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既完美

當下,是什麽?這是一個無法言說的謎
正文

直接品嚐經驗的具體實例:融化法

(2019-06-06 14:45:13) 下一個

直接品嚐經驗是很難表達的。我也不知道該如果表達給你。我有我的品嚐方法,也許我的方法不一定適用於你。無限的能量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去來品嚐,沒有定式。你應該在實踐中去發現適合你的方法。今天我分享一下我用過的方法,或說是“竅門”,給你一種啟發。讀這篇博文,也就是進入一種高級的‘非傳統’靜坐。

 

對我來說,品味經驗就好像“融化”於經驗中。英文表達就是:MELT INTO IT。

 

比如經驗中看到一棵樹,當然思想會立刻告訴你“這是一棵樹”,你把思想告訴你的情況暫時放在一邊不要理會,你不要管它是什麽,也不要研究它和你的關係是什麽,也不要研究它是如何出現的,試試看直接地融化到這個經驗呈現中去。當你融化到“一棵樹”的經驗中,你不再清楚什麽是什麽了,感覺上好像“你”和“樹”變成了一個整體能量流。你品味到這個能量流是無限動態(DYNAMIC)的,你不再分清哪個是“你”哪個是“樹”。你感受到‘它’的能量洪流。這時,不要施加任何阻力,你讓‘它’把你帶走,或者說,你臣服於‘它’。你不知道也不研究‘它’是什麽東西,但你可以品味到好像一個溫暖震蕩的能量洪流。你忘了“自己”,你忘了“樹”。當你隨著這個能量流下去,流下去,就好像跟無限智能在跳舞,在遊泳。剛才思想告訴的“一棵樹”已經不重要了,就讓思想概念留在一邊吧。“你”好像變成了無法言說的“能量”。“一棵樹”也好像變成了無法言說的“能量”。

 

很多人抱怨說:“我品嚐不到什麽,我隻品嚐到思想告訴我的概念,我隻品嚐到眼前乏味的時光,哪有你說的能量流?”。好,沒問題,不必要排斥“眼前乏味的時光”,就直接品嚐“眼前乏味的時光”吧,請利用這個機會,融化到“眼前乏味的時光”中去,和它一起遊泳,和它一起跳舞,和它同在,在融化中,把“眼前乏味的時光”這個經驗當成一瓶美酒喝下去吧,看看它是什麽味道。

 

有人抱怨說:“我隻品嚐到擔心害怕,這個擔心害怕怎麽可能有什麽好味道?”。哦,不要過快下結論,所謂的“擔心害怕”是思想告訴的童話故事,你把這個故事放在一邊暫時不要理會,直接融化到“擔心害怕”這個能量中去,直接和他同在,和它水火交融,嚐嚐它的“滋滋滋”的能量震蕩,當它是美酒喝下去。

 

當你融化進去以後,經驗就會告訴你它的秘密了。你會發現原來思想告訴你的那個“害怕擔心”或“乏味單調”或“不爽難受”根本不是那回事。當你能夠融化到經驗中以後,思想告訴你故事會越來越失去重要性,雖然思想還在,思想上的解釋就好像一個嘮叨的老婆子在述說她的故事,你才不介意呢。

 

當你感覺到“疼痛”,你知道思想立刻告訴你這是需要避免的負麵情況。且慢,假設你可以融化到這個“疼痛”的能量中,直接品味它的質地,你會奇妙地發現它遠遠大於思想告訴你的“疼痛”,遠遠不同於思想告訴你的“疼痛”。當你融入了它,和它一起走,它好像就像一個魔法師那樣變形了,不清楚是什麽了,好像變成了一股交響樂帶你流下去流下去。

當然,我沒有建議你不吃止痛藥。但吃止痛藥和融入這個能量是互不影響的兩回事。

 

當你卷入感情糾紛,難以放下。那就不要放下,直接融入這個思想上告訴你的“感情糾紛”,直接去品味一下它的能量質地,看看它會怎麽說。隻有去直接品味它,你才能超越思想解釋的局限,直插入它的本質,然後它會無語地告訴你它的秘密的。

 

與其努力地去反抗“負麵情緒”,不如假設這些負麵情緒就是無限智能對自己的誘惑,你跟著這個能量走,看它帶你到哪裏。當你投降於它之後,你會吃驚地發現,“負麵”到哪裏去了?“情緒”到哪裏去了?裏麵好像流出了甘露。

 

你就是無限終極智能本身。無限終極智能跟自己玩終極的誘惑遊戲,它呈現出“人”的表相讓自己“忘了”自己是無限的,然後這個“人”會本能地去發現自己的本質。這就是終極的誘惑遊戲。

當你繞過思想解釋,直接去品味經驗,這就是無限智能在自己誘惑自己。用比較政治正確的比喻,當你被品嚐到經驗的基本能量,就像品嚐到自己甘甜的美酒,隻要有那一開始一丁點的嚐到,你就沒有回頭路了,這個甘甜的美味會無限地誘惑你,這個甘甜的美味是永無止境的。你隻能投降於它了。

 

用比較政治不正確的比喻,你好像變成了一個吸血鬼,品嚐經驗中的“血性”。從你第一天開始嚐到這個“血性”後,就徹底沒有回頭路了。

 

如果政治正確的比喻對你有啟發,最好了。否則可以試試政治不正確的比喻。當然這些都是比喻,無限終極智能就是真正的你自己,是徹底的大圓滿本身,是徹底的享受安逸。

 

但不要在經驗故事情節中去尋找“大圓滿”,你不會找到經驗中的大圓滿,因為真正的大圓滿總是在經驗表相中顯現出“不完美”。你隻要繞過思想給你的解釋,直接品味它的基本能量,融化到各種經驗表相中去,不要施加任何阻力或反作用力,那麽它就會讓你嚐到它的本來麵目了。

 

你還是告訴我:“我無法融化進去,我覺得經驗和我是分開的”。

 

沒關係,就算你覺得無法融化,假設自己可以做到,不要擔心是否真的做到了,當然一開始是需要思想幫忙,在思想上好像自己已經融化到經驗中去了。如果你可以有機會就去融化,然後放它走。下次想起來,再去融化,日積月累,當初思想上的融化練習,就會自動地轉化成無努力的融化了,逐漸地,你不需要刻意地去融化,你已經和經驗融為一體了,你不再分得清哪個是“你”哪個是“萬事萬物”了。你不清楚到底是‘它’在喝你這杯美酒,還是你在喝它這杯美酒。已經無法用語言說清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明亮現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隱身草' 的評論 :

好,請繼續。越融合越愉悅的。
隱身草 回複 悄悄話 這幾天試著用融化法,太妙了。每天可以用無數次。打坐時侯用,開車等紅燈時用,幹活間隙時用,總之想起就試一下。感覺這個方法更讓人放鬆,能量流動很明顯。
明亮現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風水縱橫' 的評論 :

沒關係慢慢來。
風水縱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明亮現實' 的評論 : 謝謝,我得靜下心想想你的觀念。
明亮現實 回複 悄悄話 你唯一擁有的就是經驗。經驗中顯現出萬事萬物,但這些都不是真的萬事萬物,而是純經驗能量。如果你有困難理解,就回想一下晚上做的夢,夢裏也有大樹,夢裏去觸摸這棵大樹也會感覺到硬硬的質地,夢裏的那棵樹是真的在那裏嗎?如果夢裏的“你”要和夢裏的大樹融合,他就必須擁抱大樹。但當你發現夢裏的“你”和夢裏的“樹”都是同一個夢能量,這個發現,就不需要去擁抱大樹了,因為你真正明白了沒有“你”也沒有“樹”,隻有同一經驗能量流,不需要去擁抱,已經是一體了。

同樣道理,現在當下的經驗和晚上的夢經驗沒有任何區別,都是純經驗。除了是你的經驗外,什麽都不是,什麽都沒有。
風水縱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明亮現實' 的評論 : 這個很難,的確難,真的很難。
明亮現實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風水縱橫' 的評論 :

你可能誤解了“融化”。不是把我的身體和某一棵樹結合起來那種物理意義上的融入,而是和“樹”這個經驗體驗融合,我不是我了,樹不是樹了,主觀和客觀融為一體像能量一般。不是那個人擁抱大樹的情況,你什麽都不需要具體做,而是品味“我和我的經驗是一體的”。我可能無法描述清楚,但絕對不是人去擁抱大樹這種物理的融合。

直接品嚐經驗,想象一下自己融入經驗。我沒有講“樹”這個具體的東西,而是講經驗。也就是說,別管它是不是“樹”,樹是一個思想概念,別理這個思想概念,把“樹”看成是純經驗,像夢一樣。不是真的和一棵實性的硬繃繃的樹融合,而是融入像夢一樣的經驗中,管它稱為樹還是情緒。
風水縱橫 回複 悄悄話 這很難。
許多年前我在北京某個公園就看見你所說的第一現象:一個男人緊緊擁抱一棵樹,臉上的表情非常甜美仿佛是聽到了樹的血液流動的聲音。很神。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