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和妹妹議論書法

(2019-12-02 04:57:22) 下一個

 

唐初,禇遂良,虞世南的字,濃濃的二王繼承,不是像,而是接受了二王字體的書寫便捷,字體通俗,美感個性而隨和。

 

《聖教序》的要義是鬆快,走向平易的美感。肩架向順眼裏走,筆劃向平素以為的好看裏走。     

 

後來的柳字,就顯得倔,肩架,有不服氣狀。筆劃,也不屑凡俗。我們熟悉的《雷鋒日記》帖,丟掉了倔,往俗裏走。     

 

筆劃的走起頭收尾,其實不必多在意的。用轉筆法,很容易使橫豎撇捺點折大勾寫出質量。       

 

難處在寫出有文化韻味的字。你們班同學的字,沒有體會到那字的味道。        

 

你的臨摹許多地方好於他們,許多點看得也見準頭。這和你能聽到老派京劇至入迷,不屑聽韓紅亂吼有關。     

 

 你用識字來和自小就沒讓我們美醜認識正常的社會較勁,看到都吃力。      

 

 

你愛墨跡,其實是自覺不自覺地對常見的江湖體字的不滿。

 

 

藝術素質,在“素”。有懂的人影響或點撥,有易於讓生藝術情懷的山水在周圍,個體尤其的敏感。        

 

這些,以我的眼光,在姚家人裏,沒有。   

 

字上,我琢磨過。能看出些。但如此而已。   我得空也會寫。但就是個寫。希望下下代的人裏,能生出個有藝術氣質的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