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60)
2021 (381)
2022 (335)
2023 (302)
2024 (324)
木心講聖經,讀了讀,有議:
中文《聖經》,看起來,別扭;讀起來,有隔。
華人教會,像嫁接,而且總也覺得沒全對接上。
漢人講佛經,何嚐不是?說得特溜的禪,抄得特油的心經,山寨的精品而已。
上述所有,不過是在說:我們漢人,也想有靈魂。
希伯萊文的舊約,希臘文的新約,後來德文法文英文的聖經,原汁原味也在流失,但不至變質。猜。
有道:譯,隻得原本的三分之一。猜,譯成中文,連原本的三分之一都得不到。
讀漢語本的聖經,糟;不讀,糟糕。轉讀英德法文的,進一步讀希伯萊文的,至精,至靈。
所以,木心講舊約新約,隻當文章讀,不作說教看。
漢語,不夠用來專門說靈魂的質量。漢文化沒靈魂,是沒折的事兒。
但,我們在找靈魂,自東漢佛教傳入,至清中葉後傳教士入住。
往往,不是“教”感動了我們,而是我們被自己求教的努力感動了。
我們尚未入“教”,還沒到這一步。例子:這裏的文學。美感,有些;靈魂,幾許?
體驗飲食男女的實惠,就是這裏從來的文化水平。
木心隻會,或者說,大陸人隻會讀書,讀《聖經》是讀另一本書。
就會個漢語的人,大約也隻能如此。
在德國教堂裏參加禮拜。一下想到一本英譯本的名字:《民主,作為一種生活方式》。這是翻譯。漢語自身,產生不了這樣的認知。
其實漢語裏也有零碎,像祭祀,敬禮。但“意思意思”,騙騙嘴,騙騙日子。
常讀聖經。奢望:得到一兩切入點,嚐嚐得到靈魂的滋味,一點點一會會就行。至今尚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