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81)
2025 (1)
佛手瓜形如兩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因此稱之為“佛手“,”福壽”。別名很多:千金瓜、壽瓜、豐收瓜、洋瓜、合手瓜等,是一種葫蘆科佛手瓜屬植物,原產於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19世紀傳入中國,在中國南方一帶都有種植,是多年生的植物。
我是前兩年從菜友那才知道這個瓜的。 口感清脆多汁,營養價值高,蛋白質和鈣的含量是黃瓜的2~3倍,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也顯著高於其他瓜類。 快炒、燉湯或涼拌都很可以。而且高產一顆瓜藤可以結幾百個瓜。憧憬著後院瓜果累累。去年10月向朋友討了一個瓜。
佛手瓜的種子跟其它的果類不一樣。 一個果實內隻有一枚種子,果肉與種皮緊密貼合。種子失水幹癟後就喪失活力。它的種子是不能曬幹保存的。一個瓜就是一顆種子。種子無休眠期,成熟後如不及時采收,種子在瓜中就會很快萌發。 是佛手瓜的一大特點。
冬季保存種子是個技術活。適宜的貯藏條件溫度7度左右,相對濕度70%。不能放冰箱容易壞掉。經過一個冬季,佛手瓜能成功發芽的比率是很低的。所以春天佛手瓜苗比其它的菜苗貴很多的。
10月份拿到瓜後放進有點濕潤的土裏,隻露出頭部,放在地下室不見光的地方
一直沒管它,12月初撇了一眼發現發芽了.
最好的狀況是果實保存到明年2-3月份然後催芽,5月份下地。 沒想到它耐不住寂寞,提前發芽了。
佛手瓜可以貯存很長時間風味不變。萬能的群友麵授機密,發芽的種子既可以吃又可以種的方法。小心地沿著核把瓜切成3半.不要傷到種子. 削下來的果肉依舊水靈靈的。 清炒了一盤。
核在室溫下放一天
一天後果肉幹了和種子就自動分開了. 很容易把扁平的種子取出來.
找個大盆把種子種下
一個月後莖葉已經長出來了。實踐證明這樣取種種植是可行的.佛手瓜的幼嫩莖葉就是大名鼎鼎的龍須菜因藤蔓狀的龍須而得名。
今天慢慢地長了1米多高。今年春天來的早,希望5月初能下地。
有關菜種和種植的信息,可以點擊:https://zhuimenggarden.netlify.app/
我嚐試過很多次,得不到發芽的佛手瓜。可能溫度不夠?
最好的是,佛手瓜是多年生的,種一次就行,冬天時把地麵上的瓜藤剪到剩十公分,來年自然就發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