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既完美

當下,是什麽?這是一個無法言說的謎
正文

高級瑜伽就是發現現實是什麽構成的,完全不是思想想象的那個情況

(2019-04-26 12:15:12) 下一個

現實是完全沒有PATTERN(形狀)的,這個情況比較難理解。我們平常習慣看周圍環境,看到一個桌子,一個椅子,一麵牆壁,一個窗戶,一切當然是有PATTERN(形狀)的,你怎麽可以說一切都是沒有PATTERN(形狀)的呢?我舉一個例子,當你看一條小河,盡管河水以無數小波浪的形式呈現出來,河水是沒有PATTERN(形狀)的,小波浪在不斷出現,但不固定成某一個特定的PATTERN(形狀),小波浪不斷出現,也不斷化解,不停變化,沒有穩定性,你無法確定小波浪到底以何止PATTERN(形式)出現,你抓不住它們的形狀。每一個波浪都不重複。如果你有耐心去仔細觀察,把注意力集中到很短的一秒鍾時間,甚至集中到一微秒時間,波浪的PATTERN(形狀)已經在一微妙之間改變了。無論你多麽細心地去確定波浪的形態,你都無法把它固定成一個可以描述的特定PATTERN(形態)來。

我們的日常經驗就是這個情況,盡管日常經驗中看似呈現出無窮多的“信息”(INFORMATION),但經驗卻是無法確定PATTERN(形狀)的。經驗中的每一個呈現形式都不是重複的,它是不斷變化的,就像小河裏的波浪那樣,不停地變化,無法找到任何可以固定下來的PATTERN(形狀)。經驗是絕對動態的,但永遠不重複,永遠無法確定成任何固定的PATTERN(形狀)。雖然表麵看經驗中有無窮多的信息,但其實這些“信息”並沒有告訴你什麽概念。無論你多麽仔細多麽集中地去研究經驗,你就是無法確定經驗到底處於什麽PATTERN中(形態中)。

你可以試圖去簡化經驗,說經驗當下顯現出“一個桌子”的PATTERN(形態),但這個結論是經不起認真推敲的,就像我一直說的那樣,如果眼前是一個桌子,它必須有一個可以確定的邊界,但你能確定這個“桌子”到底從哪一點結束,周圍的環境從哪一點開始?雖然視覺上不仔細地看好像“桌子”有一個邊界輪廓,但如果你仔細地去找就不會找到任何邊界。就算你找死都無法找到或確定這個邊界。

結論是什麽?任何邊界隻存在於思想理智的想象中,現實中無法確定任何物體與物體之間的邊界。

你不需要浪費畢生的精力去找任何“物體”的邊界,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你可以很快的發現一個令你吃驚的情況:經驗雖然貌似有無窮多的信息,告訴你有各種各樣的“物體”,告訴你有各種各樣的“事件”,其實這些信息不是真的信息,所有這些貌似的PATTERN(形狀形態)其實並不真的存在。毫不誇張的說,經驗沒有給你任何“信息”。經驗在無窮PATTERN(形狀形態)的表象同時完全沒有PATTERN(形狀形態)。簡單的說,經驗是沒有PATTERN的,無法確定的,卻表現出有無限細致的PATTERN的表相,表相雖然看上去逼真,但表相還是表相,僅僅是一個經驗體驗,除了是經驗體驗,什麽都不是。

總結一下,無PATTERN的現實,無時無刻地顯現出無限多樣無限精細的PATTERN幻相,這些幻相雖然看似逼真,其實並不意味著存在實際的PATTERN,因而是空性的。把無PATTERN的現實解釋成一樣一樣的東西,一個一個的事件,一個一個的思想,一種一種的情緒,就是意識自我玩的把戲,不要當真了。

在以前的博文中我曾經把經驗比喻成“大瀑布”(BIG FALL),它一直流下去,無窮無盡,經驗也像一個FLUX能量場,不斷變化,你抓不到任何可以確定的了的穩定狀態。

我們看到眼前站著一個“人”?真的嗎?這是思想告訴你的結論,不是現實。思想理智無法確定現實到底是什麽,就把現實無窮地簡化成一個可以說的出來的概念。打一個比方,現實是三維立體彩色的,但假如你隻生活在一張紙上,你看不到三維立體彩色,你隻能看到一條直線,你就告訴自己說:“現實是一條直線”。這個情況就是我們熟悉的思想解釋係統。思想解釋係統不停地把無法確定的經驗粗略地解釋成某個確定形態,把沒有PATTERN的經驗解釋成有PATTERN的故事了。

“人”這個概念就是思想上想象出來的PATTERN。其實經驗中沒有“人”,但思想卻解釋出“人”這個概念來。這個情況和白紙上的那位看不到三維立體彩色世界,就錯以為現實就是“一條直線”了。“人”和“我”這些概念就好像“一條直線”那麽的荒謬。這樣的解釋結論就是我說的幻覺,把沒有“人我”PATTERN的經驗硬是粗略簡化為有“人我”的PATTERN形式。同樣道理,經驗中並沒有“宇宙世界”,但一旦思想上出現了“人我”概念後,立刻一切都像“宇宙世界”了。因此,“人我”幻覺和“宇宙世界”幻覺是同生同滅的幻覺對立麵。

為什麽思想上會出現“分別心”?就是因為思想把沒有PATTERN的經驗形式粗略地歸納為有PATTERN的“世界”了,既然有PATTERN了,就要分別這個PATTERN和那個PATTERN的不同,思想的解釋係統就是這樣一個高效率的“分辨”機器。思想試圖把無限的沒有PATTERN的經驗分割成“這個情況”或“那個情況”,“這個人”或“那個人”,“這個事情”或“那個事情”。就好像把河水的波浪一個一個分組排列,把每個波浪取一個名稱,建立檔案,記載下來。你看多麽荒謬啊!

明白了上麵說的道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停止思想或停止分辨嗎?不必!在表象中,思想的分辨功能是“有用”的,這個功能不是問題,你不需要讓它停止,你隻要明白了一切思想理智的功能都是虛幻的,也就是說:明白了幻,就不需要離開幻了。思想上的幻覺不是問題,問題是你信以為真,把思想解釋出來的“世界”當真了,就會產生痛苦。明白了就不會痛苦。

就像昨晚夢境裏麵的經驗那樣,雖然夢經驗看似有各種PATTERN在不斷的變化,好像河水中的無數波浪那樣不停的變動,但夢經驗卻是沒有真正可以確定的PATTERN的。不需要我勸說,你當然明白夢境經驗裏麵的故事看似發生,其實完全沒有真的發生。

同樣道理,現在白天經驗中的任何PATTERN(形態)都不是真的PATTERN(形態)。思想上解釋為“我這個人看存在先生的博文”故事,其實這個故事PATTERN並不是真的,僅僅是思想理智係統的粗略解釋而已,俗話說就是ILLUSION(幻覺)。沒有“存在先生”,也沒有“你”,也沒有“看”,也沒有“博文”。不否認思想在不停地述說這些“故事”,你可以方便地隨這個故事過下去,這就是“隨緣”的意思。你不要當真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