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60)
2021 (381)
2022 (335)
2023 (302)
2024 (324)
2025 (1)
一群小學生去同學家做客,見家中電器多是日本貨,低聲說:“你們家夠漢奸的。”家長事後得聞,厲聲斥責小孩,“以後少帶這幫傻X學生到家裏來。”
上高中了,知道甲午海戰,這賠款那割地,““三光”政策之類。
上大學了,留學了,知道了明治維新,比較出了中國的“國民性”,日語變成中國人不用就說不出現代白話文的語素;
掌權了,“我們要感謝日本人的侵略,這使得我們共產黨有了今天。”
反思了:日本好幹淨,人好有禮貌,嘛嘛好先進。
想來想去,在蘇州把胡友平給殺了,又在深圳把一個日本小孩給殺了。
陳丹青說他女兒正在日本教英語,“小日本在悄悄地趕。”
滿網,一段時間來一次“愛國賊”還是“賣國賊”的熱議。
生活在新西蘭的大康在他的節目中說,有些華人說起話來以為自己是白人似的。
一群上了歲數的人,組團跑到拉斯維加斯當著當地人的麵說:“我們不吃你們這一套”。
………
這不是思想史,而是心智發育史。成人脫衣舞會對這樣的人群說:抱歉,少兒不宜。
魯班,四大發明,本草綱目,和《幾何原理》,巴門尼德學派,是不是也和這種情況類似?
聽二泉映月,梁祝,再聽紫可未斯基的小提琴曲,蕭邦的鋼琴曲,也有這種感覺;
讀中國的文史哲,讀歐美的同類的書,也是這重感覺。
聽中國的脫口秀,即大小孩哄大小孩玩:聽歐美的脫口秀,看泡沫劇,分明是成人的勾當。
張藝謀的中國奧運開幕式閉幕式,中國的奧運奪金,是不是很大小孩哄?倫敦巴黎奧運,怎麽怎麽也是大人在做大人的事。
許多的時候,看海外種種論壇,很容易和讀《故事會》混淆起來。
最深刻的魯迅,最好的文學《紅樓夢》,像是剛做完成人禮。
住在歐美人堆裏,有如唐人街的處境,常常有覺很玩藝兒,很“小把戲”。
“偉大複興”“命運共同體”“做南半球的頭”,怎麽看都像兒童樂園。
同學中相互問詢,無非保健,兒女怎樣。其中有人說悄悄話:變人種,才是根本的變。誰等得了陳獨秀劉曉波的幾百年殖民,讓下一輩生混血兒,脫胎換骨,先行一步。
覺得,聽到了一句大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