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既完美

當下,是什麽?這是一個無法言說的謎
正文

看破信仰的反饋功能,看破SELF自圓其說的遊戲

(2019-04-26 11:37:00) 下一個

如果你按照我指引的方向深入觀察(或感受),會發現很多以前沒注意的現象。就像玩遊戲一樣,早上醒來,和晚上入睡,都是高效觀察時刻,當然不排除白天活動時,比如散步時,開車時,排隊時,都可能注意到細微的領悟,每一個小小的領悟都會自動積累,從來沒有‘浪費’的概念。SELF是隨時造“故事”機器,走神時就會像升起短短的小夢,像閃光一樣一閃,似乎有極短的圖像略過,比如有說不清的“人物”向你走來,或走去,一閃即逝。你會發現經驗與經驗之間其實是沒有合理性的,走神時經驗一閃,似乎進入另一個故事,立即又斷了。你越去觀察這些細微的經驗變動,你越會發現在非合理的SELF中不斷地呈現出看似合理的一段一段故事來,好像夢中夢,其實沒有任何一段故事是真實的。除了經驗外,敘說的“故事”都是幻覺。 

你越對意識的戲法熟悉,它就越難以騙你。比如肉體死亡的時刻,意識會呈現出真的像肉體死亡進入另一維度空間的“故事”來引誘“你”,如果你現在很相信所謂的“下輩子”,SELF就會呈現出這類的經驗來符合你的《信仰》。比如信仰耶穌的人就會死後“見”到耶穌來迎接,比如信仰佛的人死後會“見”到如來佛來迎接他。比如,思想老是想某件東西,晚上就很可能夢見這樣東西。SELF一直在跟SELF自己玩信仰反饋自圓其說的遊戲。你相信什麽,它就呈現什麽給你娛樂。你還以為是真的了。 

你就是同一無二的終極存在。它總是跟自己玩自我感知遊戲。它呈現出‘故事’來供自己感知(感受)。創造‘故事’的是它自己,感受故事也是它自己。奇妙的是,它如果相信了自己創造的故事,把故事當真了,這種“信仰”能量是相當有威力的,立刻會自我賦予故事情節的“逼真性”。這就是信仰(BELIEF)的反饋變真機理。比如,它越相信故事裏的身體是真的,生病,然後死亡,那麽這個信仰就會自我反饋使故事顯的越來越逼真,肉體真的就會在某個時刻顯現出生病,惡化,逐漸逼近死亡的情節。對於相信故事情節的“你”來說,這個情節是無可置疑的真實,“你”會哀歎“人生”的短暫,抱怨“病痛”的痛苦,產生對“死亡”的害怕。“你”越認為這個‘故事’是真實的,情節越反應出逼真性來,遊戲就是這麽玩的。然後“你”加入了某宗教,宗教告訴你要好好積德行善,會進入一個完美的天堂,不行的化,至少可以討一個好的下輩子吧。這種信仰能量就會反饋出當肉體消散以後出現的“故事”情節,比如基督徒可能被一個聖光包容的耶穌迎接進入“天堂”,搬進“天堂”裏的大房子,遇見過往的“親人”“朋友”們。請注意啊,如果你相信有這些安排,SELF就會呈現出這些經驗故事來娛樂“你”。如果你真信六道輪回,“六道輪回”的經驗故事就會反饋給你,遊戲就是這樣玩的。對於看不破的“人”,就去追求涅槃或天堂吧,確實有可能“死”後進入這種經驗故事給你娛樂娛樂。當然,相信天堂的“人”多半相信“下輩子”,那麽經驗就會呈現出逼真的“下輩子”了,自圓其說了。 

我們為什麽要不斷地觀察和感受純經驗呢?就是要看破這個遊戲。千萬不要相信這些故事,沒有任何經驗述說的故事是真的。你不是“人”,你不過“生活”,你就是“生活”本身。你沒有上輩子,也沒有下輩子,也沒有這輩子。沒有任何“道”可以讓你輪回。你沒有出生,也沒有死亡,你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你沒有這些,你沒有那些,你隻有你,你是那無限的無法說的總能量,不斷地夢到各種自圓其說故事,和自己玩捉迷藏遊戲。在故事中呈現出虛幻的空間和時間,虛幻的出生和死亡,虛幻的“人”和“我”和“我的生活”,不要被任何故事迷惑了,卷入了,當真了。當下知道了這個,當下就是解脫。注意,這個解脫不是說夢不必要做了,這個“解脫”的含義是知道了任何經驗中述說的“故事”都是虛幻的,假的,也就不妨礙你欣賞享受各種經驗了。 當你看破的當下,也許類似“六道輪回”的經驗故事還在進行之中。但它們不再是“六道”了,也不再是“輪回”了,它們是簡單的“光能量”遊戲,不停的變化,一會兒紅色,一會兒綠色,一會兒藍色,一會兒白色,一會兒高頻率,一會兒低頻率。它們的質地(TEXTURAL PATTERN)看似不斷變化,卻不改變它們都是THAT偽裝出來的假象。THAT(你)永恒保持不變。經驗中的“死亡”不是真的死亡,經驗中的“出生”不是真的出生。THAT(你)是永恒的不被創造的,也不被消亡的存在。

你真幸運啊!

《口訣》:

哪有出生?隻有經驗的呈現。

哪有死亡?隻有經驗的變化。

甚至,哪有“呈現”?哪有“變化”?說這些概念已經說的太過分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