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忘憂

古稀之年,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尋其樂!
個人資料
李培永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教育隨筆(61)牢記班主任的使命

(2019-11-16 05:47:11) 下一個

教育隨筆(61)牢記班主任的使命

1952年我上小學一年級,懵懵懂懂,不知道哪個老師是班主任。到四年級才知道,我們的語文老師喻文惠是我們的班主任。她個子矮矮的,戴一副鑲著厚厚鏡片的眼鏡,特別關心我們的安全。那個年代是沒有家長到學校門口來接學生的。每天下午放學,班主任喻老師都要把我們送過馬路,還要叮囑我們一定要站好隊,成單行,靠邊走。

1958年我被保送到湖北大學附中,開始住校。記得班主任老師每天晚上熄燈鈴後都要到學生宿舍檢查,看哪間宿舍還沒有熄燈,哪間宿舍還有學生講話。有一年夏天的晚上,我們宿舍一個同學熄燈後去上廁所,另一個同學在門上麵放一把掃帚,還大聲說話。沒有想到班主任老師推門進來,掃帚掉下來差點把他的眼鏡打掉了。記得那位老師姓甘,他是大學中文係派來教我們語文,兼班主任,大約四五十歲,對學生總是滿臉微笑,說話輕言細語。他正準備說話時,去上廁所的同學回來了。他說:“你們這樣給同學開玩笑不好。請大家以後不要再搞這樣的惡作劇了!早點睡覺吧!”

1959年,隻辦了一年的湖大附中並入華中師大一附中。我們二班的班主任是教曆史的中年女老師,姓李名昌瓊。冬天,晚上還沒有到熄燈時間,睡在我上鋪的同學,上床後又要小便了,他懶得穿衣服去廁所,就站在窗台上向外小便。沒有想到,班主任老師推門進來了,恰好看到這一幕。大家哄然大笑。那位同學非常尷尬,不知所措。老師對他說:“還不快點上床!小心感冒了!”隻見老師走到窗邊,關好窗。像媽媽一樣幫那位同學掖好被子,輕聲對他說:“以後不許這樣做!這麽大了,要講文明啊。”

當學生時,哪裏明白班主任的使命,但是,班主任的一言一行,親聆謦欬,讓我們感到非常親切,感受到父母對孩子的那種愛!

1967年,我被分配到中學當老師,教69屆學生的語文兼班主任。教語文,就是教學生讀毛主席語錄和“老三篇”,當班主任就是每天清點學生人數,帶學生上街遊行,歡呼毛主席發表“最新指示”。感覺這不全是班主任的使命,還是不明白班主任的使命。

但是,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班主任首先是老師。既然如此,那就應該“傳道、授業、解惑”呀!那個年代。老師之惑,無人可解。如孟子所言:“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977年,恢複高考。學校自不必說,中心工作是抓升學率;社會上高考補習班、個別輔導等應運而生,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學生回學校了,老師有書可教了。班主任的使命是什麽呢?抓升學率?

1982年,我受校長指派,執教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語文實驗教材,兼實驗班班主任。

教材改革必然促使教學法的改革,而改革教學方法必須轉變教學觀念,那麽,身處改革第一線的實驗班班主任該做什麽呢?這就必須“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了。

我以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擺在第一位的“傳道”,就是班主任的使命。

“道”的本義就是“道路”的意思。引申義有“方向;方法;道理”及“道德”的意思。

中學班主任在學生人生最具活力、最富有想象力和創造精神的年齡段,肩負“傳道”使命,就應該給學生指引一條科學的、正確的人生之路。遺憾的是,從我走上三尺講台,到退休,都沒有任何一級教育行政部門明確班主任的這一神聖職責。

直到2009年教育部才頒布《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共七章二十二條。在“總則”第二條,明確規定:“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引領者,班主任要努力成為中小學生的人生導師。”

這個規定整整遲到了五十年。幸運的是我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時代,“摸著石頭過河”時,逐步明確了班主任的使命,不僅要像我的班主任愛我一樣愛自己的學生,更要引領他們學會學習,學會獨立思考。

從1982年到1988年,我在華中師大一附中執教語文教材改革實驗班六年, 當了六年班主任。

1982年開學第一天與學生見麵,第一節課要求他們背誦陶行知先生的詩: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人力勝天工,隻在‘每事問’”。

鼓勵學生敢想、敢問、敢說。

課內要求學生預習每一篇課文,至少要提出三個問題;課外要求學生輪流值日,值日生不僅要寫當天的《班級日誌》,還要在第二天早上走上講台,對全班同學講值日一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班主任作為“引領者”的角色,更多體現在課堂教學之中。

經過訓練,學生逐步養成了質疑問難的學習習慣。初一學習魯迅的《一件小事》,學生問:“那個老女人說:‘我摔壞了’,她是真摔壞了,還是裝模作樣?”

學習葉聖陶的《牽牛花》,學生問:“牽牛花隻能依附別的東西向上爬,葉老為什麽還要讚美它?”

初三學習魯迅的《孔乙己》,當時來聽課的有三百多人,學生課堂上即席提問。

學生(1):文章最後一段說:“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一句中“大約”和“的確”是矛盾的,作者為什麽要這樣寫呢?

老師:對!她提出的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大約”和“的確”是矛盾的呀!這個問題怎麽解決?我們班肯定有同學能夠解答這個問題。

學生(2):“大約”是修飾“孔乙己的確死了”這一句,而“的確”隻是修飾“死了”這一個詞,它們修飾的範圍不同,所以說它們並不矛盾。

學生(1):既然孔乙己的確死了,為什麽還要用“大約”來修飾呢?

學生(2):我們在《寫作》書中學過,一個病句,不但要看它是否有語法錯誤,還要看它是否符合語言習慣。任何人一聽這句話,都覺得是通順的。(學生笑)

學生(1):魯迅是一個大文豪,他也懂語法,為什麽他要明知故犯呢?(學生大笑)

老師:如果他要明知故犯呢?

學生(1):他不會故意說錯的。(哄堂大笑)

學生(3):我覺得這一句可以這樣理解:這個“大約”是因為孔乙己死了那麽多年,沒有人知道他死的消息,大家隻能根據推測來判斷。推測的根據是孔乙己一生的遭遇,說明他的死是帶有必然性的。所以要在後麵用“的確”。孔乙己在社會上沒有地位,也很窮,所以他死了就沒有人知道得那麽確切了,隻能用“大約”這個詞說明。

從質疑到釋疑,學生在討論中尋求正確答案,在探求正確結論中獨立思考,提高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學生敢想、敢問、敢說了,課堂教學變一言堂為群言堂,必須實行教學民主。學生在長期的民主教學的熏陶下,具有普世價值的民主意識就逐步增強了。

1984年,學生上初二了,學習寫議論文是作文教學的難點。

上課鈴響了,我穿一套嶄新的西裝走進了教室(那一年國內剛剛興起西服熱),學生眼睛為之一亮,閃爍著新奇的光彩。我微笑著說:“怎麽,想議論一下穿西裝?行呀,今天請大家就這件事評頭品足,題目就是《從李老師穿西裝談起》。”話音未落,教室炸開了鍋。可見選準了說話的興奮點。

一個男同學說:“中國人穿西裝,崇洋媚外,還是穿民族服裝好。”他特意把“西”字說得重重的。

魏賢芳等同學立即反駁:“民族服裝是什麽?長袍馬褂,再拖一條小辮?”(眾笑)

“不,是中山裝。穿西裝當然可以,可是體現不了民族精神。”

“不對。民族精神不應隻體現在服裝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行動上、體現在精神風貌上。”

大家七嘴八舌,欲罷不能。差不多辯論了一節課。

我讓大家安靜下來,聽我說:

“你們剛才對我穿西裝評頭論足了差不多一節課。下麵一節課,把你們說的內容寫下來,就是議論文。不論你讚成哪一種說法都可以,但是,一定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據。”

全班學生在一節課時間內,完成了一篇議論文寫作訓練。再讓不同觀點的學生互相評改對方的作文,繼續進行“筆頭”辯論。

中學班主任的使命,就是要指引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獨立思考。隻要老師引導得法,學生經過科學的循序漸進的訓練,就能像我們實驗班的學生一樣,不唯上、不唯書、不盡信書。敢想、敢說、敢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