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在北外的時光( 一 ) 金 弢: 北外德語七七級 —

忘不了在北外的時光( 一 ) 金 弢: 北外德語七七級 —— 一張畢業照帶來的回憶 (修定稿) 1977年的高考,是一次特殊的高考,是我共和國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大學招生。七七年——是“四人幫”垮台、文革結束的第二年,經過中央45天教委馬拉鬆會議,終
正文

金弢:《葉兒救儒》—係列小說《人間家事》

(2019-04-27 10:18:25) 下一個

《葉兒救儒》—係列小說《人間家事》

編者按: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祖國在召喚,人民在召喚!”——一九七四年,年僅十八的金弢,於杭州外國語學校高中畢業。為響應祖國人民的召喚,打起背包,告別父母,離棄城市,來到浙江、桐廬、儒橋村插隊落戶,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與當地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打成一片,為時三年,直至文革結束,77年考入北外。     《葉兒救儒》是作者為紀念不曾忘卻的知青生活,為思念朝夕相處的山村社員,為懷念當年與之生息與共的“儒橋村”而作……"


闊別40年——本文作者於當年插隊的浙江桐廬儒橋村                                                     

                     係列小說 《人間家事》——葉兒救儒          作者:金弢                                                                          

    葉兒幼小喪父,與娘相依為命,孤兒寡母,度日惟艱。但葉兒天資聰穎,長得濃眉大眼,直鼻方口,兩耳垂肩,村裏人都說他生有一副天子相。為母聞之雖覺聽得順耳,但心想這隻是村裏人說說好聽話而已。

    一日,葉兒放學回家告訴母親,說他今天回家路過村廟門口,泥塑菩薩站了起來。為母罵兒子胡說八道,看花了眼。次日,兒子回家又跟母親說:我不是騙你,是真的,今天菩薩又站了起來,你不信,就跟我去看。      母親將信將疑,一把抓起做女工的剪子,隨兒子而去。快到村廟時,母親喝住兒子:你先別過來,在這裏等著,我叫你你再過來。

    母親轉身進了村廟,把剪子擱在菩薩盤坐的泥腿上,然後退出廟門招呼兒子過來。沒想到兒子剛走到廟門口,擱在菩薩腿上的剪子霍然落地。母親一下子明白了兒子果真是天子命。他生有一雙慧眼,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東西,村裏人的話沒錯。母親頓時感激涕零,一把揪過兒子,卟嗵一起跪在菩薩麵前,口中不停地喊道:菩薩有眼,大慈大悲,大德大福!

   回家後,母親心想,這定是他爸前世的造化。一邊給兒子做飯,一邊想著:自丈夫走後,村裏張家、李家、三叔、五嬸的時有接濟。兒子將來有了出息,得辦酒請客,好好報答人家。想到此,她不禁喃喃自語:到時張家一桌,李家一桌……!

    灶師菩薩,也就是灶王爺,生來眼花耳聾,聽成了張家一刀,李家一刀,把話傳給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聞之,心想此人將來當了皇帝,必定百姓遭殃,便下令雷公菩薩,為民除害,拿雷劈死葉兒。

    一天下午,葉兒正幫著母親在院子裏收拾柴禾。無端好好的天氣一轉眼變得烏雲翻騰,雷聲轟鳴,暴雨傾盆。為母趕緊拉著葉兒進屋躲雨。雷越劈越凶,閃電越打越急。母親到堂門口一張望,不好!今朝的雷電是直衝我家而來。她猛地想起了要當皇帝的兒子,莫非是誰走漏了風聲,招惹了天神?

    此時,雷劈一陣急過一陣。完了,這樣下去,我兒今日必死無疑!恐慌中,她突然想起村裏有人說過:雷公要劈死人時,唯有一種辦法可以救命,就是死死咬住門檻。母親拽過兒子,讓他死命咬緊門檻。  

   

  雷公狂怒,轟隆聲一陣壓過一陣,閃電越逼越近,已經劈到了堂前。突然一聲巨響,雷劈落地,正打在葉兒身上。母親狂呼一聲,猛撲過去,把自己罩在兒子身上......

      母親緊緊摟住兒子,痛不欲生。然而,葉兒卻從昏迷中蘇醒了過來。他沒死,他活了下來,是千人踩,萬人踏的門檻救了他的命。不過,他的天子身架卻已被打成了要飯的骨頭。      葉兒沒有了天子的命,成了一介頑童,但雷劈時,他因死死咬住了門檻,所以他的聖旨口並沒有被雷公打掉。他雖仕途無望,成不了大器,但他的聖旨口依然靈驗,說什麽是什麽。

      村裏人平時都怕他,躲著他,生怕他口無遮掩,說了什麽不吉利的話,妨著了他們。尤其是遇上家裏置辦大事,誰都唯恐他的出現。

     不日,三房家要築茅坑。農村人造茅坑跟造房建糧倉一樣均屬大事,這影響到日後肥足土沃,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財運亨通,要求個吉利。

      葉兒不再是天子了,所以言談舉止也不矜持重,而是隨想隨說,信口開河。三房,就是那三伯家,眼下大興土木,不免群童圍觀,葉兒也躋身其中。      

  三伯一見葉兒,立馬大聲衝他喊:滾開,你這個說話不靠譜的臭嘴!你今天敢來胡說八道,當心連你要飯的骨頭都保不了。葉兒聳聳肩道:放心吧,三伯,今次你造茅坑,我連屁都不放一個!果不出葉兒所言,三房家的茅坑完畢,日後有誰憋急了上去,不但不解決問題,甚至連氣都不出。      母親見葉兒終日閑遊,無心向學,大為失望

      一日,幾位儒生乞食進村,到葉兒家歇腳,要碗水喝,見葉兒長得一表人材,心裏喜歡,樂意收為學生。為母心想,兒子在村裏時常出言不慎,多有得罪他人,還不如讓他隨儒生們而去,興許換個環境讓別人來教,他反倒能學好。於是答應了儒生,讓葉兒隨他們而去。

    葉兒走後三年,一日母親病重危殆,自知曆日不多,臨終留下遺言:吾子葉兒聽準:你生就天子命,是你父親的造化;天神誤會了你,是為母作的孽。我今生別無他求,隻望你有個出頭之日,以報天下眾人的救命之恩。說畢撒手人寰。

    時過廿年,葉兒成了儒家得意門生,某日率群儒遊曆四方,傳授儒學,來到桐廬,擇道回村,走訪故裏。不巧正趕上山洪暴發。快速飛漲的分水河,切斷了儒生們的活路,不識水性的眾儒,危在旦夕。葉兒想起母親臨終前的遺囑,暗地思忖,既然是千人踩,萬人踏的門檻救了我的命,要知恩圖報!

    想畢,葉兒俯下身去,拱起背,口中念念有詞,把自己變成一座孔橋,讓奔騰的山洪流經自己的腹下,眾儒生從葉兒背上踩過,因此而得救。      五百年後。桐廬境內,富春江邊的桐君山上有一座天神廟,廟裏有位高僧本為儒門學子,半路出家修行在此,一日得獲鼻祖孔丘之托夢,遣其出門尋訪分水河畔,祭祀葉兒祖墳,探望其家眷後裔,以報當年葉兒救儒之恩。

    高僧入村得悉,葉兒家並無祖墳留存,且後人又香火已斷,惟獨村頭分水河上的那座石橋是葉兒依存的化身。為救儒生,以報答眾人,他讓自己變成了千人踏,萬人過的石橋......

    高僧聞之,仰天長歎,求村民取出文房四寶,揮毫潑墨,寫下“儒橋”二字。

     此後,山村以“儒橋”得名,成為“儒橋村”,傳至今日。

  

              2018年六月二日 修改於德國慕尼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