在看海的日子中如果減去絕收的,又剩下了多少?

有多少病險水庫大壩懸掛在農村或城市的頭頂並隨時隨洪水的到來而潰?隻能是年年災,年年哀。

“能活就好”, 能活又如何重建家園?重建了又會怎樣?“不折騰”卻是“盡折騰”,也不得不折騰。

看大地滄桑,哀心一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xiaoxiao雨 回複 悄悄話 China's modernization and big construction totally destroy the weather pattern.
wumiao 回複 悄悄話 為什麽現在歐美等國家都沒有人工建造的水庫了呢?他們往往用天然湖泊進行水庫的作用,他們敬仰自然,不做人定勝天愚蠢的事情。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