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弢:談談德國難民問題、及難民造成的社會
治安隱患問題、談談中國遊客被搶、下餐館受
冷遇及精神文明等
作者按: 國內知青難友發來一篇網文,讓我談談德國及北歐的難民問題、以及因難民造成社會治安的隱患問題。還讓我談談中國遊客在歐洲被搶以及華人下餐館受服務員的冷遇和精神文明等問題。我看後覺得,文中例舉的種種經曆,可讓我們引以為戒.............
(此文作者不詳)剛剛結束了北歐和西歐10國旅行的我,不得不拿筆多寫下幾句,讓我比照北歐之遊,細細道來。泛泛而知,以歐盟{歐洲女王}之美稱的德國默克爾自2015年年以來,固執己見並強行推行「開放數以百萬計的中東和南亞的穆斯林難民政策」,至今所造成的《災難性後果》層出不窮,隻認為是部分亇別事件,媒體熱炒說說而已。 然而實錘敲下,這次歐洲旅行荷蘭,丹麥,瑞典,芬蘭,德國,俄羅斯,(聖彼得堡)奧地利,瑞士,愛沙尼亞和列士登大公國),所到之處,立馬讓我親臨其境,所到之處本人象被雷劈電擊一般,其印象覌感幾近惡劣之極!首先歐洲的十四至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和數不盡的教堂以及皇宮與博物館中的歷史文物無與倫比,旎麗多姿的阿爾卑斯山脈和自然田野風光也令人贊嘆而已,但是其餘的一切一切讓人大倒胃口!。。。。。。。
評述 ——作者 金弢
首先是難民問題:德國政治家當時的決定,無上限地收容難民,年無上限、總數無上限,導致當今西歐,北歐因難民造成的社會問題及社會治安隱患,是不爭之實,有目共睹。據我揣測,若德國政界有再次的機會,重新定奪,無疑會另作選擇。現在木已成舟的既成事實,無法乾坤倒轉。在野黨值此機會狂轟爛炸地抨擊,連同其他的社會問題,一盆髒水一股腦兒地潑向政治對手。執政黨也悟其錯,但已潑水難收,出於臉麵、為保選票,隻好吞下苦果,但就死不認錯。
此次接收難民挑頭的是德國,難民福利最優惠的也是德國,於是整個中東加之半個非洲蠢蠢欲動,而且非常明確,目的國隻有一個,就是德國。德國以南、以東的所有歐洲國都成了過境國。一則,難民都不願意留在那些國家,即使那些國家出於無奈或表示願意接受難民,但德國仍然是難民的最終目標。按照都柏林歐盟協議,歐盟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責任、有義務甚至必須接受直接來自難民國的難民,沒有權利將難民輸出第二個歐盟國。但首先南歐諸國如意大利、西班牙等包括法國南部,並沒有執行此協議。一則本來自己就不願意收,再則難民都要求去德國,於是順水推舟,正中下懷。尤其晚一步加入歐盟的東歐國,更是視此條約以不顧,認為此條約在先,這些國家入盟在後,對條約原則的概念很模糊,於是乎采取大禹治水的辦法,往北泄洪難民潮。盡管歐盟出麵,甚至威脅采取強硬罰款措施,但終究法不執眾,最後不了了之。
德國一看形勢大變,歐法失效,加之難民潮洶湧澎拜,無窮無盡,漸漸招架不住,後悔起初拿著鮮花巧克力去火車站如迎接凱旋英雄一般迎接難民,不得已也效顰他國,巧解法律,推行臨時政策,搞個既定方針,跟別人一樣往北放人。同時開始大幅度強行削減難民的福利,控製現金發放,減弱德國的吸引力。時下手機年代,信息傳遞轉於瞬間。德國在難民心中雖是個天堂國度,但德國、特別是東德的新納粹也是臭名昭著,提及排外,難民不免談虎變色,現在德國後門一開,從福利、環境而言,北歐諸國也是佼佼者;加之小國也好對付,所以導致眼下北歐諸國難民人滿為患、難民蠻橫無理;
德國難民雖為數不少,但相比北歐各國還是國大地廣,犯罪現象雖是有增無減,但成不了氣候,柏林則是唯一外國人混雜之地。按媒體稱:造成社會的不安因素是當年的波蘭人,後來的越南人,最早的土耳其人,加之西柏林所謂的自由世界的賴傳統,以致柏林名為一國之都,而事實上卻是一方魚龍混雜的不安之地。此外中東人願意去柏林,那裏有著他們眾多的兄弟,跟土耳其他們畢竟同一伊斯蘭教,這也就造成了柏林給遊客諸如雜亂的印象。
其次: 中國人之所以遭搶,是中國人自願招搶:這也是五、六 年前中國人自己的所作所為埋下的後果,可算是咎由自取。那就是中國人的炫富、露財 !當年日本人也曾暴發過,但日本人含蓄,隱而不露,不顯擺,悶聲大發財,有錢悄悄花。中國人因為過去實在太窮了,並且窮得太久了,而今一下子富了,而且又富得太快了,失去了心態平衡,導致心理失控。大凡能出國的,尤其是能第一批跨出國門的都是一些精英人物,他們在國內本來就被環境和鄰人寵慣了、寵壞了,到了國外又把這種習性隨身帶出了國。這些人———這裏說的僅就是這些人,隻是這一族人,不是在說整個中國人———這些人的特征是,成語入鄉隨俗、到了羅馬學著羅馬人的樣,隻停留在口頭,不會付諸行動。他們在縣裏、鄉裏一枝獨秀慣了,進了大城市,包括跨出了國界,照樣還要一支獨秀。這些人在地方上也許是群首富,到了國外還要當首富。因為過去沒有錢,而確實是太沒有錢,現在突然有了錢,生怕還是被人看不起,還是被人當窮人看,不管自己的錢數是多少,不說去跟別人比,光跟過去的自己比比,這種差距讓人心慌神亂,自己擁有的財富恨不得全部炫耀出來,唯恐不能把自己的所有,換成現鈔,捧在手上,招搖過市。恨不能一夜間摘掉自己頭上貧窮的帽子。
這種炫富、露財,到了國外便招來了劫難,成了遭搶的目標,這難道不是自食其果,自討苦吃?!俄國人也曾暴發,俄國人也曾炫富,然而俄國人富的時間太短,富人數量太少,尚未成氣候,還沒來得及成為眾矢之的,已過了景。加之俄國人人高馬大,不好搶,然而俄國人的各種特點、其相反因素中國人都有,被人首選為打劫目標,非出偶然。起比俄國人,中國人塊頭小,體力弱,好搶;另加中國人的大意,幾百幾千歐元也不收進錢包,褲兜兒裏一揣,買根冰棍兒,抓出一大把票子,還盡是大票,欲以顯得瀟灑、大氣、大款。豈不知:福兮禍所伏。三五年前,華人在法國被搶得最凶,搶劫之猖獗尤數巴黎最盛,而且槍手是一片黑。隻要大型轎車一到,他們就成幫結夥隱伏在中餐館附近,無論光天化日,照樣明火執杖,有恃無恐,無法無天。他們跟中國人比力氣,跟警察比速度。搶劫飛快,警車未到,早就逃之夭夭、無影無蹤,以致中國外交部不得不出麵照會法國。
法蘭西被黑人捷足先登,早已搶下地盤,中東人便瞄準了北歐。中國的飛躍發展舉世瞻目,祖國的實力已屬超級,但百姓的生活水準充其量也隻是小康。但在非洲、中東人眼裏,中國人個個都是億萬富翁,他們要來共產你的腰包,來你這裏進行一次財富再分配,當然最捷徑的辦法就是一個字——— 搶!
再則:在中國人一夜間暴富得讓人恐慌、招人嫉妒的同時,我們無形中在犯一個貌不起眼、認為微不足道、但實質上卻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其後果、甚至可以說是其後患難以估量的一個極大的錯誤———不給小費! 如果有人把小費跟零碎錢相提並論,那就大錯特錯。小費不是一種現象,小費是一種內涵,給小費意味著對人的禮貌,對人的尊重,是對他人的服務、他人的勞動的認可,是對他人的辛勤給予肯定。給不給小費是一種文化、一種文明的體現,也是反映自身的一種素養,一種檔次。吃完飯,住完旅店不給小費,那隻有在客人明顯表示不滿意、甚至抗議的時候。在正常的的情況下無緣無故地不給小費,這是對服務員的的一種侮辱,是讓自己掉價,讓自己遭人唾棄。北歐諸國跟德國一樣,給小費是一件大事。早在 100 年前,瑞典作家斯特林堡在他的長篇小說《狂人辯詞》中,就因妻子小費給的太寒磣而花了不少筆墨予以譴責。
或許太多的同胞會這麽想,我反正這一輩子就來一次,繼而人走茶涼,我反正飯也吃完了,旅店也住過了,不給小費,你愛怎麽想,你愛怎麽罵,與我無關了,反正我不聞不問,聽不到了。但他沒有想到的是,他這麽做,犯了一個大忌,欠下了一份人情債,這份人情債就將由他以後的國人同胞來還,這個漏洞要由他們來補。時間一久,個例成了泛例,中國人的名聲就臭了,以後凡是見到中國人,人家個個冷眼相看,不再會好好地對待你,反正待你再好也是白搭,不給小費。他們感到自己的禮貌、自己的優質服務反正不領情,不會得到中國人的承認。要知道,你作為一個中國人一旦出了國,你已不再是李教授、王老師、劉作家了,你就是一個無名無姓的中國人,你的一言一行代表著中國整體,你的長相是全體中國人的一張明片。不要以為我做得不到,沒關係,我隻是一個個體,倘若每一個中國人都這麽想,這麽做,那就是全體中國人都在犯錯誤。所以國人到了北歐屢遭冷遇,連換個零錢都不給,就絕非偶然了。
想想也是,人家又何必無償地替你額外服務呢! 而且國人還為之大惑,道理就在其中,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做到入境問俗、入鄉隨俗。加之,用餐、住旅店,就是服務再差,你的餐費、旅館費還得照常付,但你付的隻是餐費、房費,這是給老板的那一部分,而小費則是付給服務員另一種形式的“工資”,所以也叫“服務費”,這是員工的收入,也是他們工資的一部分。你說你不給人工資,還有誰會願意給你幹?!
再者,在西方好多國家,老板在權衡工資時已把小費的那一部分作為收入計算在裏麵了,服務員對你精心伺候,指望你的小費也是人之常情,你不給小費等於在扣人家的工資,你說人家會幹嗎?!所以,很多國人對那種突如其來、莫名其妙的惡劣服務態度,百思不得其解,心想我跟你前生無冤今世無仇,我們未曾相識,第一次來到你酒樓,無緣無故就對我態度凶巴巴的,是怎麽回事兒!為什麽中國遊客不斷地抱怨,進了中餐館,中國服務員服務態度極差,對同胞客置之不理,說話問話置若罔聞,反而對外國客人熱情有加,為什麽?不就是因為小費嘛!;還有到了慕尼黑最有名的 H B 啤酒館,受到的服務態度更是加倍的惡劣,這裏有對你不給小費的討厭加上對外國人的岐視。歐洲人在亞洲人麵前本來就傲慢,200 年的 " 歐洲中心主義" 根深蒂固,本來就有優越感的歐洲人替你亞洲人服務已經自感卑微,加之還不給小費,缺失常理,更是怒火衝天。多人反映,送去的大啤酒杯不是放在你跟前,而是砸在你跟前。她們不怕,就是這等惡劣的態度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酒錢你不還是得照常給嗎?反正你們中國人不識好歹不給小費。常言道,天底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其實,無論什麽事都有個原因在裏麵,你覺得奇怪,那是因為你不明其理,不知緣由,是因為你不知道你的前任同胞留下的髒屁股讓你來擦。在服務員眼裏,你跟你的前任是一體———同是中國人,之間沒有區別,前者得到良好的服務後一毛不拔,鐵公雞一個一走了之——給人一種忘恩負義的印象——前者走了,上哪兒再去找他?你的到來,便正是當之無愧的替罪羊;反過來事情同樣發生在你身上,若在正常的情況下你也不給小費,那你的屁股就得留下來讓下一個同胞來替你擦。中國人的文明教育:從我做起,從自己做起,就是這個含義。
中國改革開放40年,尤其近來20年,經濟飛速發展是為世人有目共睹的奇跡,精神文明也有了長足進步,但是我們須明白一點,今日中國已遠不同於70年代的中國,這種變化不僅是中國自身的變化,同時中國在世界強林中的角色及地位跟過去也大相徑庭,我們在備受世人尊重的同時,也肩負起了更多的責任。中國曆來被稱之為泱泱大國,同胞不要失卻我們的大國風度。縱觀曆史,中國人向來頗具大國風度,隻是近一百年以來,中國因飽受殖民列強的蹂躪,落伍了,成了人窮誌短,沒有這個底氣談風度了。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妨學學美國人,中國人從來都是學好的要比學壞的快。下餐館,人家美國佬能做到寧可少定一杯水,把錢留作小費,為美國爭光,人家還不是同根同族的哪!就這麽愛國。但我們也能寧可少訂半個菜,不要眼大肚小,或為了擺闊;不要走人時杯盤狼藉,吃一半扔一半的,但吝嗇一點點小費,惹人詈恨、讓人詬病。另外,在一個文明的國度裏——這也是我大中華民族眼下為之而奮鬥的目標,浪費是一種最沒教養的表現,是一種可恥的行為,這樣做,不是你對你辛苦掙來的錢不尊重———這也在對你自己不尊重,——— 要麽就是你的錢來路讓人質疑。有錢不能表示你的身份,更不能體現你的文化。錢是物質屬性的,你錢再多,充其量也隻能說是達到了物質文明,而物質文明僅僅是初級文明,進一步的提升才是高級的精神文明,是一種高境界的文明。這種精神文明,有些人或許一輩子再有錢,也將終身無緣。
我們物質文明已有了大幅度的發展,我們的精神文明也在不斷地提升,這樣我們就增添了更多的自信。有了自信,就具備了自我剖析的能力。是時候了,是中國人到了勇於自我剖析的時候了。——文革時期,我們貧窮,我們落後,我們沒有這樣的底氣和膽識去批評自己。媒體上、廣播裏天天稱頌全國形勢一片大好,人民生活節節提高,資本主義一天天賴下去,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我們是豐衣足食。那是因為當時我們已經差夠了,差得不能再往差裏說了。但今天的中國不一樣,我們不但改變了物質匱乏的貧困,還克服了心理自卑的缺陷,我們現在有十足的底氣和勇氣來正麵剖析自己,直麵自己的不足與缺點。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中國的經濟再發展,也永遠成為不了世界人民心中讓人折服的大國。我們必須有這種膽識、有這種擔當,才能木秀於世界強林,才能真正成為世人師表。
中國文化自古以來,從古易到周易,從老莊到儒學,追求的都是精神文明,這種精神文明之所以能承傳數千年,就是因為它們的價值所在。說透了,甚至學曆也是物質性的,是身外之物,隻有學識才是精神的,它被一個人內在擁有,是一個人的內涵,有著無以估量的價值。有了知識,人才能提高自己的修養,這是知識的更高境界、是一種升華,成為知性,無論男女都一樣:一個無知的女性是快活的,一個有知的女性是幸福的,一個似知而非的的女性是痛苦的,但願世間不會有太多這樣的女性;一個無知的男人是渾噩的,一個有知的男人會發奮的,一個似知而非的男人容易自負,可惜世間有了這樣的男人;無知有知與知識無關,這裏指的是知性。一個學曆很高的男人可能是個呆子,一個文盲女人也許會絕頂的聰明。
(2018年9月12日 於德國慕尼黑)
贈送《雨果講稿》譯文
———— 寫在世界知識產權日 金弢
譯者按:早在一百四十年前,一八七八年六月十七日,法國大作家雨果在國際文學代表大會上,作了精彩的開幕詞。時值今天世界知識產權日,筆者將其開幕詞節選片段譯成中文,以饗廣大讀者 ...........
工業追求實用,哲學探求真理,文學尋求美好;實用、真理、美好,這是涵蓋人類畢生奮鬥的三大目標。先生們,這些崇高追求的實現,將標誌著各民族之間的文明、以及人人彼此間的和睦。
每個國家的人民都能憑借自己的文學來確定自身的價值。一支擁有兩百萬人的軍隊可以成為過眼煙雲,而一部《伊利亞特》卻能被永世傳誦。薛西斯雖有強大的軍隊,然而薛西斯匱缺史詩,所以他青史無名;希臘國就版圖而言雖小,但因為有了埃斯庫羅斯而偉大;羅馬僅是一座城郭,但有了塔西佗,有了盧克萊修,有了維吉爾,有了荷拉斯和尤維那利斯,羅馬則為全世界擁有;每當有人提起西班牙,塞萬提斯便躍然眼前;如果你們談及意大利,但丁便偉然屹立;一旦你們說到英國,莎士比亞便脫穎而出;在眾多的場合,法國可以用一位天才以賅括之:巴黎的絢麗輝煌與伏爾泰的光芒四射,相得益彰。
著位先生,你們肩負著崇高的使命。你們聚首一堂,不愧為一次文學立憲盛會。即使此會無旨於法律,但創製規程,你們則是當之無愧。你們將言出由衷,闡述真理。如果你們的觀點他人充耳不聞,那隻好歸咎立法。你們將開啟一件新事物,既文學產權。文學產權是一種權利,你們將把它引入法典。對此,我深信不疑。你們的措置方略、你們的議案提案將受世人矚目。那些希望文學僅僅是一種局部現狀的立法官們,你們將會讓他們明白:文學是一種普遍現象,而文學,人類將藉於她從精神上匡正天下。
文學產權的重要性擁有廣泛的普世價值。
(根據德文版本)
金弢譯於2018年五一勞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