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米芾字讀

(2021-04-10 07:41:38) 下一個

米芾字讀

 

記載曰:米芾自幼習書,臨摹至於亂真。評論說:基本功多厚多好。後來脫穎,受益於此。

 

臨摹,即紙抄紙,即炒冷飯。影響:好上這一口。問為什麽?答:溫故知新,推陳出新。換句話:永遠是師出有門,即總也就是個徒弟。

 

李世民自己好這一口,還讓天下人跟著。唐代書盛,紙抄紙蔚然成風,實在是漢字走向藝術的路上跌了個千年爬不起來的跟頭。康有為發現魏書,已逾過紙,找到碑石。由是寫出唐以後的字的藝術樣。延至蕭嫻。可惜沒再進一步,逾過石頭,走進自然。

 

從米芾三十七歲後字的意趣看,早年的臨摹使受益的少,使受害的多。

 

一,紙抄紙外,沒有去紙外找意趣。用筆以“刷”,小伎倆;筆劃見些變異,小技巧。二,字體上的製造,不及顏真卿的深厚,追時尚的多,沒耐心於內涵積攢。三,太騷,而且是時髦式的。較之陸柬之,甚至蘇軾,有文化水平稍欠的痕跡。

 

米字是隋唐以來,漢字想走出“就是個寫字”,走入藝術的一次努力。米南宮盡力了。結果,中國書法史上又多了一摞紙。米字仍在二王麾下。僅在用筆字型上做文章,哪有大的前途可言?

 

米之後,就是個寫字的書法史一如既往。書家變成書匠。趙筆之溜,董墨之油滑,文征明,唐寅之熟到餿,扯不上什麽書藝了。

 

每讀米字,感慨係之。不羈之材,經不住長年捆綁。米字的意趣,如鷹雕,有飛狀於座中,如科技大少年班的早慧被扭,要出息時做不大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