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廣式月餅)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隨著中秋佳節的到來,我的思緒又飛回了兒時自家的庭院。澄澈的月光透過苦楝樹的葉子,在院中放著月餅和瓜果點心的青石板上投下斑斕的光影。
奶奶牽著我的手,將我領到庭前,在一個看滿月最真切的角度,讓我拜拜”月亮娘娘“。她總是稱呼初升的太陽為”太陽菩薩“,而月亮,和美麗的仙女不可分割。
媽媽則教我一首首古趣盎然的詩詞,除了李白的那首《古朗月行》的開頭,還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年少的我似懂非懂地背誦著這些詩句,至今還印在腦海中。
如果南方的年夜飯是以豐盛出名,中秋節的晚飯則是以雅致見長。秋天正是豐收季節,不時不食在此時得到了最好的驗證。無論是時鮮的水產植物如雞頭米(芡實)和蓮藕,還是肥碩的鴨子和胖頭魚(鰱魚),都能成為飯桌上的佳肴。記憶中年夜飯必食青魚,端午節要吃鵝,中秋節卻是新米上市、瓜果飄香的時節,飯後的點心更加覺得貼心。
我的故鄉在無錫,同鄉口味偏甜,中秋最流行的甜點是桂花糖芋頭。這芋頭不是碩大的檳榔芋,而是上海人所謂的芋艿,或長圓形,或滾圓,小巧玲瓏。母親會將芋頭裝進麻袋中,在院中的硬地麵上乒乒乓乓用力地敲,直到大多數大多數芋頭毛茸茸的外皮鬆動,然後帶上勞動布的手套,用小刀將芋頭的皮削下來,將白白胖胖的芋頭浸在水中,泡去黏液。這一波勞作固然辛苦,手上若沾染了芋頭的黏液更加是又癢又痛,紅腫不已,需要在火上烤一下緩解。
母親的桂花糖芋頭特別軟爛,因為她在煮芋頭時會放一點點堿。等芋頭可以用筷子輕鬆插入後,她會放入紅糖調味,最後出鍋時加幹桂花或桂花蜜,增其芬芳。她平時其實並不嗜甜,但是對於桂花糖芋頭卻很偏愛,以前身體健朗時年年中秋親力親為。父母現在年事已高,如賈母一般“愛吃軟爛之物”,活動範圍也窄了,一般就在家門口的穆桂英美食城用點心。母親還是會點糖芋頭,適合她的牙口,但她總是感慨沒有記憶中外婆和她自己做的軟糯清甜,更沒有那一股芳香。
說起中秋節的主角月餅,在我們家中秋晚上當然不是可或缺的。那時想要吃鮮肉月餅,要去飲食店排隊等出爐的,那更像是隨買隨吃的點心。家裏供“月亮娘娘”的則是市麵上僅有的蘇式月餅和潮式月餅,都是酥皮的。蘇式月餅往往餡兒甜膩,我不是太喜歡,尤其一次在吃豆沙餡時咬到一大口肥豬板油,從此生畏。潮式月餅有梅幹菜餡的,鹹鮮口味,比較中我意。但是那時蘇式月餅是零賣的,比較大眾化,而潮式月餅外麵包著油紙,略微高檔一點,不易得。
似乎在我高中時,廣式月餅一下子占據了月餅市場的主流,它以其精美的包裝和講究的餡料一下子吸引了消費者的眼光,征服了顧客的胃,奪取了大眾的心。第一次吃到細膩芬芳的白蓮蓉月餅,我頓時覺得口齒生香,而象征著滿月的蛋黃更是精奇的構想。它一下子打敗了蘇式月餅,成了我的最愛,連幼年時喜歡的鮮肉月餅都屈居其後了。
及至上大學,第一個中秋節想家得不行。那時候雖然家鄉裏上海很近,但是中秋不是假期,在團圓得節日裏隻能和新認識的同學們一起訴說鄉愁。學校卻也有意思,每人一份中秋禮物--一塊炸豬排,一包水煮毛豆莢和帶皮芋艿,兩塊月餅。月餅是學校西點房自己烘焙的,味道一般般,但是那包水煮毛豆莢和帶皮芋艿卻是我從未見過的粗獷燒法,一下子避免了剝豆莢,去芋艿皮的麻煩,我們這些半大不小的女孩子自然愛吃零嘴,一邊動手,一邊動嘴,一邊聊天,一會兒宿舍裏充滿了歡聲笑語,思鄉之情似乎遠遠拋在了腦後。
出國後的第一個中秋節是在灣區度過的,室友熱情地邀我一起赴宴。他們都是我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會兒就整了一桌天南地北的飯菜,雖然沒有什麽小時候鍾愛的特色菜,月餅也隻是一人一小角,但是我非常感激他們沒有忘了我這個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小妹妹。現在大家已經天各一方,我心中還時時牽掛著他們,在中秋望月時,都會想到我們在地球村看著同一個月亮。
在美國西北部安家後,我開始了美食之旅的探索。思鄉的中秋變成了舌尖上的享受。自己烘烤蘇式鮮肉月餅,做各種餡兒的冰皮月餅,最終挑戰成功難度很大的廣式月餅。一次赴宴,我帶上了剛出爐的鮮肉月餅,一位上海朋友說:“比老大房的還要yummy!”冰皮月餅本來和大福有點相似,沒有太大技術含量,但是我試著做了三層餡料的流心奶黃月餅,高級感頓生。廣式月餅最需要的是耐心,熬轉化糖漿需要一個多小時一直看顧,炒蓮蓉餡炒得手臂酸痛,好不容易做完後又得等幾天才能回油,真是如我們家鄉老話“心急吃不得熱粥“。自從學會了做各式月餅後,我家從來沒有買過市麵上價格昂貴的月餅,不僅自己吃得舒暢,更加饋贈朋友,增進友誼。
一年年月餅價格水漲船高,人們開始注重健康,避免重糖重油的食物,也厭倦了商家的月餅券等推銷噱頭。漸漸地,月餅在中國不複是香餑餑,倒是送禮的意義多於美食。我和父母視頻,他們常常抱怨月餅太多,吃不下。倒是人在天涯的我們,保持了節日的儀式感。去年中秋在發朋友圈時,我感歎”鄉愁才下心頭,卻上舌尖”。一位朋友就調侃說:“你這樣做啥像啥,就算是‘我心安處是故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