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美八年首次到訪西雅圖,花了兩天的時間把城中幾個主要景點串了下來,對這座城市氣質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
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特點,這裏和我長期工作生活過的奧斯汀、波士頓風格迥然不同。
首先用一句話來概括總體印象:適合長期定居,不適合短期旅遊。
溫度適宜,我來的這一周晝夜溫度始終保持在十度到二十五度之間,在正值大暑節氣的七月顯得如此難能,所以理所當然地成了避暑勝地。雨量充沛,飛機降落時我透過舷窗就已經發現上麵晴空如碧,下麵薄雲籠罩,雨點在湖麵海麵上灑下萬點金芒。
即便在一個晴天裏,很多時候也無法做到整日陽光燦爛,起碼有半天的天空是陰沉的。這種環境讓我切身體會到了天氣對一個人心情的影響,我很快就發現自己上午的情緒比下午要低落一些:上午的心情就像是小調譜出來的曲子,不管音高音低,都保留一份晦暗的底色;等下午看到太陽一出來,心情也豁然開朗,切換成了明亮的大調。溫度和降水決定了這裏超高植被覆蓋率,以鬆樹和杉樹為主,故而被譽為“常青之城”。這一點又進而決定了極佳的空氣質量。
西海岸城市通常開埠時間偏晚,所以市區規劃得更好,建築看起來較新,街道相對幹淨整潔,基礎設施更為便利發達,到現在大型施工現場依然隨處可見。這樣帶來的一大缺點就是辨識度低,整個市區找不到什麽太具曆史感的建築,摩天大樓這種東西哪兒都能建,沒看頭,觀感上更接近天朝一二線城市。
地勢上就山向海,縱向街道都是朝著太平洋的方向傾斜而下,有幾分舊金山的味道。
建築風格更像達拉斯、休斯頓,走的是現代化商業城市的路線。不過體量更小,沒有得州龍頭那般動不動就無比豪邁的雙向十車道。
民風更加自由化,但又不似加州那般激進。巴士門一打開,我剛邁出下車的第一步,就立刻聞到了市區空氣裏散發著的淡淡大麻味,一抬眼又看到了商鋪櫥窗上去年平權運動留下的斑駁塗鴉,瞬間回想起去年看到的群眾革命新聞,嘴角立刻上揚…
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兩位爺在街邊當著小娃娃的麵大剌剌地裝麻點火,完全不在意影響…
左翼基地的另一個典型表現就是市區裏教堂不多,跟五步一樓十步一塔、充滿濃厚天主教氛圍的巴爾的摩形成鮮明對比。
聖約翰大教堂是城中為數不多的宏偉宗教建築,隻不過跟旁邊林立的摩天大廈一比還是小巫見大巫。
當我看到一根巨大的塔吊跨臂從教堂上方的天空橫穿而過時,覺得這仿佛象征著在現代工業文明的衝擊下,傳統宗教文化的式微。
凡事有一失必有一得。民風的開放和宗教的衰落賦予了這座城市極大的包容度,這是一座非常適合藝術家生活和創作的城市,自然就成了當代流行文化的一座重鎮。
此番到訪的多個景點西雅圖藝術博物館、奧林匹亞雕塑公園、奇胡利玻璃藝術園等無一不在印證我的這種推論,彰顯著這個城市的年輕與活力。隻不過頭上有紐約和洛杉磯這兩座大山壓著,很難成為真正的潮流引領者。
當代流行文化的盛行反過來又會影響建築景觀的設計,像公共圖書館這種建成不久的城市新地標,在風格上也會盡量追求先鋒感,以求與整個城市的氣質相統一。
接下來簡單點評一下城中的幾個熱門景點。
當所有人都跟你說一個城市的招牌景點是個農貿市場的時候,你心裏就應該立刻明白,這地方實在不能算是個旅遊城市…
因為城市本身沒什麽曆史,所以主要景點也都是現代化的建築和遊樂設施。摩天輪、遊船、水族館、觀景高樓、藝術博物館,這些個東西哪個大城市沒有?博物館裏的好多畫作還是從東海岸搬運過來的,尤其是美國本土畫家的作品,那我又何必跑到你這裏來看呢?
稍微稱得上特色的估計就是依海而建的派克公共市場。至於這個景點為啥能紅,我也沒想明白。說白了它就是一個農貿市場混搭小商品城外加小吃一條街的商業綜合體,可就這依然可以吸引來多如牛毛的遊客。首先這個市場的顧客定位我就沒想明白:你說麵向外地遊客的吧,我買了這些個新鮮本地食材也帶不回去;你說麵向當地居民吧,居家過日子,有誰願意跑到人擠人的景區來買高價菜?到頭來很容易變成了賠錢賺吆喝,每天看著店裏人來人往,其實願意掏錢的沒幾個…當然有不少忙都忙不過來、數錢數到手軟的店鋪,但更多的小攤上商販隻是百無聊賴地在那裏守著。看著他們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
農貿市場外的小吃街上連著有幾家從早到晚排著長隊的網紅店:美國奶酪店、法國點心鋪、俄國餡餅鋪、第一家星巴克咖啡鋪。Mac&Cheese吃起來太膩,馬卡龍分量小價格貴不實惠,所以我直接跳過。你讓我這種出國前壓根沒喝過星巴克的人,非要裝出對它家有多深的情感,那實在太假了…花一個小時隻為拍張手握咖啡杯的照,對我來說除了裝X以外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所以在門口簡單拍照打卡後就匆匆閃人。到頭來我隻買了幾個俄國餡餅,招牌的牛肉餡、三文魚餡、肉桂堅果巧克力餡都嚐了一下,名不虛傳。因為朋友的建議,三文魚餡的我一次還買了倆,結果吃了以後才發現其實酥脆的牛肉餡和甜口餡更符合我的口味偏好。牛肉餅的皮吃起來有幾分像中式燒餅,餡的話還稍微殘留一絲牛肉的腥味。
口香糖牆這種反映先鋒思潮的網紅景點複製起來其實極容易,隻不過因為這裏是第一家,所以就出了名。其本質跟天朝寺廟裏爛俗的同心鎖牆沒啥區別,還不能求姻緣…(當然,已經被逼到沒轍了的我,還是對著牆象征性的求了一下~一個離譜的人對著一麵離譜的牆許了一個離譜的願,你說這願望有沒有可能靠譜?就算是求來了,估計也多半是一段如牆上粘著的口香糖般不牢靠的露水姻緣)。
作為現代工業文明產物的另一個地標景點太空針同樣同質化嚴重。像東方之珠、小蠻腰這樣的後起之秀一出現,它的建築地位和旅遊價值立刻急劇下降。不過這個建築還是有帶給人啟示的地方,那就是它的建造過程。從打樁奠基到建成完工,用時三百七十天,承載了“美國速度”的舊日榮光。這樣的建造效率在今天是無法想象的,全拜冷戰的時代大背景所賜。太空針在當時絕對算得上是舉世矚目的明星工程。美國需要通過它來向全世界尤其是對手蘇聯展示自己的國家實力。事關國家的麵子,所以就連總統高官也會親自跑來視察項目進度。由此可見美國新一輪基建要想實現再次偉大的目標還真離不開來自趕超者老二中國的同輩壓力。
我是一個崇尚古典主義、追求曆史感、甚至有些厚古薄今的人,所以對西雅圖這種現代、先鋒、工業化的新潮建築風格接受度很一般。
要說城裏最喜愛的一個景點,我會選外地遊客不大關注的奧林匹亞雕塑公園。因為它免費,景觀設計實現了自然和人工的完美融合,同時反映了本地居民的真實生活狀態。在公園裏隨便找把椅子對著湛藍的海灣坐半晌,內心會收獲一份難得的寧靜。
最後來談一談飲食。
我出遊時在就餐地點的選擇上走的是大數據分析的技術流配合地理曆史文化出發的考據流。先在各大點評網站上評論人數排名前十的餐館榜單中找出交集作為備選項,再根據當地特色敲定最後要去的地方。社交網絡上爆紅的高檔網紅餐廳我是從來不碰的,通常會鎖定價格親民的中低檔。
因為此次旅行招待我的朋友廚藝高超,所以大部分時間我都在吃家宴,外食的機會很少。僅有的幾次外出聚餐又要照顧同伴的飲食習慣,到頭來自己做主在外麵挑餐館就吃了一頓,所以在選擇上就更加審慎和糾結。
按照數據分析的結果,我最應該去意大利餐館the pink door,因為它在不止一個榜單上收獲了最多的顧客評價。招牌菜是以餐館名字命名的意式海鮮湯,Cioppino Pink Door。在海濱城市吃海鮮,無疑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因為我不吃蛤貝且覺得主打碳水的意餐性價比低,所以最終選擇放棄。
記得以前在某本書上看過,西雅圖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與日裔文化有著很深的淵源,於是我最終選擇了一家同樣吃海鮮的壽司店Japonessa。這家店的特色是混搭拉美風的日料,這個噱頭激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我點了一份靠天收的好運七壽司(由廚師決定給你上什麽)和一份評價最高的超級壞男孩壽司卷。菜上上來一看一嚐,我立馬就明白所謂的拉美風壽司是怎麽個玩法了。其實他家的壽司本身用料很普通,跟別的店相比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在壽司上麵整點墨西哥醃辣椒或墨西哥辣醬,“拉美味”就有了。這樣的改良違背了日料追求食材原味的本意,有些不倫不類,但卻迎合了老美平時吃慣了的重口味。難怪蟹肉泥蓋頂、天婦羅填中的油炸壽司,會成為本店最受歡迎的單品。總體來說沒讓我失望,味道可口,價格公道,位置便利(離市區各大景點都不遠),就是服務怠慢了點兒。
綜合來看,來西雅圖玩,不必在市區投入太多時間。緊點一天,慢點兩天,便已足夠。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周邊的幾個國家公園,是一個更加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