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109)高考文言文備考之十
翻譯練習九
(一)翻譯文言文要注意體裁特點。議論文要求譯得簡練、準確,最好全用書麵語;除非十分必要,一般不作過多的補充;要防止解釋性的話語滲進譯文。例如“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公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傳序》)這段話,可以這樣翻譯:“唉!國家興亡的道理,雖說跟天命有關,難道人為的因素就不起作用嗎?探究莊公得天下後又失掉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懂得這一點。”根據上述要求翻譯下麵一段文字中劃線的句子。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歸功)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同“悅”)而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鈡,叩之以小則小鳴,叩之以大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禮記·學記》
(二)說明文(包括其他體裁中的說明成分)要求譯得簡明,盡量刪去多餘的字,能說清事物即可。例如“……彭蠡之口,有石鍾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鍾。”(《石鍾山記》)這段話是說明山名來曆的,可以這樣翻譯:“彭蠡湖口有一座石鍾山。關於這個名稱的來曆,酈元認為是由它下麵有一個深潭,微風掀動波浪,碰撞在石頭上,能發出鈡一般的巨響。”參照這個例子,翻譯下麵這段文字中劃線的句子。
(華佗)針灸不過數,裁(同“才”)七八九。若疾發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麻醉藥),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抽割積聚;若在腸胃,則斷截湔(jiān,洗)洗,除去積穢;既而縫合,傅(同“敷”)以神膏。四五日創(chuāng,傷口)愈,一月之間皆平複。
《後漢書·華佗傳》
(三)文言文在 抒情狀物的文字常用“寫意”的手法,不僅形象生動,而且含蓄深厚。翻譯時要先仔細體會原文中的境界,然後用簡潔生動的文辭把它表現出來。例如“去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鬆而盤桓”(《歸去來兮辭》)這段話,可以這樣翻譯“(隻見)白雲從山頭自然而然地飄浮而出,鳥兒飛得疲倦了,紛紛回巢。太陽快落山了,光線越來越暗,(而我)卻撫摸著孤鬆,流連難舍。”參照這個例子,翻譯下麵這段文字中劃線的句子。
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雲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遊,舉熙熙然回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枕席而臥,則清冷之狀與目謀,瀅瀅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 《鈷鉧潭西小丘記》
翻譯練習十
下麵是韓愈《答李秀才書》的全文。李秀才,即李師錫,生平不詳,從這封信中的第一句話可以看出,他是韓愈故友李元賓所極力推崇的人。讀這封信時,先要弄清李師錫給韓愈寫信的目的是什麽,然後想想韓愈怎麽答複他,為什麽韓愈多次提到李元賓這個人。真正讀懂後,再參閱縱線右邊的提示和思考翻譯全文。
愈白①:故友李觀元賓十
年之前示愈《別吳中故人》詩
六章,其首章則吾子也,盛有
所稱引②。元賓行峻潔清,其
中狹隘 (這裏有直拙的意思)
不能苞(同“包”)容,於尋
常人不肯苟有論說③,因究其
所以,於是知吾子非庸眾人
④。時吾子在吳中,其後愈出
在外,無因緣相見⑤。元賓既
歿,其文益可貴重;思元賓而
不見,見元賓之所與者(交好
的人,指李秀才),則如元賓 焉⑥。 今者辱惠書及文章,觀其
姓名,元賓之聲容恍若相接;
讀其文辭,見元賓之知人,交
道之不汙⑦。甚矣,子之心有
似於吾元賓也⑧。子之言以愈
所為不違孔子,不以琢雕為
工,將相從於此,愈敢自愛其
道而以辭讓為事乎⑨,然愈之
所誌於古者,不惟其辭之好,
好其道焉爾⑩。讀吾子之辭
而得其所用心,將複有深於是
者,與吾子樂之,況其外之文
乎⑾?愈頓首⑿。
| ①這是從前書信開頭的方式,譯時要注意保留它的形式。 ②“故友”和“故人”都指朋友,但從下文可以看出二者用法不同。“李觀元賓”,這是同時稱名稱字以示尊重,現代人沒有這種習慣。“示愈”是禮貌的的說法,譯時注意它的實際意思。《別吳中故人》,是詩題,不要譯成現代漢語。“其首章”一句,有省略,譯時要補充,語意才明確。 思考:“故友”前是否要加兩個字?“盛”(極力、大大地)在譯時是否要變換一下位置? ③這句話以稱讚元賓的高尚、正直,給上麵的意思作反襯。 思考:“包容”什麽?作者沒有說,可據上下文加以補充。“論說”,用哪一個現代詞來翻譯為好? ④“所以”,跟“故今具道所以”中的“所以”相當。 ⑤請你從括號中選一個恰當的詞來翻譯“因緣”(緣故、機會、緣分) ⑥這句話先寫對元賓的思念,然後落到對方(李秀才),表示了親切感。譯時要注意表達這種親切感。 思考:“見元賓之所與者”的“見”是說“已經見到”還是表示會見的可能性?“則如元賓焉”這句話中有沒有省略成分? ⑦“辱”,是向對方表示尊敬的意思,要用相當的現代詞來譯。從“惠(賜)書及文章”,可以看出對方來信的用意。“晃若相接”,可用相當的相當的現代語來譯;“汙”,亦照此辦理。 思考:“文辭”跟前麵的“文章”有什麽區別?“見”後的兩個“之”字可以省譯嗎?“交道”是承“知人”而來,它指的是什麽道? ⑧思考:這句話的語序在翻譯時是否應予變更?為什麽這裏的“元賓”前加了一個“吾”字? ⑨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層複述李師錫來信中的話,一層表示自己對此的態度。 思考:“愛”是什麽意思?要聯係下文中的“辭讓”一詞來考慮。為什麽作者用反問句來表態? ⑩“誌於古”,從下文可以看出它是專指,而不是泛指(古代)。這句話,應是這封信的主旨,要聯係韓愈的文章理論來理解。 思考:“其辭之好”的“好”應理解為“美好”還是“喜好”?“道”有專指的內容嗎? ⑾這句話是承上句“好其道”而來,但意思則有所加深——由說自己到稱讚對方。思考:“辭”指的是什麽?“深於是”的“是”指代什麽?是“道”、“辭”還是其他?“樂之”的“之”又指代什麽?“其外”的“其”又指代什麽? ⑿“頓首”,從前書信末尾的客氣話,可以不譯。
|
結束語:
這兩個單元的練習帶有總結性,從體裁特點入手,強調整體理解,注意文章中語句的具體語境,幫助學生掌握分析語句與上下文聯係。一句話,就是要掌握學習方法。大家根據編者提供的解題思路,舉一反三,自己就可以找到正確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