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英倫遊之倫敦西區帶娃看戲(vlog)

(2019-12-08 13:27:12) 下一個

西區看戲,大概是我們倫敦行的亮點之一。刷了《漢密爾頓》和《女巫前傳》,比百老匯價格親民不少。把我們在西區的見聞編了個視頻,和大家分享!

倫敦西區是和紐約百老匯齊名的世界戲劇中心。這次去倫敦,帶娃西區看戲也是一項重要行程,同時也感受了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腐國活躍繁榮的文娛市場。

倫敦西區也被稱為劇院區,大致是以皮卡迪利廣場,托特納姆法院路,科芬花園、特拉法加廣場 (Piccadili, Tottemham Court, Covent Garden, Trafalgar)為邊界的演藝活動中心,地圖上看也是劇院林立。

 
 

從皮卡迪利地鐵站出來發現腐國也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朋友介紹這裏是和紐約時代廣場,東京涉穀一樣出名的世界級十字路口。按我看,這裏的人口密度不亞於魔都南京東路、南京西路地鐵任何一個出站口。

倫敦之所以是倫敦,還在於除了巨幅商業廣告、各種美食食肆,一路都是劇院和大IP廣告。有一種說法是倫敦西區的票價比百老匯親民很多,現場考察確實不假。很多戲提前一兩周都有2、30英鎊的價格(英鎊對人民幣的匯率大致1:9)。在百老匯熱演的《歌劇魅影》、《獅子王》、《媽媽咪呀》、《Dear Evan Hansen》等劇這裏也都能看到。

女兒說我們應該來看英國原創的新劇《Six》(亨利八世的六位皇後),這部以流行音樂的方式演繹了亨利八世六位妻子的故事。最初由劍橋大學的學生在2017年的愛丁堡邊緣藝術節上演出,大獲成功後被搬到了西區的舞台。我們無意中路過劇院,門口確實是美女觀眾紮堆,好像都衣著時髦光鮮,更像去趕派對的。這兩年亨利八世的後宮逸事很火,PBS的紀錄片《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位皇後》是英國版宮鬥劇,拍得很不錯。看音樂劇之前正好預習下,可以有助於理解劇情。問了票亭,幾個月內的演出都已售罄,可見火爆程度。雖然《Six》有北美、澳洲巡演,還已經登陸挪威人的郵輪。不過想要在倫敦西區先睹為快的小夥伴可要抓緊提前網上訂票了,雖然我感覺這是一個“少兒不宜”的秀。

以下是“倫敦劇院”網站列舉的西區最熱音樂劇供音樂劇選劇新手參考。

 

 

白菜價的《漢密爾頓》
 
喜歡音樂劇的小夥伴應該知道近年全球最熱門的音樂劇《漢密爾頓》,這部集饒舌、嘻哈、搖滾於一體的音樂劇是根據美國開國元老亞曆山大·漢密爾頓的真實經曆改編的。因為颶風,出身低微的漢密爾頓有機會離開加勒比經過個人奮鬥走上人生巔峰成為了美國獨立戰爭中的喬治·華盛頓的左膀右臂,美國第一任財長,確實是美國夢的象征。

 

編劇Lin-Manuel Miranda的過人之處是把聽起來枯燥的曆史題材編成了快節奏、高能、幽默的現代舞台劇,吸引年輕觀眾走進劇場。和不同以往音樂劇以白人演員為主的的卡司,該劇大膽啟用了各個膚色的演員,所以我們看到的華盛頓等幾位角色都是由黑人演員飾演的。

 

2016年,Miranda訪問白宮,為奧巴馬夫婦表演了其中的歌曲,迅速吸粉。米歇爾甚至以“一生中見過的各種形式裏最棒的藝術”來吐血推薦該劇,也為它成為音樂劇市場現象級大IP推波助瀾。在紐約,《漢密爾頓》一度要賣腎換票;明年巡演來我們村也是一票難求。
 
A meeting of old and new, Colonial and millennial. 
新與舊的交匯,殖民和千禧時代的交匯。
《紐約時報》

 

出行的兩個月前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在網上刷《漢密爾頓》演出票。沒想到英國的Ticket Master上一刷就刷到了,票價從39到99鎊,相比紐約動輒上千美金的票價,倫敦的價格相當良心了。

 

Victoria Palace劇院位於維多利亞車站附近,我們多次路過,總是看到門口排隊等候入場的觀眾。為了杜絕黃牛,演出之前沒有實體票,憑購票所用信用卡和確認電郵,排隊進場時當場打印。

 

我們看的周四下午場全部爆滿,族裔相當mixed,和其它音樂劇白人觀眾為絕大多數很不一樣,也足見這部顛覆性的作品對演出市場的影響。

 

 
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兩個半小時的感受,音樂響起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所有的感官被瞬間調動或者說電到了。多虧之前功課做得好,即使節奏飛快,精華都能get到!這裏牆裂建議要去看戲的小夥伴先預習一下,這是高考英語水平的演出。

 

按照劇裏的說法,漢密爾頓在和政敵兼舊友的決鬥時的選擇了“舍身取義”,這是作為一個出身卑微的島國移民最後青史留名的機會。然後在200多年後,還是這部戲給了這個曆史人物更多的傳奇讓後人記取。
 
演出結束照例是掌聲一片,腐國人民心胸倒不狹隘,這部以美國獨立戰爭為背景的劇在西區上演後好評如潮,不但在2018年獲得代表英國戲劇最高榮譽的奧利弗獎十三項提名、摘得八個大獎,而且哈裏王子夫婦也代表王室觀看了演出,對劇中喬治三世、也是王子先輩的戲虐調侃完全沒有介意。
 
你們肯定要問我家其他觀眾的反應。12歲的姑娘說非常好看,完全沒有睡著。她的很多同學都已經看過了還能整段整段地唱,所以她也自己主動提出要看這部戲。家裏IT男隊友平時很少跟我們看戲,沒做功課的情況下也是基本看懂說還不錯。
 
說看就看的《女巫前傳》

 

事先沒有買票,在倫敦是不是就沒機會心血來潮看個秀了嗎?當然不是,西區的節目豐富多彩,如果不挑,任何時候都有感受舞台劇的機會。

 

我們有一天的行程安排得比較鬆散,看到路邊一個票亭,就走進去問問有什麽合適的演出。當得知《女巫前傳》有32鎊的當天票,毫不猶豫地買了票,來一場說看就看的演出。
 
後來和網上打折票比了下,大概是每張票貴了3鎊。不過如果不是特地想看某一部劇,到西區的票亭買還是多了一點自由度。
 
《女巫前傳》也是一部來自百老匯的音樂劇,它是基於上個世紀的名作《綠野仙蹤》,從另一個角度講述的西國壞女巫的故事。看上去是關於女孩的友誼,不過內涵好像還很豐富。那一周正好是反霸淩周(Anti-Bully),被演員在謝幕的時候一點撥,感覺有那麽點意思了。

 

舞台效果華麗魔幻,場麵熱熱鬧鬧。環顧四周,年輕女觀眾是主流。《福布斯》雜誌2016年就稱這部戲的百老匯票房已超10億美金,是繼《獅子王》、《歌劇魅影》之後第三部超躍10位數票房的音樂劇,加上海外巡演、周邊,總收入過40億。女巫世界在西方還是很有市場的!

 

我自己不是女巫故事的粉絲,不過對西方能大開腦洞打造一個女巫世界還是挺佩服和尊敬的。姑娘因為粉的一個網紅youtuber強推了這部戲,所以她的興致比我們都高。兩個演出都是兩個半小時加十五分鍾的中場休息,她完全沒有睡意,堅持看完了戲,比我看得還認真。
 
掐指算來,在姑娘參加的各種課外活動裏,合唱團算是堅持的時間最久也興趣最高的,屬於打得比較認真的醬油。每次我在付了學費、服裝費、活動費之外,還要高價買票(比西區看音樂劇票價更貴)為她的合唱團演出打call,然鵝從來沒有夢想她要成為主唱或台柱,隻是單純地喜歡孩子純淨的歌聲,也無條件支持她去純粹地享受音樂,熱愛音樂和所有美好的事物。

從這一點來看,能夠母女倆勾肩搭背一起去西區看平價演出、享受這個過程本身就是無價的樂事,也算是“投資”音樂帶來的回報。
 
千萬不能算錢,一算錢,怎麽都是虧本買賣,包括生娃這件事!
 

 

帶娃看戲小貼士
 
  1. 選擇適合孩子年齡階段的劇目,最好事先讀過故事或者看過電影,對情節有個基本的了解會入門相對容易。我記得第一次帶姑娘去看《媽媽咪呀》的時候,被少兒不宜的情節搞得相當狼狽。

     

  2. 鼓勵孩子自己選劇目,提高積極性。比如《女巫前傳》我出發前就建議了好幾次她都沒興趣,直到看到Youtuber的推薦才忽然說要看,自己選的劇含淚也必須看完點讚唄。

     

  3. 從比較簡單、簡短的劇目入手。每個劇目都能找到演出時間,選擇與年齡相符的長度的戲。

     

  4. 對小朋友而言,卡司大不大咖、陣容豪不豪華、門票貴不貴並不重要,而是適合他們的才是最好的。

     

  5. 家門口也有好戲,不一定要去大城市或出國。

     

  6. 紀念品、周邊、冰激淩、糖果走起......你們懂的!

 

英倫七天,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容我慢慢梳理匯報。關於看戲,還有個小目標是能帶娃去莎士比亞環形劇場刷一場《哈姆雷特》之類的經典。

不過這個屬於考研難度,讓我再做做功課,攢點路費,留點念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