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史記》
逐字逐句,《史記》可謂。而且是從頭到尾,真正得了不起。
一讀,不由得正經。還會嚴肅,尤其是心情。
不敢跳著讀。曾跳過。回翻,凶自己,怎麽可以!
有時,像看著他在寫。
他寫的,全是自己心儀的,語氣,措辭,啟止。自己不可能說出來的,被說得這麽好,這麽對頭,常常讀到激動。
讀《史記》越久,越不覺得在讀曆史,越覺得在讀司馬遷傳。
曆史寫成這樣,很難讓人分出古今,甚至包括未來。都給說了。
懂事,卻不世故。說的全是國家大事,聽得不由自省再三。不像《論語》訓人;也不像《世說新語》,專挑新穎秀;也不曆代野史筆記那樣不負個責任地放任。真所謂,用最對的方式語言說出了最對頭的事情。
能感受的書。彼此若觸如撫,甚至如泣如訴。
讀得不煩的,很有幾本。讀得份量,意味不減的,就《史記》。
堪以有血有肉喻其文章者,《史記》當然。其餘的,不出秦漢。有漏網的。但質量,costco 不屑賣,在蘇果,搶手。
文過飾非,下筆就有,當作文章胎痣。《史記》幾乎無染。
過是五帝之過,西東周之過,七國之過,秦之過,漢之過。司馬遷文以記之,不紋以飾之,彰之。筆之態,清冷,壁上觀;文之姿,就像,多少屈辱“洋溢在我的周圍”,“我還活著”“於這似人非人的世界!”
非是堯舜非,齊桓公非,嬴政非,高祖非,劉徹非。飾,從何講起?
命致行屍走肉,運屬奴顏卑膝,遮掩沒人看,蔑視的功夫都沒人給。於是,“在絕望中抬起頭來”,來記錄“這何時才是個盡頭”的古往今來。
甲骨文是遺產,長城是遺產,阿房宮,諸子百家..... 是遺產。《史記》不是。每讀《史記》,曆曆如見。司馬遷感受到的憤悶,橫貫古今,如十字架之替罪;也如三日之後的複活使其人生的體驗永駐。
司馬遷之後,竇娥冤,不過司馬遷受腐刑頭一星期之痛;文字獄之枉,司馬遷蠶室裏咀嚼又咀嚼;張誌新牢房被奸汙,章飴和在泔水桶裏搶食渣,司馬遷早已以見警察頭戧地,聞“獄警傳,似狼號”而喪膽魂飛,加倍地經受了。
司馬遷還剩下許多許多對人生人世的並不遮掩的感悟,卻因為後來至今的人們缺心眼,少道德,不識數,字裏行間擺放著。
遍覽右派之屈,知青之悔,甚至六四之血,仍不出太史公靈魂的cover 。
所以,《史記》仍是中國文學的今生今世,是中國的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當代史將來史,也是中國的思想傳,藝術傳,人格傳,靈魂傳。
《史記》如斯,幸還不幸?
什麽時候,越過《史記》,使成遺產?
茫茫複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