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既完美

當下,是什麽?這是一個無法言說的謎
正文

古印度秘經之三《自我實現的測試》的翻譯和注解

(2019-04-26 10:17:13) 下一個

一位朋友翻譯了ASHTAVAKRA GITA的第三章,先轉載他的翻譯文如下,然後是我的注解,指出某些理解上可能的偏差,或指出某些沒有說清楚的地方:

英文原文鏈接:https://www.holybooks.com/wp-content/uploads/Ashtavakra-Gita-ebook.pdf

古印度秘經之三《自我實現的測試》

意識到是這樣的人
既寧靜又堅不可摧
你為何還渴望財富

妄想珍珠母長出銀子
就此導致貪婪的出現
無知的自我亦如此
引發對幻想的渴望

既然意識到自己在那樣
波濤此起彼伏的世界中
你為何還在動亂中奔波

意識到自己是純粹的意識
作為難以描述的意識之美
你怎能依然是欲望的奴隸

這真的是非常之奇特
作為一個已經公認的聖人
自我即所有和所有即自我
此所有權意識應保持下去

奇怪的是一個遵從絕對
崇尚自由的那麽一個人
應該容易受欲望的影響
被多情的逍遙時光削弱

奇怪的是知道欲望
是知識領域,的敵人
那如此衰弱臨終的人
依然渴望感官的愉悅

奇怪的是無動於衷的人
他可以區分瞬間和永恒
渴望那真正的自由自在
卻依然害怕肉體的解體

無論是好評還是惡諷
寧靜的聖人自我中心
既不自滿
也不憤怒

一個偉大的靈魂
目睹自己的行為
就好像是另一個人
如何稱讚或責備他

認識到宇宙隻是錯覺
所以失去了所有好奇
一個穩定的心靈
怎可能畏懼死亡

我們可以與誰比較
偉大的靈魂
自我的滿足
在失望中依然一無所求

為什麽具有堅定思想的人
他能看到事物的虛無
卻更喜歡另外的事物

他乃獨立
不可動搖
無欲無求
既無快樂
也無痛苦

2018年5月31日

我的翻譯以及注解:

在這個章節中智者希望通過一係列測試(TEST)來考驗一下自認為已經醒悟的人。

3.1 Having realized yourself as One, being serene and indestructible, why do you desire wealth? 這裏說的比較清楚,智者說既然你已經知道自己就是唯一無二的終極存在(ONE),你自認為已經安心了,你自認為已經堅不可摧了,為什麽還要追求財富?

3.2 Just as imagining silver in mother-of-pearl, causes greed to arise, so does ignorance of Self cause desire for illusion. 就好像把貝殼裏的珍珠錯看成銀子,造成你不必要的貪念,你對自己是什麽不清楚,把幻覺當真了。

3.3 Having realized yourself as That in which the waves of the world rise and fall, why do you run around in turmoil? 你已經知道自己就是終極的THAT,在這個THAT中宇宙世界的景象就好像海浪波濤一樣此起彼伏地飄過,而THAT絲毫不受影響,你為什麽還不能安心下來而要到處亂跑?

3.4 Having realized yourself as pure Awareness, as beautiful beyond description, how can you remain a slave to lust? 你已經知道了你自己就是純粹的感知(或翻譯成純粹的意識),你的美麗已經超越語言上的形容,你為什麽還要做欲望的奴隸?

3.5 It is strange that in a sage who has realized Self in All and All in Self this sense of ownership should continue 很奇怪你已經知道了你自己就是一切,一切都在你中,你為什麽還有對物體的擁有感?(注意,我換了問法,你既然已經理解到你已經是一切之母,一切和你是不分離的,為什麽你還需要擁有任何東西?)

3.6 Strange that one abiding in the Absolute, intent on freedom, should be vulnerable to lust and weakened by amorous pastimes. 很奇怪,作為已經駐在終極的絕對中的你,已經自由解放的你,為什麽還要對欲望和性欲感興趣?(注意,請不要簡單地認為醒悟的人就不能有任何欲望和性欲了。這些都可以有,隻要把這些欲望當夢看待,有欲望或性欲沒關係,隻要不當真,不要像酒鬼無法擺脫酒癮那樣依附與它們)

3.7 Strange that knowing lust as an enemy of knowledge, one so weak and nearing death should still crave sensual pleasure 很奇怪,你已經知道了欲望是真知的敵人,你在行將就木之前還依依不舍地眷戀。

3.8 Strange that one who is unattached to the things of this world and the next, who can discriminate between the transient and the timeless, who yearns for freedom, should yet fear the dissolution of the body 很奇怪,作為一個對世事不依附不糾結地你,對世事無常而你自己卻是永恒非常理解地你,對自由解放渴望的你,還要害怕肉身地解體。

3.9 Whether acclaimed or tormented the serene sage abides in the Self. He is neither gratified nor angered. 一個聖者不管處於順境還是逆境,不會為此興高采烈或悲哀惱怒(注解,知道自己真相地智者超越了任何存在地環境或條件,對他來說乞丐和國王地待遇是沒有差別地,逆境或佳境就像過眼煙雲,毫無關係)

3.10 A great soul witnesses his body’s actions as if they were another’s. How can praise or blame disturb him?  一個偉大地靈魂(指智者)看待自己地身體就像別人地身體,看待自己地行為就像別人地行為。他是完全超越自我定位的,人們地批評責備或歌功頌德不會影響他一絲一毫。

3.11 Realizing the universe is illusion, having lost all curiosity, how can one of steady mind fear death? 你已經發現了宇宙是一個幻覺(看似存在其實不存在),你已經失去了對幻覺地好奇心,為什麽你還要害怕死亡?

3.12 With whom can we compare the great soul who, content knowing Self, remains desireless in disappointment?  你作為一位智者是不必要和任何人比較的,他是無欲無求的,因為他已經是一切地一切,終極地圓滿滿足了,為什麽這樣地你還會有失望地情緒?

3.13 Why should a person of steady mind, who sees the nothingness of objects, prefer one thing to another? 為什麽作為一個具有穩定的認識的你,已經清楚了萬物都隻是看似存在其實不存在(注解,萬物的空性),還要偏愛某一個東西?

3.14 He who is unattached, untouched by opposites, free of desire, experiences neither pleasure nor pain as events pass through. 一個無依附的人,一個不會被對立麵地表象迷惑的人,一個無欲無求地人,不管生活中的事物以何種形式發生,不會感覺到愉快或痛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