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的地方(二)
Downtown
讀《儒林外史》,會想南京。看今天的鏈接《南京的繁花》,會覺得裏麵的南京,中看不中意。
陳丹青說,中國人當去四個地方:去朝鮮,看得到改開前的中國;去台灣,看得到解放前的中國;去日本,看得到什麽叫整潔舒適;去紐約,看看未來是什麽樣子。(大意)讀後,覺得這看法太意識形態,太改開。
自己倒是覺得,中國人,應該學學張愛玲和剛海歸還沒有發表《狂人日記》的魯迅,自己活自己的。重讀《儒林外史》,覺得持有吳敬梓的生活態度,也行。
走題話:《紅樓夢》, 編得很。曹雪芹給章回害了。他要是像《儒林外史》樣地寫,就好了。吳敬梓,好態度,好眼光,白描所有,章回在他那兒就是個nothing ,中國文學到他這兒才可謂變得近代了。
回到主題。當地人告訴我,人行道是city 的,一聽就聽出來語氣很像說“公家的”。一開始就喜歡town 的發音, 就是覺得有幾分鄉氣。downtown ,自持的翻譯是鄉下。現在住的小鎮也有自己的“鄉下”。自己是在迷路時第一次進到我們小鎮的downtown 裏麵去的。一折彎,一條百來米長的大街眼前,道路簇新的,兩邊的房子,都彩裏彩氣的。一個連一個的商鋪。路邊停著幾輛車,路上,沒人。一個蠻大的方便店前,放著不少鮮花。總的感覺,幽幽的,很私密。
後來,去多了,仔細地逛這百來米。覺得,這與其說是個town ,不如說是個舊時代的博物館。看過的北美影片中說舊時的????致,就是這樣的。什麽什麽都是過時的,可什麽什麽都仍在用著。商店的名字好幾個用花體字母寫的,窗門都卷著早過氣的線條,門上的把手,銅的,磨得錚亮。漆上的都是缺乏調製搭配的對比很顯眼的顏色。一個小酒館,門開時,見到裏麵坐了不少人,沒聽見嘈雜聲,見到個上歲數的男人,戴著個舊款式的帽,懶懶地端著杯子子在發愣。
再後來,就有了認識。都市在北美,是造給人看的city ,小鎮即small town 才是自己住的地兒。這有點像美國的名字,當地人簡稱states ,比city 還公家。Canada , 原意就是村子,有town的小鎮子。有道,美國的名字,就是個沒有名字。Canada 是最好聽的國名。不是嗎?
Town雖小, 郵局銀行律師所藥房衣服店,都有。曾去過一個三百來人的小鎮,那裏最顯眼的一是郵局,消防站,教堂,賣炸魚和薯條的快餐店。把北美人的社會觀,國家理念說得一清二楚。回想起馬克思的話:人首先要吃喝住穿,然後才有宗教,藝術,法律。北美人,磁實,依葫蘆畫瓢,到了一地,造出一個個town。比雅典羅馬巴塞羅那巴黎簡潔, 清爽。都說北美沒文化。這有點像說北美曆史太短,說這話,隻怪你欠文化。北美是挑選過濾過的歐洲,沒有北美的開辟,歐洲不定又重新跌進中世紀的坑裏。每次從歐洲玩回來,嫌北美沒得看的。可過了兩周,這看法就褪去了。漸漸看清了,歐洲,去逛逛,喝喝咖啡,挺好。過日子,還得在這town。
有時甚至會這樣想,小學文化水平,喜歡清邁,印度寺廟,中國名勝;高中畢業生水平,喜歡西西裏,奧林匹克遺址,香榭爾大街;喜歡上北美的,至少要大學文化水平。沒點理性抽象能力,紐芬蘭的廣袤,到哪兒都見得到的修整得好好的草坪,出了城滿天下的平均兩人一幢的小樓,就成了個白搭。黑格爾的社會發展三段論的天花板,不到北美,不到我住的這樣的小鎮,大概就是個霧裏看花。
在這town裏來來回回的感覺,今天在讀《儒林外史》時,像是找到了一點點。會覺得了些許鄉情的意味。瀏覽著滿滿百十年前風情的街道,一重回歸到純過日子的樸素,洗滌般地淋下來。過日子的地方,到了。去藥房取藥,藥劑師是個印度人,很耐心地問這問那;去供電局問事,門上貼著通告:星期幾至星期幾辦公,哪些事可以在這兒辦;街盡頭,有座教堂,很高的鍾樓…… 和《儒林外史》中見了麵都見禮;說個話,麵麵都注意到;吃茶搭上塊茯苓糕…. 竟無縫連接。故鄉情,一下湧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