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real but nice" 的還有去倫敦的時候特地留了點時間造訪諾丁山(Notting Hill)。
我們是在周六早上造訪的諾丁山。就像“列治文山”並沒有山,“諾丁山”也最多可能是因為地勢略高而得名,這裏是倫敦的一個多元文化的富裕社區。來這裏並不完全衝著這部電影,另外的動力是奔著傳說中倫敦最著名的Portobello戶外古董市場而來的。邊上還有菜市場、美食攤兒,所以顯得有點鬧鬧哄哄,說好聽點是人氣十足。
電影是在上個世紀看的,其實我來到諾丁山的時候對電影的記憶已經相當模糊,跟著網絡文章胡亂打了一通卡。回家重新看電影,隨著故事的進展,把這些地標一一辨認出來也是很愉快的一個過程,好像故地重遊了一次。
重看電影,對細節又有了新的發掘。比如這幅掛在威廉家裏的印刷品,是夏加爾創作於1950年的《新娘》。
夏加爾的《La Mariée(新娘)》象征了兩人的緣分
都知道好萊塢電影充滿套路,這部英國喜劇也不例外,以我的年齡、閱曆,很容易做“閱讀分析”;而諾丁山也已然是一個充滿套路的旅遊景點,像威廉在電影裏說的,“有些古董是真的,有些不那麽真”,可也沒有阻擋我看了《諾丁山》的20年後跑到諾丁山到此一遊、回家還能二刷《諾丁山》的興致。
從列治文山去一次諾丁山、貝弗利山、或者任何一個我們生活常規線路以外的真山、假山並不那麽容易實現;不過能在窗外雪花飛舞的夜晚,舒服地把自己埋在家中的沙發,抱一杯熱茶(必須是茶,你們懂的),看一部曾經帶給我們歡樂的影視劇,還是垂手可得的小確幸,即使我們已經對各種套路已產生抗體、也早過了輕易感動的年紀。
Surreal but nice!哪怕不是去諾丁山,隻是看一遍《諾丁山》。
*插句題外話,那個時代電影不是沒有小確喪,但也是在大團圓主旋律下局部的喪,一時的喪,積極而幽默的喪,和《Fleabag倫敦生活》裏的那種絕望的喪有本質區別。
surreal but n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