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83)少則得,多則惑
老子的《道德經》中“少則得,多則惑”的原文:“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蔽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以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譯文】:彎曲可以保全,受壓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於是更新;單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所以聖人掌握萬事歸一的法則,可以治理天下。不單憑自己所見,反而看得清楚;不自以為是,反而受到尊敬;不自我誇耀,反能見功勞;不自高自大,反能長久。(引自《百度》)
四十年前,1981年2月7日,劉友三老師轉達了學校和教研組的決定,本學期由我代表文科在全校舉行一次大型公開課。他鼓勵我一定要搞好。
劉老師還由此談到業務進修問題,要我有計劃的讀文學史,讀名篇佳作,以此為經,再輔以語法、修辭、邏輯知識的學習,作為自學的緯。這樣堅持三五年,縱橫交錯,經緯交叉,一定可以取得成果。
另外,他還談到作為一個語文老師,要做“有心人”,時時事事處處,注意把所見所聞與語文教學聯係起來,天長日久,必有長進。
談到課堂教學,劉老師說,一定要實行教學民主,一節課隻有45分鍾,你不要講那麽多,讓學生多讀、多說,記住古人說的“少則得,多則惑”!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學語文教學改革如火如荼,真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其中,按“單元教學”編寫的、在全國進行實驗的,有中央教科所編的綜合型初中《語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編的分編型初中《閱讀》和《作文·漢語》(1986年修訂版為《寫作》)。初中三年共六冊,每學期一冊,每冊八個單元,每單元規定教學兩周時間,共12課時,其中每周四課時進行閱讀教學,兩課時用於寫作教學。
所謂“單元教學”,是以課本中現代語文讀寫能力訓練序列的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為一個教學單元,形成課堂教學流程。這個流程,以兩周的教學課時(初中12節,高中lO節)為一個教學單元,以課本編寫的“單元要求”為教學目的,以單元閱讀課文、讀寫知識點和訓練點為教學內容,構成有序列、有步驟、有重點的單元教學模式。
按照《閱讀》和《寫作》教材編寫的順序,教學現代文讀寫單元的“順序”:先上《閱讀》課本的“講讀課文”,然後學生學習“自讀課文”,最後再按《寫作》課本的要求進行作文訓練。從學生接受知識的角度講,閱讀就是“輸入”信息,寫作就是“輸出”信息,從“輸入”到“輸出”一--這個單元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的流程依次為:學習“單元要求”—講讀課—自讀課(包括課內和課外自讀)—單元知識和訓練—作文指導—課內作文—作文修改和評講。這一係列教學環節,就形成了“單元教學”模式的合理流程。
使用按單元編的語文教材,不論是分編型還是綜合型的課本,在進行教學時,首先必須樹立整體觀念。大而言之.要從全套教材的體係出發.研究每一個單元教學的重點,堅持“少則得,多則惑”,教學就可以有所側重,不必在教學過程中“見一個菩薩作一次揖”。就應該采取“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果斷措施,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小而言之,要從課本的一個單元的知識點和訓練點出發,圍繞這一個單元的“教學要求”,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知識的教學和能力的訓練。
樹立了整體觀念,就能較好地解決單元教學過程中教材內容多、頭緒雜與課時少的矛盾,以及讀和寫的同步問題。以《閱讀》和《寫作》第一冊的第一單元為例,其中閱讀訓練隻有8課時,即三篇“講讀課文”安排5課時,兩篇“自讀課文”各1課時,單元“知識和訓練”1課時。教學重點就是一個:幫助學生“理解記敘文通過人和事反映生活的特點”,為此.講讀教學中,就沒有必要去講記敘文的六要素、記人和敘事方法等等(這些內容已經由編者,依次安排在六冊課本的記敘文閱讀和寫作係統中)。試教實踐證明,這一個知識點“寫自己熟悉的生活”,通過教師講讀、學生自讀,完成單元訓練題,然後進行作文訓練,可以達到“單元教學”的要求。
讀寫基本同步是現代語文能力訓練的一個基本要求。還是以分編教材第一冊的第一單元為例,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時,緊扣單元教學要求,側重培養閱讀能力,教授閱讀方法,讓學生把作者寫得生動具體的地方做上記號。同時強調指出,作者之所以能寫得這麽生動具體.是因為他寫的是“自已熟悉的人和事”(這也是單元教學要求)。在作文訓練時.要求學生運用已學過的閱讀方法,自讀“寫作知識”和“例文”,理解文章是反映生活的,隻有寫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作文才容易寫好。然後,著重指導學生如何從自己的生活經曆中,選擇最熟悉的人和事來寫作文。這樣就把讀寫結合起來了,而且基本上做到讀寫結合、教學同步。
樹立了整體觀點,還比較容易處理縱與橫的關係。從縱向看,記敘、說明、議論三種文體的讀寫訓練,各有若幹知識點和能力訓練點,按年級遞增,由淺人深、由易到難,有序列、有重點、有反複;從橫向看,每一個單元教學模式中,都有聽、說、讀、寫訓練。這些能力的訓練涉及方麵相當多,不可能在兩周的課時內做到麵麵俱到。隻有抓住主要矛盾,力求教學目的單一性,堅持“少則得,多則惑”,才能解決各種能力訓練的綜合性問題。每一個教學單元,都抓住某一個知識點和能力點,強化學生對“這一點”的認識,再從縱向引導學生深化對“這一點”的認識,就能處理好縱與橫的關係。
六年教改實驗證明了運用單元教學模式,堅持“少則得,多則惑”,有效地解決了語文教學中的縱向知識序列,與橫向讀寫結合能力訓練的關係,教學目的更明確,學習更有成效。
“是以聖人抱一以為天下式。”說的是“所以聖人掌握萬事歸一的法則,可以治理天下。”正如韓愈在《師說》一文中所說:“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嗚呼!兩位聖人都說得好極了!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掌握“萬事歸一”法則,堅持“少則得,多則惑”,學生就終生受益!
【附錄】1985年6月28日,我們實驗班學生參加完武漢市中考,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於7月6日接到湖北省教研室通知,全班學生於7日上午9點,到華師一附中高考考場參加語文高考單科測試。試卷與應屆考生試卷一起,送華師大高考語文閱卷點統一閱卷評分。最後統計結果為人平61分,比當年應屆考生人平59.46分高1.54分。
1985年暑假全國高中實驗教材備課會暨初中實驗總結大會在青島黃海飯店舉行。
當我把學生的高考試卷及統計資料,給當年語文高考命題組副組長章熊先生看完後,他興奮得手舞足蹈,因為他是這套分編型《閱讀》教材的特約編輯之一。他馬上到國正先生和定遠先生的房間對他們說:“你們看看,培永給我們帶來了什麽?他們班上的學生,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參加語文高考,比應屆高中生都考得好,說明語文高考不需要特別複習,尤其不要搞題海戰術。考生上場憑的應該是平時培養起來的基本能力。同時也說明,我們這套教材編得好。我們可以大張旗鼓宣傳了。”
時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總編劉國正先生,在初中實驗總結報告時,幾次表揚我們這個實驗班取得的豐碩成果。鼓勵我們再接再厲,繼續抓好高中實驗工作。
1986年1月3日劉國正先生給我的一封回信:
培永老師:
信收到。很高興。
在西安,得知你班學生“參加”高考,取得好成績,這很有說服力,我聽了很受鼓舞。你信中又說,除王江外,又有一位孫燕同學寫了一部中篇。這即是說,不光普遍成績好,而且出尖子,你教學的成績是顯著的。
可惜你至今未寫出一篇短(三四千字)而有力的總結經驗的文章,在西安我曾請老彭同誌轉告你,並以支持,不知文章寫得怎麽樣了?你交給青島會議的那篇,雖提煉不夠,也有了較好的基礎,望在此基礎上較快地寫出一篇東西來。
新年向你祝賀,並請代為問候試驗班的全體同學,希望他們同老師密切合作,認真學習,在新的試驗中創出更好的成績!
國正86 .1 .3
國正先生說的“那篇”文章就是《敢說·多說·會說》(見《教育隨筆》37),1987年12月,我帶著這篇文章到廣州,參加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第四次年會,得到國正先生和其他專家的好評,文章還被選入《語文教學改革新成果選粹》(廣東教育出版社)。國正先生信中說的“老彭”,是我們湖北省教育學院副院長、省教研室彭慧敏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