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雞個頭傻大傻大,肉質也說不上細膩,對中國人來說,哪有北京烤鴨、重慶辣子雞、上海白斬雞、港式乳鴿、東北小雞燉蘑菇、南京鹽水鴨(此處省略n個地方的飛禽)好吃呀。
更重要的是,在家裏有孩子的北美家庭,火雞已經不僅僅是一隻雞,而是代表了主流飲食和文化。你怎麽對待這隻雞,也是你怎麽對待主流文化的態度的折射,也可能對孩子產生影響。
我曾有過一個香港同事,她是小時候跟爸爸媽媽一起移民來加拿大的,家裏孩子多,父母又要自己打拚紮根,來不及太關心孩子心理感受,再加上她是學校裏為數不多的華人孩子,所以同事從小對自己是華人的身份很糾結。
她為自己家從不過聖誕節而難過;
她為感恩節吃不上火雞而眼紅;
她為父母每天給她帶中餐去學校而羞愧。
那些在很多華人家裏很普通、家長完全忽視的小事情,卻成了二代華人想擺脫華人身份的全部理由。
我一直在想,如果從小她也能過上聖誕節收到聖誕禮物,在感恩節、平安夜吃上火雞和南瓜派,或者每天上學擁有三明治、披薩自由,不需要再把所謂的“主流生活方式”當作高級的、先進的、遙不可及的,是不是可以:
不用希望自己是別人家的娃?
更客觀評價到底是火雞好吃還是烤鴨好吃?
能把優秀小中男也納入婚戀的考慮對象?
要讓在北美出生長大的少數族裔的孩子尊重並傳承自己的文化絕非易事。我們與其每天喋喋不休跟他說“烤鴨比烤火雞好吃”、“中國餃子比意大利假餃子好吃”,不如給他火雞吃到撐、喂上幾天假餃子、天天帶三明治當午餐,然後讓他選擇到底想吃啥。為什麽日料能橫行天下中餐就常常被孩子們低估?比如把中餐擺盤也搞得fancy(講究)一點,餐具漂亮一點,飯菜顏值高了,是不是熊孩子更願意接受?
我記得我大學時代也是被外教洗腦蘋果派有多美味,弄得去北京旅遊特地打卡麥當勞、吃了人生第一個蘋果派,然後就再也不想吃第二個。現在回國隻想吃小時候的味道,生煎饅頭、小籠包、連從小都捂著鼻子不能接受的青團也成了鄉愁的一部分。
往更遠了說,我很好奇像NDP新民黨領袖、加拿大總理候選人Jagmeet Singh這樣的印度孩子,需要是什麽樣的家教能他培養如此堅定自信,不僅要捍衛自己的身份、還有為其它少數派、底層人民代言的理想?
近幾年的感恩節我家都是呼朋引伴和大家共慶佳節,火雞上桌的時候每個孩子都很開心,聽到最多的是“Yeah,turkey~”(哇,火雞)。但是吃了第一盤,一般很少有小盆友會當“回頭客”再來一盤,畢竟還有那麽多熟悉的美食讓他們胃口大開,比如烤鴨。如你們所猜,最後經常“金雞”獨剩,“戰鬥雞”戰鬥力堪憂。
我不知道孩子長大後和同事聊天時會不會經常出現“Chinese怎麽怎麽”“我媽怎麽怎麽”的尬聊場麵;但完全相信他們在聽到老師同學說火雞有多好吃的時候,會傲嬌地想:
那是因為你們沒吃過好吃的餃子和烤鴨!
火雞攻略:
除非大宴賓客、隻吃火雞,否則盡量挑選你能買到的最小隻,5-6公斤足夠20個老中的派對。
我喜歡的牌子叫"Butterball", 相對比較多汁,而且這一個牌子有已經調味的(seasoned),做起來簡單。如果買冰凍的需要提前三五天買回來在冰箱裏解凍。
烤火雞的時候可以同時烤紅薯、南瓜派、翠花排骨,輕鬆搞定感恩節大餐!
吃剩下的火雞可以把雞肉切下來夾三明治,吃不完的雞肉可以冷凍起來炒飯、炒麵,雞架隔天加白菜豆腐做湯也是極好的。
戰鬥雞是怎樣做成的?
火雞化凍後,取出雞肚裏的雞雜包。因為已調味不需要特別清洗。
準備stuffing,就是雞肚子裏的包袱。我不喜歡老外版本的,一般是以八寶鴨的方法填糯米飯。視火雞大小準備2杯左右的糯米,浸泡後蒸熟,用橄欖油和西餐三寶洋蔥丁、芹菜丁、胡蘿卜丁,再加香菇丁、雞雜丁一起炒熟,加入你喜歡的調理,比如我就用最傳統的老抽、蠔油。
把糯米飯塞進雞肚子裏,用一個橙子把堵住以免糯米飯漏出。
烤箱350℉預熱,按每磅20分鍾來初步估算烤製時間,把火雞放入烤火雞專用烤盤進烤箱下層,達到大腿內部165℉就可以出爐裝盤了。
千萬記得中間觀察火雞的顏色,如果顏色過深可以稍微用錫紙包裹下以免烤焦。
最後製作Gravy肉汁蘸醬和小紅莓果醬。肉質蘸醬我一般超市買包裝的調味粉,加水或者烤盤下麵烤火雞的油煮開就好。小紅莓醬是用新鮮的紅莓加水和糖煮開收幹。沒有蘸醬或果醬的火雞就像沒有芥末精油的生魚片、沒有甜麵醬的烤鴨,你們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