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讀傑姆遜《後現代主義和文化理論》

(2021-09-02 03:37:55) 下一個

讀傑姆遜《後現代主義和文化理論》

 

讀這樣的書,至多兩個章節。就是可以再讀下去,也打住。一,好東西,慢用。二,滋味斯多,品茗,不敢牛飲。三,其實不可能讀懂的,可真想啊!

 

聽過威斯康星大學林毓生的課,他講魯迅。後來讀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聯想到林毓生的講魯迅,更聯想到讀費正清《中國近代史論文集》。沒聽讀他們前,其實學的就是那個所謂“國學”。聽讀之後知道,其實國學不是學,就是個知道。

 

Vivian 說醫院裏的事,再逗也不逾護理的規矩,將關懷愛護和會關懷會愛護的區別一點點地說明。鈴蘭聽風之於弗洛伊德的理解不是會做中國夢就能企及的,個中的醫學,使知魯迅的“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隻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的覺悟所憑藉的醫學知識,淺了點。

 

讀馬克思恩格斯,感受著從頭到尾的學者氣。譬如專為政治寫的《共產黨宣言》,一,好腦袋,好感覺,好文采。二,知識有板有眼,相連相扣,所謂係統性的。三,像是與有錢人對壘的檄文,其實是對不在理,不合理的說不,並還說了“不”之後大致該怎麽辦。四,陳述論證所有的態度,最硬的也是“地球在轉動,它還在轉動”的風度腔,怎麽義憤,也是“一旦把它們消滅幹淨,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的gentlemen 

 

傑姆遜說後現代主義和文化理論,亦如斯。

 

說法,穩穩的;觀點,乍見,貌不驚人。稍釋,如麵亮劍。為什麽能這樣?

 

讀了馬克思的論說伊壁鳩魯的博士論文,知道,這人,把書讀得和這人分不開了。古希臘哲學的來龍去脈門清不說,而且很有勁地把握住了。

 

達爾文的研究,牛頓萊不尼茨的微積分,之於馬克思,不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而是演算,輔助著寫《資本論》。

 

傑姆遜說後現代主義,覺得有點像馬克思。

 

他們的理論,不是想出來的,是推出來的。憑什麽推:確鑿的科學理性知識。

 

所以,沒法最終地聽明白。自己,文革生,那時物理叫工基,生物叫農基。一會兒停課鬧革命,一會兒複課鬧革命;一會兒回潮,一會兒反潮流。重力加速度原理直至二十大幾才想明白的。

 

 

《萬曆十五年》,曾使大陸的曆史學學者覺得的羞,一點不亞於“為什麽我們出不了大師”的恥。

 

黑格爾馬克思知道多少中國?可一說一個準不說,還準得中國人怎麽也想不到。

 

譬如:“那裏一片黑暗,沒有曆史,隻有重複。”(黑格爾)

 

再譬如:“像中國這樣的東方國家,皇帝權利至高無上,社會結構的僵硬古板,沒有私有財產,沒有充分的貿易,所有的土地都歸皇帝一個人所有,所有的官僚都替皇帝一個人效勞。所以像中國這樣的生產方式裏, 幾千年裏麵沒有實質性的社會進步, 十分落後。是一種專橫的、獨裁的、貧富不均的怪胎。”(馬克思)

 

這些個話,王朔陳丹青至今也說不出來。為何?

 

自己能想出的原因,一,“認識你自己”,古希臘人這一腳踩在根本上。二,認識自己,有賴天理,即數理。三,將數理轉化為科學和理性,對待所遇所識。

 

舉例:個人與曆史。

 

每個人,是全部人類曆史上的總和而不是“我隻是滄海一粟”。一個人的受精卵,即全部人的宇宙。經曆一生,由宇宙認識自己,而不是相反。

 

“我罵了她,她沒回罵,轉身流淚”。這裏麵幾乎涵蓋了《倫理學》的大半內容。不是我們在探索解釋理論,而是相反。

 

司馬遷的《史記》所傾述的人生極辱和極苦,不過是發掘你體會人生的引子,你所有和所能體會的比這多和深。信不信,都如此。

 

黑格爾一個漢字不識,瞭了瞭德文本說中國的文章,語出而精準打擊,在於其所倚靠的是“服阿斯匹林在任何地方都退燒,隻要是人”的科學原則和你隻要想,說,就不得不遵循的邏輯。

 

賴天理即數理,用科學理性,循邏輯,完成認識自己的全過程。如此而已。

 

讀罷費正清,黃仁宇,黑格尓,林毓生,歎其說的理,回屋,想到了說這理的他們。明明顯顯得他們活得比常人明白,深刻。再細了想,《史記》章節,哪記得許多?可由它們映出的司馬遷人格,想一回史記,深一點。走近的不是書《史記》,而是司馬遷。

 

 

就懶著做中西比較了。沒勁。一目了然的事還掰,就又來了“道可道,非常道”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