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的海外生活(十六)看著朋友的兒子長大後來美國留學

(2024-11-15 04:18:02) 下一個

 我的海外生活(十六)看著朋友的兒子長大後來美國留學

 2018年聖誕節這天,忘年交朋友的兒子吳思楊,也許是奉父命來看看我 。他現在美國讀“研一”,24歲。他6歲時,我與他父親一起送他去海口一所著名的民辦學校讀書。一晃十八年後,我們相聚在哈德森河畔的一棟公寓,飯後交談甚歡。

他說至今還記得當年去上小學的情景,後來跟隨父母回北京,讀完中學,考取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沒有想到來美國讀研的學校就在您住的公寓旁邊。這麽多年沒有見您,您還是那麽精神。我爸爸囑咐我,一定要常來看看您!

我謝謝他們父子二人之後,便問他所學專業、興趣愛好、個人基本情況等。他是一個“理工男”卻愛讀曆史,說是源自媽媽從小給他的影響,看央視《百家講壇》幾乎一期未拉下。他說:“我還知道您與《品三國》的易中天老師是同學。”

   “是的。我們沒有你們幸福呀!我和易中天的學曆都隻是高中生。他後來是大學老師,我是中學老師。我不知道你在中學讀過一些什麽書。你讀過四大名著嗎?”

  “沒有。”

  “讀過小說沒有呢?”

   “到北京讀初一時,語文老師要求我們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全班就我一個人最聽老師的話,認真地讀完了。”

   “印象深刻的就是奧斯托洛夫斯基的那段人的一生應該如何度過的名言。再就是那本書中關於‘性’的描寫,對於一個十三歲的少年來說,很不恰當。”

   “哦!你現在有女朋友嗎?”

   “沒有。”

    “談過戀愛嗎?”

    “沒有。”

    “你爸爸跟你談過這個問題沒有呢?”

     “我跟我爸爸無話不談,就是從來沒有談過這方麵的問題。”

  由此,我就想到了“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春夏秋冬,自然變化有“序”,而且“知”“序”而行。屈原在《離騷》中說“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意思是“時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謝變化有常”,人生短暫而有“序”,為什麽我們不抓緊時間,不依“序”而行呢?我們隻有深刻理解這句詩中的“知”和“當”,才能“知”,就是了解人生每一個年齡段,“當”做什麽,該怎麽做。

我們知道,人生大致可以分為嬰幼兒、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幾個年齡段。人生的嬰幼兒期自不待言,因為其不可“知”,何論其“當”。童年和少年期,雖然“少不更事”,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之中,逐步知道自己“當”做些什麽了。“當”養成的好習慣,都得靠父母和老師。人生從青年期開始就進入成熟階段了,更“當”知道自己該做什麽,該怎麽做了。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當”字,如同“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的“當”字一樣,都是“應該”的意思。說白了,人生在哪個年齡段,該做什麽,就要做什麽,這和自然界的“序”是一樣的。到了讀書的年齡,就應該讀書;該戀愛的年齡就戀愛;該結婚的年齡,就結婚;該生孩子的年齡,就要生孩子。什麽“晚婚晚育”,統統都是違背規律的!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人生好短暫,當做就要做!

2018年秋季開學,吳思楊來美國讀碩士研究生一年級,他非常明白自己“當”做什麽,三年後完成了學業,非常順利地拿到了工作簽證。

2024年8月底長周末,他從工作的那個州,特地來澤西市看望我們,並請我們一家去中國餐館吃飯。邊吃邊聊,談到這幾年在美國的工作情況,感覺非常好。談到他的爸爸媽媽,說他們退休後回到成都去照顧外婆了。他自從六年前來美國讀研,就一直忙於學習,加之疫情期間回不去,後來又忙工作。他與我的女兒談工作,興致勃勃,美國職場也有許多說不完道不盡的故事。他打算今年年底回成都去看望外婆和爸爸媽媽。小時候,寒暑假經常回成都,特別喜歡成都小吃,更難忘在成都的四年大學生活。
我仍然非常關心他的個人問題,問他讀大學時找女朋友沒有,他說沒有時間啊,主要精力都在強化英語學習,準備出國留學。

我不讚成高中學生早戀,但大學和讀研期間談戀愛還是人生必須經曆的重要階段,希望他現在要抓緊。

吳思楊在美國留學三年、工作三年,對未來充滿信心,期望他事業有成,盡快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共同創造幸福生活!

【附錄】教育隨筆(24)對新一代留學生說點“老話”

2013年春節後不久,毛平陽老師來電話,邀請我回武漢幫幾個朋友的孩子輔導一下語文,以便提高語文高考成績。沒有想到,在輔導他們進行作文訓練時,居然不小心撞到了當年湖北省的高考作文試題。幾個被輔導的學生因此得益。藝術考生肖晗考上了中央美院,李紀星考取了中南財大。更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兩位大學畢業後都考取了留學美國的碩士生,肖晗在紐約普瑞特學院學習室內設計專業,該學院的這個專業是全美也是世界一流的;李紀星在紐約大學學習金融工程專業。兩位先後於2017年9月來到了紐約。我們師生五年後相聚在美國,真是緣分不淺啊!

2018年春節,他們兩位相約來拜年。一晃差不多半年了,師生相見甚歡。

師:“差不多來半年了,你們適應了美國生活嗎?”

生:“還行吧,但還是喜歡吃美國式的中國餐。”

師:“對紐約的印象怎麽樣啊?”

李:“很忙!時間太緊張了,很少逛街。”
肖:“我學的這個專業,讓我有機會去了‘大都會’等許多博物館和藝術館。而且我們學院與紐約所有的博物館和藝術館都有合約,憑學生證參觀免費。”

師:“你們的英語水平在學校與其他同學交往還行吧?”

肖:“哈哈,我們班70%是中國學生,說中文的時候多。”

李:“我們班90%是中國學生。同學之間交流都說普通話。”

他們說的這個情況,也許隻是個案,但是令人深思。據教育部統計,2016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4.45人,較2012年增長14.49萬人,增幅為36.26%。在2016年的出國留學生中自費留學49.82萬人,占出國留學總人數的91.49%,國家公派3萬人,單位公派1.63萬人。與去年相比,出國留學人數增長了3.9%。 自費留學是目前中國出國留學的主體。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自費出國留學的人接近50萬人,占出國留學總人數的91.49%。這一比例自2012年以來,已持續保持在92%左右。

毋庸諱言,這麽多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不論他們將來學成是否回國服務,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然而,令人擔憂的是他們如何才能“學成”。

正如教育部新聞發言人所說,自費留學是目前中國出國留學的主體。肖晗和李紀星都是自費留學的,肖晗告訴我,他學的是室內設計,在中央美院畢業時已經收到美國羅德島藝術設計學院的獎學金讀研的通知,但是他更想到紐約普瑞特學院繼續深造,因為該學院的室內設計專業是全美也是世界一流的,又因為該學院是在紐約的布魯克林,作為年輕人想要在紐約這樣的大都市體驗生活增長見識。盡管必須自費,在征得父母親的同意之後,肖晗來到紐約普瑞特學院報到了。

對自費生而言,他們無後顧之憂,關鍵就在於如何才能“學成”。我的女兒是1997年到美國自費留學的,那時候主要通訊手段還是靠書信往來。我在一封越洋家書中曾經這樣說過:

自你上大學後,我從不擔心你的學習問題,相信你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達到學有所成。你這次赴美留學,我仍然堅信,你是可以比別人學得更好的!不過,依我之見,你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應注意比較東西方治學之道的異同,如立誌將來在西方工作和生活,就尤其要注意西方治學的特點,研究其科學的思維方法。同時,也不要“數典忘祖”,東方,尤其是我國的一些科學思維方法,仍有持久的生命力,比如中國科學家張光鑒先生關於“相似思維”的提出及其應用,在你讀高中時,我已經在班上多次強調過,你在學習中也曾有一些體會。記得你在北京新東方托福強化班學習時,你的一位老師講英語寫作方法就如同我講中文寫作方法一樣。類似的例子也許還有許多。我的意思是,一個人隻要會思考問題,就沒有什麽困難不可以克服的。我相信你將來一定可以憑自己聰明的大腦,自立於強手如林的美國社會!

你將來要在一個你目前還不了解的社會工作和生活,就必須盡快進入角色,逐步熟悉和了解它的特點,確立自己的立足點,尋找發展自己的切入點。為此,有幾點建議供你參考:

第一,近期以學習為重,不要急功近利。打工掙錢是小利,集中精力抓好學業,將來的回報率是它的百倍千倍都不止。千萬不要隻顧眼前小利,而忘了自己的遠大目標!

第二,美國社會的超前消費,有它的合理性,中國人很難一下子接受這種方式。但我以為作為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上,不要讓人為錢而活,要讓錢為人服務。所以,隻要你認為需要花錢的時候,就不要瞻前顧後了。

第三,應逐步建立社會聯係網絡,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當然,交朋結友,必須慎重選擇。有的可以深交,有的就不行,這就要求你在與人接觸時注意察言觀色,善於識別假象。

第四,人們常說,古今中外不如意事常八九。我體會這裏有兩層意思,其一是麵對不如意的事,要以平常心正視它,承受它。當它來臨之前,有心理準備;當它來臨之時,有勇氣麵對;當它降臨之後,不去怨天尤人。其二是如意的事很少。當它降臨的時候,就是人們常說的“機遇”。所謂“機遇”是可遇不可求的。決定一個人人生發展的機遇也許隻有一次,隻要你抓住這一次,就可以成就你輝煌的人生。有的人一生碌碌無為,並不是沒有機遇,而是他沒有發現,更沒有抓住。再說,機遇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你如果沒有大學四年的認真準備,大一過四級,大二過六級,大三過托福,大四過JIE。就是有機會,你也抓不住。你現在已經抓住了機遇,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我的一生雖談不上輝煌,但幾次大的機遇,我不僅抓住了,而且充分發揮了它的作用,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我和你!

上述說的這些已經是老話了,但是對出國留學生如何“學成”而言,也許還有點幫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