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去st Jacobs market

(2020-10-21 05:21:48) 下一個

st jacobs market ,就是去高興。想到要去,高興來了;去,一路高興;到了,高高興興;逛,高興了又高興;離開,高興地想著再來。

 

《拾麥穗的女人》,隻要看,就不丟眼。進了這market, 好多這樣的女人:深色的小布帽,大裙擺。頸,臂,臉的白,光輝一樣地從深色裏擠出來,溢出來,亮得花眼。

 

一筐水果什麽的,總五六十斤。一提,上車,再一推,搞定。裙擺一舞的功夫。

 

暗暗地鄙視懷裏“皓腕凝霜雪”的趣味。

 

咬耳朵:幾個小布帽雲集,解散,抿笑各自。

 

蜂忙,擦,洗,掃,包紮,物什歸攏,見不到閑站著的。

 

“多少錢一磅?”“3.99。”“有便宜點的嗎?”“ 沒有。” 答得很靜,不讓“問”走向熱哄。收銀,找零,“receipt?” 

 

商而不戲,銅不見臭,買賣也有靜穆。

 

好東西,好價錢。彼此都知道。常見的“打個折?”“跳樓價”“大甩賣”,還沒見過。

 

想到剛翻的《資本論》。卡爾來開店,大約也這樣。剩餘價值請意會,絕對價值不含糊,還用“多買點,你讓點價”“太貴了,便宜點”嗎?

 

資本來到人世間,是帶著血和肮髒的東西,但可以不“顧客就是上帝”地瞎說,一街“歡迎光臨”的吵人。而是這樣:切好,稱。“就這了?”回身,包層,紮好,再一層,緊裹,用粗筆寫上價格和重量,放進提袋。遞來。會“謝謝”,多半笑微示意。

 

高興的常態像被修剪,從超市走回集市,頗有幾分超凡脫俗的意味。

 

又鄙視一回懷裏由東亞帶著的“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熱嘈。

 

說“中世紀”,聽到的全是壞話。見到這market 裏這些女人們操持的店鋪,還全信就“闖見大頭鬼了”。

 

商,也能從得教養在在;不吆喝的買賣,羞死水貨,山寨,“舉世無雙”的展銷會,甚至世博。

 

興為之高,像讀到李清照才知道啥叫詞,袋袋裏和懷懷裏都滿滿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鈴蘭聽風 回複 悄悄話 好看, 讀罷, 抿笑.
再去, 再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