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年語文教改(2451)應邀赴廣州參加全國中語會
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簡稱“全國中語會“)第四次年會1987年12月20日在廣州開幕,張誌公先生致開幕辭,理事長劉國正先生作工作報告,秘書長張定遠先生主持會議。下午,全體代表聽呂叔湘先生的講話錄音;張誌公先生的報告《關於深化語文教改之我見》。
看著先生那熟悉的儒者長輩的形象,一邊聽誌公先生的報告,一邊思緒……
那是1986年10月,在人教社,兩次跟著上海《語文學習》主編範守綱先生去誌公先生的辦公室采訪。我,一個普通的年輕語文教師,第一次那麽近距離與中國泰鬥級語言學家誌公先生麵對麵,親聆謦欬,那種幸福、興奮、實在難以言表。
沒有想到1987年11月2日,人教社《寫作》責任編輯王連雲來信告之,張定遠先生高度評價我的論文《敢說·多說·會說》,很可能會被邀請去廣州參加全國中語會第四屆年會活動。
11月8日,省教研室張良謨老師通知我,將赴廣州參加全國中語會年會。
11月9日收到書麵通知。請示彭主任是否可以借此機會去深圳和沙頭角中英街看一看。彭主任欣然同意,並出具有關證明,讓我和武昌實驗中學的陳文國去公安局辦邊防證。
11月11日去王江家,找她父親商定深圳行的具體安排。她父親表示可以幫忙聯係去沙頭角中英街觀光。
11月18日早上8點,從武昌火車站乘車南下,第二天早上8點正點抵達羊城,即被接到廣東省教育學院報到。第一天就遇到了張定遠、範守綱、歐陽代娜、張貴和等老朋友。
範守綱先生告訴我,雷秋山的那篇《長江後浪推前浪》已經發在《語文學習》明年第一期。
晚上與華南附中的張貴和聊了一下,他在會務組,太忙了,等有時間再敘。
12月21日,上午分大區小組討論。香港中語會的郭全本先生和澳門的兩位代表來我們中南組參加討論。
下午大會發言前,彭主任通知我準備明天發言。散會時,定遠先生讓我明天發言要大力宣傳我們這套改革實驗教材,既要講充分,又要簡捷明了。二十分鍾時間,一定要好好準備。
晚上到“影星賓館“”吃茶“,真可謂吃在廣東呀!色香味俱全,美不勝收。茶後與張貴和聊了幾件事:一是大會評出的優秀論文,可否發”榮譽證書“?他答應爭取辦成;二是辦一份語文教學改革的專刊,他說,可以考慮;三是幫我推銷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幾本小書,他表示一定大力幫忙;四是關於我明天發言的內容,該怎麽講?他提了很好的建議。
後來還與中語會副理事長張鴻苓教授就語文教改問題向她請教,特別感謝她在有關語文教改的一篇論文中引用了我的課堂教學例子,而且還注明了。希望以後能經常得到她的指教。
12月23日,大會安排我第一個發言。講完後,彭慧敏主任認為我講的很好。晚餐是湖北大學《中學語文》設宴招待幾位特級教師,請我們幾位去作陪。餐後回招待所參加上海《語文學習》座談會。
12月24日,上午大會發言之後,全國中語會第四次年會舉行了閉幕式。
12月25日,早上起來後,我們幾位湖北代表,在彭慧敏主任帶領下,前往深圳參觀遊覽。
12月26日,上午乘旅遊巴士去沙頭角中英街一遊。跨過中英街中間那個界樁,就是香港了。我們也算是在香港回歸之前在中英街到香港看了一眼吧。
12月27日回到廣州,準備明天早上乘飛機回武漢。
我第一次坐飛機,居然是乘坐的武昌南湖機場的雙翼螺旋槳飛機。
那還是1982年11月22日,我與陳治平和劉友三兩位老教師,到宜昌參加湖北省中學語文研究會年會後,急著趕回學校上課。當時沒有高速公路和高鐵,不論坐火車還是汽車回武漢,都得一天時間。於是,陳老師決定我們三人坐飛機回武漢。
那天,早上5點多就醒了,起床一看,天色雖然暗得很,但沒有下雨,不免有點高興,不過還是擔心飛不成。7點多到機場,天氣越來越好,機場工作人員也肯定可以飛,但飛機晚點了。終於等到飛機起飛了,第一次開洋葷,心情有點激動。特別是我,如果不是回到母校,可能一輩子也隻能在一個普通中學混飯吃。沒有想到如今不僅可以經常參加全省、全國的學術會議,而且今天還能到天上轉一圈。興奮之極,完全忘乎所以了。開始還係上安全帶,後來幹脆解掉安全帶,站在機窗口俯視神州大地。隻見我省江漢平原一望無際,條條塊塊十分整齊,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湖泊河流很多,俯瞰荊楚大地,確實是“三山六水一分田”。在武漢上空看江漢橋和長江大橋是那麽小,簡直像兒童的積木一樣。
起飛和在空中飛行時身體還沒有什麽特別反應,降落時,感到耳朵非常難受!下飛機後。感覺自己的耳朵聾了,聽別人講話好像在很遠很遠的地方。一位經常坐飛機的同誌說,吞涎水、扯耳朵就好了。試著做做,果然好多了。
一個小時就從宜昌到武漢了,但是坐在飛機上似乎飛行很慢。雖然坐的是小飛機,畢竟飛上天了,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可以說,乘坐波音737,從廣州飛回武昌南湖機場。這才是第一次真正坐飛機,不可與當年坐雙翼螺旋槳飛機同日而語。
登機走進機艙,迎麵而見的都是漂亮的空姐、親切的笑容、標準的普通話、統一的漂亮製服、還有規範的站姿手勢,讓人耳目一新。
走進艙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頭等艙,走道兩邊各有四個寬大的沙發座椅。是否特別舒服呢?雖然後來也坐過記不清多少次飛機了,可從來沒有體驗過坐頭等艙的滋味。就阿Q一下吧!不就是座椅寬一點嗎?
走進經濟艙,才知道五年前坐的雙翼螺旋槳飛機,實在不能與波音比了,走道兩邊各有三個座椅,大約二十幾排吧?可坐100多人。前後都有衛生間。
飛機上天之後,即使天氣晴朗,也難以看到地麵,萬米高空之下,飛機翱翔在如棉花般的白雲之上,真是有了上天的感覺。時速就不必說了,7點40準點從廣州起飛,9點正點到達南湖機場。一個多小時,就從廣州回到武昌了。
第一次坐雙翼螺旋槳飛機,機艙內的轟鳴聲讓你無法與鄰座的說話,要說什麽,隻有高聲喊叫。所以,我們三人一路靜坐到南湖機場。
人生有許多第一次,都是令人難以忘懷的!每一個第一次都留下了自己獨特的曆史,構成了自己的人生故事。
每一個幸運的或不幸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不論精彩與否,自己如實寫下每一個第一次,就是自己的人生故事。
【附錄】 敢說·多說·會說
從1982年開始的全國重點中學語文分編型教材《閱讀》和《寫作》教材改革實驗,在培養學生聽說能力方麵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比較成功的經驗。我撰寫的《敢說·多說·會說》一文是初中語文教學改革聽說能力訓練的成果之一。1987年我帶著這篇文章到廣州參加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第四次年會,得到中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劉國正先生和其他專家的好評,文章還被選入《語文教學改革新成果選粹》(廣東教育出版社)。全文如下:
語文教學要實現教育的“三個麵向",一定要改革。語文教學改革要適應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必須加強學生的說話訓練,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加強說話訓練,要從未來社會的需要出發,根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擬定整體規劃,有步驟、分階段規定訓練的內容、方法和要求,力求形成一個比較符合青少年心理特點的科學訓練體係。按照這一構想,我在進行初中語文分編型《閱讀》和《作文·漢語》(1986年修訂時書名為《寫作》,該教材中有聽說訓練內容。)試教時,把初中生說話訓練的全過程,大體上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訓練學生敢說,第二階段訓練學生多說,第三階段訓練學生會說。三個階段的訓練既有區別又有聯係,既有重點又有反複,思維和心理訓練則貫穿說話訓練的始終。初中第一輪實驗於1985年7月結束,實踐表明學生隻要敢說,就會利用各種機會多說,而隻有多說,才能逐步達到會說,繼續練下去,就可以練到出口成章了。
一、創造良好的“語場",鼓勵學生敢說
所謂“語場”,就是特定的說話場合。創造良好的“語場",使學生在課堂上敢於發言,首先要求教師革除陳腐的教育思想。“大人說話小孩聽"這種封建倫理觀念,反映在課堂教學中,就是“我講你聽”的教師“一言堂"。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必須變“一言堂”為“群言堂”,實行教學民主。民主教學,形成學生敢於說話的心理場,是創造良好“語場”的必要條件和重要標誌。其次,鼓勵學生敢說,要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切實有效的訓練。
訓練學生敢說的基本程序是大膽、大聲、大方,基本要求是用普通話說。
訓練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發言,要求教師始終注意調動和保護學生發言的積極性。教師的“注意”,是通過麵部表情、眼神、手勢以及言語表現出來的。和藹可親、表情自然,不是裝出來的,而是教師熱愛事業和學生的誠心,通過眼神與學生的目光交流,發生心靈感應的能動反應。教師的眼睛應具有望遠鏡和顯微鏡的雙重功能,既放眼未來,又明察秋毫,自覺把每一次說話訓練與學生的未來聯係起來,努力在一次次的訓練中發現學生微小進步,及時給予鼓勵。
訓練學生適應“語場"變化,堅持大膽發言,要循序漸進。
說話場合,按教學形式可分為課內和課外。課內訓練的第一步是鼓勵學生即席答問,第二步是引導學生主動提問,第三步是倡導課堂討論即席發言;課外訓練的“語場”,由小到大,先在前後左右四人小組說,再在大組說,最後在全班說,從課內向課外延伸,課堂內外有機結合,反複訓練,逐漸增強學生說話的膽量。
從學生心理角度來看,說話場合又有熟悉“語場”和生疏“語場”之別。師生之間比較熟悉,學生經過訓練,說話一般不怯場。教室裏增加了一些聽課的老師,或換一個場合,學生又不敢發言了。這種心理障礙,隻要在訓練過程中曉之以理,導之以法,學生一般都能克服。初中三年試教,我班共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一千多人次聽課,學生上公開課象平時上課一樣麵無懼色、踴躍發言。因為他們心裏明白自己是在學習。不是在“演戲"。他們不是把主要精力去注意周圍的環境,而是聚精會神地說自己所要說的事或觀點,做到發言時“心中有人,目中無人”。隻因“心中有人”,才非常需要說話時“目中無人”的勇氣,也隻有“目中無人”,才能保證發言的順利進行而不受幹擾,兩者相反相成,是辯證的統一。
誠然,訓練學生在特定的說話場合中大膽發言,訓練內容,即《作文·漢語》中說話訓練教材,也應有一個大體上的“序”。初步實踐表明,它與教學形式以及學生心理基本相適應。
初中生隨著年齡的遞增而發生的心理和生理變化,尤其是第二性征的出現,導致他們在大庭廣眾中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小。要使學生大聲說話,首先要引導他們打破自我封閉的心理狀態,自覺“對外開放”,以適應活躍的課堂教學形式。其次,要讓學生明白一方發出的有聲信息為另一方所接受,必須有適當的音量,並明確規定,音量的標準,是所有在“語場”中的人都能聽清說話的內容。
大方地與人交談、參加討論、演講,乃至於辯論時談吐自如,舉止文雅,不是與生俱來的,也要進行訓練。與其說這是一種技能訓練,不如說是一種心理素質訓練。因此,在學生大膽大聲說話時,要啟發他們逐漸意識到自己是“大人”了,增強他們的“成人感",並相機誘導他們注意說話時的姿態、正確運用手勢,逐步培養正確的審美觀。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審美能力的增強,學生可以做到說話大方,少數學生還能形成富有個性的說話風度。
訓練學生敢說的最佳時期是初一年級。抓緊起始年級學生的說話訓練,創造良好的“語場”,使學生養成敢於發言的習慣,形成討論問題的學風,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設置最佳的“語境”,激勵學生多說
所謂“語境”,是就說話的具體內容而言,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語言環境"。它與“語場"相輔相成,構成說話訓練的主體。“語場”和“語境”的區別在於,前者主要研究說話場合與學生心理素質訓練的關係,後者主要研究說話內容與說話技能的關係。設置最佳“語境”,是為了激勵學生多練說話技能。因為“語言是交際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工具拿在手裏,必須不斷用心使用才能練成熟練技能的。”(引自《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第152頁)
語文教學中說話訓練的“語境"包含諸種因素,從教的方麵看,至少有三種因素:教學指導思想,教學內容和方法;從學的方麵看,大致有智力和非智力兩種因素。設置最佳“語境”,要綜合上述各種因素,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因文而異,因勢利導,采取靈活多變的教法,使學生有話可說,非說不可。
設置最佳“語境",要求教師對教材進行藝術處理,使其成為說話材料,讓學生有話可說;藝術處理教材,還要注意發揮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選準刺激學生非說不可的興奮點。在課堂教學全過程中,靈活機動地設置最佳“語境”,能激勵學生多說。
課堂教學起始階段,針對學生求知欲強,且好奇心尤甚的特點,設置“懸念語境”,能激發學生多說。如說明文《統籌方法》一課,我走進教室就表演以課文內容為腳本的獨幕啞劇,學生興奮極了,看完後搶著說“劇情"。這不僅提高了他們學說明文的興趣,而且鍛煉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說話能力。又如剛開始學習寫議論文,學生感到沒有材料不好寫。我就特意穿一套西裝,上課有意遲到二分鍾,在學生焦急的盼望中,以與過去截然不同的形象出現在講台上,學生嘩然,興奮異常。“從李老師穿西服說起"一下就成為同學們議論的中心,整整說了一節課。
課堂教學展開階段,結合課文具體內容,設置一環扣一環的“連鎖語境",能誘發學生多說。如《傷仲永》一課,我根據“仲永生五年,未嚐識書具,忽啼求之"。與下文的聯係,提問:“仲永哭著要筆要紙,爸爸媽媽馬上給他不就行了嗎?”學生搶答:“他們家沒有。”“那你們怎麽知道他們家沒有?”沒有認真看書的亂猜,認真看書的說:“書上不是寫著嗎?‘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教學過程中,把來自學生的問題,千方百計再拋給學生,即信息反饋及時反彈,設置“反彈語境”,能觸發學生多說。如《孔乙己》一課,我們的課堂實錄裏有這樣一個片段:
學生(1):文章最後一段說:“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一句中的“大約”和“的確”是矛盾的,作者為什麽要這樣寫?
教師:她提出的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大約”和“的確”是矛盾的呀!這個問題怎麽解決?我們班肯定有同學能解答這個問題。
學生(2):“大約”是修飾“孔乙己的確死了”這一句,而“的確”隻是修飾“死了”這一個詞組,它們修飾的範圍不同,所以說不矛盾。
學生(1):既然孔乙己的確死了,為什麽還要用“大約”來修飾呢?
(兩人辯論了幾分鍾)
學生(3):我覺得這一句可以這樣來理解,這個“大約”是因為孔乙己在社會上沒有地位,也很窮,沒有人知道他死的確切消息,大家隻能根據推測來判斷。推測的根據是孔乙已一生的遭遇,說明他的死是帶有必然性的,所以後麵有了“的確”這個詞。
學生即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是他們的智力因素對教材的反應,常常超出教師預先設計的教案,表現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師要珍惜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根據全班學生的智力水平,以適當方式反彈回去,讓個別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引起思維的“開竅反應”。“開竅反應是在提出問題並鼓勵學生去尋找盡可能多的不同解答或答案時所使用的許多教與學的方法之一。”(引自(美)林格倫著、章誌光等譯《課堂教育心理學》第426頁) “開竅反應”的結果如上例所錄,是眾口齊開,七嘴八舌的爭論,學生的說話能力在爭論中得到提高。
課堂教學收尾階段,根據具體課文的內容,設置“想象語境”,可以讓學生說故事,培養學生思維和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如學完《最後一課》,讓學生以《韓麥爾先生重返講台》為例講故事;講完《黨費》一文,要學生聯係《七根火柴》中的人物和有關情節,以《父女相逢在……》為題,說說盧進勇和他的女兒小妞的故事。實踐證明,學生不僅喜歡這樣的說話訓練形式,而且能按要求說得比較好。
課堂教學設置最佳“語境",不論采取什麽方法,都要能觸動學生說話的興奮點。課外說話訓練也應如此。如《武漢青年報》發表了王江同學的《假如我是武漢市的市長》後,不久又刊登擴一封讀者來信,認為王江的練筆文是“父母授意”、“老師代筆”。同學們看了信後非常氣憤,我們及時組織了一次討論會,大家發言踴躍而又有針對性。
總之,設置最佳“語境",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按照說話訓練整體規劃,從學生和教材的實際出發,有步驟、分階段對學生進行比較係統的訓練,一定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加強思維的訓練,培養學生會說
語言和思維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思維紊亂的人,一定說不好話。隻有思維清晰而有層次,語言才清楚而有條有理。所以,思維和語言訓練應基本同步,即敢想——敢說,多想——多說,會想——會說。
然而,語言和思維畢竟還是有區別的。如何把語言和思維的訓練結合起來呢?我們設想,並在三年初中教學全過程中付諸實踐的做法,是指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之與語言和思維的訓練基本同步,即敢想——敢問——敢說,多想——多問——多說,會想——會問——會說。
我在學生升中學後的第一堂課,就給他們講了古今中外名人敢於提問、善於提問的故事,並要求他們背誦陶行知先生的一首詩:“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隻在每事問。”(引自《陶行知教育文選》第307頁)啟發學生敢於提問。首先鼓勵學生解放思想,同時要求他們預習每一篇課文;上每一堂課,都要質疑問難,培養他們敢想敢問敢說的精神。
接著訓練學生根據課文內容以及教學重點、難點,有目的地提出問題。這就要學生多想、多動腦筋分析,不能“見一個菩薩作一次揖”,而要善於從諸多問題中找出最主要的問題,學會“牽牛鼻子”。這一提問訓練過程,體現了聚斂思維的特點。學生每節課都要想問題、提問題、討論問題,腦筋越用越靈,思路越來越活,說話機會越來越多。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相應得到提高。
然後,我們又適時提高思維訓練的難度,不僅要學生有目的地提問,而且要能從新的角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是一種發散思維訓練,旨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經過係統提問訓練的學生,一般能對課文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比較,由此及彼產生聯想,即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引起全班學生思維的“開竅反應”。實踐證明,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課文具體內容,經常對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思維訓練,學生不僅會想、會問,而且也會說了。
實踐告訴我們,能說會道的口才,至少是由敏捷的思維能力,以及適應“語場”、“語境’’的應變能力等因素構成。所以,我們在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的同時,通過係統地、有步驟地指導學生學會提問,把思維和語言訓練有機結合起來,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有效地提高了他們的說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