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隨想錄(01)“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

(2025-02-14 03:44:10) 下一個

隨想錄(01)“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

這兩天,在我們華師一附中65(2)班群,王同複同學率先發起回憶母校當年的生活場景和大家曾經唱過的歌,杜嘉陵接著說,似乎讓我們回到了六十五年前,真是彈指一揮間啊!

然而,揮之不去的卻是學友之情!於是,我忽然想起了“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這句詩,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寫的《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嶽李大夫(李程也)》:

盆城去鄂渚,風便一日耳。

不枉故人書,無因帆江水。

故人辭禮闈,旌節鎮江圻。

而我竄逐者,龍鍾初得歸。

別來已三歲,望望長迢遞。

咫尺不相聞,平生那可計。

我齒落且盡,君鬢白幾何。

年皆過半百,來日苦無多。

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

譬如親骨肉,寧免相可不。

從詩中不難看出,韓愈那個年代的交通工具,水路靠船、陸路靠馬車;通訊隻有書信,而且,那個年代的人均壽命也不高,據有關專家說。唐代人均59歲,宋代60歲。於是杜甫的“人生自古七十稀”,老幼皆知。當下,我國人均壽命為78.6歲。恭喜群裏所有健在的老同學,我們都已經超過了全國的人均壽命!而且,享受著高科技的現代幸福生活,再看當時做過高官的韓愈所言,“我齒落且盡,君鬢白幾何。年皆過半百,來日苦無多。”

我們無論在哪裏、也不論相距多遠,打開手機視頻就可以麵對麵聊天。而且,我們都是七老八十的老人了。可見,我們的“少年”與“暮年”生活,與韓愈不可同日而語。然而,古今中外,每個人一生經曆的這兩個階段,其時的心態與價值觀的轉變卻大體相同。少年時期“樂新知”,是人生求學階段,充滿了激情與活力。而到了“衰暮”之年,常常想起那些一起同甘共苦的老同學。從“少年樂新知”到“衰暮思故友”的情感經曆,反映了人生閱曆的增長與情感的深化,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對已經走過七八十年人生的我們來說,深刻體會到了“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與價值觀。它告訴我們,人生是一個不斷前行又不斷回望的過程。

我慶幸,我們班現在還有三十多人活躍在班群之中。疫情期間,我們借“騰訊會議”之現代寶地,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麵的“網上聚會”。

人間真情都在我們班群!

更難忘譚令彬在疫情期間,第一時間為我老伴提供治療“帶狀皰疹”的中醫藥方。

忘不了2024年5月底,我在美國得了“腹股溝疝氣”,第一時間找杜嘉陵視頻,他不僅給我普及了“疝氣”病的常識,還讓我聯係鄭永德,他詳細講了在武漢三醫院微創手術治療成功的全過程。

我於十一月十五日澤西市醫院成功地做了“腹股溝疝氣”微創手術。三個月來,身體已經恢複如初,感謝我的主刀醫生和麻醉師!

(我的疝氣微創手術主刀醫生DR.BAYO)

2024年5月底,一天早上起來,突然感覺“腹股溝”處有一腫塊,微疼且影響正常行走。原以為小毛病,過兩天會自愈,不曾想後來越來越疼,且行走困難了。於是趕快去看急診,醫生診斷為“腹股溝疝氣”,必須進行手術治療。並建議請家庭醫生聯係醫院的專科醫生做手術。

預約做手術的主刀醫生DR.BAYO,在他的第四號診療室給我看病。護士給我量身高、測體重、量血壓之後,等了大約半個多小時,他笑容滿麵地走進了與我握手,自我介紹說他是我的主刀醫生。詳細了解了病情後,非常抱歉地表示他的手術病人已經預約到十一月了。初步決定11月中旬給我做手術。

11月15日,上午十點,被一位男護士推著我坐的輪椅到了觀察室,那裏麵的女護士立即給我送來手術服、手術帽、還有醫院專用的直接穿著走路的防滑襪子。把我脫下的衣服和鞋襪分別放到醫院的塑料袋裏,拿去存放起來。然後拿來一袋熱的醫用衛生紙巾,讓我先用紙巾搽全身,然後再穿戴手術服,準備進手術室。此時,主刀醫生和麻醉師先後來觀察室看望我,握手後笑著說,我們馬上就要幫你解除“麻煩“了,很快的!同時對我女兒說:“你現在可以回家了,下午二點以後,我們會電話通知你來接你爸爸回家。”然後,護士推著我去手術室。到手術室門口,按門鈴後,開門的護士接過觀察室的護理床,關門後推著我到手術台旁邊。

我躺在病床上,環視手術室,大約有我們學校的教室那麽大,還不能用“燈火通明”來形容,室內七八位醫護人員在室內忙碌而不見“身影”,用不上”如影隨形“,但看得清清楚楚。特別是那位身材高大的麻醉師一直在我的身邊,他讓站在手術台對麵的兩位護士,幫忙把我用被單從護理床上抬到手術台上。然後,那兩位護士把我的雙腳用“安全帶”係在手術台上,又從手術台兩邊拔出兩隻手長的小平板,讓我雙手伸直,他們在我的左右手腕處分別係上“安全帶”。我忽然想到,如果此時把我躺著的手術台豎起來,是不是有點像“耶穌”被掛在十字架上了!一刹那想到而已,不敢褻瀆我們的神!。

這時,麻醉師對我說:“一會兒護士給你注射麻藥以後,隻要我給你帶上呼吸麵罩,你醒來以後,最後的的記憶就隻有這一點了。預祝你手術成功!”

大約兩個小時後,我努力睜開了雙眼,整個手術室,隻見一位男醫生親切微笑著對我說:“您好!我是您的術後護理醫生,你的手術非常成功,大約二十分鍾左右就完成了,全程都有錄像記錄。你現在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問我。先請你說說感覺如何,可以嗎?”

全麻手術,醒來如麻醉師所言,沒有任何感覺,就像睡了一覺。然後我就問他,術後我要注意些什麽?他詳細解答了方方麵麵需要注意的問題之後,笑著說:“我們通知你女兒兩點多鍾來接你回家,先送您去觀察室休息,有什麽需要就對護士說啊!”觀察室的女護士來接我,到了那裏安頓好了之後,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想尿尿。護士立即拿來一個塑料尿壺,讓我躺在床上尿,我感覺是心理問題,從記事以來就沒有躺在床上尿過尿,於是護士來把床搖起來,讓我坐著尿,還是不行,最後,我站在床邊,一下就尿出來了,真是暢快之極!

再躺上床,護士送來兩小包餅幹,一包裏麵隻有兩塊;還有兩小盒冰橙汁,還沒等護士轉過身,我就吃完了,還想吃。護士告訴我,剛做完手術,隻能吃這麽多。但她還是又給我送來一包餅幹一盒橙汁。笑著說:“多喝水吧!”然後,把我的衣服拿來,幫我換下手術服,最後蹲下去幫我脫掉醫院的那雙襪子扔進垃圾桶了。

大約三點鍾左右吧,我的女兒來接我回家。護士請她去拿帶回家吃的消炎和止痛的藥。消炎藥和一種幫助融化腸胃裏麵粗纖維的藥,就不說了。就說止痛藥,有三小瓶,分別用英語注明“微疼”、“比較疼”、“很疼”(醫生把人感覺到的疼,從0到10,分類,依次分別是0—3,4—7,8—10)。

女兒拿藥回到觀察室,護士把一瓶一瓶藥給女兒講清楚多長時間吃哪種藥,然後給她一張詳細文字的“冰箱貼”,請她回家貼在冰箱門上。然後告訴我們,過一會兒,有護士來用輪椅推他下樓,去醫院門口坐車回家。

老伴在家已經燉好了排骨藕湯,那藕,是早上十點女兒回家時,去中國大華超市買的墨西哥產的新鮮蓮藕。跟我們武漢這個季節的蓮藕一樣,燉好後,好粉好粉,入口即化。完全符合醫囑,盡量吃“軟食”的要求。老伴最關心的還是術後感覺怎麽樣,我告訴她,現在有麻藥在發揮作用,外麵、裏麵的傷口都不疼。看看24小時後吧。不過,我相信主刀醫生和他的團隊的醫療水平,精湛的醫術,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之細致和周到;還特別相信自己強有力的自愈能力,我一定會很快好起來。

飯後半小時,我還感覺不到外麵的微創傷口和裏麵的傷口有疼痛,哪怕一點點疼都沒有。於是,決定不吃“止痛藥”。隻吃“消炎藥”和“助消化的藥”。

飯後,與老伴聊在醫院的所見所聞、親身經曆和感受。從走進醫院候診室開始,不論是坐輪椅,還是躺在醫療床上,都有護士推我前行,女兒胸前掛著一張紅色的“探視卡”,拿著我的病曆等跟著護士,走過一道道由護士打開的自動門,一直到手術室那一層樓的“觀察室”。護士把我交給了觀察室的護士,那位護士,按程序完成了任務後,請我女兒回家等醫院電話後再來接我。

不論是在醫院走廊,還是候診室,看不到病人家屬為病人急急忙忙奔走,白牆上也沒有貼大大的“靜”字,但是靜悄悄的,沒有人大聲喧嘩。手術室那層樓的走廊和觀察室,更加靜悄悄。

我相信,在這樣優良的醫療環境下,醫護人員和病人的心情會變得放鬆、平靜。醫護人員更容易發揮醫療水平,病人更加積極配合治療。像我這樣的“常見病“、”小手術“,當然就非常成功啊!

疝氣手術完成一周後,主刀醫生DR.BAYO電話通知我的女兒,讓我們11月27日下午一點鍾去醫院複查。我們如約到DR.BAYO初診的4號診療室,報到登記一會兒,護士先來稱體重、量血壓。過了一會兒,DR.BAYO進來笑眯眯地與我握手後問:“手術後感覺怎麽樣?”

我用雙手的大拇指為他的精湛醫術點讚,連連說:“非常成功!非常感謝你和你的團隊,特別感謝你的麻醉師!從出院回家,到現在我都沒有疼痛感覺,你們給的止痛藥,一顆都沒有吃!”DR.BAYO笑著說:“非常感謝你的誇獎!如果你能對我的病人說說就太好了!”我急忙打開手機給他看我寫的博客文章《我在澤西市醫療中心做了疝氣手術》。DR.BAYO笑著表示感謝,請我把文章發到他的網站上。

不由得想起範仲淹說的”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還有一個成語說”醫者仁心“。都是說醫生的崇高醫德和精湛的醫術,其核心在於醫生應具備仁愛之心,始終將患者的健康和幸福放在首位。我在美國澤西市的醫院,深刻感受到了醫護人員的”仁心“!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