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77)
2020 (69)
2021 (110)
2022 (117)
2023 (112)
沒有什麽人去研究50年代老海歸回國的原因,因為在懶人慣性思維的引導下,答案很簡單:愛國。不錯,這是很多老海歸回國的原因之一。但每個老海歸都有自己回國的個人原因,自己不說,想去探討他們的內心世界是很難的,何況他們大部分都已去世。
本人在老海歸係列中隨意提到一些人回國的原因,也都是從文字記載中主觀推測。比如林蘭英和孫天風,二人的父親都被政府鎮壓勞改,但如果回國,就釋放父親。他們回國是為了解救父親,還是因為愛國,隻有他們自己心裏明白,而局外人推測大概前者的成分會多一些。
最近頓悟,老海歸回國可能有另一個以前沒有想到的原因。下麵分享一個老海歸的小故事。
張仲禮,江蘇無錫人,1941年聖約翰大學經濟係畢業,1947年告別妻子和兩個女兒赴美,一年後獲華盛頓大學經濟碩士學位。1948年回國,接妻子和五歲的大女兒到美國,兩歲的小女兒留給哥嫂照顧。
張仲禮曾在一次采訪中說,“我想去兩年就回來了,哥哥就同意由他幫忙管這個孩子。所以一個兩歲的孩子留在上海,帶了一個五歲的孩子去。結果一呆下去又是10年。我一共實際上在美國待了12年,1947年初出去,到1958年底回來。”
跟妻子和女兒回到美國後,張仲禮繼續攻讀博士,專業很偏,研究清代經濟史。1953年獲得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中國紳士”,闡述清代社會等級製度及其科舉和納稅製度的背景。他被聘為華盛頓大學副教授,以後晉升為終身教授,獲得綠卡,買了房子和車,又生了兩個兒子,開車周遊了美國26個州。
看這個架勢,如果沒有國內的小女兒,他是打算在美國定居的。然而1958年12月,他賣掉了房子和車,一家五口回國了。為什麽決定這個時候回國呢?“在美國關於新中國的消息也是有的,就是不大迅捷。《華僑日報》等報紙能看得到”,他說,所以他還是了解國內反右運動和大躍進的。兩歲的小女兒已經12歲了,一定是個牽掛。有可能他原本希望能把小女兒也接到美國來,但等到1958年看到完全不可能,加上妻子的敦促,決定回國。
1958年,受邀請從台灣來美訪問的中央大學曆史教授郭廷以見到張仲禮,有意請張仲禮去台灣。他後來回憶道,“張氏夫婦準備回大陸,據雲為張夫人之意,就談話情形觀察,大致近真。”可見的確是妻子想回國。
1956年發生了一場學術爭論,可能演變成了張仲禮最後回國的“另一個原因”。費正清在新罕布什爾州舉辦了一次中國近代經濟史研討會,參會者有華人學者和美國學者共二十多人。其中有華人曆史權威何炳棣,而張仲禮卻沒有參加,隻提交了一份學術論文,由他人代替宣讀答辯。
張仲禮提交的論文是在自己博士論文的基礎上分析傳統中國的收入分配,遭到何炳棣一係列批評,完全否定了張仲禮有關紳士的定義以及其基本數據的推算。那次會議的主席埃克斯坦也對張仲禮的數據提出疑問和批評,結果原計劃要出版的論文集便流產了。1957年,張仲禮給埃克斯坦寫信,表示感謝他的批評,承認對一兩百年前的經濟數據作出統計有困難,對論文作出了必要的補充和辯解,卻從來沒有對何炳棣作出任何回應。何炳棣以後還不斷公開對張仲禮發難,隻是不點名。以前認同張仲禮的一些學者,都裝聾作啞。學術上有不同意見是很正常的,然而造成個人恩怨,眾叛親離,會不會使張仲禮有學術上的不安全感,促使作出回國決定,恐怕隻有他自己知道。
上海社會科學院在一篇懷念張仲禮的文章中這樣寫道,“他的回歸,沒有錢學森那樣驚心動魄,但同樣充滿阻力。事實上,張仲禮1956年和家庭通信時就表達了報效祖國的熱情,但1958年才成行。”這個“1956年”顯得格外顯眼,給人的感覺是到了1956年才有“報效祖國的熱情”,而且1956年也不會和那個研討會上何炳棣的批評隻是一個巧合。
學術上遭到批評,名譽受損,事業受阻,心理有壓力,就是頓悟出來的老海歸回國可能的“另一個原因”。像張仲禮這種情況,女兒出不來,妻子想回去,自己學術上受到挫折,加在一起,必然回國。
張仲禮,2015年於上海去世,享年95歲。
Being less sensitive and sensible than should is the rea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