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笑談邂逅(19)莫逆之交塗懷珵

(2023-07-11 05:20:24) 下一個

笑談邂逅(19)莫逆之交塗懷珵

        1983年暑假,我與塗懷珵老師相遇在華中師大語文高考閱卷點作文閱卷組,而且我們兩人是十幾天的搭檔。就是說,為了對考生高度負責,盡最大可能減少作文評分的人為誤差,必須是兩個老師共同給一份試卷的作文評分。甲主評、給分、簽名;乙如沒有異議,簽名。反之依然。如果有不同意見,兩人必須再看那份作文試卷,討論達成一致,如甲乙兩人各持己見,那就提交作文閱卷組組長審閱定分。

        十幾天,每天八小時一起閱卷,也許是我們兩人領會了閱卷組長和專家們講的評分標準,也許是我們兩人評判學生作文的感覺不謀而合,我們沒有發生過一次評分爭論。正如莊子所言:“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當我們感到眼睛疲勞時,就相約到外麵走廊,看看華師大校園鬱鬱蔥蔥的法國梧桐樹,聊一聊各人的過往。於是,互相知根知底了。我們都是沒有大學學曆文憑,隻憑同等學力”走上教師崗位,教書育人。

        塗老師當時是湖北大學中文係的老師,熱愛寫作,剛剛獲得了《人民教育》紅燭征文一等獎。

        他家住在閱馬場附近,離我們華師一附中千家街老校區很近,於是,我請他方便的時候,到學校來給我們寫作愛好者協會的學生講講寫作課,他欣然應允。

        1983年10月4日,塗老師來家談這次赴京領獎之行,收獲不小,很有可能要到北京去工作一段時間。我們約定,請他10月中旬來給寫作愛好者協會的學生講寫作課。

        以後基本上是在每個月中旬給學生講一次課。原來商定12月中旬,他幫我們請青年作家方方來與學生座談,20日上午,他來校告訴我們,方方老師最近要去北京開會,活動可能要推遲,這幾個月還是他自己來給學生上課。沒有想到,後來塗老師被借調到北京《中國教育報》工作,他也不能來上課了。於是,甘曉星就去請她的老同學、青年作家董宏猷來繼續給學生上課。

        塗老師在北京工作繁忙,偶爾回漢,他忙我也忙,實在沒有時間見麵長談。但是我們還時有書信往來。

        一晃,1990年9月,我舉家南下,調到海口農墾中學了。

        農墾中學賴瑞光校長真不愧是海南省十佳校長,為了把農墾中學建成省一流中學殫精竭慮,踐行改革開放總方針“對外開放,對內搞活”;廣招人才,重獎有突出貢獻的教師;為建設一流教師隊伍,“請進來,派出去”;為提高學校知名度,加強對外宣傳力度,先後從北京請新華社記者尹鴻祝、《中國教育報》特約記者塗懷珵來學校采訪報道。

       與老朋友塗懷珵幾年不見,見麵才知道,這幾年,他忙於采訪報道、還要創作,但是,接到賴校長請他來農墾中學的邀請函,他立即就來了,見麵就親切地說:“因為有你在這裏,再忙,也要來。”

       那時,賴校長請來的著名專家學者劉國正、章熊、張定遠,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張貴和等,都是就近安排住在農墾總局第四招待所。請塗懷珵老師來,也是住在這裏。為了讓他工作更方便,平時一般不陪他吃飯,賴校長已經讓招待所食堂管理員安排好了。

        沒有想到,有一天中午吃飯時間,塗老師打電話給我,請我到招待所食堂去陪他吃飯。

       我到了食堂,塗老師讓我坐下後,“李老師,賴校長安排的夥食實在太好了,每餐都是海鮮,真有點受不了了。今天我想吃湖北菜了,問師傅,‘您會做魚香肉絲嗎?’他說沒有問題。你看看,這就是他做的‘魚香肉絲’”。說完,情不自笑了起來。

        我還以為塗老師找我來吃飯談采訪工作的事,也沒有注意桌上的一葷一素一湯是什麽內容。我一看他指著的那盤“魚香肉絲”,實在太好笑了,也實在是太實在了!

        那位海南廚師做的魚香肉絲是這樣的:一條香噴噴的紅燒魚,上麵覆蓋刀工細膩的瘦肉絲,嚐一口,味道還不錯。可謂色香味俱全!就是與菜譜中的“魚香肉絲”名實不符!

        笑過之後,邊吃邊說:“也難怪啊!這個廚師也許沒有讀過烹飪學校,經常做的都是海南菜。你以後想吃家鄉菜就直接到我家去吃吧!”

        第二天上午,塗老師來學校,卻不是來吃家鄉菜的,而是要聽我的語文課。

        他說:“早就想聽你的課,一直沒有機會,今天可以嗎?”

        “沒有問題,我一向主張‘推門聽課’,不打招呼隨到隨聽,你聽到的、看到的都是最真實的。”

        我沒有想到,塗老師確實是一位立馬可待的文章快手,當天下午就寫了《畫龍點睛——聽李培永老師一節語文課》,後來發表在《海南農墾報》上:

        12月6日,海南省農墾中學的校園裏依然綠樹成蔭,四處飄散著熱帶的花香,學生們穿著五顏六色的夏裝,這如詩如畫的情境,使我萌生了聽課的念頭,征得語文老師李培永的同意,我坐在高二4班教室最後一排的空位上。

    “今天繼續分析課文”老師講完這句簡短的話後,讓學生先默讀課文。

        這時我才發現黑板上寫著課題:《守財奴》,下麵五行標準的楷書:“開頭、愛財、騙財、守財、結局”,每行後麵的括號分別用不同顏色的粉筆注上起始的自然段。顯然,這是上一節課已經提出的課文分段意見。

      “作者是通過哪些情節刻劃葛朗台這個人物的?”“葛朗台妻子死後,他是如何提出財產繼承權的?”“作者通過哪些語言、動作描寫刻畫人物的性格?” ……隨著老師提出的一個個問題,全班學生時而翻書尋讀,時而凝眸沉思,時而交頭接耳,時而握筆記錄。並一次又一次地舉手要求發表意見,有的說:“這兒這個段落的中心意思是發現財產、搶奪財產、交回財產。”有的說:“不是財產,而是財產繼承權。”有的說:“文章通過提出財產繼承權,哄騙財產繼承權,得到財產繼承權的情節發展來刻畫葛朗台這個人物的虛偽和狡詐。”李老師在熱烈的討論中不斷引導,全班同學都滿意的答案自然而然地出來了。

        李老師又引導學生討論作者是如何運用語言和動作描寫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的。發言非常踴躍:“葛朗台在妻子死了還沒有安葬,就向女兒提出財產繼承權的問題。”“他‘牽腸掛肚’的是繼承權。”“‘總不能讓我做父親的受罪吧’騙取的是繼承權。”“他坐在輪椅上讓人推著在密室周圍監視的是‘繼承’的財產,臨死的時候還睜開眼睛‘把鍍金的十字架拉到自己身邊’。‘這最後的努力結束了他的生命。’這許多描寫把葛朗台愛財、騙財、守財的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學生對小說主人公葛朗台產生鄙夷、憎恨的情感,歎服於巴爾紮克的高超寫作藝術時,老師請學生翻開書本163頁,閱讀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的一段話:“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係上的溫情脈脈的麵紗,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

       下課了,我隨便向同學提出一個我關心的問題:“聽了這堂課,你最大的思想收獲是什麽?”他們不約而同地回答:“了解了資產階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金錢關係。”興奮之中,我想起了老師們最欣賞的教學方法——畫龍點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