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既完美

當下,是什麽?這是一個無法言說的謎
正文

真正的《悟》是從發現《無差別》開始的

(2019-04-26 11:22:19) 下一個

讀者:

向您請教一個禪修問題。這個問題是,打坐時進入一種“沒感覺,不知道”的狀態正常嗎?

上周一個晚上,上坐呼吸幾次後,感覺全身上下輕鬆,就像要融化似的,沒什麽思想,很快就進入了那種“沒感覺,不知道”的狀態。過了不知道多少時間後,隱隱約約感覺到有微細的念頭和呼吸,接著觀察念頭,就又進入了前麵提到的狀態。這樣進進出出大概有三回。呼吸,身體和念頭的感覺都回來後我就起來了。從上坐到下坐大約五十多分鍾。起來時頭腦非常清醒,沒有剛睡醒的感覺。這是否算清醒的深度睡眠?是一種定嗎?正常嗎?

存在:

對,這些都是靜坐後的普遍效應。大部分時間會不自覺地進入“無意識”態,很像深度睡眠,完全沒感覺,無意識。如果有可能的化,盡量維持不要進入沉睡態。盡量保持那種“無思想,但有Awareness”的靜態。我以前常常靜坐很容易進入無思想但有Awareness的靜態。但時而無法避免有隱隱的“圖像”掠過,很像做夢,說不清楚。你可以看這些‘小型夢’。以前我常常超過一小時,常常有3小時靜坐,在後期會進入某種“充滿”,某種“總能量灌注一切”的“感覺”。不知道到底是什麽,說不清。有時候會超越時間,因為感覺上才靜坐了半小時,沒想到醒來後3個小時過去了。這個也說不清,僅供你參考。

但後來發現單單靜坐不是辦法。因為出來靜坐一切如常,還有那個“我”在那裏,煩惱還在那裏。發現靜坐還是一種經驗,雖然不同,靜坐還是發生在夢境裏,靜坐是發生給“我”(EGO)的。然後我就不再做靜坐了,又看了很多大師的書,發現把自己徹底放鬆,ENJOY和品嚐直接的經驗才是好方法,品嚐在日常經驗中有沒有“我”。以後就常常發現突然無“我”了,發現雖然身體在幹活,好像這個“活”不是“我”幹的。發現不需要刻意地去靜坐獲得某種特殊的體驗,而眼前的日常生活恰恰就是最神聖的體驗。

不急,我並非建議你不要靜坐。各種經驗都可以體驗啊。通過體驗發現現實到底是什麽。靜坐中當然可以獲得某種神奇的經驗,但因為一切都是SELF,都是THAT。平淡乏味的日常MOMENT和靜坐中的三昧是無差別的。慢慢你會發現這種《無差別》。發現一切經驗都是《無差別》的,才是真正《悟》的開始。

不管最高的三昧經驗,還是在家燒飯經驗,都是同一個THAT的呈現,絲毫無差別。刻意去追求深度靜坐中才能體驗到的特殊經驗恰恰就是EGO的追求心欲望心。

當然一開始,出世(也就是進入空境界體驗空境)沒有問題。然後你會發現,入世,也就是發現原來燒飯買菜上班工作也是同樣的THAT,同樣的空境,同樣的三昧,絲毫沒有差別。

所以記住,無論經驗的高高低低,好好壞壞,完全無差別,都是SELF。

在無差別中,你終於看到了THAT,終於發現“涅槃”不遠在西天,而是近在眼前,不需要獲得就早已經是你的了。你終於放鬆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