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魯迅回國的原因 ———讀錢理群說魯迅文

(2019-10-26 01:13:37) 下一個

過了說外國話不知說外國話,說中國話卻全是外國話年齡的人中,外國語學成魯迅這樣的,不多。他的日語不是舌尖上的,到了舌根,滑向深處的不少。可要將《中國小說史略》譯成日文,還得去找內山完造。

穿戴,字體,怎麽坐站酷,說什麽段子招人,十來歲的,都學,也容易學。魯迅如斯。還是回國了,理由和“海歸”,大差不差。說出來給人聽的:報効,發揮一技之長,金窩銀窩狗窩,好山好水好無聊之類。沒說出口的:海歸身份容易得顏如玉,高薪;說外國話的罪受不了了,,,,總之,“去異地,找異人”行,“過別樣的日子”,久了,不幹。

不怕世世代代“過別樣日子”的,象廣東的,港台的,印尼馬來的華裔。大約他們的祖上,回國沒有“教育部僉事”的位子等著。

魯迅說過回國的原因:老大得養老送終,家產事宜。但這些,終究是能不顧的。

還是“不好混”。

回到中國,成了公務員,薪酬中上,上班,一杯茶,一張報;下班“寓在屋裏抄古碑”。穿和服,吃壽司,和日本熟人聚聚。

漢語文章,左丘明後,就是個一大抄。到了魯迅,見到變。美國的一個研究家結論是:大半的漢語語境,小半的日語語境,混成魯迅文章。循著這指引,看出其他人文章終不及魯迅的鉚竅,不難。

一炮”網紅”的“狂人日記”,昔日在日本消逝的“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盛況,不期而遇。將在日本並不經意得到的,放到筆下,就做出了“別人苦想終生,他卻往往不經意地說出”(蔡元培語大概),這便宜,使之“一發而不可收拾”收拾。

由此,聲名大振。

在德國呆過,和日本人相處二十餘年,他們,很德國,很日本,自得,顯擺日耳曼,讓你知道“大禾”色澤。與之相處,容易比較,容易想到所謂 “國民性”。在加拿大二十來年,就沒這重心思。

回國沒衙門進,在外也不好混卻呆了三四代的華裔,在“別樣的日子”裏,卻見到了過上了不做中國人的“沒受過欺負的笑”,天天有澡洗的幹淨,到處能走走的便捷,還買了小樓有了自己後花園的舒適。

魯迅說的,想的,寫的,大多可歸為一位老同學講的“逗X”。雜文雜感,也就是個逗吧?!

被逗慣了吧,“逗的話也容易聽進,諸如“七個半布爾什維克”,“兩個半人懂中國”,就是歐美人的隨口一塌 ,“ good for you "而已。

魯迅懂的中國,是時時比較著他熟識的日本的中園,是戊戌變法之後在中國上台就霸台的“救亡圖存”主題裏的中國。這些個,出了中國,who cares ?

活不下去,換個活法;呆不住,就走西口,下南洋,“給洋人當孫子”。常識,常情,常理。可就是繞啊,扯啊!

煩死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lio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解答。沒讀錢大人著作孤陋寡聞。我覺得,一切都當代人的價值觀去審判當年的人和事,不太妥當。中國當年去日本留學的,按日本資料,別說兄弟了還有父子隨行的呢。這用今人眼光看更不滑稽?




姚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io' 的評論 : 香蕉人即是。魯迅21歲才去了日本,過了將外國語學道地的年齡。德國人告訴我:14歲以後,就學不道地了。
鈴蘭聽風 回複 悄悄話 魯迅的文章以及其人, 我的印象是犀利甚至刻毒, 但印象是模模糊糊的, 因為讀得少.

倒是有一位朋友, 當年 QQ 號被盜, 騙子不斷騷擾他的朋友, 他非常憤怒, 於是寫了幾個版本的《致騙子》, 有調情版, 瓊瑤版, 而其中魯迅版的, 最搞笑, 摘錄幾句 ----

今天晚上, 很好的月光. 我睜圓了眼, 直麵這慘淡的人生. 那騙子卻出現了.
蒼白的臉, 蒼白的瘦的臂膊. 伊的眼色很怪, 似乎怕我, 似乎想害我.
……
雖然是個騙子, 竟也是個活生生的人命. 於是我又睜開了眼. 卻不想, 伊竟已是立在我的眼前. 叉開細細的腿, 像極了隻圓規.
自此, 每回我要睜開眼, 騙子每回必到的.
我便眨眼, 眨眼時騙子便痛苦. 痛苦得死去活來. 我在眨眼中巴望著, 騙子們決計不再來, 而且永遠, 永遠地!

姚先生周末愉快!
lio 回複 悄悄話 第一句就沒看懂。

》過了說外國話不知說外國話?
少林商僧 回複 悄悄話 解剖學不及格,當不了醫生。於是棄醫從文,終成一代大家。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