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順”“不逾矩”,即服老,即老實,而且頗具文化。
“為老不尊”,像毛主席晚年玩小護士;現在又來一個九十二歲的剛出鍋黨圓,在眼淚夾夾地說接到七十二歲黨圓寫給他的公開信的激動。中國人其實是忽視老,以致歧視老的。有句話叫“老了,就怕不自立”。其實就是在說“ Don't Be old”的怕。其實是,老了,手頭有幾個了,沾了光的子孫仍是拿自己不吃勁。於是就造出個孝來唬人:必須對老人好。於是, 子孫就裝孫子,“以孝治天下”“孝為天下先”,假是假得不能再假了。
倚老賣老。林散之的簽名叫“林散耳”,齊白石的署名為“白石老人”,鄭小瑛自稱“九零後”成網紅,這幾天九十二的遊本昌火了,主打的也是老。賣老,是僅次於古代“耳順不逾矩”老實的“老實”,外號也叫“發揮餘熱”,即,除了年紀大,就沒賣點了。這是不是非常的“搞活經濟”。
明眼人看出來了,“可憐天下父母心”。遊本昌的子女借著老爺子入黨這回事,立即公布自己的視頻公眾號,在抖音的視頻上見得著全家老祖宗新黨員,身邊圍著蹭熱度的子女。遊本昌老人為子女盡心盡力之態,夠意思。
劉曉慶“沒名沒利的事,不做”喊得就怕人不知道,賣字,畫臉,裝嫩,看得都累。遊本昌,不出家了,不再叫定暢這個法名了,換成說“我愛黨”了,舌頭打個滾,上熱搜了。這就叫川渝辣老妹不及江浙精老頭。學著點。
九十二歲入黨並說“我愛黨”,九十二是個賣點之外,“愛黨”也跟著成為賣點。經濟搞活了,什麽不是“以出賣為唯一目的”的商品?
其實,這也可以看作是改開到了深水區的一個例子。黨魁給九十二歲的新出鍋的“黨圓”寫廣告詞,是為一百零四歲的老字號刷存在感;新黨圓也因此行情見漲,“黨媽媽”和“可憐天下父母心”,都在“拉動內需”的帶貨。
李澤厚寫過一本書叫《告別革命》,說,時代變了,別再提革命一檔子事兒了。遊本昌九十二入黨的“可憐天下父母心”以及圍繞著發生的種種,一個向地指向撈錢撈名,說明,中國社會確實邁過了做奴隸不得的時代,走進了做穩了奴隸的時代結點。山寨最高指示“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曆史的動力”,曆史,這就是中國的曆史,個中打轉轉的,就是這幫人。
附文
青荷 | 可憐天下父母心
原創 禦水青荷 苧水青荷
2025年07月05日 11:16 172人 星標
有朋友讓我說一說遊本昌加入組織的話題。今天忙完很晚了,簡單說兩句。
這個話題其實原本沒多少好說的,一個九十多歲高齡的老人,總得為身後事考慮考慮。身後事是什麽?無非就是兒孫,希望兒孫能夠過得好一點體麵一點罷了。
說來說去就是一句話——可憐天下父母心。
很多人誇這老人是多麽優秀的演員,抱歉,我不了解。《濟公》播出時,我家沒有電視,到村裏看過那麽一回,實在沒覺得有什麽意思。特別是那古裏古怪的口音,不喜歡。現在知道,那叫“上海式幽默”,不過小時候真不懂。
聽說近年有部電視劇是他演的,可我早就不看電視了。
說他加入組織是“多年的夢想”,這一點我絕對不信。這麽有名氣的一個人,這點小想法跟“夢想”根本沾不上邊。但凡他真有這想法,分分鍾的事。如此正麵的一個人物形象,隨便什麽群體都不會拒絕他的加入。
所以,這般高調的宣傳,我隻能理解為,這是一種吸引流量的手段。
有人說,九十多歲的人了,為什麽還需要流量?
他本人可能未必有這方麵的追求,可問題是,兒女孫輩也不需要嗎?
當然需要。否則你解釋不了,兩個孫女都公開了視頻帳號的行為。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好劇本,男一號的表演也極其到位,最起碼比濟公演得好。
但是,這也無可厚非。隻要是人,就需要錢,可以理解。
隻不過,讓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來操弄這種情懷,還是有點讓人心裏膈應的慌。
一個曾經對釋迦牟尼表達過絕對虔誠的人,又忽然對無神論表達出堅定的信仰,這不好。
就如羅翔老師所言:法律允許,但不提倡。
老人家其實過得不容易:五十多歲才出名,賺了筆錢,然後又因為各種藝術投資賠了進去,八十歲時賣房籌拍話劇,兒子早早就潤了,隻女兒在身邊。
今年初,病危拉進手術室搶救。在下病危通知書的時候,女兒卻拒絕簽字,理由是,拒絕過度搶救。她表示父親的生命質量最重要,而不是長度。
出院後,老人家直接搬進了養老院。接受采訪時,他表示是為了減輕女兒負擔,才主動住進去的。
隻不過,早不去晚不去,偏偏在病危治好之後去,顯然充滿深意。
因此有不少網友懷疑,遊本昌跟女兒關係決裂,住養老院是無奈選擇。
我並不覺得老人住養老院就是多麽大不了的事,但在他們那個年紀的人眼裏、特別是對於有根深蒂固的“養兒防老”觀念的老人來說,進養老院其實就是對兒女無聲的控訴。
所以,現在其高調宣布加入組織,我覺得還是順從兒孫想法的可能性居多。當然,也未嚐不是安排身後事的無奈。
這就是中國的老人悲哀,不管你年輕時賺了多少錢、有多麽輝煌,到了老年,都免不了要將一切交由兒女作主,包括得病後生命是否延續的問題。
我知道朋友讓我說這件事,是希望我批判,但我不忍心去指責這樣一位從無劣跡的老人。
所以我隻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
老人家是在表演,我們何嚐又不是?當你身處這樣一個劇本裏,演不演,那不是你說了算,而是編劇和導演說了算。
敬請關注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