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言獨上西樓(四)清泉

(2018-04-04 12:34:15) 下一個

無言獨上西樓 (四)清泉

 

冷先生名清泉,字文雲。清朝末年出生在湖北省的一個小山村裏。家裏一貧如洗,靠做雇農和佃戶討生活。兩個伯父因為勞累過度,營養不良,沒成家就早早去世了。冷清泉的父親僥幸活了下來,娶妻,生了四個孩子,冷清泉是最小的一個。他小時候沒吃過一頓飽飯,沒穿過一件像樣的衣服。五歲開始給別人放牛賺口飯吃。

 

冷清泉的祖輩因為貧窮一而再,再而三地遷徙。他們已經記不得家族最早的發源地。雖然冷家是村裏的外來戶,但是山村裏的農民善良,從來不欺生。

 

都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冷清泉從小就與木納的哥哥姐姐們不一樣。他的好奇心強,記憶力也出奇的好。七歲的時候,有一天放牛路過私塾學堂,冷清泉被裏麵朗朗讀書聲所吸引,對讀書產生了強烈的欲望。

 

村裏的私塾設在族人的宗祠裏。入了宗祠的族人可以把孩子送去念書,外人是需要交學費的。冷家是赤貧,無力送冷清泉去讀書。但是他天資聰穎,特別好學。每天把牛趕到宗祠的窗外,讓牛兒自己去吃草,他則趴在窗子上聽老師講課。沒有紙筆,他就用樹枝在地上練字。課堂上的孩子背書,他也跟著他們默念。直到有一天私塾先生讓學生背一篇課文,課堂上沒有一個學生能完整地背下來。冷清泉在窗外實在忍不住了,就大聲地背誦了起來。私塾先生為之驚訝,把小小的牧童叫了進來,讓他寫會寫的字,背記得的書。相比之下,其他的學生都黯然失色。

 

私塾先生找到了族長,請求免除冷家娃娃的學費,因為他實在是一個可造之才。由此,冷清泉開始了求學之路。

 

十二歲的時候,私塾先生已經無力教育這個求學若渴,過目不忘的學生了。宗祠裏的藏書已經被他全部讀過,有些還不止一遍。他渴望走出山村,接受更多的教育。但是對於一個吃飯都成問題的家庭,出去念書簡直就是非分之想。

 

冷先生十五歲的時候,辛亥革命勝利,清政府被推翻。當時的武昌是革命聖地。不僅如此,因為張之洞的開放政策,武昌在工業,文化,教育方麵都走在了全國的前列。1913年,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成立了。他向全省,乃至全國招收有知識,有才華,有抱負的青年。對於家境清寒的學生,師範學校不僅不收學費,而且提供食宿。私塾先生是個開明人士,他極盡全力鼓勵冷清泉去報考。結果,冷清泉以優異的成績被錄取了。那一年,他十八歲。

 

去武昌上學前,經家裏包辦,冷清泉和一位趙氏女子成婚。趙女子目不識丁,她有著一雙令冷家最為滿意,但是讓冷清泉深惡痛絕的三寸金蓮。婚後不到半個月,冷清泉穿著一件補丁摞補丁的長衫,拿著一把百孔千瘡的油布傘孤身一人去了武昌。

 

一年預科,三年本科。二十二歲的冷清泉拿到了大學畢業文憑。離開家四年,他第一次返鄉。此時的冷清泉已經脫胎換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對於私塾先生的知遇之恩,清泉感恩戴德。二人從此成為莫逆之交。但是對於結發妻子,清泉決絕地堅持與其解除婚約,盡管他們已經有了一個三歲多的女兒。父母,兄長,發妻以死相逼,但是清泉絕不退讓。最終,雙方都做出了些妥協,妻子離婚不離家。

 

回到武昌後,冷清泉先是受聘於一家中學做教師。因為對學校的條條框框多有不滿,他和幾個同學一起北上,來到中國的文化中心 —- 北京。幾個胸懷大誌的大學畢業生,滿懷著教育救國的熱忱,四處奔走,籌款辦學。

 

當時的北洋政府自顧尚且不暇,哪裏有閑錢辦什麽教育?清泉們看準了北京缺乏女子中學的機會,鼓動了一批家中有女孩子的家長,大家投資辦起了一所女子中學。

 

冷清泉從小受的是私塾教育,所以文科是長項。他對地理,政治,曆史特別感興趣。學校辦起來之後,他擔任了文史哲及地理教師。他跑遍了北京市,沒發現可以作為教材的書籍。於是,他一邊講課,一邊編輯教材。讓他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他編的教材對中國教育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那些教材不僅廣泛地被其他學校采用,而且在中國的中學甚至大學裏使用了半個世紀。

 

有了固定的收入,冷清泉的婚姻大事自然有周圍的朋友們操心。沒人知道他結過婚,而且有個女兒。他自己也絕口不提以前的事。此時的冷清泉,瘦高,清雋,文雅,高冷。他的家在遙遠的南方,即可以入贅做女婿,也可以自成一體,過自己的小日子。所以,對於北京的大家閨秀們,他是婚姻的絕佳人選。但是他有自己的擇偶標準:一,天足,二,識字。

 

那個年代,絕大多數的女子都纏足。識字的倒是有幾個,但是即識字,又沒纏過腳的女子還真不多。然而,天無絕人之路。在一個同事家,清泉認識了這樣一位女子,她有一雙天足而且受過教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蝸牛湖畔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若妖美女。
若妖 回複 悄悄話 祝賀博客開張!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